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信息化建设之贵州样本

时间:2022-03-28 10:08:32  浏览次数:

zoޛ)ji{i}}M=_}iOim4muo5ӏw{iM=O}iןiӿm4i计划安排下搞生产,缺乏市场观念和信息观念。如今,农民开始认识到信息的价值,学会收集信息、利用信息、围绕市场信息进行生产。

“网罗”城乡

如何综合利用“三网资源”,实现信息、网络、终端相结合——这是信息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难题。

为此,息烽县采用多种信息技术和服务手段,大力推广“三电合一”农业综合信息服务模式,提高农业信息服务的实效性、覆盖面和入户率。

该县还充分利用、整合现有网络资源,以搭建具有较高带宽和较完善管理制度的电子政务外网(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为主干核心层,以延伸到基层行政村的公网(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网络、数字电视网络等)为汇聚层和接入层,实现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

如今,息烽县已基本实现县、乡两级联网,初步构建起由县委组织部远教办、政府涉农部门、广播电视、科技教育服务机构和通信运营商广泛参与的新农村普遍服务网络体系。此外,全县农村远程教育网站点也已覆盖全县100%行政村,并不断向农村自然村组延伸。

2010年,息烽县的信息化建设还将提速。为配合贵阳市实施完成“1311”工程,息烽县将搭建起一个县级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成和完善息烽县农村综合信息传播服务体系;建设1万个信息终端。

届时,息烽全县100%乡镇、行政村都将建成信息服务站点,每个站点有1名以上信息服务人员;全县主要农贸市场、农产品基地都将有电子显示屏系统和上网信息点,播报和交换各类信息;LED、PC、触摸显示屏、数字电视、语音、手机短信等信息终端将被广泛使用,大部分农民还可以获得声讯、短信或网络视频等普遍服务……

黔西:信息富民的“三级服务网”

在黔西县新仁乡化屋村农民杨守金家里,电脑和摩托车成为必备的“两大件”。这位刚刚开始搞农家乐就赚了点钱的农民虽然没有多少文化,虽然还不太会用电脑,但是“脑子转得快”的他却固执地认为“这东西一定很有用”。

眼下,一张由县级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中心、5个乡镇和10个村级信息服务站组成的“三级信息服务网”,已覆盖黔西全县。在这张“网”上,农民一改以往的“闭塞”,融入到农业产业化的“信息高速公路”上。

“新十万个为什么”

每年一开春,农民们就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今年种什么?怎么种?养什么?怎么养?往哪销?怎么销?……

现在,通过“三级信息服务网”,黔西县的农民清楚地知道该“种什么,养什么”了。

素朴镇索丰村的科技信息服务站,根据索丰村地理、气候等条件,为素丰村提高金钱桔产量及夏秋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提供多渠道的信息服务,并带动广大农户发展果蔬产业,取得实效。

通过这张“网”,农民可以知晓“怎么种、怎么养”了。甘棠乡杨柳村是黔西县远近闻名的西瓜专业村,全村80%以上的村民靠种西瓜致富。以前,由于信息闭塞,技术落后,种植户缺少作物管理、防治病虫害等方面的知识,经济效益一直提不上来。自从启动实施农村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后,群众种瓜的积极性大增,纷纷根据学到的知识扩大种植规模,科学栽培,全村年种西瓜1500亩以上。仅此一项,当地农民一年可增收500万元。

不仅如此,农民通过这张“网”还能知道“往哪销,怎么销”。以往市场信息不畅通,农民常常是种出了瓜果却找不到市场,仍然是致富无门。如今,远程教育网成为了农民的“千里眼”、“顺风耳”,他们足不出户就能找到市场。

黔西县科技局局长颜亨廷告诉记者,这项由国家科技部发起,省科技厅安排具体实施的“喀斯特地区灾后农村信息化技术开发与示范项目”,肩负着“信息富民”的重任。

在当地,这张网被认为是“打开了农民致富的路”。

颜亨廷自豪地告诉记者,自项目实施以来,农户通过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如黔西县农村科技信息网站运行以来,总访问量达50000余人次,发布农产品市场价格信息10400余条)、农业专家系统、触摸屏、信息公开栏、短信(50000余条)、语音和信息大蓬车等方式传输信息,全县有近20万人次获得多方面的信息服务。农民通过信息应用,有的发展烟草农业,有的调整产业结构,有的引进优良种、养殖品种……

据统计,2009年黔西县农业总产值1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突破3000元。

农村信息化的“最后一公里”

