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传统工业领域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向中高端迈进的路径和建议

时间:2022-05-13 18:55:04  浏览次数:

随着诸多传统工业领域数字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不仅为行业带来了效率的提升和快速的增长,而且也为行业价值链的竞争及其收益分配带来巨大变化,为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机遇,避免因丧失机会而成为“失意者”的囧境,我国必须顺时而动、顺势而为,搭乘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快车,高度重视传统工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研究开发推广应用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抢占传统工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制高点,实现传统工业领域的换道超车。特别是,需要在传统优势行业领域,积极应对环境变化以及顾客价值创造的需求,需要充分利用“旧”资源和“新”技术,打开组织边界,强化知识交互;不仅要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去“参与竞争”,更要充分利用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去“塑造竞争”,加快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的步伐。

一、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

工业互联网平台本质上是一个工业知识标准化生产、模块化封装的自动化流水线,将变革人类知识沉淀、传播、复用和价值创造范式,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关键基础设施、工业全要素连接的枢纽和工业资源配置的核心。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制造业未来产业生态的核心,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和AI等技术,可以实时、精准监测设备的运营及运行情况,从而为设备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预测性维护服务和创新商业模式三大核心价值。要加强工业互联网在企业内外部的应用,按照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的发展思路,打造传统行业领域工业信息资源整合和信息交换的中央枢纽,充分利用行业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的公共基础设施及行业应用系统,以持续、稳定、安全的架构支撑行业公共服务的一体化、个性化、智能化,逐步形成“平台、数据、应用、服务、安全” 协同发展的格局。

(一)從突破点看,支持企业“上云上平台”,带动和引领工业互联网生态繁荣

面对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能源消耗、消除安全隐患等高质量发展诉求,当前应首先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能力,积极推动传统工业领域中高能耗、高安全隐患、高价值设备上云,以设备上云为切入点,同时结合工业互联网的诊断分析能力,推动相关企业加速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并通过平台在工况运行监控、预测性维护等应用场景方面的诊断分析,实现生产流程的改进、能耗和效率的优化以及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提升,不断催生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精准供应链管理、产业链金融等新模式新业态,最终促成高效、更经济和更绿色的工业数字转型发展,为我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提供新动能。

(二)从多层次看,推动大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创新发展

一方面,支持石油化工、汽车制造、供应链物流等行业领域中的大型制造业企业牵头或联合BAT等互联网大型企业,重点打造具有行业引领作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积极培育行业领先的特色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建设集关键应用软件、行业解决方案和集成应用的垂直领域行业性平台,加快开发模块化、低成本、快部署的应用服务,抢占重点行业领域的工业大数据入口主导权,形成基于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的资源富集、多方参与、合作共赢、协同演进的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发展生态。通过平台开放开发工具、知识组件、算法组件等工具包和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开发满足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需求的多种解决方案,提供行业内中小企业可快速获取咨询诊断、资源对接、共享制造、智能运维的专业服务,强化软件支撑和定义制造的基础性作用,以完善的平台功能、专业的行业优势,更好地服务行业内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另一方面,据前瞻研究院研究,90%的中小企业智能制造实现程度较低的原因在于,智能化升级成本抑制了企业需求。因此,必须要加强政策引导,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在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领域、行业,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以用户视角创新云计算应用和服务,通过按需付费、以租代买的模式,降低中小企业信息化一次性投入成本,推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助推中小企业“上平台用平台”的数字化转型,加快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普及。

(三)从具体举措看,以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示范项目提升产品与解决方案供给能力,形成一批具有行业特色的工业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

应继续发挥榜样的力量,对于行业龙头企业建设的行业公共服务云平台和大数据中心,给予一定的平台投资补助,提升行业龙头企业工业互联网创新和应用水平;同时,开展基于平台的异构设备接入、软件工具共享、业务在线协同等服务,对于中小企业使用经政府认定的、龙头企业提供的行业云服务包的行为,给与平台使用补助,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提升制造资源配置效率,带动重点行业和产业体系的整体提升。积极推动云计算发展,通过加强云计算测评工具研发和测评体系建设,提高云计算规范化水平和服务能力,鼓励和助推企业走上“云端”,推动制造业的协同发展。而且,必须要积极完善对中小企业导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具体帮扶措施,推动人、数据、设备之间的相互连接。具体而言,一要建立专家团队,对中小企业进行现场指导,从而帮助中小企业缩短前期准备时间、顺畅导入新技术、完成业务应用、创造出新产品/服务和新价值;二要通过构建不同行业领域的工业服务中心(MRO服务社区),面向行业中的中小企业提供以工业服务共享、工业品供应链优化、工业供应链金融为主体的全面数字化服务方案,加速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促进“专、精、特、新”发展。此外,在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过程中,还应高度关注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互动、融合发展的趋势,要加强专业服务业的引导、培育和建设,促进全产业链整体跃升,着力提升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多样性,推动传统产业的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培育形成新动能基础力量,实现产业结构向中高端的迈进。

二、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

在传统制造业领域,要大力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传统领域“互联网+”的技术改造升级力度,需要构建与转型发展高度匹配的数字化工厂和数字运维系统。就当前而言,重点推进传统制造领域生产线、管控系统、关键工序和车间整体的数字化升级改造和智能工厂培育,结合基础技术、行业知识和经验体系,强化设备联网与数据采集能力、数据集成应用能力,系统提升制造装备、制造过程和行业应用的智能化水平,推动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新模式发展。

