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邓州市小麦施肥指标体系建立技术探讨

时间:2022-03-03 10:04:36  浏览次数:

摘要[目的] 研究增施腐熟剂对小麦秸秆腐熟程度、土壤养分、水稻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方法] 试验在大田开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结果] 增施腐熟剂能加速小麦秸秆腐熟进程,第10~20天为秸秆失重率增幅最大的时段;增施腐熟剂处理可以明显提高土壤养分,改善土壤通气性,提高水稻结实率及千粒重,比对照增产4.1%~5.0%。[结论]增施1号腐熟剂在加速秸秆分解、提升土壤养分及产量方面的效应明显优于2号腐熟剂。

关键词腐熟剂;应用效果;研究

中图分类号S21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3-07841-03

作者简介严德翼(1981- ),男,陕西华阴人,农艺师,硕士,从事植物营养与土壤培肥方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20140710小麦秸秆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源之一。秸秆还田是对秸秆最直接的利用方式。它不仅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而且能减少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1-4]。传统的秸秆直接还田方式会导致秆腐解速度较慢,影响水稻的插秧和秧苗前期的生长发育。因此,推广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关键在于选用高效的秸秆腐熟剂。

目前,对腐熟剂的增产、培肥效应已有相关研究[5-8]。结果表明,增施秸秆腐熟剂既有增产效果,又能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但在武进地区开展的相关研究尚鲜有报道。为此,通过在武进地区典型土壤——水稻土上开展小麦秸秆腐熟剂对比试验,以探讨不同腐熟剂的应用效果,对武进地区的腐熟剂品种筛选及制定土壤节肥高产施肥制度、提高武进地区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区概况试验区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西北部,濒太湖,衔滆湖,常年为亚热带气候,光温适宜,雨水充沛,土地肥沃。全区正常年份的平均气温约16.5 ℃,日照时数约2 000 h,年平均降水量约1 000 mm,主要降水季节集中在春、夏两季。代表土壤类型为水稻土,种植方式为典型的一年两季。

1.2试验设计共设置4个处理:①无秸秆还田(CK);②全量秸秆还田;③全量秸秆还田+1号秸秆腐熟剂;④全量秸秆还田+2号秸秆腐熟剂。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田间管理保持一致,全量秸杆还田量按4 500 kg/hm2施入。小区面积33.3 m2,小区间干整作埂,埂高15 cm,埂宽20 cm,先做好毛坯,过7~14 d后加固,小区单独灌排,避免串水。试验区周边设保護行。供试水稻品种为武运粳19,人工栽插,规格30~13 cm,每穴3~4苗。

在栽秧前5~7 d将已粉碎的麦秸秆按每小区15 kg均匀铺撒于小区内,将0.1 kg发酵剂加碳酸氢铵1.5 kg、过磷酸钙1.25 kg充分搅拌,撒于麦秸秆上,然后人工翻土。各处理具体情况见。

1.3项目测定及方法在试验前后采集供试田块表层0~20 cm土壤样品,采用常规方法[9]测试土壤容重、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指标。秸秆腐熟程度的测定方法采用失重率法,具体如下:①秸秆样品准备。选取粗细与长度接近的完整的作物秸秆,将其裁成3~5 cm小段。称取50 g左右秸秆小段放入尼龙网袋中,准备好试验所需要秸秆样品若干袋并进行编号。另将5袋样品置85 ℃下烘干处理6 h后,准确称重,并记录每袋的重量(N0)。②样品的腐解处理。试验设置施用腐熟菌剂和不施腐熟菌剂处理,每个处理重复15次,秸秆还田量和腐熟剂用量按试验设计用量进行操作。将上述秸秆样品(尼龙袋)放入农田土表,分别在试验的第10、20、30天随机取出样品5袋,4 ℃冰箱存放,样品应并在3 d内进行烘干。③秸秆样品的烘干。在样品烘干前,需用自来水进行样品冲洗,直至滴下的水无色,表明泥土等异物被冲洗干净;然后,将样品置85 ℃烘干6 h后,准确称重,并记录每袋的重量(NX)。④结果计算。按下列公式计算出任一腐解时间(10、20、30 d)的秸秆失重率(WX)。

