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英汉语基本颜色词“黄”的隐喻认知对比分析

时间:2022-05-12 15:05:03  浏览次数:

摘 要: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对特定民族文化的写照。“黄”色是英汉名族语言中的基本颜色词。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黄色用于隐喻中,投射出不同的意义。本文从隐喻理论的角度对英汉语中的黄色分别进行比较和分析,指出两种语言中“黄”色隐喻意义的异同。由于英汉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宗教信仰以及历史事件,英汉民族对“黄”的隐喻认知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关键词:“黄”;隐喻文化

1引言

从古至今色彩是构成大千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类而言,色彩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世界文明在人类的发现、探寻与赞叹多彩世界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着,同时人们也把对色彩的认知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代人们对于色彩的认识已不再局限于视觉范围,已经有了关于色彩的一系列认知。黄色在中英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作者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分析颜色词“黄”的义项,不但可以使人们详细明白颜色词“黄”的意义变化过程,而且可以使人们了解人类基本的思维和认知方式。

2隐喻理论

西方学者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就对隐喻开始了广泛研究,当时隐喻仅被学者看作是文学的一种修辞方式。从修辞学角度研究隐喻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语言形式本身虽然得到强化,但认知因此和语言被分开,使得隐喻不能反映语言与客观现实。有不少学者之后对隐喻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始终都是从修辞角度出发的。1980年,Metaphor We Live by(Lakoff&Johnson合著)研究隐喻,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隐喻进行深层次研究,把隐喻看作是人类的一种行为活动与思维方式。Lakoff&Johnson(1980)认为隐喻的内涵是为用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一种事物。也就是说,运用一个概念域来认识另一概念域。隐喻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源域和目标域,前者一般是人们谙熟的具体事物,后者常是人们不熟悉的抽象事物,隐喻可以看做是从源域向目标域有选择的投射,通过投射,人们可以在对已知事物了解的认识基础上,理解感知和学习新事物。

3英汉语“黄”词族的隐喻分析

“黄”色主要用于描述物体颜色,在英汉语中“黄”除了表示颜色,也可以表达各种各样的隐喻意义。

3.1颜色词“黄”在汉语中词义分析。

“黄”在汉族文化中有着渊源的历史,在本义的基础上又有很多引申意义。

“黄,地之色也。”取自《说文解字》,“黄”为土色。“黄为土色,位在中央。”此句出自《论衡·验符》,“黄”可以表示方位中央。“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灵枢经》),“黄”表示粪便。“薛蟠听了这话,又怕闹黄了宝蟾之事,忙又赶来骂秋菱。”(《红楼梦》),此句“黄”表示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黄”指黄金,出自《新华字典》。“黄”也可指皇帝。“河出昆仑虚,色白,所渠幷千七百,一川色黄。”出自《康熙大字典尔雅·释水》,“黄”也可指黄河。当然“黄”也可指姓。姓这一异性和本文要讲的没有关联,不再本研究中。

“黄”的各个义项是相互关联的。“土之色”是“黄”的基本意思,之后的意思都是因隐喻发展而来。笔者将对黄的各个义项逐一进行分析。

3.1.1颜色域向衰败域、死亡域和成熟域映射。

人的认知水平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在不断提高。如:在生活中,人们通过细致观察会发现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在其整个生长阶段颜色会发生变化。一般情况下,植物会从淡绿色到绿色再到黄色,所以黄色有了枯萎衰败的意义。通过由颜色域向衰败域的这一映射,就有了诸如“枝叶枯黄”“草木黄落”“明日黄花”“黄昏”等诸多表达。“枝叶枯黄”指树枝和植物叶发黄变枯;“草木黄落”指入秋之际,形成“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树叶枯黄飘落场景;“明日黄花”是指在重阳节后的菊花会逐渐凋谢,比喻事情已失去新闻价值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黄芜”即指枯草;枯萎和衰败在一定语境下又有着不完美终结的凄凉意味。通过对植物的死亡进行隐喻的再认知过程,从而引到了表达人类死亡的这一过程,“命丧黄泉”“黄土”“黄金入柜”等词语可以隐晦地表达死亡这一概念。

“黄”最先让人想到秋天的萧瑟,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使想到庄稼收获,进而可推出“成熟”这一语义,比如成熟的稻麦可以指“黄稼”;“黄熟”是指谷物作物成熟时,子实内部变硬,植株大部分变成黄色,不再生长。

