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基于IMA能力视角下的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时间:2022-03-05 08:22:43  浏览次数:

zoޛ)j香۲��,b��gnH0v]6))vv]4۟5m5]Ntiv^עm5]| 6^6O0i ?��o?Z计划和预测提供决策支持的战略能力。

“制定决策”作为第二类能力要求,具体细化为6项能力,即财务报表分析、公司理财、经营决策分析、企业风险管理、资本投资决策、职业道德,整体上要求管理会计人才具备指引决策、管理风险、建立职业道德环境的能力。分析可知,该领域能力基本框架从分析数据能力出发,到重视融资决策、经营决策、投资决策能力,并将决策中的风险管控和职业道德能力嵌入其中,构建起了完整的决策能力框架体系。

“技术技能”作为第三类能力要求,具体分为2项能力,即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和总账系统、信息系统和软件,该领域整体上要求管理会计人才具备驱动有效运营所需要的管理技术和信息系统能力。该类能力清单透视出会计人才掌握一定的“器”是其必备工具,信息技术能力将会是会计人员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运营管理”作为第四类能力要求,具体划分为4项能力,即特定行业知识、具备运营知识、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项目管理,该领域整体上要求管理会计人才作为经营伙伴,为公司的营运全面转型做出贡献。从中可知,掌握一定的运营知识对管理会计人才非常重要,可以使会计携手业务创造价值。

“领导力”作为第五类能力要求,具体划分为7项能力,即激发与激励他人、沟通技能、变革管理、人才管理、协作团队合作、谈判、冲突管理,该领域整体上要求管理会计人才与他人合作并激励团队完成组织目标的能力,并在七个领域内详细描述了会计作为管理决策的重要战略助手,管理会计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要求。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IMA管理会计能力框架呈现了一张能力网,涵盖了管理活动的规划、决策、控制、评价等职能领域。IMA能力框架的28项具体能力清单观测指标也呈现多维交织状态,换句话说,这个能力清单对胜任能力的界定,按笔者理解可归类为“会计、管理、技术”三个维度。基于此,笔者按照三个维度的思路对28项能力清单重新加以归类:其中会计维度划分为10个能力指标,具体包括财务报表编制能力、财务记账能力、成本会计和成本管理能力、税务会计、税务管理与筹划能力、财务报表分析能力、公司理财能力、资本投资决策能力、编制预算能力、内部控制能力、职业道德能力。管理维度划分为16个能力指标,具体包括战略战术规划能力、预测能力、绩效管理能力、经营决策分析能力、企业风险管理能力、特定行业知识、运营知识、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能力、项目管理能力、激发与激励他人、沟通技能、变革管理、人才管理、协作和团队合作、谈判、冲突管理。技术维度划分为2个能力指标,具体包括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和总账系统、信息系统和软件能力。当然,这种维度梳理能力指标有其合理性,也存在许多不足,但整体上较为切合地方理工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现状和改革所需。

三、会计人才培养现状与能力级数差异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只有专业过硬、技术丰富、创新灵活的高素质会计人才方能满足社会所需(苑泽明等,2018)。因此,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就是培养满足市场需求、走在时代前沿的会计从业者,向管理会计转型应当是会计本科教育的主流方向,需要对现阶段会计人才培养现状进行梳理与精准对标。鉴于IMA能力清单的影响力和会计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本文选取IMA能力清单、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会计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和LG大学的人才培养现状为分析对象,按照重新归类的三维能力指标寻找差距,进一步探索地方理工院校卓越会计人才培养体系优化问题。

(一)会计维度能力差异。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存在重会计轻管理、重操作轻原理、重规则轻质疑、重簿记轻报告、重现在轻历史、重西方轻本土、重个体轻系统、重本体轻环境、重技巧轻育人等现象(栾甫贵,2013)。因此,会计人才培养及转型升级进程中会出现阶段性问题,本文按照会计维度10个能力指标与《国标》及LG大学会计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对比分析,主要采用培养规格栏里有关能力的文本描述予以简要分析(见表1),再结合LG大学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目标要求,对其达到的能力级数进行初步定位,以分析能力关注点之间的差异,优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和改革路径。