WX=100(N0-NX)/N0

同时,测定水稻主要生育期的生物性状、产量构成要素及产量。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处理对小麦秸秆腐熟程度的影响从可以看出,在腐熟第10天,处理②、③、④的秸秆失重率为7.4%~18.9%,处理③的秸秆失重率最高,处理②最低,1号腐熟剂的效果初显;在腐熟第20天,处理②、③、④的秸秆失重率在27.6%~35.9%,且均大幅度提高,仍以处理③的秸秆失重率最高,处理②最低;在腐熟第30天,处理②、③、④的秸秆失重率为29.4%~38.8%,与10~20 d相比,该时段的失重率增加缓慢,这与20 d以后腐熟剂所含的微生物活性降低有关,失重率值仍以处理③为最高,处理②最低。

可以看出,随着腐熟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秸秆的失重率均增加,其中以第10~20天时段的失重率增加幅度最大,腐熟20 d以后失重率的增速下降。增施腐熟剂的2个处理均能加速小麦秸秆的腐熟过程,而在3个腐熟阶段均以处理③的秸秆失重率值为最高,说明1号腐熟剂对小麦秸秆的腐熟效果优于2号腐熟剂。

2.2不同处理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从可以看出,不同处理使得土壤养分含量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采用秸秆还田、增施秸秆腐熟剂后,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分别增加了0.1%~0.2%、2.1%~4.1%、0.8%~2%、1.1%~5.4%,土壤容重分别降低了0.7%~2.2%。这对于改善土壤通气性能、增加水稻根系呼吸有积极作用。处理②、③、④均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而且能改善土壤通气性,降低土壤容重,其中处理③对土壤养分的改善效果最好,处理④次之,处理②最低。这进一步说明增施2种腐熟剂处理对改善土壤养分的效果明显,也说明1号秸秆腐熟剂在分解秸秆方面的效用优于2号腐熟剂。增施秸秆腐熟剂前后

2.3不同处理对水稻植株性状的影响从可以看出,秸秆直接还田处理、增施腐熟剂处理的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最高,明显高于对照。这是由于秸秆腐熟剂加速了秸秆分解过程,从而向土壤释放更多的钾素,增加了籽粒产量。但是,秸秆腐熟剂的施用对水稻株高、穗长、穗粒数等指标的影响并不明显。总体来看,采用秸秆还田尤其是增施腐熟剂后水稻的产量构成要素高于对照。

2.4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经测定,处理②、③、④均有明显的增产作用,3个处理的产量分别为9 792.0、9 966.0和9 880.5 kg/hm2,分别比CK增产3.2%、5.0%和4.1%,处理③的增产效果最好,处理④次之,处理②增产最少。这与这2种腐熟剂对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影响趋势一致,说明秸秆全量还田对水稻有一定的增产效果,而且1号腐熟剂的增产效果优于2号腐熟剂。这与不同腐熟剂所含微生物对秸秆的降解效果不同紧密相关。这与陈新红等[10-11]研究结论相一致。

3小结

(1)增施腐熟剂能加快小麦秸秆的腐熟过程,为水稻苗期的正常生长提供了充足养分。以10 d为一个观察时段,发现随着腐熟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秸秆的失重率均保持增加趋势,其中以10~20 d时段的失重率增幅为最大,腐熟20 d以后秸秆失重率的增速逐渐下降。而在3个腐熟阶段均以增施1号腐熟剂处理的秸秆失重率为最高值,说明1号腐熟剂对小麦秸秆的腐熟效果优于2号腐熟剂。

