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完整版)职业教育理论 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

时间:2022-03-20 00:35:26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完整版)职业教育理论 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完整版)职业教育理论 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

第一节教育概述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社会科学。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心健康、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所谓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心健康,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教育发展到一定社会阶段的产物,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学校教育的基本特点:第一,学校教育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任何学校,其工作的中心和重心都是为了人的培养。第二、学校教育是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完成的多边活动。第三、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第四、学校教育是反映一定社会要求,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二、教育的要素

教育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有三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材(教育内容)—1—

三、教育的主要形态

从习惯性的教育分类来看,教育的形态通常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

育三种类型。①基础教育:幼教、小教、中教②高等教育③成人教育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高级技校、技术、技师学院、中专、技校、职教中心、职业高中一2一

第二节职业教育概述

一、职业教育的基本性质

定义:职业教育是以教育为方法,而以职业为目的的教育。以促进就业、提高就业质量为导向,以实现求职者和从业者职业理想为目标。

职业教育以促进就业、提高就业质量为导向,以实现求职者或从业者职业理想为目标。

二、职业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职业教育学是关于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学科,它以职业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其任务是揭示职业教育现象中存在的规律,为职业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一3一

职业教育的一般规律有两条,一是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

是职业教育适应并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规律;二是职业教育与受教育者

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职业教育适应并促进受教育者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一4一

从理论上讲,凡是关系到人的谋生、就业、职业能力提高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均属于职业教育性质。

四、职业教育的范畴

职业教育的内容和对象相当广泛,它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熟练职业技能的技术员、技术工人、管理人员、医护人员、经营服务人员等劳动者。

(一)从存在状态看职业教育具有广泛的渗透性和延展性。一6一

(二)从纵向层次看职业教育有初等、中等、高等之分。

(三)从学校类别看

l、高职高专:2、高级技工学校3、技师学院4、普通中专、技工学校5.成人中专6、职业中专、职教中心、职业高中~7~.

五、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

(一)教育基础的社会性

职业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主要取决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要和要求。社会性即来自于社会又服务于社会的特征,社会化则是通过教育使个体参与正常社会生活、不断发展的过程。从职业教育管理的角度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职业教育与社会关系正在进行调整,社会化的关键是改变“学校办社会”的模式和机制,走“社会办学校”的道路,加强产学合作,鼓励社会各界、各行业企业按需兴办职业教育、参与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的全民化。

(二)教育指向的职业性

职业教育性质是:办学方向明确,培养目标具体,对学生实行定向的教育与训练,学生比较清楚自己未来的出路和工作。一8~

(三)教育性质的完成性。

职业教育的办学实体直接与社会劳动力市场或用人单位接轨。受教育者能就业,或通过职业资格鉴定,职业教育就告一段落。

(四)教育目标的生产性。

职业教育的显著功能是直接为社会生产服务。一9~

(五)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实用为先、够用为度

是一种能满足一职业或工作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换言之,就是所学知识有用、管用、够用,学生具备“会做事的能力。从事职业教育的理想的师资条件是: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妥有丰富的职业实践经验和高超的职业技能。

(六)教育发展的终身性

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给教育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也对教育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终身教育制度’’在各国教育改革中被确立起来。~l 0一

第三节社会与职业教育一、社会发展与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与培训,在提升人力素质、开发潜在劳动力、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和转移等方面肩负着巨大的使命。(一)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二)职业教育与政治也具有深刻的联系。(三)教育与文化关系密切,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有时表现为统一的整体,互为表里,彼此促进,共同发展。职业教育要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以积极的姿态培育行业、职业文化,学习企业文化,构建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铸就学生具有时代感的职业观、价值观、人生观。

二、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提供人力资源、促进国民就业、传播科学技术一1 1—

三、职业教育的政治与文化功能(一)职业教育的政治功能

职业教育主动为经济发展服务,培养大量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对受教育者劳动能力和思想意识的再生产、再塑造,从而达到了为政服务的目的。一12一

(二)职业教育的文化功能:培育行业职业文化,学习企业文化,校园文化、铸就学生具有时代感的职业观、价值观、人生观。

第四节中外教育家对职业教育的论述

一、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

“所谓职业教育就是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科学的、熟练运用的技术的一个经常性训练的过程。”

