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临床医学专业工学结合“1+2”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时间:2022-03-10 09:18:55  浏览次数:

[摘要]我国现行的三年制医学高职教育“2+1”模式理论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造成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除临床基本功欠缺外,还缺乏与病人沟通的技巧,以及疾病预防、康复、卫生保健、宣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现状,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高职医学教育的需要。工学结合“1+2”人才培养模式是近年来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在探索工学结合过程中建立起来的,适合面向基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卫生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医学教育 工学结合 “1+2”模式

[作者简介]高凤兰(1966- ),女,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疗系主任、教务处副处长,教授,研究方向为肿瘤病理与高等医学教育;宋国华(1954- ),女,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教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疾病、高等教育管理与高等医学教育;王福青(1966- ),男,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处长,教授,研究方向为病理生理与高等医学教育。(河南漯河462002)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3-0111-03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广泛推行,政府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硬件资源的投入不断加大,乡镇卫生院医疗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乡镇卫生院就诊人数明显增加。然而,制约乡镇卫生院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才的匮乏。目前,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在县以上医院。根据国家有关要求,本到县专到乡,如何培养适合农村乡镇卫生院岗位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是医学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更是高职卫生教育内涵提升的核心内容。临床医学专业“1+2”人才培养模式是我校根据乡镇社区对医疗卫生人才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和自身办学特色,进一步深化校院合作、工学结合,建立起来的适合面向基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卫生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工学结合“1+2”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意义

传统的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是本科医学教育的压缩版,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学科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宗旨;教学计划安排基本上是基础、临床、实习“老三段”,基础与临床割裂,理论脱离实际,临床脱离预防;教学方法虽然进行了改革但效果不大,仍以注入式为主,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重视不够;评价方法落后,评价质量标准低,尽管对实践技能考核进行了大量探索,但仍以考知识记忆为主。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每年医学生的招生数量逐年增加,而临床教学医院、教学病人不能满足学生见习需要,学生只能在实训室进行仿真模拟实训,得不到应有的临床技能的训练,造成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除临床基本功欠缺外,还缺乏与病人沟通的技巧以及疾病预防、康复、卫生保健、宣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现状,直接影响毕业生的质量。为此,改革现行本科压缩版课程体系和“2+1”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高职医学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本课题旨在探讨构建适合面向基层培养专科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的课程体系和“1+2”人才培养模式。

二、工学结合“1+2”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有效促进学校、学生与专业岗位零距离接触,使学生在真实职业环境中,更加自觉主动地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素养①。传统的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1”模式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五年制医学本科教育“4+1”模式同期产生的②,是五年制医学本科教育“4+1”模式的压缩版,按照该模式,高职三年在校学习2年,其中1年基础课学习,1年专业课学习,第三年进入临床生产实习。工学结合“1+2”人才培养模式是近年来我校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在探索工学结合过程中建立起来的适合面向基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卫生人才的培养模式,与传统的“2+1”模式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1.早期接触临床,突出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工学结合“1+2”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校学习一年基础课,第一学期开设医学导论课;第二年在医院完成专业课的学习;第三年进行临床生产实习,学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按实际医疗活动进行临床实践技能强化训练。工学结合“1+2”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教师与医师合一、教室与医院合一、学习项目与工作过程合一、学习内容与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合一,以工作任务为依据,校院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发设计综合性课程,充分体现“校院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性与开放性,符合“理论—理论实践相结合—再实践”的知识技能的认知规律,较传统“2+1”模式提前接触临床,将理论学习与医院实际工作过程密切结合,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改革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工学结合“1+2”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老三段”(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基本理论够用,基本技能过硬,走上岗位能用,人才培养技能与素质并重,治疗与预防、保健、康复并重”为原则,以乡镇社区医生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整合课程,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包括职业基本素质模块、职业基础能力模块、职业核心能力模块、个性化职业岗位能力发展四个模块。职业核心能力模块由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和常用技术5个子模块组成。同时结合乡镇社区医疗岗位需求及学生个性化需求增设个性化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模块,如全科医生模块、妇幼卫生模块、保健与康复模块等。

3.突出实践教学,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改变过去实践教学学时分配少,依附于理论教学,演示性、验证性实训课多的弊端。将“组织胚胎学”“病理学”整合为“形态学实验”,在第一、二学期开课;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整合为“机能学实验”,在第二学期开课;将临床各科实训课整合为“综合临床实践技能实训”,除专项技能训练外,增加社区急救综合实训项目、社区常用诊疗技术等,在第四学期开课。整合后的实验实训课程减少了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了综合实验实训项目,在课程体系中设置为独立的实验实训课程,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在相应的学期开课。“形态学实验”“机能学实验”实行授课中过程考核和期中结业考核,各占该门课程总成绩50%,总成绩按百分制计入学籍档案。“综合临床实践技能实训”课程考核实行实习前结业考核和毕业考试科目考核,考核方式按照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核标准进行“三站式”考核,按百分制计入学籍档案。改革后的实践课程体系,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突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4.突出面向基层培养应用型人才,农村医学教育贯穿始终。第一学期开设“农村医学教育”课,组织学生到农村基层单位观摩,了解农村医疗状况;并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到乡镇社区进行义诊等社会实践活动,明确岗位对职业能力的需求和自己未来的使命。在课程设置上,根据乡(镇)、基层、社区卫生机构的功能,增设“医学心理学”“康复医学”“全科医学概论”“急救医学”和“乡镇社区适用性诊疗及护理技术”等课程。实习阶段,除了安排学生在二级及以上医院进行内、外科,妇、儿科实习外,还安排1个月到乡镇卫生院实习,缩短职业能力与岗位的距离,将农村医学教育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转变学生就业观念。

