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南京市农村水环境保护与防治

时间:2022-05-18 13:50:05  浏览次数:

摘要:通过对南京市农村水环境的研究,分析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保护和治理对策和措施,推广农村污水处理新工艺,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提高人们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推进农村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健全和完善农村水环境管理机制,以实现南京市农村经济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农村水污染防治措施南京市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近年来,南京市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的同时,农村生态环境也有了一定改善,环境继续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但是,值得重点注意的是,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特别是水环境污染。水环境是农村环境要素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水环境的优劣与农业生产、农民健康、农村经济等各个方面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此,防治农村水污染的任务既繁重又紧迫,认真分析本市农村水污染现状,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对于南京市农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南京市农村水环境现状

农村水环境是指分布在广大农村的河流、湖沼、沟渠、池塘、水库等地表水体、土壤水和地下水体的总称。河道、河塘是农田引水灌溉和排泄洪涝的主要通道,也是沟通全市各个流域、区域骨干水系的纽带,同时还构成了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重要依托,是农村居民生活用水的重要组成。近年来,农村水污染日趋严重, 水环境状况越来越差, 不仅对农作物造成污染,而且直接威胁着农民的身体健康,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而相比之下,农村环境基础设施不完善,污水处理系统缺乏,很多地方污水随意排放。加之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大量的生产、生活废弃物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各种水体,致使农村水环境质量日趋恶化。

2.南京市农村水环境污染成因分析

2.1 乡镇企业污染物的排放

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是造成农村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乡镇企业分布散、规模小、经济基础薄弱、多以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为特征,在发展时完全没有考虑环境约束,相应的他们的治污能力也较弱,大量废水、废物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河道、塘坝等农村水体,其产生的废水COD和固体废弃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量的一半以上,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且污染类型复杂,治理起来十分困难。其次是城内污染企业搬迁。尽管对大部分企业而言,搬出主城并不是污染的“转移”,而是同时进行设备改造和技术更新。

2.2 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中的面源污染已成为水环境恶化、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2]。大体上讲,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自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和化肥残留物经淋溶后进入水环境,以及水土流失过程中土壤养分和有机质随泥沙一起被带入水环境,加之农业面源污染面广量大,在资金技术上都存在许多障碍,不易控制等,从而加剧水环境的不断恶化。

2.2.1农药使用量的逐年增长

南京市近几年的农药使用量呈上升趋势,仅2005年农药使用总量就达到5950吨。相比发达国家,农药的使用量明显偏高。而在发达国家,美国在不减少作物产量的前提下,减少了35%化学农药用量;欧洲10年来农药的使用量减少了50%。造成农村水环境的污染。不同水体遭受农药污染程度的次序由重到轻依次为:农田水>田沟水>径流水>湖塘水>浅层地下水>河流水>自来水>深层地下水。

2.2.2化肥施用产生的危害较为严重

南京市化肥施用量近几年虽有下降,但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单位面积施用量的安全上限。此外,化肥施用不够合理,主要表现在氮肥和磷肥过量施用、钾肥施用不足与区域地区间分配不平衡等。从而导致土壤理化性状变差、肥料利用率低、土壤和肥料养分易流失,造成对水体的污染。

2.3 畜禽、水产养殖的污水排放

随着南京市建设“菜篮子工程”以来,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业的规模发展迅速,城镇郊区附近建立了一大批养殖场(厂),由原来农村的分散养殖变成了集中养殖。相应的为了节约成本,大都不设沼气池,畜禽粪便、宰杀废水、废弃物等直接排放到水体中,给农村水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由于这些重金属元素在动物体内的生物效价很低,大部分随畜禽粪便排出体外,故畜禽粪便中往往含有高量的重金属,从而增加了畜禽粪便对水环境、土壤污染的风险。

2.4 农村居民生活污水及垃圾的排放

随着南京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得农村人均用水量以及其他消费品的占有和使用量大大增加,产生的污水和废弃物数量也随之增加。而农村居民居住相对分撒,污染物收集、控制困难,加之又有向水中倾倒垃圾的习惯,大量生活垃圾在水体周围露天堆放,随处抛撒,农村房前屋后的沟塘水质污染最为严重,“脏乱差”最为突出。在已进行了环境整治的乡村,虽短期内污染物的排放可以相对得到一定的控制,但日后持续长效的管理却很困难。

2.5 农村环境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农村环境基础设施不完善,污水与垃圾收集、处理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导致一些地方存在污水随意排放的局面,绝大多数污水零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如全市41个重点城镇和乡镇仅有高淳淳溪镇建成了日处理能力2万吨的污水集中处理厂一期工程;浦口汤泉和高淳东坝两镇建成了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由于没有污水集中处理系统,秦淮河上游溧水段、江宁段有6个乡镇的生活污水与工业集中区的生产污水不仅污染了秦淮河下游水质,而且直接污染了农村的水环境。

2.6 环境政策的城乡差别

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南京市长期城乡二元分治的社会结构,在环境保护与治理上表现为政策向城市倾斜,随之资金与技术在政策的引导下也向城市集中。在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过程中,城市污染向周边的农村转移,而农村地区却基本没有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投入,加剧了包括水环境在内的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5]。十一五期间,南京市投入302亿元用于环保建设,其中约80亿元用于城市水污染防治。而相比之下,对包括农村水环境在内的农村环境整治的投入则相对明显偏少。