(二)在教学方面,杜威认为“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他很注意活动作业,杜威主张“从做中学”,即把获取主观经验作为确定教材、教法和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他认为应教学生去“做”,而不是去“学”。

(三)在课程设置上,杜威主张职业教育要和普通教育融合,给学生提供广泛的科学知识。一1 3—

职业学校课程的编定要兼顾知识同实践的结合,

二、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一)关于职业教育的目的

黄炎培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一、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并将“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作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

(二)关于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

职业教育必须开门办学,参加社会的运动,适应社会需要。黄炎培在总结兴办职业教育经验教训时提到:“(一) 只从职业学校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二)只从教育界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三)只从农工商职业界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因职业的各个不同,与人的天性、天才、兴趣、环境的各个不同,替它分别种类,谁则宜某种,谁则不宜某种。”在我国这是较早的“人职匹配”思想。

(三)关于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

黄炎培主张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一1 4—

(四)关于职业教育道德理论

他要求学生敬业乐群。他的这一思想后来被中华职业教育社同仁具体化,包括:认识职业之真义在于服务社会;养成责任心;养成勤劳习惯;养成互助合作精神;养成理性的服从美德;具有稳健改进之精神;养成对所从事职业之乐趣;养成经济观念;养成科学态度等。

(五)关于职业指导

黄炎培认为,职业指导应包括小学阶段的职业陶冶、中学阶段的职业指导、毕业学生和社会人员的职业介绍,重点在初中阶段。黄炎培还对职业教育的学制、招生、考核、经费、师资培养、行政管理、

实习、职业教育的概念、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与普通教育的关系等理论问题做过系统的论述。一l 5一第五节职业教育新理论一、理论与实践并行的课程

1、形式:围绕“学科教学”和“技能训练”两个中心。

2、教学实践:文化(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并辅之以相应的技能训练课。

3、特点:①比较强调学生的认知规律,过分关注理论知识学习。

②设备限制,实践教学无法深入开展。③实践教学强调动作技能和技巧练习,缺乏真情实景中的综合性学习,无法形成高层次的职业能力。二、理论为实践服务的课程1、CBE理论(能力本位教育)

起源于英美文化圈,CBE以职业能力作为进行教育的基础,作为培养目标和评价的标准。以CBE为代表的能力课程,从岗位的需求出发,认为知识是掌握技能和发展能力的基础,把知识学习作为习得技能的支持手段,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学制教育体系。根据学习技能的需要安排理论知识学习,对理论知识没有系统性和量的要求,学习者事先知道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能力及鉴定方式。优点:(1)理论以够用为度,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2)没有固定的学制,根据社会需要安排课程。局限性:(1)课程的目标定位仅满足于岗位要求。(2)对能力点的分析忽视了不可测量的或难以表述的隐性能力。

2、MES理论(模块课程方案)是20世纪70年代由国际劳工组织创立的。与CBE理论相近似,按专业工种的岗位设置情况,划分为若干教学模块,确定每个模块所需的技能和知识要求,编制教学文件和实施教学,学生可以学习一个模块,也可学完全部模块。

3、校企合作理论(以德国双元制为代表)由企业和职业学校合作进行职业教育。以靠行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

一体化教学的特征:

1、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明确专业定位;

2、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课程设置;

3、以职业能力为

依据——组织课程内容;4、以典型产品(服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一1 6—

第六节人与职业教育

一、人的发展与教育

(一)人的发展的教百观

教育目标:把自然人培养成有道德、有专长、有能力的社会公民,厉行社会义务、担负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学校在育人过程中发挥主要导向作用。

二、职业教育以职业为载体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一1 7—

职业教育的任务:培养职业专门人才,促进个体职业的社会化和个体身份的职业化。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人接受职业教育,意味着已经是或即将是职业群体的一员,担负社会责任。

三、职业教育以专业选择为中介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职业教育是个体实现职业理想发展个性的一条重要渠道。职业教育要把职业特点与学生的兴趣、特长结合起来,以发展个性为前提,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因材施教)。

四、职业教育以个体谋生到自我实现的功能:职业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生活能力,生存能力。一1 8

第二章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第一节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其经验一、部分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简介