三、工学结合“1+2”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成效

纵观国际上教育发达国家,大多非常重视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教育、美国和加拿大的“合作教育”等。近年来,我校顺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为满足新农村建设对医疗卫生人才的需求,大胆进行医学教育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逐步建立了工学结合“1+2”人才培养模式,在面向基层培养应用型卫生人才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1.实现了“院校合作、工学结合、互动双赢”的目的。高职卫生人才实践操作能力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传统的“2+1”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造成医学生进入医院后,不会与病人沟通,更不会看病、识病。而且学生在学习临床课及临床实习期间又把基础课搁在一边,学生在早期的学习带有很大程度的盲目性,已经远远不能适应21世纪对医学合格人才培养的要求。工学结合“1+2”人才培养模式,三年教学采用“全程设计,分段实施,校院联合,共同育人”。第一学年在校内完成职业基本素质能力(人文、社科)模块、职业基础能力模块的学习。第一学期开设医学导论课,并在此阶段学校率先与全省一百多个乡镇卫生院开展“新农合院校合作”,利用寒暑假带领学生到乡镇卫生院见习,进行农村医学教育,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体验职业生活,对未来职业角色有所认知。第二学年进入附属医院、漯河市区教学基地医院完成职业核心能力模块、个性化职业岗位能力发展模块的学习,校院共建实训基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学生除在医院进行理论课学习外,增加临床现场体验(床边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工学交替,学生实践能力显著提高。第三学年分别在市级、县级医院生产实习,最后1个月到乡镇卫生院生产实习,强化临床实践技能和综合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并将农村医学教育贯穿三年教学全过程。

为了使我们的培养目标更贴近行业,贴近岗位,学校聘请教学医院指导教师和乡镇知名度较高的行业专家担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和兼职教师,以农村基层对医学人才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参照执业助理医师标准,与校本部专职教师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计划、大纲,参与课程改革、课程开发、理论教学与实践实习、实训教材编写、技能鉴定、教学管理与评价的全过程,突出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和开放性。学校充分发挥社会服务职能,利用教学资源免费对教学医院、乡镇卫生院人员进行在职培训,附属医院专家轮流到基层医院或社区服务中心进行对口支援,切实提高乡镇社区医生的诊疗水平;学校聘请医院专家和乡镇卫生院专家来校介绍国家新农合政策和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做就业指导,切实转变学生就业观念。同时,合作医院为我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或合作开展“订单培养”,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和基层就业率均明显提高。校院双方通过“共建基地、资源共享、人员互兼互派”等多方合作,真正实现了“院校合作、工学结合、互动双赢”的目的。

2.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及考核方法,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对原课程采取精简、整合、重组及增设等方式,重新修订教学大纲。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强化技能培养三个方面。

结合乡镇社区常见病、多发病,优化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如针对乡镇社区现代化大型医疗设备缺乏的现状,在教学内容组织上增加乡镇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教学课时,强化胸穿、腰穿、腹穿等乡镇社区适宜诊疗技术的训练。再如对“内科学”课程内容的改革。我们结合岗位需求,打破原《内科学》教材“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第二章循环系统疾病、第三章消化系统疾病、第四章泌尿系统疾病……”的章节顺序,对原课程内容删减、整合、重组、优化后,按“第一章乡镇社区适宜诊疗技术、第二章乡镇社区常见病诊疗及预防、第三章急诊急救、第四章乡镇社区常用护理技术”的顺序编写出《基层内科常见病诊疗及预防》教材,在编写中注意课程间教学内容的联系与衔接。依此类推,其他课程内容的优化改革同步进行。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床边教学、社区实践教学等。

结合岗位能力需求及国家助理执业医师考试标准,建立理论和实践试题库,坚持教考分离。理论考核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综合思维能力考核,实践技能考核实行实习前综合技能考核、实习出科考核、毕业前综合技能考核,其中实习前综合技能考核和毕业前综合技能考核采取“三站式”考核方式,着重强化技能培养。

3.培养了一支专兼结合,业务素质高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基于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主要从以下途径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聘请教学医院、农村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和编写实训教材;二是挑选本校附属医院临床教师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同时轮流到基层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口支援;三是对临床医学专业新教师教学基本功及临床技能操作进行规范化培训;四是引进高职称、高学历专业技术人才充实教师队伍。通过以上途径,逐步建立了一支“强素质、高水平”,在同类学校有影响力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4.构建乡镇社区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临床医学专业成立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社团。社团利用第二课堂及寒暑假,在教师指导下,分组到实训室强化技能培训和到“社区临床实践教学基地”进行临床见习,到社区义诊,开展慢性病调查,在社区服务中心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为社区老人、幼儿、慢性病患者进行体检、康复治疗、卫生保健咨询,并针对社区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组织社区定期开展慢性病自我防治、康复、妇幼卫生、预防保健等健康教育讲座,等等。

同时,从社区引进标准化病人进课堂。把关心支持医学教学工作的慢性病人、轻症病人经过培训后,请到课堂,让他们讲述自己某个疾病发生的原因(诱因)、发生发展的经过、临床表现、治疗过程等,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社区实践教学模式的建立加深了学生对疾病的感性认识,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活力,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自主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

综上所述,工学结合“1+2”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老三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早期接触临床,将农村医学教育贯穿始终,是适合面向基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高职医学教育模式。但是,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必须尽快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摈弃以学科为中心的知识传授观,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能力培养观。校院双方还需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进一步改善教学环境,理顺关系,使高职医学教育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注释]

①邢晖.多角度解析“工学结合、半工半读”[N].中国教育报,2006-11-15.

②田明山,白士强.高职高专院校推行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18):32.

推荐访问: 工学 临床 医学专业 实践 建立
[临床医学专业工学结合“1+2”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实践]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