据称,“三级信息网”建设是“喀斯特地区灾后农村信息化技术开发与示范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颜亨廷介绍说,这一项目将根据喀斯特山区灾后农业、农村重建对信息的需求,搭建起地、县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它将通过整合开发本地涉农信息资源,建立地、县、乡、村四级信息服务示范体系,建立健全信息服务队伍,分批次开展信息入户示范,建立适合当地农村信息服务发展的长效机制,为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信息支撑。

“最终是想为解决欠发达地区农村信息服务‘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提供有效模式。” 颜亨廷说。

实现信息化,首先要为信息的流动“铺路架桥”。农村中农户居住分散,经济落后,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低。通过什么样的信息终端,才能适应农村实际需要,解决信息进村、入户、到人的问题,也就是专家形象地比作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是当前农村信息化攻关的重点。

黔西县“三级信息网络”建设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实现了“最后一公里”的突破,使打造农业产业化的“信息高速公路”、为农民致富插上“金翅膀”的美好愿景变成了现实。

“到2010年底项目实施完毕时,我们将培育20户科技信息应用示范大户,带动700户科技信息应用示范农户,培训信息员、示范户、农民8000人次,信息服务最终覆盖全县26个乡镇,惠及40万以上农民。”颜亨廷说,到那时候,将实现为广大农村、农民提供高效、低廉、快捷、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真正实现信息支农、信息助农、信息惠农。

人行贵阳中心支行:“现代化支付”的信息枢纽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2009年贵州省金融系统发生的往来账总笔数超过500万笔,往来账总金额超过60000亿元;平均每天的往来账笔数超过20000笔,日均金额超过240亿元……而这每一笔账、每一块钱的往来,都要通过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的支付系统来实现。

人们很难想象,一旦处理这些业务的“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贵阳市城市处理中心”出现问题,贵州全省的金融、经济将会发生怎样的“灾难”——银行间的资金往来被中断,企业间的交易很可能无法实现,老百姓无法跨行取款……

张志刚,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科技处处长,这位贵州“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的“亲历者”告诉记者,“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贵阳市城市处理中心”已经成为我省资金流动的“高速公路”和枢纽中心。

据介绍,这一系统不仅支持公用事业费用、税款缴纳等传统的借、贷记业务处理,还对财税行库横向联网业务,跨行通存通兑业务,工资、政府福利津贴、养老金和保险金的发放等定期贷记业务提供有力的支持。由于实行7×24小时不间断运行,为全省老百姓的日常支付提供了很多方便。

大到银行、企业间的金融业务、大额资金往来,小到老百姓的跨行工资发放、公用事业缴费……“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和小额批量支付系统可谓无所不在,时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究其原因,“现代化支付系统”已成为金融基础设施的核心系统,是连接社会经济活动及其资金运动的“大动脉”,是一条“金融高速公路”。它为实现资金运行高效、金融创新活跃、货币政策畅达、方便老百姓支付提供了平台。

“能够处理如此‘海量’的资金往来,这得益于人民银行信息化的发展。”张志刚介绍说,人民银行的信息化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当时,我省人民银行开始运行计算机业务。但由于当时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水平较低,信息化的运用还是尝试性的,应用系统一般较为简单——单机运行,核心业务还没电子化。

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的发展,我省人民银行的信息化建设迎来了新高潮。这一时期,我省不断融入运用卫星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构建而成的全国电子联行系统、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国库会计核算系统、金融统计系统等,计算机技术作为人民银行业务信息化的重要手段越发显得重要起来。

第三阶段,也就是2000年后才真正“现代化起来”。这一时期,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数据通信技术的进步,使我省人民银行的信息化建设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迈上了新的台阶。在这一时期内,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货币金银管理信息、财税库银横向联网、银行账户管理系统、系统国库核算集中系统等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信息系统在人行贵阳中心支行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

通过这些信息化的成果,现在人民银行的每一项业务都可以用计算机来处理,极大地提高了效率,有力地支持了贵州经济建设和发展。

2009年,贵州省政府出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支持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和各金融监管机构结合贵州实际,积极深化金融改革。支持国有金融企业加快改革步伐,鼓励金融创新,稳步发展综合类金融服务,规范发展网上金融服务”。

“未来10年,我省人民银行信息化建设将开始新的征程。” 张志刚介绍说,今后人民银行将建立总行级和省会中心支级两级数据中心,开发第二代“现代化支付系统”;并通过进一步的信息化建设实现省辖数据省级集中模式运行,开展数据集中备份,实现IT系统运营、维护、监控等自动化。

推荐访问: 贵州 信息化建设 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