(一)美国现代职业教育

美国的职业教育可分为两大类:中等职业教育以综合中学为主体,主要培养熟练技术工人和初级技术人员;高等职业教育以社区学院为主,主要培养技术人员类型的人才。一23一

(二)英国现代职业教育(罗宾斯报告)①高等教育要培养人们在竞争中求生存所需

要的特殊技术和②由低级到高级的五级专业证书标准,并规定在职业教育中拿到三级证书者可直接升入大学。

③实行“三明治”学制,第一年打基础,第二年到企业顶班实习,第三年回学校深入学习获得学位。一24一

(三)法国现代职业教育(1)建立全国职业教育与经济领域的对话机制;(2)职业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就业;(3)职业培训与认证分离,(4)大学教改要重视职业教育,职业高中要在某一职业领域办出特色;(5)对职业教育,政府要发挥更大的组织与协调作用。(四)德国(1)、职业继续教育:职业实习学校;继续进修学校;(2)、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半壁江山;(3)建立专科高中,(为职校生升入高校服务)。(4)政府颁布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双元制教育:A办学主体是企业和学校B学生双重身份:企业工人,三年义务职业教育学校学生;C学生在企业学习实训课,在学校学习理论课、实验课和少量的实训课;D在企业和学校学习的时间比是:3/2或4/1E实行教考

分离,由企业协会或手工业协会主持,考试委员会组织统考。合格者取得技术工人或技术员资格。一26一

(五)日本(1)、政府立法规范职业教育,政府和民间共同抓职业教育;(2)、企业内部培训员工已形成传统;(3)、职教模式是产教结合、校企结合;(4)、职业学校、教育形式的多样化、综合化,对科技和产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强。一27一

二、我国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1978年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大力支持和发展职业教育。1、政策与制度建设:(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依靠教育。次后,许多技工学校先后恢复。

(2)、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明确提出: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3)、1986年职业技术教育委员会成立;(4)、1986、1991、1996、2002年,党和国家先后四次召开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下发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一系列重要决定;(5)1996年3月,《教育法》颁布,5月,《职业教育法》颁布(6)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召开,首次把技术工人列为技能型人才;(7)、2005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促进了职业教育蓬勃发展(8)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9)2007年、陕西省委省政府两办下发我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10)2010年5月,中央和国务院再次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广泛智力支持”。温家宝总理强调:“人才资源是国家的战略资源,各级党和政府要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为人才成长服好务”。2、重大探索和实践(1)、1979年,国家决定建立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2)、从1980年始,大力兴办职业高中,试办高专和职业技术学院;(3)、1999年、编写国家《职业分类大典》;(4)、2002年、国家《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发;(5)、从1990年始,高级技工学校、技术学院、技师学院、先后在各省建立,开展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6)、从1991年始,先后开展中等职业学校评估、评定省级和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评定省级名牌和骨干专业。

第二节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校企结合、产学结合二、学制教育与短期培训、弹性学制、远程教育相结合三、教学模式上、一体化教学将快速开开展四、职业教育的内容逐渐科学化,层次多级化,并呈现出向高层次延伸的趋势五、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六、逐步形成大众化、社会化的职前、在职和职后的终身教育体系,继续教育蓬勃发展。一32、33、34一

第三章职业教育的目的与制度第一节职业教育的目的

一、目的: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适应某种职业活动的人才。二、职业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1、面向社会、联系实际2、以人为本、全面育人3、教学为主、突出技能训练4、教劳结合、服务生产5、适应未来、教会学习。综上所述:人的发展是根本,社会需要及其发展趋势是教育选择的方向。一35、36、38一第二节职业学校教育制度一39、40、、、、、47一

第四章职业学校教师

第一节教师职业概述

一、教师职业是神圣的职业

教师职业对社会发展有巨大促进作用。一方面,教师为社会物质文明建设培养造就了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是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教师是塑造未来一代灵魂的工程师,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一48—

二、教师职业是相对稳定的职业

职业教育是国家大力发展的事业。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促进劳动就业的重要举措,要继续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教师职业从总体和相对来说失业风险较小,并不是说从事这一职业的人不会失业。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法则,只有不断进取,与时俱进才能使自己的职业获得稳定。

三、教师职业是美好的职业职业美体现在环境美和劳动美两个方面。教师工作在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和谐的人文环境中。教师必须以美的姿态、美的心灵、美的语言、美的仪表、美的方法、美的内容教育学生成长,寓教于美,以美育人。

四、教师职业是自主的职业

教师工作自主性较强,可发挥个人才华,按照自己的风格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是自主时间最长的职业。一49—