2.7 农村居民环境意识及相关法律法规滞后

农民群体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以及缺乏环境教育与知识,使得农民的行为个体化,漠视个体行为的后果,造成农村污染物排放增多,环境脏乱,加剧了农村水环境的恶化趋势。而相应的由《水污染防治法》和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组成的水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体系却缺少了对于农业水污染防治的规定,没有适用于农村生产、建设的法律制度及其实施手段和形式,也没有关于农村水污染的法律责任的规定,从而使农村水污染日趋严重。

此外,污水回灌、农作物秸秆焚烧、农业废弃物堆放等也是造成农村水环境污染的原因。

3. 南京市农村水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措施

针对南京市的农村水环境的严峻形势与诸多问题,结合农村河塘疏浚的成果和农村的资源优势、地理特点、经济发展状况,加强农村水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加快推进水环境治理的步伐,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环境支撑,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指导思路是在对农村水环境现状与水环境容量进一步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发展趋势,实现农村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及农村小城镇建设带来的农村生活废弃物污染的问题,积极推动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加强农村地区的环境规划,推行各项环境管理措施,防治农村水环境进一步急剧恶化。

3.1 提高人口素质,制定农村水环境保护的技术政策和法规

多年来,由于人口的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加之对合理利用资源认识不足,因而在不同程度上对资源采取掠夺式开发经营,致使资源衰退,破坏了人与资源的平衡关系。要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三者间的关系,首先要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尤其是农村人口的过快增长。其次要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生态、环境意识的教育和普及,建立环境保护工作的公众参与机制,让公众参与环境监督与环境管理。

3.2 全力发展生态农业,促进面源污染有效缓解

发展生态农业不仅是农村水污染治理的有效措施,也是今后南京市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向。进一步加大生态农业建设力度,通过综合控制,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生态农业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因此,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改变施肥技术和肥料品种结构,发展节水农业,生物治害,秸秆回收、利用等都是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

3.3 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污水处理技术

从政策资金上向农村倾斜,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及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的环境保障。应建立垃圾处理长效管理机制,推广“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置”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生活污水可以结合现有自然条件,采用人工湿地、地下渗滤等处理方式。而对于集中居住区则可以建设小型污水处理厂[8]。 有建无管、建而不用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瓶颈,因此在建设初就对建成后的运行和管理方案做好规划。因此,应尽快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对农民使用建设沼气池的技术指导和经费投入,引导农民建设沼气池,实现农村的清洁能源,减少农村内源污染。

3.4 大力推行工业“三废”治理,实现乡镇企业达标排放

目前南京市的农业产业化呈加速发展的态势,因此乡镇企业的污染仍是农村地区环境保护相当长时间内必须面临的难题[9]。一方面,要加强和完善控制乡镇企业环境污染的控制建设。对不同生产水平的乡镇企业,执行不同行业的技术规定和不同等级的技术标准。另一方面,重点保护水源。对危害水环境的乡镇企业,严格限制,实行关、停、并、转、迁,结合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做好农村水环境保护控制规划。

4.南京市农村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南京市农村污水处理,特别是生活污水,我个人认为,可以结合现有自然条件,采用人工湿地,植物净水、地下渗滤的处理方式。这些污水处理工艺的优点是:(1)能充分利用地形,工程简单,基建投资省。 (2)能耗低,操作简便。 (3)能够实现污水资源化,使污水处理与利用相结合。

4.1 人工湿地技术

人工湿地是根据自然湿地模拟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一种由人工制造和监督控制的、类似沼泽地的地面,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作用[10]。按水流方式可分为地表流湿地、潜流湿地和垂直流湿地。利用人工湿地,植物净水,采取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是20 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具有净化效果好、工艺设备简单、运转维护管理方便、能耗低、对负荷变化适应性强、工程基建和运行费用低、可实现废水的资源化等特点。因此,应尽快因地制宜在南京市农村地区建立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使其在农村环境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人工湿地系统,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多种多样,并处于人为控制之下,综合处理污水的能力受到人为设计控制,处理能力较强。

4.2 地下渗滤技术

地下渗滤系统是利用自然系统的净化功能,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地下土层中,通过土壤——植物系统的生物、化学、物理的吸附、固定,对污水资源及N、P 等营养元素再利用,对污水中可降解的污染物进行净化,将复杂的有机污染物变成可利用的简单有机物,从有害到无害,防止了食物链和地下水的污染[12]。同时将污水净化,可以再利用。地下渗滤系统具有不影响地面景观、基建及运行管理费用低、对N、P去除能力强、处理出水水质好、可用于污水回用等特点。地下渗滤系统工艺可分为: (1)地下土壤渗滤沟槽。 (2)地下土壤毛管浸润渗透系统。 (3)地下土壤天然净化与人工净化相结合及中水回用的复合工艺技术。我国农村地区多采用此项技术。地下渗滤系统是一项地下终年运行的工程,处理效果较稳定。

5.结束语

农村水环境问题是农村生态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随着南京市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水环境污染的问题更不能被忽视。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农村、乡镇地区的水环境问题,重视水环境保护, 提高污水治理技术水平,增强人们对农村水环境保护的意识,努力实现南京市农村经济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南京市环保局环境质量报告.2006

[2]李贵宝 王东胜 谭红武 朱瑶.中国农村水环境恶化成因及其保护治理对策[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5

推荐访问: 南京市 水环境 防治 农村 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