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探讨

时间:2022-05-16 10:35:04  浏览次数:

【摘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梯度推进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贯彻,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发生着令人瞩目的结构性变化。这种结构性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所决定的。在这些变化之中,很重要的一个变化乃是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应有的地位,并对它的培养目标、办学模式以及办学体制等等重大问题开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可以预言,如果我们能把握机会,大力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一个崭新的适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等教育的体系一定会进一步完善起来。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技能训练;办学体制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迅速,受其制约与影响,职业教育也正在形成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格局。因此职业院校必须及时调整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在这些变化之中。很重要的一个变化乃是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应有的地位.并对它的培养目标、办学模式以及办学体制等等重大问题开始进行了深入探讨。

1.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存在问题

1.1社会重视不足

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社会上仍然存在着忽视职业教育的倾向,国家出台政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落实不到位。各级政府在经费投入、资源配置、办学条件等方面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不够。再加上农村职业教育质量不高,自身缺乏足够的吸引力,群众及其子女不愿就读职业学校。导致农村中职学校招生难,职业学校生源严重不足,面临生存危机。

1.2实训条件滞后

实验实训基础建设和教学滞后是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的制约因素。这些情况得不到解决,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有片面的知识和狭窄的技能,创造能力低,适应社会能力弱,毕业出路窄。这种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势必严重影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1.3校企合作不够

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专业结构不合理。以我县为例,中职专业主要开设幼教、计算机、美术、电子电工和机械制造等主要专业,未能根据县域经济的发展情况,结合实际,逐步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

我国职业长期受传统办学模式的,办学形式单一,办学效益不高,如何在市场中求生存、求,是摆在职教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是学校与零距离合作,按照“订单教育”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办学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同创造办学条件,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等由双方共同确定:企业负责承担部分办学经费,并负责向学校提供部分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提供实习场地;学校为企业培养定向人才。通过企业精神与校园文化的双重熏陶和两种不同教学场景的培养,学生一毕业就成为熟练的企业员工,从而实现学生能力和岗位需要的无缝对接。校企联合,企业为学校注入经济活力,提供就业岗位,而学校为企业带来知识和人力资源,使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比翼双飞,它是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教生命力的源泉。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开展校企联合办学,直接面向企业,面对社会,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

职校与其他学校间的联合办学。有职校一职校间的联合,有职校一大专院校间的联合,也有职校一普教一大专院校的联合等多种形式。可以是本省本市学校的联合,也可以是跨省市学校的联合。各校根据自身实际,在发挥本校优势的同时借鉴他校的长处和优势,共同办学,为当地经济建设与发展培养适用人才。职院与县(市)所属普通初中、高中、职业高中联办,按照分层次教育理念,把那些适合锻造成职业技术人才的学生选拔出来,第一年放在县、乡(镇)办中学,作为学院的预备班,教授文化基础课,第二、三年整体转入学院,学习专业技术课。通过这种方式,走一条技能性人才成才之路,使广大农村学生通过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离开土地,离开农村,进入企业,进入城镇,从而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高层次转移,也为农村教育改革闯出一条全新之路。

中外联合指职业学校与外国法人组织、个人及有关国际组织的联合办学。中外联合办学是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形式,是对中国教育事业的补充。中外联合办学,不但引进了境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学习了国外的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而且通过中外教育的“嫁接”,增强了职业教育的抗冲击能力和自我更新、自我修复的能力,推动了办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3.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几点建议

3.1调整专业设置

以开发人力资源为己任,以就业为终极目标的职业教育,必须充分尊重市场运行的规律,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从实践看,职业教育的活力和动力取决于能否坚持为县域经济发展培养适用人才。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因此,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技能教育为主,根据我县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要设置相关的专业,面向市场灵活设置专业及培训项目,建立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度,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加强校企合作,推行“订单培养”。县职业中学要在办好现有的幼教、计算机、电子电工和美术等专业基础上,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新开设机械制造﹝气动工具制造与营销方向﹞专业,以对接县委、县政府做大做强气动工具行业的发展思路。要重视短期职业培训,适时开设计算机培训、农村实用技术、生物制药和竹木加工等专业。针对订单教育的新形势,开发不同课程模块,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满足不同受教育者和岗位需求,做到人才培养方向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对接。

3.2树立品牌意识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与劳动就业的要求,使受教育者获得一技之长。为提高培训者谋求职业的能力和现有工作技能,必须强化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及培训形式的多样性。县教育局要加强指导,明确目标定位,打造精品学校,建设品牌专业,树立发展战略的品牌意识,引导县职业中学做大做强。县职业中学要坚持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要倡导“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建设一大批主导骨干专业,形成专业优势,办出特色,以点带面,最大限度地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态势相契合。要根据我县经济建设发展需要,探索开设生物制药、畜牧业、林产加工专业和培训项目,以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

3.3创新培养模式

一是校企联合。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是学校与企业零距离合作,按照“订单教育”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办学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同创造办学条件,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由双方共同确定:企业负责承担部分办学经费,并负责向学校提供部分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提供实习场地;学校为企业培养定向人才。通过企业精神与校园文化的双重熏陶和两种不同教学场景的培养,学生一毕业就能成为熟练的企业员工,从而实现学生能力和岗位需要的无缝对接。校企联合,企业为学校注入经济活力,提供就业岗位,而学校为企业带来知识和人力资源,使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二是校校联合。职业学校与其他学校间的联合办学要结合职业教育发展实际,学习借鉴外地职业教育发展先进经验,组织开展校校联合,壮大职业学校办学规模。按照省教育厅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学生一年级在一般校学习,二年级在重点中职学校学习,三年级在企业顶岗实习”的“三段式”办学模式改革试点要求,利用重点校的优质资源,在专业建设方面开展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从而解决农村职校师资和教学设施问题,做到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陈益群.新农村建设.职业教育大有作为[N].人民政协报,2006.

[2]徐涵.关于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想,职教论坛,2006(16).

[3]林新义.发展职业教育为我市新农村建设服务[N].闽东日报,2006.

[4]兰桂英.发展职业教育,助推新农村建设[N].济南日报,2007.

推荐访问: 办学 职业教育 探讨 农村 模式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探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