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生猪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

时间:2022-05-07 17:20:06  浏览次数:

猪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多样,许多全身性疾病或其他系统疾病也会伴有消化系统症状。

1 消化器官的特点和生理特征

口腔是由唇、牙、舌等器官组成, 口腔还有唾液腺, 并有腺体导管开口于口腔中。 猪胃是单胃, 胃接近食道的口称贲门, 接十二指肠的口叫幽门。猪胃黏膜上分布许多腺体, 可分为贲门腺区、胃底腺区、幽门腺区和无腺区。各腺区细胞的分泌物混合液, 称为胃液。胃不是传染病常见的原发部位( 除寄生虫外) , 但容易发生多种病变。新生的仔猪对损坏小肠功能的腹泻病原体很敏感。肝和胰是重要腺体, 肝制造并分泌胆汁, 胰分泌的碱性分泌液叫胰液, 胆汁和胰液分别是经导管进入小肠。大肠是包括盲肠、结肠和直肠。猪的盲肠位于腹部左侧, 结肠成螺旋状盘曲, 围绕6周后移向直肠, 猪大肠全长5.0~7.4m 。成年猪结肠吸收能力强, 但当结肠受病原体损害会发生腹泻。

2 细菌性腹泻

冬季是养育仔猪的重要季节,但仔猪却常常因患细菌性痢疾而死亡。细菌性痢疾包括痢疾、大肠杆菌病、梭菌性肠炎、仔猪副伤寒等多种疾病预防,可用仔猪红痢氢氧化铝菌苗,母猪于产前1个月和半个月各肌肉注射5~10mL。出生后1周龄左右的仔猪出现腹泻,多为黄痢。出生后10~30日龄的仔猪出现腹泻,多为白痢。黄痢、白痢都是大肠杆菌病。黄痢的主要表现是排黄色或黄白色糊状稀粪,白痢则排乳白色、灰白色或淡黄绿色糊状稀粪。药物预防主要使用乳康生,可在仔猪出生后每天早晚各口服1片(0.5g),连用2天,以后每隔1周服用1次,连用6周。也可使用促菌生、调痢生等生物制剂进行预防和治疗。预防也可皮下或肌肉注射仔猪副伤寒弱毒冻干苗,每头每次1mL,断乳后注射能产生较强免疫保护力。治疗,可选用土霉素、新霉素、新诺明、磺胺嘧啶、呋喃唑酮等。

3 肠炎

肠炎的发生,既有气候突然变化、饲养管理不当、饲料品质不良等原发性因素,又有病菌感染、药物刺激等继发性因素,是临床上十分多见的疾病。综合治疗措施是:①清理肠道、排除毒素、保护肠黏膜。先灌服石蜡油或植物油等泻剂500mL,后灌服0.1%高锰酸钾溶液1000mL,同时加入药用碳100g;②制酵消炎。灌服20g鱼石脂,配合使用15~20g磺胺脒;③补液强心、解除酸中毒。静脉注射糖盐水500~1000mL,加入5%碳酸氢钠250mL。

4 病毒性腹泻

在寒冬季节,如果各年龄段的猪都出现痢疾,但成猪症状稍轻、幼猪发病严重,就应该怀疑是得了病毒性腹泻,常见的有轮状病毒病、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预防猪流行性腹泻,应提前接种猪流行性腹泻弱毒疫苗或灭活苗;预防传染性胃肠炎,应在母猪产前45天和15天,肌内及鼻内接种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疫苗1mL;轮状病毒病没有疫苗,发现病猪后,应及早隔离,静脉注射5%~10%葡萄糖盐水,加入3%~5%碳酸氢钠,仔猪应停止哺乳,配制葡萄糖甘氨酸溶液让仔猪饮用,配方为葡萄糖43.2g、氯化钠9.2g、甘氨酸6.6g、柠檬酸0.52g、柠檬酸钠0.13g、无水磷酸钠4.35g,溶入2kg水中。

5 综合防治措施

温度是养猪生产中最重要的环境因素。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对猪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产生影响,严重时可引发疾病。仔猪对环境温度变化特别敏感,冷热刺激都会引起仔猪的应激反应,导致不完善的消化机能进一步减弱,诱发消化道疾病。在管理上,应注意搞好冬季的保温防寒和夏季的防暑降温,平时也要随时注意气候的变化。对保育栏、哺育栏中的仔猪要特别护理。防止猪舍潮湿。保持舍内光线充足,空气新鲜。减少应激因素。加强哺乳期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分娩时做好护理工作。仔猪出生后断脐带、剪牙、打耳号以及断尾都是严重的刺激,应一次完成。作好断奶时的管理工作,防止仔猪早期断奶后的腹泻。抓好仔猪早期补饲,圈舍、饲料成分、饲喂次数、饲料量等逐渐过渡。

保持猪体清洁卫生,清除猪体上的粪污和灰尘,可定期用水淋浴,刷拭干净,并喷洒消毒液。转移到配种舍的母猪应进行配种前驱虫和杀虫。交配前应对公猪和母猪的躯体特别是会阴部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产房应进行严格清洗和消毒,分娩前母猪彻底清洗消毒。保育栏经常冲洗消毒,母猪乳房哺乳前消毒。定期对全体猪群进行驱虫,按照当时寄生虫和虫卵发育条件,媒介活动情况,于春秋两季或其他季节选用驱虫药进行驱虫,仔猪断奶后必须驱虫一次。

推荐访问: 生猪 消化 系统疾病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