(一)从突破点看,推动企业实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数字化升级改造的起点在于数字化层面的工作补齐,即对企业内部孤岛式运行的“哑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通过实施设备的互联互通,将工业设备融入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同时,重构企业既有的信息系统,即对企业原有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规范,让企业所有数据充分关联和结构化,便于开展计算和分析,从而让企业所有的数据都能产生价值,支持企业的业务和决策。

在制造环节,通过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制造技术的紧密结合,提升研发设计、生产过程、运营管理等工业制造全流程运行规律的显性化、模型化、代码化,改善制造企业的经营、管理、产品开发和生产等各个环节,形成基于数据分析与反馈的工艺优化、流程优化、设备维护和事故风险预警能力,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

在销售及售后服务环节,由于消费者对终端销售体验的期望继续提高,未来交易向线上的转移可能强劲提速,制造商应致力于数字创新,运用数字化方案满足消费者需求,可通过开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渠道旅程——从社交媒体、线下活动以及“朋友圈”开始,持续整合线上线下的各个要素以提升终端销售体验。同时,充分利用边缘计算、云端大规模计算、增强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与服务优化,提供跨行业、跨地域和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二)从不同类型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实践看,需要区别对待流程型行业、离散型行业等不同类型的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重点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要基于企业经营的场景、用户、产品、运营和管理维度进行数字化改造,逐渐培育一批行业领域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转型发展的优秀解决方案,为深入推进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总体而言,应围绕产品、产业升级,以智能化核心技术装备集成应用为基础,积极推动装备、电子、机械、汽车、电力、石油化工、原材料、新能源等重点行业领域的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的试点示范,促进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智能制造新模式的应用推广。

具体而言,对于流程型行业,重点应是全面普及过程控制和制造执行系统,提升关键工艺流程的数控化率。同时,要注重提升对重点关键设备的预见性维护能力,即依靠智能传感器收集的数据,确定运行中机器的状态,并通过明确的早期识别和干预计划,加大对工业设备的预见性维护,实现高价值设备故障的智能化监控,有助于降低意外停机对交货期的影响,提升设备维修效率。对于离散制造业,重点应是加快制造装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步伐,并依据企业需求和场景,整合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未来可以考虑人工智能技术及类脑认知解析技术等先进技术),在智能化生产、预防性维修维护、供应链优化、协作采购、物流线路规划、远程异地监控、社交營销等方面充分挖掘数据价值。

(三)从具体举措看,推进工业企业网络改造升级,建设感知互联的基础网络

在基础架构方面,要有效构建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加快各级标识解析节点和公共递归解析节点的建设。其中,标识解析体系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网络基础设施资源,是工业互联网的中枢神经系统,赋予了工业互联网每一个机器和产品“身份证”;必须通过制定整体架构,明确发展目标、路线图和时间表,利用标识实现供应链系统和企业生产系统间的精准对接,以及人、机、物全面互联,进而实现跨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促进信息资源的集成共享。积极构建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支持工业企业以IPv6、工业无源光网络(PON)、工业无线等技术设备改造生产现场网络及系统,以IPv6、软件定义网络(SDN)等升级企业外网,提升通信交互能力;推进智能网关、窄带物联网(NB-IoT)、工业过程/工业自动化无线网络等技术应用和5G网络建设,实现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网络服务。

在组织创新方面,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一场系统性变革,不仅要高度重视各种先进信息技术和传统装备系统的深度融合,更要重视运营模式、管理方式、组织架构等方面的变革调整。正如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所说,无论在中国的整个经济层面还是在企业层面,新技术并不是制约因素,至关重要的是采用新技术的激励机制和技术选择的适宜性。为此,在充分利用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同时,还要同步推进管理创新、模式创新,为技术落地、发挥实效提供组织架构、资源配置、授权机制方面的支撑,最终要逐步形成数字技术与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融合发展的生态体系。

三、政策建议

(一)加强传统行业相关企业和IT领域相关企业的融合发展

鉴于传统优势行业相关企业往往因不熟悉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而不知该从何着手构建智能工厂,而IT领域相关企业往往因不熟悉制造业的相关流程且缺乏工业技术和知识的经验积累而不知如何满足相关应用需求;因而在提供传统优势行业客户的完整转型升级解决方案时,必须加强跨行业合作和产业链合作,用产业再造的逻辑去看待传统优势行业并从平台构建着手,顺应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的发展趋势,融合IT领域相关企业和传统制造企业,培育完善开放的产业生态,形成相互协作、共同分享的智能制造新模式,实现以企业高速成长带动传统优势行业效率、规模与竞争力提升的发展态势。

(二)通过试点示范,以标杆引领推动融合发展

对于传统制造企业而言,必须平衡好信息通信技术和企业的相关流程,不能盲目地像“对于一个手中只有榔头的人,他所看到的问题都是钉子”中的说法利用信息技术,而必须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以具有经过验证有效益的具体应用案例为导向,借助信息通信技术和机械技术的融合,实现企业流程的优化和高效运作;同时,应该考虑转型是在一个更迭过程中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并非所有选择列表中的技术都可以同时、立即在企业完全实施,而必须依据优先级排序并以这个序列投入实施,逐步实现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为此,就需要从业务角度仔细思索未来的场景是什么,场景变化的动力和原因是什么,实现场景的技术线路是什么,困难和关键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非技术条件支撑,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次序去做等问题。因而,必须瞄准高端方向,大力发展共享经济、智能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积极实施“互联网+制造业”专项行动,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创建一批示范智能产线、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等智能生产的主要载体,培育一批智能制造领军企业,力争走出一条推进制造业高端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的数字化新路。

(作者单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

推荐访问: 信息技术 新一代 迈进 路径 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