3.1.2颜色域向经验域映射。

随着人们感知世界程度的加深,对颜色的认知随之也在不断加深。植物成长时所反映的颜色变化也在人们的认知中有所映现。春天万物复苏,草木由黄色变绿色,因此,“黄”又被认为是万物开始的标志,“黄口小儿“黄花闺女””“黄毛丫头”“昨日黄花”等是很好的例子。“黄童白叟”“黄童皓首”“黄发垂髫”等词用来指老人和小孩。

3.1.3颜色域向健康域映射。

随时光流逝,当人的青春不再,皮肤变得无弹性无光泽或人的身体机能开始出現问题时,会给人如同秋天的植物由绿转为黄时枯萎般的身心感受,因此当黄色由颜色域向健康域映射时,就出现了“人老珠黄”“黄脸婆”“黄皮寡瘦”等词语,这些词用来形容上了年纪的老人。

3.1.4颜色域向警告域映射。

在各类颜色中,“黄”色很容易被人注意到,其独特物理特性可以有效刺激人类视觉器官。这种刺激—反映—刺激的思维方式便在语言层面凸显出来。“黄色警报”是警报级别中属于第三级,这样起一个警示作用;“黄牌”用在体育比赛中,表示裁判员对严重犯规队员及教练的警告方式。

3.1.5颜色域向政治域映射。

中国是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农业大国,肥沃的黄土地养育滋润例了华夏儿女。因此,黄土地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都有着极为重要分量,也正是由于这种心理,人们便用“黄帝”“黄天厚土”“黄农虞夏”等词来表达汉民族古代的祖先、帝王,可见华夏儿女对“黄”的崇拜早已根牢蒂固。随时间的推移,“黄”也渐渐地成为帝王或尊贵地位的象征进一步映射到相关的价值域中,例如:“黄袍”“黄马褂”“黄(皇)榜”“黄带子”“黄马甲”“黄冠”等表示高贵、尊严和荣誉的词语。

3.1.6颜色域向失败域映射。

從颜色域到自然域再到失败域的认知过程需要人们付出更多努力。在失败这一语义场中,“黄”的隐喻义最深。当“黄”从植物枯萎、凋零的语义进一步投射时,便表达失败的含义,如我们常说:这件事“黄”了,表明事情办理不成功或计划不能实现,“一枕黄粱”可比喻事情虚幻不真实,好事破灭犹如一场梦。

3.1.7颜色域向经济域映射。

金子的颜色是黄色,因此在汉语中“黄”色常隐喻财富,价值。如用黄金时间、黄金地段,黄金分割点等来表示珍贵。

3.1.8颜色域向精神域映射。

“黄”色隐喻高贵、忠贞。黄花可以代指菊花,黄色是它的典型色。菊花于百花凋落、万物凋零的秋季盛开,万花丛中不与众花争相斗艳。正因如此,在传统文化中,菊花被赋予品行高洁、忠贞节操的意义象征。“黄花晚节”用来比喻人在晚年时仍可保持忠贞高洁的操守。“黄花闺女”用来指代还没结婚,同时还能保持忠贞的女子。

“黄”色隐喻色情、下流。“黄色小说”“黄片”指的是带有色情的小说或视频。

3.1.9颜色域向方位域映射。

黄为土色,位在中央。——《论衡·騐符》。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古人以青、赤、白、黑、黄五色与木火金水土相配,又与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对应。土以黄为主,黄的方位主中央。

3.2英语中的“黄”词族分析

3.2.1颜色域向衰败域映射,隐喻。秋天黄叶飘飘,在英汉两种语中,它都象征衰老、衰败、死亡。例如:the yellow leaves.

3.2.2颜色域向经验域映射。黄色在汉语中有“黄毛丫头”的说法,而在英语当中yellow也可表示年轻,但隐喻认知却是相反的。the sere and yellow leaf意为暮年。

3.2.3颜色域向健康域映射。在英美文化中,也把黄色当做萧瑟、死亡之意。Yellow fever意为黄热病,yellow blight意为黄萎病;yellow flag意为黄旗,表明该船正在接受检疫;the yellows意为黄疸病。

3.2.4颜色域向警示域映射。

英汉语中的黄色都有提示警告的意思,用来强调重点和紧急事件。yellow line指的是路边店前的黄单线和黄双线,用此表示不可以停止;yellow card原指黄色的牌,后来被用于体育比赛,表示裁判对犯规队员和教练的警告;yellow flag指黄色旗子,用来指轮船正受隔离检疫,一般人不得靠近。yellow alert表示空袭预备警报;yellow cross是毒气标志;yellow sheet指有前科的犯罪记录。

