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基于“人文至善,和谐发展”的高职校园文化在学生素质养成中的作用

时间:2022-03-09 10:25:38  浏览次数:

摘 要:中国历史五千年文明史,曾经数度辉煌,然而自近现代代以来,随着社会工业化脚步的不断迈进,科学技术亦是发展迅猛,至此,人类进入了新的高速的科技时代,放眼现在各个领域普遍重技术而轻人性,大部分人活着只是為了自己的生存、名誉、金钱地位而整日忙得团团转。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高职院校也不例外,传统的人类文明教育逐渐地被高速发展的专业技术教育所取代;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逐渐被对高技能专业的训练所取代。

关键词:人文至善 和谐发展 高职校园文化 素质养成

随着当下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对高职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升,社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毕业生们除了要具备熟练的职业技能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个人综合素质。但是,目前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崇尚“唯专业教育论”,他们认为高职院校只需要将教育教学的重心放在怎样让学生学习并提升专业技能,而在人文教育上不必太过费心费力。因而,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着由于对人文教育理念的认识不足,对人文教育的措施不力,导致高职院校中学生越发的古板机械,缺少传统文化的滋养熏陶,导致学生的行文举止、言语谈吐、与人为善方面均出现了“文化贫血”症状。因此,对学生进行“人文至善,和谐发展”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学生不断地加强人文素质养成教育,使专业技能教育和人文素质养成教育相得益彰,这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同时反映应了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最高要求。

当下,高职校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浮躁、媚俗、功利,缺乏诚信、缺乏人文关怀。一起起触目惊心的校园暴力事件反映了部分学生的无知和对他人生命的漠视,就连最基本的社会公德也严重缺失。因此我们认为对学生进行“人文至善,和谐发展”的人文理念灌输和教育以及刻不容缓了。

高职院校中的学生不仅应学习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还必须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健康的心理。高职院校应重点把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放在教育教学的首要位置,以人文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教学的切入点,不断提高职学校文化建设的的格调和品位;在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养成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技术技能、身体及心理素质,使学生成为富有社会竞争力的群体。

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必须得从学校教育的多方面着手,比如:将“人文至善,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始终贯穿在学校教育的每个环节:课堂教学、心理辅导、培训讲座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只有这样,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我们研究探讨发现基于“人文至善,和谐发展”的学校文化建设模式,不仅是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重要途径、方法、措施、进行育人的文化背景、氛围,而且是学校深层次、高品位的建设的基石。说它是深层次的,主要是因为它从提升师生人文素养、培育师生人文精神的高度来引导人、塑造人,使人学会正确处理与自我、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学会怎样做人,因此,其建设的过程,实质上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教育的过程;说它是高品位的,因为它以高尚的人文精神培育人,促使人形成健全的人格,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因此,基于“人文至善,和谐发展”的学校文化建设对丰富素质教育的理论认识和实践体系,推动素质教育高水平的实施,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于“人文至善,和谐发展”的学校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用性。社会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文化素养的现代化。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是文化素养的两大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学校片面重视学科知识教学,普遍地存在忽视道德教育、人文素养教育的问题,结果导致少数学生道德沦丧、精神失落、诚信缺失、行为失控、身心失调甚至人性丧失等不良倾向比较严重。在这种背景下,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相互渗透,已成为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基于“人文至善,和谐发展”的学校文化,旨在通过富有人文内涵的学校文化建设,培育师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师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和谐地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基于“人文至善,和谐发展”的学校文化,突出学校文化的人文性。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无论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还是精神文化、课程文化等,都始终围绕“人文”这个核心,从而形成我院富有人文内涵的、具有鲜明个性的学校特色文化。

以我院为例,自2005年合校以来,由于以前各个分校校园文化差异大,虽经近十年的发展整合,但还普遍地存在忽视德育教育的问题,尤其是忽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高雅情操的熏陶、人文素质的培养,结果是导致青少年学生道德水准下降,少数学生道德沦丧、精神失落、诚信缺失、行为失控、身心失调甚至人性丧失等不良倾向比较严重。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教育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事业。

众所周知,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是学校文化的物质形态,可分为基础设施文化、自然人文环境文化等,是现代学校文化的硬件,看得见,摸得着,包括学校的建筑物与布局,及其风格,文化设施,学校内部的陈设与布置、学校的绿化与美化等。如果这些学校的硬件都具备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就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群体成员的观念与行为。在对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的建设方面,要重视学校传统文化建设。主要是开展多种形式、多个层面,内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读书活动、演讲比赛、文化节、科技节等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营造学校文化氛围,丰富师生课余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师生人文素养。构建以人为本管理制度的研究。在基于对“人文至善,和谐发展”的课题研究中,我们通过以下措施,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1.研究措施:(1)在我院推行了以“人文至善,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探索,举行了“基于‘人文至善,和谐发展’的学校文化建设课题”的讲座,在我们的感召下,我院师生也逐步形成了“人人关心学校文化新方向,人人争当学校文化建设新推手”的大好局面。学生们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教室内外文明用语多了,诋毁谩骂之言少了;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了。(2)制作了“我最理想的学校文化建设方向”调查问卷;并在我院广大老师和学生中进行实地调查访问,在我们的推动和号召下,师生中出现了积极参与关于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探讨,并对我们制作的调查问卷认真作答,同时针对“我院学校文化建设”提出他们的良好见解。(3)在我院课堂教学和实践课教学中,逐步推进“人文至善,和谐发展”的全新教学理念,使得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举止、言谈交流均朝着更为良性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将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再往上推荐了一个台阶。

2.研究成果: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是有着积极向上的良好意愿和崇尚文明和谐的主观向往,课堂改革充分提升了师生友爱、互助、和谐、文明、尊敬、礼貌、规范、乐学等良好品质。

在我们的感召下,我院师生也逐步形成了“人人关心学校文化新方向,人人争当学校文化建设新推手”的大好局面。学生们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教室内外文明用语多了,诋毁谩骂之言少了;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了。课堂教学和实践课教学中,逐步推进“人文至善,和谐发展”的全新教学理念使得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举止、言谈交流均朝着更为良性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将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再往上推进了一个台阶。

我院缺乏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前瞻性和系统性研究,缺乏明确的总体建设目标和总体实施方案,没有将学校文化建设工作充分纳入到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中,学校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统筹协调不够,学校文化建设听取广大师生员工的意见建议还不充分。

我院的校风、教风、学风有待进一步提高,体现高职院校理念的一系列特色还不够健全,未充分重视挖掘、提炼、培育体现我院对延安精神的历史传承,未完全体现各专业学科特点和独一无二的办学特色,新时期学院的办学理念尚未成为全院上下的共识,相关研究和建设工作比较滞后,精神文化在学院发展中的引领和激励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应不断加强对全体师生及教职员工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及传统人文素养的培养提升,这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要求,也是体现我们国家对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的新思路和新要求,更是学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培养的必经之路。我们倡导: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应在重视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不忘对学生进行“人文至善,和谐发展”的新的教育理念的灌输和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新的更高的素质需求。

参考文献:

[1]付春晓《南昌教育学院学报》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道德素质养成.

[2]栾英《辽宁科技学院学报》浅谈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意义.

[3]徐继红《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论传统文化教育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

[4]陈来《传统与现代》.

※基金项目: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项目编号:YZKY1616.

推荐访问: 高职 校园文化 养成 和谐发展 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