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计算机专业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时间:2022-05-05 16:30:03  浏览次数:

【摘要】根据信息化产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我校从培养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人才的角度出发,对计算机(中职升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和建设,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手段与考核方法建设,并通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关键词】课程体系 应用型人才 职业技能 考核方法

【基金项目】基于CDIO的应用型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6696;平面内有序几何物体的最优遍历方法及其应用研究,项目编号:L201510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协同育人项目:项目名称:基于CDIO的应用型软件工程专业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PJHYYB17108;JAVA应用开发项目实训,项目编号:201701017066;基于校企协同的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项目编号:201701017018。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0-0237-01

1.引言

“中职升本”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实施的一种新的培养模式[1]。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2010-2020年)》,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切实增强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能力,自2013年,辽宁省开始了“中职升本”学生的培养工作,进行了教育改革发展的全新探索[2]。我校计算机(中职升本)从2013年开始招生,80%以上的学生生源是从中专、技校和职高等中职院校升学,他们与普通高中学生参加高考升学的学生相比,有以下的特点:(1)文化课基础比较薄弱,尤其是数学、英语、物理等基础学科;(2)计算机类课程略有基础,如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等课程;(3)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控能力较弱,学习积极性较差。由此可见,采用传统普通高校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是行不通的,构建适合计算机(中职升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2.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1)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以培养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实用型人才为宗旨,课程体系建设以素质教育和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从传统的以知识和概念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案例驱动教学模式,把各能力点转化为课程教学内容,并按工作流系统地进行整合,坚持“产、学、研”一体化思路,以“软硬结合”、“基础知识够用”和“强化实践、注重实用”三原则为依据,使所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行业的发展需要。

(2)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在培养方案的制订中,突出两条专业课程主线,一条是以Java程序设计、JSP应用技术、Web应用开发技术和数据库应用技术等专业课程的平台建设主线,另一条是以网页设计与制作基础、Web界面开发、Adobe photoshop基础、Flash动画制作等专业课程的前端设计和美化课程主线。两条主线的绝大多数课程环节中都有40%-50%是上机实践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并在第七学期开展以行业背景,结合平台建设和前端界面設计两条主线的项目综合实训,使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比例的50%以上,强化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采用“理论教学+技能实训”交替进行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为载体来组织教学内容,引进情景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解决问题,以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考核方式

采用多手段和多途径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将实践/实验环节、科技竞赛获奖等都纳入到学生考核中,可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学分置换;采用分阶段考核方式,将每次考核的结果累计进行综合考评;有的科目采取上机考试或者答辩考核的方式来进行;在案例教学中,可由教师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结合来进行考核,以此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3.结束语

本校对计算机(中职升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进行了几年的摸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学习质量有所提升,就业率逐年上升。以后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还需要继续进行探索,以期取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张钰.计算机专业中职升本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科学中国人. 2017年第15期.

[2]单福彬,杨兵,卢剑峰.“中职升本”人才培养定位与实现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4(35).

推荐访问: 职业化 计算机专业 实践 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