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学校德育课程开设的历史回望与现实思考

时间:2022-04-10 12:29:21  浏览次数:

[摘要] 学校德育的时效性遭遇越来越多的质疑,德育改革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根本原因在于学校采取的直接德育方式的局限性越来越显现出来。借鉴古代和国外的德育经验,不妨采取各种间接德育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通过学科教育渗透,活动课程体验以及生活的熏陶等方式,更有效地进行道德教育。

[关键词] 学校德育课程 直接德育 间接德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原则有如下规定:(1)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2)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引导未成年人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而对其思想建设的任务这样规定:(3)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4)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培育未成年人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和进取精神、科学精神以及民主法制观念,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自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引导未成年人保持蓬勃朝气、旺盛活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造,使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这些规定体现了我们改革道德教育的理想和对德育时效性的追求。实际上,新课程改革从1999年开始到现在已经进行如火如荼,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无论在课程的基本培养目标和要求还是具体的课程设置和实施等各方面都有系统的规定。其中包括了德育课程的改革,尤其是现在的教材编制很能体现教育和日常生活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原则要求。欣喜的同时一直在思考,尤其是对德育课的开设有所疑虑。显而易见,道德教育是必要的,古往今来的思想家教育家都曾专门谈到道德教育,而且在很早的时候,国内外都开设了专门的德育课程。时至今日,教育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我们国家,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教育和课程改革。可是教师们还是很有困惑:为什么自己的苦口婆心就抵不过校外社会的影响和诱惑呢?德育的效果是否真的因此而提高了?德育课起到作用或者起到多少作用了呢?我们是否有必要开设专门的、直接的德育课呢?这是新阶段我们德育工作应进一步思考的一个矛盾性新问题。

一、回望历史——学校德育的发展历程

道德教育的发展可以说历史悠久,专门的学校德育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概括来说,学校德育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习俗性的德育

这是指人类社会早期以习俗性道德作为教育内容并通过习俗与生活去实施的道德教育形态。习俗性德育主要是在学校教育产生以前,原始社会中存在的德育形态。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的主要特点有两个:第一,原始社会中维护氏族、部落的调解或操作是整个社会最重要的任务之一,道德教育成为维护社会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时是教育的核心内容,并且是人人参与,具有全民性;第二,由于劳动、生活和教育是一体的,所以道德教育存在于习俗中,儿童通过参加宗教或节日仪式、歌舞、竞赛等形式接受道德教育,具有很强的生活性。

2.古代学校德育

这主要指奴隶社会、封建生活的学校德育。这个时候的统治阶级更加有意识的进行德育,因而德育具有阶级性,因为科学发展缓慢,因而又具有神秘性和经验性。第一,在古代社会,道德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都受制于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社会很重视道德教育,古代教育就等同于道德教育。第二,神秘性,是指学校德育带有“宗教或类宗教的特性,这是指在许多国家的许多地区,包括德育在内的全部学校教育都从属于宗教组织。中国是个例外,但将儒学神秘化,有“类宗教”的特点。第三,经验性。有两层含义:从德育实践的角度看,这一时期的道德教育基本是采取分散的师徒授受的方式进行的,德育内容实际就是对宗教或圣贤经典思想的解释、理解与实践;从教育思想的角度看,由于心理学、教育学的时代尚未到来,这一时期的德育思想多经验、猜想,而少理论论证。

3.近代学校德育

主要指18世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大力发展的阶段。近代德育表现出不同于古代的四大特征:第一,学校德育的世俗化。由于资产阶级掌权,学校教育与宗教教育分离,出现了世俗化的趋势。第二,学校德育的民主化。随着整个社会政治民主化和教育体制民主化的进程,学校道德教育在培养目标、教育对象、教育过程等方面也体现出一定的民主化特征。第三,学校德育的组织化,主要指以班级授课制为代表的近代教育体制的出现。以班级授课为契机,学校德育在效率上有了很大提高,学校成为进行德育的重要场所。第四,学校德育的科学化,含义有二:道德教育脱离宗教而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现实领域;而伦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的发展为学校德育问题的解释与解决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可能,德育成为科学事业的组成部分。