五、教师职业是幸福的职业

首先是学生的成长进步,体现了教师的工作成就。其次是与学生的情感互动,教师关心爱护学生,也得到学

生的尊重。再次是教师的职业活动能够满足其求知欲、探究欲、创造欲。

感受教师职业幸福是一种要学习的能力,要具备以下四方面条件:一是必须有一个和教师使命一致的人生目的,二是必须亲身实践,不做教师三是必须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四是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一50一

第二节职业学校教师的素质要求

素质是指个体完成一定活动与任务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

一、“双师型’’教师的能力要求

(一)“双师型"教师的含义

“双师型’’教师是对职业学校非文化课教师的要求。一是“双证书”说二是“双职称”说三是“双素质”说四是“多素质’说“双师型’教师的特征,实际上“双师型”教师是在教学工作中能够把专业理论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师。“双师型’要条件,但不能说具备几个证书或几个职称就是“双师型’教师。

(二)“双师型’教师的特殊要求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学校对教师的特殊职业要求

1.具有一定操作能力2.具有综合职业能力3.具有本专业生产一线的工作经历4.具有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创业和科技能力

(三)“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1.师范生的“双证书’教育

为职业学校培养师资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其他院校,应进行“双证书’教育,

即学生获得学术性证书和职业技能性证书。一5 2—

2.在职教师的针对性培训3.人才交流与岗位互换从事教育教学的教师定期到生产、科研一线,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实践

二、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

一、坚持正确方向。一53一

二、热爱职业教育。三、关心爱护学生。四、刻苦钻研业务。五、善于团作协作。六、自觉为人师表。

三、职业学校教师职技能要求

1、普通话水平不低于2级

2、具备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

3、用字规范、书写规范

4、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

5、教学能力强⑴教学认知能力⑵教学设计能力⑶实施教案能力⑷教学反思能力-54-

(二)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

1.书写规范汉字的技能

“二字一话”既钢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是教师的重要职业技能。教师书写规范汉字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用字规范,即使用规范汉字;二是书写规范,即笔画、结构和笔顺规范。

(三)教学工作技能教学设计技能是教学备课过程中,选择、运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和过程。

(四)教育和管理学生的技能~5 6~

1.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技能1)观察法(2)谈话法(3)书面材料分析法(4)调查问卷法-57-

第三节教师专业化

一、教师专业化的含义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具体包括教师教育的多元化、任职资格明确化、教育教学艺术化、专业活动自主化、劳动报酬合理化五个方面的含义。一60…

二、教师的培养过程一6 1—

1、入门阶段(0~1年职教阶段)

2、探索阶段(从事职教1~5年)

3、合格阶段(从事职教5~10年)

4、优秀阶段(从事职教10年以上)

三、教师职业资格制度

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人员的最基本要求,是公民获得教师岗位的法定前提条

件。教师资格只是从事教师工作的必备条件,而不是充分必要条件。一63—

教师资格条件包括中国公民身份、思想品德条件、学历条件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条件四个方面。

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以及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教师上岗资格条件(试行)

一、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教师上岗资格条件

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文化技术理论课教师(包括文化理论课教师和专业理论课教师),应具备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普通高等师范学院或者其他高等院校本科或以上学历。技工学校专业理论课教师应具有本专业某一职业(工种)初级或以上技能水平。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应具备高级技工学校(高职院校)或以上学历,同时具有高级以上(含高级)技能水平或相应专业高级以上(含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其中,承担初级技能培训的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应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或以上学历,同时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技能水平或相应专业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高级技工学校中承担高级技能培训或技工学校高级班的专业理论课教师应具有本专业某一职业(工种)中级或以上技能水平。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应具备高级技工学校(高职院校)或以上学历,同时具有技师以上(含技师)技能水平或相应专业高级(含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一65—

五、继续教育制度

2002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关于加强职业培训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劳社部函[2002]1 2号)中要求;“对已具有上岗资格的教师要开展政治理论培训和业务提高培训。

技工院校教师参加业务理论提高培训每2年不得少于80学时,其他职业培训机构教师参加业务提高培训每2年不得少于50学时。”

六、企业实践制度

2005年,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一66—

第五章职业学校学生

第一节职业学校学生特点

一、由年龄因素表现出的特点二、由教育性质表现出的特点1.存在自卑心理,渴望理解,希望获得他人尊重,不能容忍他人的轻视一69~2.学习自觉性两极分化3.认识模式职业化4.理想现买化一70一第二节学生管理