(2)秸秆还田、增施腐熟剂处理均能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尤其在土壤基础肥力较差的区域,这些培肥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秸秆还田后,土壤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0.1%、2.1%、0.8%、1.1%,土壤容重降低了0.7%,而增施腐熟剂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的改善效果更好,分别增加了0.2%、4.1%、2%、5.4%,土壤容重则降低了2.2%,说明增施腐熟剂处理对改善土壤养分的效果更为明显。土壤养分的提高对于改善土壤通气性能、增加水稻根系呼吸有重要作用。增施1号腐熟剂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的改善效果优于增施2号腐熟剂处理,进一步印证了1号腐熟剂比2号腐熟剂具有较强的分解秸秆功效。

(3)秸秆还田、增施腐熟剂处理均能提高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且明显高于对照。这是因为腐熟剂加速了秸秆分解过程,从而向土壤释放更多的钾素供作物吸收,增加了籽粒产量。秸秆腐熟剂的施用对水稻株高、穗长、穗粒数等指标的影响并不明显,且2种腐熟剂处理之间差异也不明显。总体来看,采用秸秆还田尤其是增施腐熟剂后水稻的产量构成要素高于对照。

(4)秸秆还田、增施1号腐熟剂、增施2号腐熟剂处理对水稻均有显著的增产作用。3个处理的产量分别为9 792.0、9 966.0和9 880.5 kg/hm2,分别比CK增产3.2%、5.0%和4.1%。增施1号腐熟剂处理的增产效果最好,增施2号腐熟剂处理次之,秸秆直接还田处理增产效应最小。这与2种腐熟剂对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影响趋势一致,说明秸秆全量还田对水稻有一定的增产效果,而且1号腐熟剂比2号腐熟剂具有更为明显的增产效应。

参考文献

[1] 黄建新,谢贤敏.水稻秸秆还田腐熟剂品种比较试验[J].南方农业,2013,7(7):91-96.

[2] 莫福圣,秦绣勤,潘新华,等.水稻秸秆还田应用腐熟剂试验示范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4(8):171-174.

[3] 邹弋匕,邹盛联,沙海辉,等.龙川县水稻秸秆还田腐熟剂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14):209-215.

[4] 姚绘华.秸秆腐熟剂对秸秆腐熟度的影响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9):209-215.

[5] 胡茂辉,张海清.不同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2(3):61-63.

[6] 殷丽萍,丁峰,邹忠,等.不同种类秸秆腐熟剂应用效果对比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9(4):159-163.

[7] 朱国勤,施秀燕,杨宝仙,等.奉贤区不同腐熟剂处理小麦秸秆全量还田试验[J].上海农业科技,2011(4):105-106.

[8] 文平兰,赵九红,梁明华,等.不同腐解剂在麦秸秆还田中的腐解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11-1512.

[9] 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147-195.

[10] 陈新红,叶玉秀,许仁良,等.小麦秸秆还田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作物杂志,2009(1):55-57.

[11] 秦绣勤,廖秀娟.不同秸秆腐熟剂应用效果试验[J].广西农学报,2011(4):11-15.42卷23期严德翼等不同秸秆腐熟剂的应用效果

(上接第7834页)

[2] 沈静,王慧芙,陈国孝,等.北京小农门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土壤螨类的垂直分布和季节变动[J].蛛形学报,1999,8(2):111-116.

[3] 王丽真,郑经鸿,王新华,等.新疆奎屯草场甲螨类生态学研究[J].动物学报,1988,34(1):52-57.

[4] 郑经鸿,王丽真,张兴亚,等.新疆草地甲螨分布规律研究[J].生态学报,1993,13(2):171-176.

[5] 王宗英,路有成,王慧芙,等.九华山土壤螨类的生态分布[J].生态学报,1996,16(1):58-64.

[6] 吴东辉,张柏,卜照义,等.长春市不同土地利用生境土壤螨类群落结构特征[J].生态学报,2006,26(1):16-25.

[7] 吴东辉,张柏,安艳芬,等.吉林省中部黑土区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螨类群落特征的影响[J].土壤通报,2006,37(1):121-124.

[8] 吴东辉,张柏,陈鹏.吉林省中西部平原区土壤螨类群落结构特征[J].动物学报,2005,51(3):401-412.