4.现当代学校德育

是指20世纪初以来的学校德育。这一时期的德育除了继承近代学校德育的世俗化、科学化、民主化的传统外,还主要产生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理论与探索的特征。这一方面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德育的出现,另一方面由于科学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德育理论与实践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第二,寻求平衡的特征,主要表现在:道德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的平衡;宗教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平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德育体系的平衡;学校德育与家庭、社会德育的平衡。第三,全球化的特征,无论在影响、主题方面都具有了全球化的特征。

以上就是学校德育的整个发展历史,我们看到国家和学校所进行的德育在漫长的历史中发生了很大变化,取得了很大进展,到近现代主要表现为直接的道德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教育对象,提高了教育效率。

二、思考现实——“直接德育课”的局限

开设专门的德育课,实际就是通过课堂上教师的讲授所进行的直接道德教育。其潜在的理论假设是:道德是可分成不同的部分不同的条目来教授的。和它相对的是间接德育,是指在其它学科教学或生活场景中进行的道德教育过程。我们国家主要采取的是直接德育的方法,而很多国家则通过人文学科和非专门学科进行道德教育。客观地说,直接德育课在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间接德育的存在也非常必要,因为德育课程有以下特殊之处:第一,在教育目标和对教育目标的反应方面。德育课程的目标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要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态度,以及正确的道德信念和行为方式的形成,这使得德育具有复杂性和很大挑战性,这些任务不是单纯的直接德育课就能完成的。第二,在教育内容及其计划和安排方面。道德教育也可以有一整套的知识体系,可是德育教材既要诉诸人认知的因素,更要通过情感和行动的体验去实现,所以其它学科,综合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等在道德教育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而日常生活中的体验也及其重要。第三,在教育活动尤其是教学活动的方式方面。道德教育绝非直接讲授就能奏效,必须采用适合道德学习的特有的方式和途径。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的日益灵通,德育愈来愈生活化日常化,间接德育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更加凸显。

我们国家向来重视道德教育,一直开设有专门的道德教育课,有专门的名称多种的德育教材,每周一到两个课时。一般没有专门的教师,有别科老师或者学校领导兼任。德育课授课形式和其它课基本一样,区别在于任课教师心里会有比较清楚的教育意识,会有意识地进行说教。学生们在其他课考试的压力下,基本不讨厌品德课。觉得有趣的话就听一下,否则就在下面做别的事情或者思想开小差。因为德育不用考试,学生基本都持无所谓的态度。教师们也并不重视,开始的时候象征性地上几节课,按教材或者自己的经验与理解讲一点,后面的课让学生上自习课,只要不大声喧哗不出教室就成。学生也乐得自由。在以考试衡量一切的应试教育中,这样的课在学校里领导不关心,老师不重视,学生更是不放在眼里,基本上成为虚设。一学期下来,学生基本不留什么印象。这样的课和生活也许有点联系,但是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尤其是不能切实地把道德知识转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

新课程改革中对德育方方面面都进行了改进,尤其是课程的编制。按照恰当的实施方式,这样的德育课效果是很好的。可是在县镇以下学校基本还是按照老一套进行的,这可能是学校和老师们的教育观念落后不进步有关,还牵涉到学校环境,实施条件等各方面的影响。教材是用来讲的而不是运用的,整体情况不容乐观。这样实施新教材的结果是违背我们的改革初衷的,穿旧鞋走旧路永远进步不了。

那么有没有必要设置专门的德育课呢?道德教育难道只能在课堂上进行吗?学生的道德品性难道只能由教授而得来吗?难道就没有别的途径进行更好的、有实效的道德教育吗?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曾经有过形象的比喻,烧开一壶水需要水温达到100度,但是我们的许多思想道德教育烧好的是50度,学生们有了道德认识,也有了一些行为,但是在把它固化为习惯和自觉行为上却并不成功,更为关键的后50度,烧得并不理想。这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我们的直接德育课的局限。除了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道德知识和理想的教育外,更为关键的是采用各种方法叫青少年体验,在体验中升华道德情感,在体验中养成道德习惯,在体验中展现青少年崇高的道德修养和自觉的道德行动。

