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土建类高职院校教学与科研正向螺旋的构建

时间:2022-04-03 08:40:14  浏览次数:

摘要:本文从土建类高职院校教学与科研的特点、岩土工程课程教学与科研的特点出发,研究教学与科研的互馈关系,初步构建二者的正向螺旋循环,使岩土工程教学与科研形成螺旋向上的势头,一个成功推动另一个成功,并对教学与科研产生放大效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教学;科研;构建;正向螺旋;岩土工程

螺旋效应是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提出的企业经营中的正负反馈循环问题,所谓“正反馈循环”又称正向螺旋,它是指一个成功推动另一个成功(如图1)。与正反馈循环相对应的是负反馈循环,即负向螺旋。用盖茨的话说,“处于正向螺旋中的公司,有一种天生就该走运的气氛,而处于负向螺旋中的公司,则有一种注定失败的感觉。”

高职院校的运营管理与企业经营管理的螺旋效应有异曲同工之效,也需要一个一个正向螺旋,推动学校不断向前发展。高职院校的任务是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架马车齐头并进,而社会服务必然需要教学和科研的良好发展做后盾。所以,以教学和科研来构建正向螺旋效应,通过二者之间的互馈,形成的一种良性循环,推动学校向更高层次发展。正向螺旋效具有对事件的层层推动,逐步放大的作用,一旦这种循环螺旋构成,将推动高职院校的发展步入良性轨道,获得健康发展。

Figure 1.Positive spiral figure

图1. 正向螺旋图

高职院校兼顾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双重身份,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高等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土建类高职院校与其他高职院校一样,主要主要任务是培养土建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

成功的高职教育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为高等教育体系的和谐运行与发展做出贡献。

一、土建类高职院校的特点

教育部明确规定:高职院校要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急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服务。高职院校在办学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招生、就业、毕业文凭及待遇等方面同普通高等教育的院校完全一样。由于高职院校兼顾了职业教育任务,因此,综合起来,土建类高职院校具有如下特征。

1.普通高职院校的特点

高职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技术型人才,不是输送高级科研人才,教学上更突出实践操作能力,要求学生动手能力一定要强,学生就业时是介于白领和蓝领之间的技术引领,要求学生放得下架子。在教育教学上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1)使学生具备必要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基础,熟练掌握主干技术,侧重实际应用。

(2)侧重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人沟通、合作共事的能力。

(4)重视实务知识的学习,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

(5)工学结合,重点抓好实训与顶岗实习。

2.具有土建类院校独有特色

在各大高等院校都向综合性大学奋进时,作为土建类高职院校应该走另外一条道路,即特色之路,办好土建类特色院校。土建类高职院校是以土木建筑为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该类院校重点培养建筑类职业技术人才,面向土建施工一线,在建筑领域各个专业部位承担技术蓝领的工作。与普通高职院校相比,具有以下特色。

(1)土建类专业是接触工程最及时、最直接、最全面的一个行业。

(2)重点培养土建类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业务骨干和技术管理人才。

(3)由于建筑领域,农民工做了大量辛苦的具体操作工作,分配到建筑施工或其他相关建筑企业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

(4)我国处于高速发展时期,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筑行业兴旺,毕业生需求旺盛。

3.岩土工程专业特点

土建高职院校岩土工程专业重点培养岩土工程方面的应用型人才。岩土工程专业存在以下特点。

(1)不确定性。岩土工程施工场地本身千差万别,而勘察获取的相关参数有限,并不能全面反映岩土体的各种性能指标。

(2)扰动性。岩土工程施工会扰动岩土体,改变岩土体的平衡条件,岩土体的各种性能指标也会发生变化。

(3)区域性。由于区域沉积条件的类似导致岩土体的相关性能指标接近,具有区域性的特点,如重庆以山区砂泥岩为主,上海以软土为主,太原以湿陷性黄土为主。

(4)隐蔽性。地基处理、桩基、地下工程、隧道施工、锚杆、锚索等岩土工程施工都是在隐蔽下进行,结束后的工程有的也在隐蔽下运行,给工程效果的检验和问题的判断带来一定困难。

(5)依赖性。岩土施工复杂,需要依赖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施工技术。

(6)前导性。先探索研究施工效果,后研究理论计算和设计方法。

二、土建类高职院校科研定位

1.目前土建类高职院校科研存在的问题

(1)科研基础差,科研成果少;

(2)教师科研积极性不高,教师科研能力差。青年教师大多忙于兼职、考证等赚钱事物,而不愿从事科研工作;

(3)科研投入不足,科研项目少;

(4)缺乏科研平台和科研领军人物,没有形成稳定的科研团队。

2. 土建类高职院校科研定位

高职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高职科研也应研究应用科技。高职院校的科研重点应放在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上,应用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应用技术的开发、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生产技术的服务、科学技术的咨询、技术人员的培训等。同时,要与企业紧密结合, 以服务企业为宗旨, 形成自身科研特色。

