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大众文化传播方式的变迁

时间:2022-05-12 15:05:03  浏览次数:

摘 要:影视文化的传播方式改变社会大众欣赏生活的方式,本文通过大众文化传播方式的变迁去探寻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分别从文化的内涵、文化的特性、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创作等角度分析文化的普世性与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交互性;人文性;创作分析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5-0121-01

一、文化传播的社会属性

文化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的多元属性,它既是一个呈现自给自足状态的门类,又是一项产业,还是一种广义的特征。它承担着不同的社会文化功能,既承担大众娱乐的功能,又承担教化、认识和审美提高的社会职能。在不同的社会思想文化语境下,这些属性和功能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并影响和制约着文化的发展。例如《霸王别姬》中红卫兵对于京剧艺术的毁坏,烧掉了京剧文化艺术的瑰宝。再如《活着》中福贵与家珍在文革浪潮的冲击下艰难的活着,不得不说这是艺术文本的电影作品的深刻的美学价值。同时这也是电影与文化的双重品格。

文化这一宏大的概念,单从文本上探寻不足以概括其内外部各种因素间相互作用的关系。1933年,王晓明等五位学者在《上海文学》上发表了《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一文中,尖锐地指出“文学的危机实际上暴漏了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危机,整个社会对文学的冷淡,正从一个侧面正式了,我们已经对发展自己的精神生活丧失了乐趣”,由此,开始了持续数年的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人文精神大讨论。①例如在电影作品中《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中,当现实生活的矛盾、人民的疾苦竟只因碰上了一个“好官”而轻易的极大欢喜时我们看到的只是已经功成名就,高高在上的人们的廉价的同情心,看到只是分子放弃了自己的精英文化立场和人文精神的变化。

二、影视文化传播的多元化效果

从电影的角度来看,商业化市场化的制作运营模式成为了文化传播的主流,文艺片渐渐的淡出了人们关注的视野。在当下做电影的人关注的是如何呈现信息量,快节奏的视听表现方式,而忽视了去传达文化概念的导演品质,不得不说这是文化立场的缺席。例如在当今社会《都灵之马》这种涵盖尼采思论的影片被列入烂片行列,不能说这是观众的错,而是整体文化市场的软肋。这也正如冯小刚在《私人定制》中所表现的“成全别人,恶心自己”。所以通过以上文化传播效果的角度来看,普罗大众应该去反思与探求,就像一个经久不衰的命题“到底什么样的片子才是好片子”,至少在我心里固执的认为要传达一种人文性与普适性。例如著名导演为了广告的植入不惜在影片《无价之宝》中刻意植入贝因美奶粉的广告,这种植入作为创作者而言的妥协换句话说也是文化的妥协。中国电影的文化已经失掉人文性与批判性了吗,作为电影制作者与观众来看,电影文化市场需要的不是刻板的教育,也不是为了取悦大众而降低自己的品质与宣传格局,正如电影《美姐》的失败原因不就是文化与信仰的缺失吗?当一部好片子忘却了初衷而只是以为的以色情去装饰点缀的话最后必然会坍塌,导致的结果就是观众与影评界错失了人间珍馐的榴莲。

三、影视文化传播的变迁与展望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电影文化艺术中的瑰宝,将文化展现的淋漓尽致。影片中有太多的宗教元素,通过Pi 的“奇幻”经历以及他最后的选择,我们可以感受到宗教的力量到底是什么。就像影片开片不久后,兒时Pi 的父母在饭桌上,Pi的面前,讨论的科学与信仰的关系时,母亲总结的一句话:“科学能帮助我们了解外在的事物,但是,不是这里。”(她摸着胸口)。②影片整体体现了一种精神世界的视觉风格,景物显现得过分静止和抽象,是信仰的精神世界的具象化。所以这是一部心灵与信仰漂流的电影。主旨在于让人们感受宗教和信仰的力量,以及检验人性中的善与恶。

以上从现象逐步探寻分析的过程其实就是对于文化追本溯源的过程,提到文化传播不能不提的一个人就是麦克卢汉,应该说他是文化传播之父,他提出了媒介传播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他曾说,传播媒介的最重要的效果在于,它影响了我们理解与思考的习惯。在《媒介即美国》(1977)一书中,杰里米 腾斯托尔令人信服地描绘了美国媒介企业家如何创造吸引全世界受众的文化产品的策略。③

我认为文化还是一种参与性的媒介的表现方式,在文化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体验,这种体验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步入电影院感受文化的酣畅淋漓,可以在手机上浏览大千世界,受众的感知与体验掀起了文化革新进步的高潮,观者把自己置身其中,把自己变成文化的参与者与传播者。比如看过一场电影后你会发微博推荐等等,就完成了从文化的参与者到文化的传播者的转变。

文化与传播是互动性的结合体,它更强调的是一种互动性,尤其是在影视艺术中的传播这种交互性就显得更为重要,所以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对于文化传播的探寻有助于影视艺术的再发展与再创作。

注释:

①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J].上海文学,1933(05).

② 杨澜访谈录:专访李安.

③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艺术与生活[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推荐访问: 大众 文化传播 变迁 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