三、拓展思路——学校生活中可借鉴的德育方式

对于学校德育,我们听到了太多的批评声音。试问:学校在培养学生道德方面真的是毫无成就吗?难道学校在学生的品德养成中引退了吗?仔细考察一下,我们发现,无论哪一级哪一类哪一个学校,都在某些方面或多或少地促进了学生品德的发展,这其中有有组织有意识教育的结果,也有无意中促成的作用。不管怎么说,学校这个小社会圈,这个环境蕴含了很多教育因素,具备了培养学生道德意识道德品质的明显优势。比如学校升旗,每周的例会,每学期的开学与放假典礼,每学期的颁奖会,学校举办的全校歌唱比赛,运动会,以及平时学校搞的一些活动课更有教育意义。在这些活动中,领导和教师或者某个学生代表的讲话更能在学生头脑里留下印象,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是带着热情和兴趣的,更真切地体会到团结合作的必要和重要性,在讨论或争论中更加明白一个道理。与正式严肃的德育课相比,真正的教育或者教育效果并不在课堂上,而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迁移默化的影响里。用“春风化雨”来形容德育的形式和效果是最合适的。我们何不利用这些活动,这些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道德培养呢?实际上,以上所说属于德育的隐性课程,这早已不是新鲜词,在开发隐性课程方面我们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

由以上讨论,我认为我们不必非得开设正式的课程才能表明它的重要性。我们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更应该强调过程、方法及实际效果。基本的道德知识融合在其它学科中经常进行讲授,使青少年学生时刻能够学习道德知识。原来的品德课取消,把更多时间开辟出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体验活动,可以是学校里课外活动的常规,更要走上社会,真正地了解体验社会生活。当然,要求学校和老师制定计划,进行周密的计划和组织,活动后还要求教师组织好反思讨论,在这些活动中能真正激起学生的道德敏感、道德情感,中间适当地加以强化,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将道德教育融进其它学科的教学中有充分的理由。首先,不同学科学习的内容蕴藏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对学科教学内容和形式中具有道德教育价值的素材的发掘,可以激发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兴趣和情感投入,在培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实现知情统一。其次,学科学习的过程也是学习道德的过程,因为其中既有个体生命能量的投入、积极情绪的感受、自我尊严的确认,又有群体交往中的合作与分享、奖励与惩罚、信守与承诺等。

革新学校道德教育形式和内容,必须激发教师成为有道德教育意识和能力的人。首先,需要激发教师道德教育的意识和自觉性。每一个教师,不管其在学校教育中肩负何职,都必须努力奉行在所有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核心价值观的传递。其次,需要唤起教师道德教育的热情。由于这种热情,教师才会自觉地利用和挖掘不同学科在内容和材料中可能蕴含的道德教育资源,才会从教学设计、结构、策略、方法等方面研究、开发和创造道德教育的各种可能性,并对诸环节中的自我表现加以反思和调整,才会把课堂真正变成学生道德生活的基本场所,才会在课堂中自觉地依据道德交往情境呈现多元角色。最后需要提升教师道德教育的能力。一个具有道德影响力的教师,是能发现学生生命内在的德性潜质、不断探索这种潜质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并为之创设各种有利的教育情境促其成长的教师;是能在开放的社会与学校教育中持续性地思考、探究和辩证处理新的道德难题、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教师;是既有人文情怀,又能践行人文关怀的教师。

道德教育还需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须创设多种感人情境以触动青少年学生的灵魂,使受教育者在生活世界的全面熏染中,诱发、唤醒他们各自独特的道德体验,形成各自的情感、态度系统及价值世界,最终实现人生境界的提升和超越。

参考文献:

[1]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檀传宝.德育美学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檀传宝.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4]刘京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度博士论文.

[5]景光仪.当代教育模式建构探析[D].四川师范学院2004年度硕士论文.

[6]檀传宝.简论学校德育的历史进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

[7]衡长虹.学校德育课程教学的追思与展望[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11).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推荐访问: 回望 开设 学校德育 现实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