土建类高职院校通过“工学结合”直接与企业接触,能直接发现实际生产中的具体问题,通过问题提出,初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与方法,及时解决具体问题,而问题的纵深研究,就交给普通高校及其相关研究机构进行。

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科研是基础研究、前沿研究,面向的是国际领域。而高职院校科研应侧重应用研究,着重于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作为土建类的高职院校,科研的重点放在解决土建中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新设备等具体问题。在新型能源、新型工艺等方面着手。

每一所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在科研方面也要形成自己的特色,一般情况下,土建高职院校科研定位要做到几个结合。

(1)与学校发展定位相结合。土建类高职院校发展定位要根据国家、省教育发展规划要求,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对发展方向进行预测,准确做好发展定位。今后高职院校大体有以下几种发展方向。

①升入普通本科院校,进入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系列。

②升格为本科职业院校,兼顾硕士、博士培养,进入职业院校的最高等级。这种定位必须在国家对职业院校进行改革,允许发展好的职业院校升本,培养硕士、博士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台湾的职业院校就可以招收本科、硕士、博士。

③保持现有特色,原地踏步,不思进取。

④发展思路滞后,办学模式普通,办学水平下降,招生困难,学校逐步被淘汰出局,或被其他学校兼并重组。

(2)与教学相结合。

(3)与产学相结合。

(4)与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

(5)与地方文化建设相结合。

三、岩土工程研究主要内容

1.基本内容

岩土工程是20世纪60年代在土木工程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技术体制。它主要解决岩体与土体的工程地质问题,以地基与基础、边坡和地下工程等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岩土工程专业是土木工程的分支,是运用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石力学解决各类工程中关于岩石与土的工程技术问题的科学。按照工程建设阶段划分,工作内容可以分为: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设计、岩土工程治理、岩土工程试验、岩土工程检测、岩土工程监测。

2.主要研究方向

岩土工程涉及的课程有土力学、岩石力学、地基与基础、深基坑工程、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岩土工程勘察与测试技术、地基处理、边坡处治技术、地质灾害调查与治理等基础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地质认识实习、岩土工程勘察实习和岩土工程施工顶岗实习。岩土工程研究的内容及方向主要有三个方面。

(1)地基与基础工程:重点开展地基模型及其计算方法、参数研究,地基处理新技术、新方法和检测技术的研究,建筑基础(如柱下条形基础、十字交叉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及桩基础等)与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机理和规律研究等。

(2)边坡与基坑工程:重点研究基坑开挖(包括基坑降水)对邻近既有建筑和环境的影响,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理论和方法,基坑支护结构的优化设计和可靠度分析技术,边坡稳定分析理论以及新型支护技术的开发应用等。

(3)城市地下空间与地下工程:以城市地下空间为主体,研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各种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地下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策略,以及各类地下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和地下工程的施工技术(如浅埋暗挖、盾构法、冻结法、降水排水法、沉管法、TBM法等)及其优化措施等等。

四、正向螺旋的构建

岩土工程专业应用性强,涉及面广,未知领域多,与多学科相关,迫切需要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构成互馈关系,成为正向螺旋,推动岩土工程教学与科研循环上升,一旦构筑成功,解决一劳永逸的问题。

1.教学与科研的互馈关系

高职院校的教学与科研是齐头并进的关系,二者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互馈关系,如图2。

Figure 2 .The teaching and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mutual feedback relationship chart

图2. 教学与科研的互馈关系图

(1)科研是为教学服务的。

①通过科研提高教学水平;

②通过科研丰富教学课堂;

③通过科研锻炼教师能力。

(2)教学能促进科研发展。

①通过教学发现新问题;

②通过教学探索新课题;

③通过教学研究解决学科中的各种问题与疑问;

④通过教学解决学科中疑难杂症。

2.岩土工程课程分类及教学内容

岩土工程课程教学按照教学目标分为三类:理论课程、应用课程、实践课程。

理论课程: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岩石力学、土力学、地基与基础。

应用课程:工程勘察与测试、地基处理、深基坑工程、边坡处治技术、地质灾害调查与治理。

实践课程:地质认识实习、岩土勘察实习和岩土工程顶岗实习。

3.岩土工程科研分类及研究内容

岩土工程科研按照研究用途,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测试检验三个阶段。

理论研究:主要研究过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岩石力学、土力学、地基与基础等方面基础理论。