[9] 吾瑪尔·阿布力孜.乌鲁木齐市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土壤污染致使作用的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8:1-21.

[10] 吳东辉,尹文英,杨振明.松嫩草原中度退化草地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土壤螨类群落特征的差异[J].动物学报,2007,53(4):607-615.

[11] 吴东辉,尹文英,陈鹏.刈割条件下松嫩平原碱化羊草草地土壤螨类群落变化特征的研究[J].土壤学报,2008,45(5):l007-1014.

[12] 吴东辉,尹文英,阎日青,等.东北松嫩草原重度退化草地两种典型植被恢复处理方式间土壤螨类群落特征比较[J].动物学研究,2007,28(5):519-525.

[13] 丁程成,戴征凯,薛晓峰,等.退化红壤植被恢复对土壤螨类群落结构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8,28(10):4771-4781.

[14] 殷秀琴,宋博,董炜华,等.我国土壤动物生态地理研究进展[J].地理学报,2010,65(1):91-102.

[15] 吾玛尔·阿布力孜,孜比妮莎·吾布力,阿不都拉·阿巴斯.我国螨类研究的最新进展[J].生物学通报,2009,44(4):12-15.

[16] 吾玛尔·阿布力孜,孜比尔妮莎·吾布力,阿布都如苏力· 吐孙.乌鲁木齐市蔬菜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初步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10,47(7):1441-1449.

[17] 孜比尔妮莎·吾布力,阿尔孜古力·沙塔尔,吾玛尔·阿布力孜,等.乌鲁木齐不同生境土壤甲螨群落特征初步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10,47(4):832-841.

[18] 吾玛尔·阿布力孜.土壤螨类的采集和玻片标本的制作[J].生物学通报,2012,47(1):57-59.

[19] 吾玛尔·阿布力孜,阿布都如菌力·吐逊,木卡热木·阿吉木,等.乌鲁木齐地区不同生境土壤捕食性螨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12,49(9):1748-1758.

[20] 阿布都如苏力·吐孙,吾玛尔·阿布力孜,木开热木·阿吉木,等.准噶尔盆地东南缘绿洲-荒漠交错带土壤螨类群落特征初步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27(3):160-166.

[21] 张宏锋,欧阳志云,郑华,等.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生态效应[J].应用生态学报,2009,20(6):1408-1414.

[22] 曹国栋,陈接华,夏军,等.玛纳斯河流域扇缘带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物理性质[J].生态学报,2013,33(1):195-204.

[23] 尹文英,胡圣豪,沈温芬,等.中国土壤动物检索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63-242,527-562.

[24] 青木淳一.日本土壤动物检索图鉴[M].东京:东海大学出版社,1999:173-436.

[25] 江原昭三.日本蜱螨类检索图鉴[M].东京:全国农村教育协会出版社,1980:9-599.

[26] BALOGH J,BALOGH P.The Oribatid mites genera of the world(Vols.1 and 2)[M].Budapest:The Hungarian National Museum Press,1992:1-263.

[27] 陈勇,谢丽霞,梁文琴,等.罗甲螨科分类研究进展(蜱螨亚纲:甲螨目:罗甲螨总科)[J].四川动物,2011,30(4):663-667.

[28] 付颖,郭建军.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土壤甲螨群落种类组成及区系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1,39(1):122-125.

[29] 战丽莉,许艳丽,张兴义,等.耕作方式对土壤螨类群落结构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5):598-605.

[30] 韩雪梅,李丹丹,梁子安,等.北方常见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螨群落结构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3,33(16):5026-5034.

[31] HUIIJIE G,DONALD R Z,MARK D H,et al.Trophic stability of soil oribatid mites in the face of environmental change[J].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2014,68:71-77.

[32] ABDELNAIEEM IMA,MOHAMED A K,ABDELWAHAB A,et al.Effects of fungicides and biofungicides on population density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of soil oribatid mites[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4,466/467:412-420.

推荐访问: 邓州市 指标体系 施肥 小麦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