由分析可知,《国标》中针对培养要求具体分为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并明确做了标准界定,将能力结构分为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两个方面。此轮《国标》的出台突出了分析报告、职业判断、信息分析、决策支持、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任能力,对编制预算、内部控制能力方面的提升相对比较欠缺,可能是分层教育及会计教育现状等因素所致,需要逐步促进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型,现阶段则需要两者兼备。另外,《国标》中对会计本科阶段能力级数的要求没有细化,需要各高校进一步精准细化相关能力要求。通过进一步分析LG大学的培养现状和实际效果,可知学校的培养方案基本与《国标》步调保持一致,可见会计学人才培养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需要各高校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和行业特色,大力实施差异化培养。与此同时,在假定開设相关课程和教学活动即可促进培养相关能力达成的情况下,LG大学会计人才能力级数对应IMA能力五阶段的情况如下:LG大学会计维度有7项指标达到应用级,2项指标达到基本级,主要是成本会计和成本管理能力方面,主要强调成本核算,对成本管理及成本会计核算流程方面能力的培养比较欠缺,对于编制预算方面,虽然管理会计课程中涉及部分内容,但只是基本预算知识的介绍,缺乏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践训练。另外还有1项指标达到受限级,主要是由于缺乏内部控制课程所致。

(二)管理维度能力差异。管理维度方面的能力是会计人才培养中的难点问题,主要与学生的个体素质及潜力有一定关系。加之管理技能的获得需要在管理实践活动中长期训练,对于从事本科学历教育的高校来说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学生在校期间以传授管理理论知识居多,对如何提升学生能力的关注度还不够,也缺乏管理实践能力训练的整体解决方案。为了寻找能力级数差异的特征表现,本文按照重新归类的管理维度指标与《国标》及LG大学的培养情况进行简要分析(见表2),其中LG大学的能力级数描述是根据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培养现状做出的基本界定描述。可以看出,IMA能力清单列示的16个能力在《国标》以及LG大学培养方案中的描述都比较笼统和模糊,这也显示出会计转型升级对会计人才培养的挑战,透视出有必要单独增设管理会计专业的现实需求,以有效解决兼顾“核算性+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的两难问题。

分析发现,LG大学管理维度有4项指标达到应用级,8项指标达到基本级,主要是战略战术规划、激发与激励他人等方面,原因是LG大学虽开设了战略管理、管理学等课程,也组织了第二课堂等活动,但还是很难达到IMA能力阶段所具备的能力级数。另外有4项指标达到受限级,主要原因是LG大学缺乏风险管理、项目管理课程所致,对于行业知识、运营知识,虽开展了专题讲座、实践实习,但学生系统摄入相关运营知识还不够深入、具体。

(三)技术维度能力差异。技术更迭与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对会计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职业判断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苑泽明等,2018)。基于此,掌握信息技术已成为会计人才的必备技能。分析发现,IMA能力清单列示的2个维度指标即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和总账系统、信息系统和软件能力技术,在《国标》及LG大学的培养方案中都有明确要求,并且除掌握一般计算机知识外,还要求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等,此外LG大学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数据挖掘、数据分析能力,并开设了ERP实验、数据库原理及应用、高级语言程序、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课程。分析发现,LG大学技术维度的2项指标均能达到应用级,但信息系统和软件能力技术更多地体现在应用操作方面,缺乏对组织实施和二次开发技术能力的要求,也缺乏对财务共享管理方面技术能力的要求。

(四)能力级别差异分析。综上所述,IMA管理会计能力框架对会计人才培养提供了具体指引,笔者按照“会计、管理、技术”三个维度将IMA的28项能力清单重新梳理归类分析,更能契合现阶段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现状,有助于高校发现自身会计人才培养能力级数方面存在的差距,并通过LG大学会计人才培养案例挖掘分析会计人才能力级数差异化的特征表现,为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更多的启示。分析发现,LG大学会计维度70%达到应用级,管理维度25%达到应用级,技术维度100%达到应用级,透视出管理维度是大多数高校的痛点。因此,提升会计人才管理维度能力级数是高校深化会计专业综合改革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与实施路径