一、学生管理的内容

1、思想管理(1)理想教育(2)道德教育(3)遵守法纪教育(4)心理健康教育一7 l一

2、日常行为管理

3、组织管理

4、学习管理

5、生产劳动管理一7 2一

二、学生管理中常见问题

(一)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是根据一定的章程组织起来的,由上级组织明确认可的群体。班级正式群体是在学校行政部门、班主任和有关教师的领导下,按一定制度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非正式群体,又称自然群体,是自发形成的群体。其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以个人之间的好感、情趣为基础。一73一

学校中的非正式群体有四种类型:利益型,成员以共同利益、得失为基点结合在一起;兴趣型,其成员是以相同的兴趣为基点结合在一起;信仰型,其成员是以对外界某种事物或人物的崇拜依托结合在一起;相似型,其成员是以某些相似因素结合在一起。

就班级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来划分,有三种类型:亲班级型,偏离班级型

(二)学习态度问题

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对学习对象和学习活动所持有的一种持久而稳定的心理倾向,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向三方面因素。

学生管理要为学生形成良好学习态度、改变不良态度创造条件。首先,应大力提倡,积极引导,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扭转。再次,运用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公约和守则,规范学生行为,使其服从,并通过思想教育,逐步内化为自己的态度。

(三)学业不良学生的转化问题一74—

(四)后进生问题

所谓后进生,主要是指那些思想品德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

1.分析原因,对症下药。2.以关心、爱护的态度对待后进生。3.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

4.要持之以恒,正确“反复”。一75—

第三节班级管理

一、班级管理释

(一)班级管理的目标是育人(二)班级管理的项目涵盖人、事、物等内容(三)班级管理方式要符合教育的原理(四)班级管理决策是师生双向互动的结果一76—

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班主任是班级管理计划的制定者(二)班主任是良好班级的培育者1.确立班级的奋斗目标2.健全组织,培育干部,形成班级核心3.有计划地开展班级活动4.形成良好班风以及和谐互动的人际关系一77—

(三)班主任是师生关系的协调员(四)班主任是学校与家庭、社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五)班主任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最基本的骨干力量

三、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一7 8—

班级管理工作有多维性、同时性、即时性、不可预测性、公开性、历史性等特点,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经常给学生关心与照料(二)举行班级会议(三)建立公平竞赛的规则(四)实施开放式咨询一79 第六章专业与课程

第一节专业设置原则

一、按需设置原则:根据市场需要设置;二、特色原则:充分发挥学校的长处、优势;三、宽口径原则:专业设置应覆盖较多的职业岗位;四、超前性原则:应预测科技发展趋势及用人需求;五、稳中求活原则:长线与短线专业结合;六、技术难度原则:专业技能应有一定的难度。一80、81—第二节职业教育课程

具体包括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内容。课程开发是指课程的产生过程,包括确定课程目标和内容,编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课程实施是制定符合课程目标的教学策略,是把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课程评价是对课程效用性做出的正确评判。一82—

一、特点

(一)课程目标的特点1、目标特点:针对性强,职业特色鲜明;突出技能教学;兼顾就业与发展需要,培养综合职业能力。2、内容特点:实用性强;实践教学比重大;结合生产实际;有时代性。3、实施特点:条件要求高,运行成本昂贵;必须满足用户的用人要求。一83—

二、课程文件【一】教学计划:对一个专业教学活动的总体规划。由国家或省教育行政业务主管部门制定和颁发,这是指导性计划。1、教学计划的格式内容:标题,适用范围,招生对象,学制(1)指导思想;(2)培养目标:思想品德、文化知识、身心健康、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3)周数分配;(4)教学计划表;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验实训课,下厂实习;(5)主要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一84—

2、实施性教学计划:由学校按照国家或省上颁发的指导性计划,依据当地市场用人需求,学生实际及学校资源等编制。(1)、格式参照指导性计划,调整内容一般不超过30%,调整内容若超过30%,应呈报上级行政业务主管部门审批。(2)、实习教学计划:由学校组织相关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各专业需要,按照学校下达的实施性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制。若国家有指导性计划,可参照执行。一85—

【二】教学大纲:是单门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的刚领性文件。由国家和省教育行政业务主管部门制定和颁发,与教学计划配套使用教学大纲的格式内容如下:标题及专业课程名称、培养层次、招生对象、学制。

