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德育

时间:2022-03-31 08:39:15  浏览次数:

【摘 要】论述了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结合实例论述了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内容及如何有效渗透。

【关键词】物理教学;德育教育;有效渗透

实施素质教育是21世纪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是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当前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在职教阶段,学生正处于世界观逐渐形成时期,物理学科中所蕴藏的大量德育因素,对于促使他们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去观察和解决问题,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形成良好的品德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就物理教学中如何开展德育渗透,谈几点看法:

一、道德素质的培养

良好的意志品格是每一个科学家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展示他们为了探索自然奥秘而表现的意志品格,对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良好的意志品格的形成,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讲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的对立时,讲布鲁诺为了真理,不畏封建神教的迫害而支持“日心说”被烧死在罗马广场的那种不屈的精神。还有瑞典的诺贝尔经过600多次实验后,终于发明了炸药等等。让学生认识到成功的科学家都具有严谨求实,百折不挠的精神,对科学的痴迷、对真理的追求,造就了一代代令世人瞩目的科学家,向学生展示他们的优秀的个性品质,对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品质将起到无法估量的作用。

二、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物理学是以客观物质世界为对象,研究物质的基本形式、基本性质及其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它所包含的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和由此而产生的科学理论处处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地结合这一特点,适时地加以展开有利于我们广大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如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就是进行这方面教育的好教材,这一定律深刻地揭示了物质和运动的多样性,不可分割性以及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曾被恩格斯誉为“伟大的运动基本定律”和19世纪的三大发现之一。中学物理课本中,有关这方面的素材还有很多。如电磁统一问题、光的波粒二重性问题等.只要我们加以发掘、整理,一定会在这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教师应在教学中自觉地将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用于教学中,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物理学知识,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三、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国家,对物理学的发展曾起过很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翻开物理教课书,里面叙述的几乎清一色皆为西方学者的理论,这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觉,认为我国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是一片真空。所以,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适时地穿插有关素材,向学生介绍我国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的贡献和在现代物理学科领域所取得的杰出成就是很有必要的。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优良品质。如中国人很早就制作出了“天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有磁石吸铁的记载,并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司南”。汉代时期,我国已发现了静电现象,而这些现象在欧洲直到十六、十七世纪才被发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所作的巨大贡献是举世公认的。在引导学生为祖国古代物理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同时,我认为还有必要结合书本向他们介绍一些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物理学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许多尖端技术,如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海洋工程,生物工程,能源工程,空间技术,材料科学等迅速发展起来,有的已接近或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如原子弹、氢弹的成功引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返回式卫星、飞船的顺利回收、超导技术的成功开发和应用、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返回等等。通过以上等等内容讲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为我们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立志为祖国的振兴而拼搏奋斗。这些无不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适时地应用这些素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必定有利于在德育教育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书,更在于育人。培养怎样的人,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国家的前途。所以,每一位老师都有必要经常性地引导和帮助学生,使他们能够较快地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现。因此,物理教师要加强进行德育教育的自觉性,认识到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充分发挥物理学科的德育功能,认真钻研教材,挖掘德育教育因素。在课堂和课外进行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刻苦钻研、不屈不挠、勇于探索的优秀品质。好的教学是德育和智育的紧密结合体,高水平的教学,都有深刻的德育内容,因此一定要有意识地去既教书又育人,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必须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个性特点和思想实际,确定德育对教学的要求。中学生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日益成熟,思维能力日益增强,教学中要有足够的深度,提出较高的要求。教师应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推荐访问: 浅谈 德育 物理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