会计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能力为根本(何玉润和李晓慧,2013)。但是IMA能力级别的达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学历阶段和职业阶段共同集聚培养。高校作为会计人才市场的供给方,必须根据市场需要培养会计人才(沈小燕,2015)。因此,学历教育阶段实施的分类分层教育使得核心胜任能力在本科阶段能达到何种级别是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本科教育是根,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落脚点就是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问题。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需要供需双方协商,并与实务界就此问题形成默契或达成契约,采取协同培养的方式,才能有助于会计人才能力级别的达成。概而言之,如果将IMA的28项具体能力级别作为观测指标,本文认为会计本科阶段应达到应用级的知识或能力。针对满足现阶段会计职业需求而言,会计本科阶段既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储蓄,也要注重对学生战略思维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三维度”理念框架。管理会计教育要想获得发展,必须对会计类专业进行融合,并对会计专业进行重构,使学生从“做会计”转变为“用会计”(刘永泽,2018)。因此,高校需要准确把握和快速响应在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创业背景下如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会计本科人才的问题,对此LG大学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LG大学根植于理工学校背景,依托学校特色学科,研究耦合“会计师、管理者、工程师”的职业能力,以培养“精打细算的会计师、具有人文情怀的管理者、科学严谨的工程师”为指导思想,提出“精会计、善管理、懂技术”三位一体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理念,并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实施路径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与协同创新,以实现学生“学科逻辑体系”向“能力逻辑体系”的转变,通过构建多学科交叉的课程框架体系和专业核心课程群,并通过嵌入和渗透管理、经济、技术类课程,紧紧围绕“教、学、觉”,实现“学中做、做中觉、觉中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从前文可知,LG大学会计人才培养比较注重会计核算能力,与IMA五阶段模型所要求的能力级数差距还很大,迫切需要深入实施会计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以“精会计、善管理、懂技术”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实施路径,进一步实现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活动的精准化,大大提高学生IMA能力清单中的能力级数和综合素质。

(二)深化“精会计”培养。通过前文分析可知,LG大学会计维度70%达到应用级,但渗透到管理维度的能力较弱,不容忽视的是经济交易或事项的处理、财务报表编制及披露依然是会计的基本技能。因此,在深化“精会计”培养方面坚持“厚基础、重创新、突能力”的理念,打造一系列核心和选修课程群,如财务会计课程群设置基础会计、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金融企业会计、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税务会计、国际会计及课程实验;成本与管理会计课程群设置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管理会计工具及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财务金融类课程设置财务管理、财政与金融、证券投资、财务分析、高级财务管理、财务决策实验等课程;其他类课程体系如开设审计、税法、纳税筹划、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等。以上课程体系涵盖了会计维度的10个能力指标,特别是突出补短板,开设管理会计工具课程,将有利于学生成本管理、编制预算等方面能力级数的提升,通过学习企业管理会计案例,熟悉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管理会计技能。再加上LG大学另开设了“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将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集聚演练,结合教学设定的业务规则和能力训练方案,进一步打通学生从会计维度到管理维度能力的通道,使学生能够深刻感悟到复杂市场营销环境下的企业经营,从而培养学生的全局意识和职业素养,多专业联合演练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管理能力。

(三)着力“善管理”培养。通过前文分析可知,LG大學管理维度仅25%达到应用级,折射出学校对学生管理能力方面的培养还比较欠缺。如何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管理知识、管理素养和管理能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才能达到一定的能力级数。因此,着力培养“善管理”方面,LG大学主要采取“知识+能力”的培养方式,不断改善学生的会计微观思维,提升宏观思维能力,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以提升学生管理维度的能力级数,如设计管理学原理、战略管理、经济数学Ⅰ、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管理运筹学、市场调查、组织行为学、管理学经典、项目管理、演讲与辩论、社交礼仪等系列课程。立足于提升学生的管理素养,跟踪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领域的发展趋势,定期邀请企事业单位管理者或学者开设名师讲坛、管理大讲堂、学术沙龙等反映学科前沿和热点的专题讲座,要求学生参加次数不少于15次。尤其是邀请白酒行业的管理者或学者普及行业知识、运营知识,也开设了酒类鉴赏等选修课程,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特色行业的基本格局和商业模式。此外,还要求学生阅读管理经典案例并分享案例报告,使学生储备一些管理知识和能力,并通过实践实习开展市场调查和企业管理案例诊断,提升学生“用会计”的能力,让学生领会到财务数字背后折射出的公司商业环境、行业格局及竞争、公司治理及战略、公司经济活动的效率及财务会计处理的质量等。当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提升学生的管理预测、决策分析科学性能力,LG大学还开设了经济数学、统计学、数据挖掘与应用、计量经济学、管理运筹学等课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器”,提升学生的数据敏感度和分析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让数据为财务人员说话”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助力管理维度方面能力的提升。