1、说明:课程的性质、内容、任务、要求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2、学时分配表:教学内容、总学时、讲授学时、实验或训练学时;

3、课程内容与要求:以章为单位编写、应明确到章、节及节内的小标题;

4、教学重点;

5、教学难点;

6、教学建议:教学方法、注意事项、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具等。一87—

【三】教材: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编制的供教师和学生用的材料。(统编教材、校本教材)1、教科书:简称课本。2、教学指导书:教学参考书、自学指导书、实验实训指导书。3、教学辅助教材:工具书、挂图、多媒体课件、音像磁带、光盘、幻灯片、影视片等。4、现场教学参观或实习中的物质条件和信息资源。

【四】、授课计划:是任课教师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学校下达的授课时数、结合本工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等编写的授课计划。授课计划由学校主管教学的领导审批签字后生效。【五】、教案:由任课教师依据学校领导审批的授课计划、按照规定格式和要求编写。教师授课前,教案应由有关领导审批签字。开学前应备好两周以上教案,平时最少要备好一周教案。

第三节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的课程文件

一、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分三大部分:1、文化基础课:政治、体育、英语等;2、素质教育课: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礼仪、文学欣赏、法律常识、应用文写作、就业创业等。3、学习领域(专业课程):

是根据专业性质、培养目标及学生毕业后,将要服务的行业部门的典型工作任务,来确定的专业教学单元,又叫做“一体化课程”,课程安排打破了学科体系。

二、学习领域标准(教学大纲)也叫做课程标准,一个专业有若干个学习领域课程。学习领域标准的格式内容:【一】课程计划1。专业名称;2、学习领域(典型工作任务);3、教学时数分配;4、对典型工作任务的描述;5、教学目标;6、学习与工作内容:(1)工作任务;(2)工具;(3)工作方法;(4)劳动组织方式;(5)工作要求7、课业名称(学习情境——典型学习与工作任务名称)8、学习组织形式与方法:9、学业评价。

【二】课程标准(学习情境):可列表表示

1、课业/学习情境:(学习任务的名称)2、学习目标3、学习内容4、评价建议5、课时数6、教学建议与说明;【三】、实践教学设备标准表:1、序号2、设备名称3、单位;4数量;5、备注。【四】、师资配备。

三、课业文本(教案):是学习领域课程的课业设计方案。课业——是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针对典型工作任务所包含的学习境设计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的综合性学习任务。课业文本的格式内容:1、专业名称;例如:汽车运用于维修2、学习领域课程名称;例如:汽车空调的检测与维修3、学习情境;例如:汽车空调的使用与维护4、学时数;例如:14学时5、工作情境描述;

6、学习任务;

7、与其它学习情境的关系;

8、学习内容;

9、教学条件:教学设备、学习资料、教学场地、教师安排。10、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四、工作页(学材):是供学生学习和工作的活页材料,也称学习材料工作页。工作页”的格式内容:1、学习任务(例如:汽车空调的使用与维护)(1)、学习目标(学什么、应达到什么程度);(2)、学习时数;(3)、内容结构(例如:制冷理论基础、汽车制冷系统组成、类型与工作原理、汽车空调的基本组成、使用方法及维护作业等);(4)、学习任务描述(例如:请对汽车空调系统进行正确的维护,并为客户提出正确的使用方法及建议);2、第一部分:学习准备;3、第二部分:计划与实施;4、第三部分:评价与反馈;第七章教学理念

第一节职业教育教学本质理念一、职业教育教学的含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灵活地、创造性地掌握文化科学知识、技术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发展能力(尤其是职业能力)和体力,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良好的道德品质及职业道德情操,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和其他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

二、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1、教学目的的职业性、实用性;职业教育的功能之一,就是将潜在的劳动力资源转化为现实的、能在职业活动中完成任务的劳动力。我国实行的"先培训,后就业"的劳动政策、劳动预备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一88—

职业教育是一种能满足某一职业或工作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是一种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

(二)专业课程的适应性、灵活性

在城市要适应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提高和发展第三产业的需要,在农村要适应调整产业结构和农民劳动致富的需要。这是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依据。