应用研究:主要研究程勘察与测试、地基处理、深基坑工程、边坡处治技术、地质灾害调查与治理等方面的应用。

测试检验:研究成果测试,转化应用。

土建类高职院校岩土工程重点科研内容为应用领域,其内容如图3。

Figure 3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research content

图3 . 岩土工程应用研究内容

4.科研与教学正向螺旋的构建

所谓正螺旋效应就是科研与教学之间形成的一级推一级,步步为营,相互推动,层层上升的趋势。其基本构建过程有三步。

(1)第一轮构建

大一时期,岩土工程教学任务是理论教学,理论课程教学主要采用现成的理论基础,开展教学,由于基础理论领域研究的单位较多,主要是一些科研机构和研究型院校,理论相对比较成熟,为了避免重复,同时避开锋芒,按照高职院校科研定位原则,在这块领域不要投入太多精力,这块教学中发现问题或者理论缺陷,通过初步研究分析,提出问题和初步解决思路即可,剩下来深入研究工作交由专门的科研机构和研究型院校去进行。

这个阶段的教学,主要是理论教学,涉及的内容大都是基础理论,学生普遍感觉枯燥乏味难懂,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这个期间的科研重点放在岩土工程基础理论的教学教法上,研究解决学生学习岩土工程基础理论的方式方法,通过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使枯燥乏味难懂的基础理论变得浅显有趣易懂,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学到扎实的理论基础,为第二阶段应用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如图4。

Figure 4 .Freshman period the teaching and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ship

图4. 大一时期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2)第二轮构建

学生进入大二时,在教学安排上,进入应用课程的教学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一些应用课程的教学,如勘察与测试、地基处理、深基坑工程、边坡处治技术、地质灾害调查与治理等课程。这个阶段的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学科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做到能勘察、能设计、能施工。因为这个阶段是岩土工程实实在在被运用,通过学习实实在在的解决岩土工程问题,这个阶段的教学开始轻松起来,学生感觉学科的运用价值,学习兴趣普遍高涨,实际问题不断被发现,促使科研解决具体问题。

Figure 5. Sophomore year period the teaching and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ship

图5. 大二时期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这个阶段是科研重点工作阶段,主要研究岩土工程中实践应用研究,符合高职院校科研定位的重点任务。重点研究岩土工程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通过教学发现问题和缺陷,有针对性的通过科研来具体解决,如图5。

(3)第三轮构建

第三阶段,岩土工程教学以实践课程为主,主要开展野外地质实习、岩土勘察实习和岩土工程顶岗实习等具体实践任务,让学生适应岩土工程领域工作,熟悉岩土工程各项业务,到单位能迅速将工作拿上手,并能独当一面,做到分配到单位后实现零适应期。

这个阶段科研任务主要解决二阶段科研成果的实验与测试问题,研究成果转化,并在学生毕业前受益科研成果,使学生到单位后能将科研成果运用于工程实践,一方面体现了科研的社会服务功能,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进入社会就掌握到本行业最新的科研成果,在后期发展上占有起手作用,如图6。

Figure 6 .Junior year period the teaching and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ship

图6 大三时期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4)总体正向螺旋图

将第一、二、三轮整合汇总,形成总体螺旋图,然后循环往复,形成一种自然的上升趋势,确保岩土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并驾齐驱,通过一年一年,一届一届的不断努力,教学质量会得到不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得到不断拓展。对学生是精品打造,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扎实,掌握最新技术方法,业务能力超强,到单位后能实现零适应期,会受到用人单位的喜爱,给学校的招生和就业工作减轻了压力。同时,科研成果能及时在生产领域运用,广泛服务于社会,实现了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架马车并驾齐驱的良性循环,构建的正向螺旋图如图7所示。

Figure 7.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of the positive spiral figure

图7. 岩土工程教学与科研的正向螺旋图

结束语:

土建类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岩土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岩土方面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应用人才,岩土工程教学与科研都应围绕培养岩土方面的应用人才。在理清岩土工程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一个正螺旋循环,使教学和科研形成互馈关系,对二者起到放大效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丰富和发展壮大土建类高职院校岩土工程专业会有明显效果。

参考文献:

[1]Xiaosheng Lei, Shuchun Liu.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s" scientific research quality status and cultivating the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J]. Beijing. 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2009 (5) : 66-67.

雷小生,刘淑春.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现状及培养对策分析 [J].北京.中国高教研究.2009(5):66-67.

[2]Yanan Zhou.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orientation, value orientation and the breakthrough point [J].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Coal. 2009 (27) : 108-109.

周衍安.高职院校科研的定位、价值指向和切入点[J].北京.煤炭 高等教育.2009(27):108-109.

[3]Deshan Yang, Yizhen Xu.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thinking of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 [J]. Harbin. Education exploration. 2010 (232) : 36-37.

杨德山,许艾珍.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思考[J].哈尔滨.教育探索.2010(232):36-37.

|

推荐访问: 螺旋 构建 科研 高职院校 教学
[土建类高职院校教学与科研正向螺旋的构建]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