3.2.5颜色域向政治域映射。

黄色自唐朝到清朝是皇室的标志,现代欧美国家把黄色看成是自由主义的象征。随都投射到政治域,但是具体意义不一样。

3.2.6颜色域向情感域。

yellow隐喻“胆怯的”。yellow-belly,yellow-streak意为儒弱、胆小。

Yellow隐喻“卑鄙”、“猜忌”。Yellow隐喻“卑鄙”、“猜忌”。例如,They looked yellow.(他们看起来很嫉妒。);yellow dog意为不参加或不协助工会的人;卑鄙的人。

3.2.7颜色域向工作域映射。

在汉语中“黄色”一词有时有“低级趣味,下流猥亵”的意思,而英语中却blue的相关短语表示,例如:下流的玩笑用blue jokes表示,黄色电影用blue films表示。然而yellow在“yellow journalism”中,指黄色新闻编辑作风,它采取夸张、渲染的手段来招揽或影响读者。如为突出一些丑闻,普通新闻会被歪曲事以引起轰动。汉语中则没有此种用法。

4英汉名族对“黄”认知差异的成因分析

综上所述,英汉颜色词“黄”在许多目标域中语义是一致的。“黄”色由颜色域向衰败域、经验域、健康域、政治域、警示域映射。但是汉语中“黄”又有向失败域、经济域、精神域、方向域的映射。而在英语中“黄”又有向情感域,工作域的映射。同时虽然英汉语中“黄”都投射到经验域、政治域,但是具体意义不同。下面,就英汉名族对“黄”的认知差异进行成因分析。

4.1隐喻表达相同的原因

“黄”隐喻在英汉语中存在类似的原因源于人类共同的生理结构。颜色是一种视觉效应,它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共同产生的。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光线,是由波长范围很窄的电磁波产生的。我们能去区开各种色彩,源于我们的眼睛受到电磁波辐射刺激,从而引起视觉神经的反映。虽然不同名族有不同文化,但对色谱的切分大致相同的,黄色只是其中之一。

4.2隐喻表达不同的原因

语言依附于文化而存在,换句话说,依附于语言使用者而存在。语言使用者又是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等的综合体。

首先,地理环境不同。汉名族繁衍于黄河流域,农耕是其主要耕作方式。农耕文化使得人们对于黄所赋予的东西特别有感情,因此出现了“黄马甲”“黄道吉日”等词语;而英语民族生活在英伦4岛,周围临海,形成海洋文明,因而英语民族崇拜“蓝”色。于是,英汉文化对于“黄”的认知又是截然相反。

其次,不同的宗教信仰。中华民族长期处于封建统治之下,深受儒家文化影响,以伦理道德为纲,于是产生了如“黄花闺女”“黄花晚节”等词语。说英语国家大部分人信仰基督教,出卖耶稣的叛徒犹大着黄色衣袍,因此“黄”色在西方国家中被隐喻为背叛,同时西方文明追求自由、解放,进而导致中西方对“黄”的引申意义不同。

第三,历史渊源。在中国古近代,“黄”从未指代“淫秽”。1984年,“黄”指淫秽这一义项被借用过来。当时剧作家王尔德因同性恋罪名遭逮捕,据说被捕时腋下夹着《黄杂志》,其封面是黄色的。从此传播到中国后,“黄”色与色情概念发生了联系。

5结论

“黄”色在英汉语中意义既有类似之处,也存差异性。类似因于人类所共有的视觉效应,差异性源于东西方不同地理因素、宗教信仰和历史事件。比较中西方“黄”的隐喻含义,主旨在于在于了解双方语言文化,有效地进行跨文化言语交际,从而提高语用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G.Lakoff&Johnson.Metaphor We Live by[M].Chicago&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陈家旭.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3]吴国华,杨喜昌.文化语义学[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0.

[4]现代汉语大词典编委会.现代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

[5]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程婷婷.基于语料库的英汉颜色词“黄”的隐喻对比[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04).

[7]熊蕾.英汉颜色词“黄”“绿”“红”概念隐喻认知与文化对比[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1).

[8]张美君.英汉语黄色概念隐喻的文化认知分析[J].锦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04).

作者简介:

王志娟(1989—),女,汉族,籍贯:山西省原平市,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语用学。

推荐访问: 隐喻 英汉 认知 颜色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