(三)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先进性

职业学校的服务范围广泛,可以培养以脑力劳动为主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又可以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技术工人和其他劳动者;根据当前和长远的需要根据当前和长远的需要,培养的人才既具有某方面专业特长,能够顶岗劳动,又要有一定通用性,一专多能,满足转换职业和在职提高的需要。教学内容必须反映技术革新和科技进步的新成果

(四)教学对象的复杂性、终身性青少年学生,也有青年从业者,还有工作多年的成年人

现代职业教育应包括职前就业准备教育、职中在职提高教育和转换职业所需要的教育。职业学校教学,不仅要考虑学生第一次就业需要,而且要为其再学习提供基础,应着眼于劳动者整个职业生涯。

(五)实践教学的中心性、多样性一90一

第二节“一体化’’教学理念实践教学的组织方式可以采用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技术推广等多种方式进行,可以在校内的教室、实验室、实习车间进行,也可以在校外的实习基地、生产现场进行。

一、“一体化力教学的含义指工作与学习一体化,即在工作中学理论、在实践中学技术。

传统职业教育教学有许多弊端:(一)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二)降低学生学习兴趣(三)不能满足现代生产活动对人才的质量需求一9 l一

所谓“一体化"教学理念,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把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服务、科技开发等内容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教理论,在运用中学技术。其含义包括:1、教学目标一体化;2、教学内容一体化;3、教学场所一体化;

4、教师一体化;

5、教学与管理一体化;

6、考核与评价一体化:一级评价(学生反馈);二级评价(学习收获);三级评价(行为化);四级评价(产生的效果);

7、推典就业一体化。

二、“一体化力教学理念的运用

(一)变封闭教学为开放教学加强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关系,是世界职业教育的共同特征。一92一

(二)教学和生产、科研相结合

学生在生产现场的实践,能够弥补教学的不足。职业学校的教学、生产和科研相结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教学管理中的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的教学相统一;2.在教学内容中渗透新科学、新技术、新工艺;3.在教学方式上建立实训中心、教学工厂;4.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室向生产现场、由校内向校外延伸;5.在教学效果上通过嫁接、转化、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培养出一大批能、熟练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教学、生产和科研相结合要以教学为主,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活动,以教学为

主来组织开展学校的各项活动,是学校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所决定的。一93—

(三)建设一支“一体化”的师资队伍

职业教育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型应用人才,必须以社会需要为目标,以技术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围绕“应用”构建课程体系。__94__

二、实行“一体化”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1、建立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培养目标;

综合职业能力——是在真实工作情境中,整体化地解决综合性的专业问题的能力,是人们从事一个(或若干相近)职业必备的本领。2、构建学习领域的学习模式;3、应用科学的职业资格研究方法进行职业分析;(征求实践专家意见、确定课程内容);4、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课程门类;5、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原则确立课程结构;6、依据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排列课程序列(由学习简单工作到复杂工作);7、采用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业方式组织课程内容8、遵循行动导向原则实施教学(师生共同确定行动产品,学生主动全面学习);9、建立以专业教室和工学整合式学习岗位为代表的教学环境(专业教室;校外学习基地);10、建立以过程控制为基本特征的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及时了解教学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早进行纠正)。

第三节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主要由下列五个要素构成。(一)理论基础或教学思想(二)教学目标(三)教学活动程序(四)师生配合方式教学是师生相互交流的活动,包含了认知信息的交流和人际关系的情感交流,这种交流的价值取向与方式,互动与配合构成教学模式重要的能动要素。有人总结师生配合方式主要有四种类型:高度集中型,即教师是活动中心,是信息的来源,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温和型,即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平等,教学民主,教

师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意义建构,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放任型,即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只提供一些帮助和辅导,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具有较大的弹性;管理型,这是高度集中型和温和型的中间类型。

(五)支持条件一96—

一、认识过程模式前苏联凯洛夫的“五个环节”(组织教学一检查复习一讲授新课一总结练习一布置作业)。

1、理论基础:实践——理论——实践

2、教学目标:理论教学

3、教学程序:【1】、组织教学:目的是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2】、导入新课:为讲新课做铺垫(1)、导入的作用:激发兴趣;集中注意;明确目标;启迪思维;(2)、导入的类型:直接导入法;审题导入法;衔接导入法;演示导入法;实例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类比导入法;悬念导入法;问题导入法;激情导入法;即趣导入法;一95—(3)、导入的基本要求:针对性;趣味性;启发性;艺术性;时间性;