(四)创新“懂技术”培养。未来的会计职业应当是财务、科技与信息的交叉产物(IMA,2013)。由此可见,信息技术能力对于会计而言将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前文分析可知,LG大学技术维度100%达到应用级,一方面折射出学校理工背景的优势,比较注重技术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从LG大学技术能力培养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停留在技术的应用层面,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迭代,技术能力迭代和落差会变得越来越快,LG大学还需要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实施“懂技术”改造。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技术的内涵,LG大学设置了大学计算机基础、会计信息化、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高级语言程序、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类课程,夯实计算机学科知识,为挖掘学生的应用开发潜力做好知识铺垫。此外,还嵌入了工程技术类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师思维,如开设了工程训练等实践课程。会计专业也会吸收部分优秀工科类转专业学生,以实现会计人才培养的多元化。

(五)实施“多元化”培养。人才培养需要精准定位,高校可以推进分类分层人才培养。为了深入贯彻实施“精会计、善管理、懂技术”的培养理念,LG大学开展了分类分层教育,从入学新生中选拔优秀学生组建“英才班”,扎实开展分类分层教育,并实施单独的培养方案和教学活动,人才培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另外,LG大学大力融合“双学位”教育,倡导学生以辅修或者第二学位的方式学习技术类课程。统计分析发现,会计专业学生获取技术类第二学位的比重不高,为此LG大学采取了走出去的人才培养战略,依托学校的理工背景和学科特色,有针对性地将会计融合到其他理工类学科当中,实施“技术+会计”路径,大力推行“双学位”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培养效果。此外,在整个教育活动中,LG大学大力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实行课外活动与培养目标耦合制度,计划开展“实战财经”“管理智慧”“技术集锦”等第二课堂,使学生的知识融会贯通,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工作,提升学生“双肩挑”复合管理能力。大力推进实施由高年级学生担任低年级本科生导师的“学长计划”,并鼓励学生积极担任学校和院系社团岗位的学生工作,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统筹协调等各方面能力。实践证明,“精会计、善管理、懂技术”的人才培养理念和路径符合业务财务一体化趋势,融合重构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能适应会计转型升级和培养卓越会计人才能力的需求。

【主要参考文献】

[ 1 ] 彭宏超.IMA管理会计能力框架:内容分析及评价[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7,(02):51-55.

[ 2 ] 马亚红.业财融合背景下我国会计本科教育变革研究[J].商业会计,2019,(03):113-115.

[ 3 ] 刘永泽,池国华.中国会计教育改革30年评价:成就、问题与对策[J].会计研究,2008,(08):11-17.

[ 4 ]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 5 ] 宿晓,代益香.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环境下创新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商业会计,2019,(03):116-118.

[ 6 ] 佟成生,许素兰,李扣庆,梁淑屏.中国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中国企业财务人员的调查问卷分析[J].会计研究,2014,(09):13-20.

[ 7 ] 苑泽明,李田,孙钰鹏.互联网新技术时代会计高等教育的改革路径——基于供需错配的分析视角[J].会计研究,2018,(08):80-86.

[ 8 ] 刘慧凤,姜苏娱.我国会计教育研究文献评述——基于比较研究视角[J].会计研究,2015,(06):80-86.

[ 9 ] 熊焰韧,苏文兵.新常态下中国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管理会计人才?——基于江苏企业负责人的调查[J].会计研究,2016,(12):64-71.

[ 10 ] 张新民,祝继高.会计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突围之路[J].会计研究,2015,(08):80-85.

推荐访问: 探究 视角 能力 会计 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IMA能力视角下的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