【3】、讲解教材 A 、充分备课:B、讲授要有科学性:科学的态度;科学的语言;内容科学正确;C、讲授要生动形象;D、讲授要注意启发性;E、讲授要注意简洁性、通俗性、和谐性。

运用该模式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2.讲授材料安排合理,逻辑性强3.提高语言艺术

二、动作技能训练模式动作技能是一系列动作的灵活准确的运用,是心理愿望驾驭动作的能力,表现为

身体的一定肌肉、骨骼运动和与之相应的神经系统的活动。学习动作技能,是在认知一定数量的动作信息基础上,经反复练习,建立动力定型,动作环节间形成暂时神经联系,并逐步达到熟练。1、理论基础:2、教学目标:技能教学3教学程序:(1)讲解要领(2)示范动作(3)、指导练习(4)变化应用。一104—

第八章职业培训概述

第一节职业培训的含义1、广义:与职业教育属于同一概念2、狭义:针对岗位培训、时间较短

第二节职业培训的特点(指短期培训)一、培训目标的岗位针对性;二、培训内容的单一专题性;三、培训对象的广泛性、全面性;职业培训要面向全民,不分年龄、教育基础和有无就业经历,接受培训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准备就业、在职提高和转换职业是职业生涯中必然面临的问题,职业培训已经成为永久性的,贯穿于人一生的事情。四、培训形式的灵活性、多样性。-l06一

第三节职业培训的类型一、依据员工参加工作的过程阶段,可分为岗前培训和上岗培训;二、依据员工是否脱离工作岗位,可分为在职培训和脱产培训;三、依据培训对象不同,可分为一般员工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和管理人员培训。-l08一

第四节我国的职业培训体系我国职业培训体系包括:职业分类与职业(技能)标准、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竞赛和技能人才表彰。一、职业分类与职业标准:1992年,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目录》;1999年,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二、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三、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四、技能竞赛和技能人才表彰

第九章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第一节职业指导职业指导是指使人们在正确认识职业和充分了解自身的基础上,合理地做出职业

选择,选定职业发展方向的过程。

职业指导的本质:(一)职业指导构成要素的内在联系(二)职业指导本身所固有的特殊矛盾(三)职业指导是教育过程职业指导是一个动态的对学生进行就业准备教育的过程,即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旨在引导他们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就业准备

一、职业指导的本质:认识职业、了解自身、选择选定职业:

1、职业指导的三要素:管理者、指导者、指导对象;

2、职业指导本身所固有的矛盾:是人与职业之间的矛盾;

3、职业指导是教育过程:二、职业指导的原则1、尊重与自愿原则;2、公正与公平原则;3、引导与促进就业原则;

4、合理匹配原则。

第二节创业教育

一、创业教育的本质内涵:开展创业教育,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技能,积极开展创新活动,激励学生毕

业后大胆创业。二、创业教育的时代意义1、创业教育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时代迫切需要振兴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需要高素质创业型人才。2、创业教育适应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为增大市场经济的活力培养创业型人才。3、创业教育不仅能解决毕业生得就业问题,而且成为繁荣经济,缓解就业压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第三节职业心理健康教育所谓职业选择,是个体依照自己的职业期望和兴趣,凭借自身能力挑选职业,使自身能力素质和职业需求特征相符合的过程。劳动者是职业选择主体,是择业行为能动的主导方面。职业选择是一个过程,一方面是劳动者作为主体自动择业的过程,同时又是职业选择劳动者的过程,它是劳动者与职业岗位互相选择、相互适应的过程。

一、影响学生择业心理的因素:1、外部因素:金钱地位、社会看法、家庭影响。2、内部因素: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因素。二、学生择业过程常见的心理误区: 1、“怀才不遇”心理;2、“攀高嫉妒”心理;3、“恐惧焦虑”心理;

4、“自卑依赖”心理;

5、“盲目从众”心理;

6、“固执狭隘”心理。

三、学生择业过程中心理误区的纠正

1、择业者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全面评价和正确认识自我,主动参与竞争。

2、克服烦恼、掌控自我:保持自信、静思反省、就业咨询、找人倾诉、发挥个人优势。不盲目与人竞争。

3、合理定位职业:适时选择比较适合自己的专业目标。

4、运用良好的应试技巧:学习应试知识,做应试模拟练习。

推荐访问: 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 完整版 职业教育 理论
[(完整版)职业教育理论 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