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人类的营养源:小麦

时间:2022-04-07 10:44:00  浏览次数:

从世界范围看,小麦是人类消耗蛋白质、热量和食物的主要营养源之一,在常年世界谷物产销中,小麦种植面积、总产量、贸易量和加工制品数量比重较大。全世界小麦常年种植一般在34亿亩左右,占世界谷物总面积的32%(稻占20.8%,玉米占18%);小麦总产5.7亿吨左右,占谷物总产28.9%(稻谷27.1%、玉米25.2%);贸易量1亿吨,约占谷物贸易总量的50%左右;小麦提供人类消耗蛋白质总量的20.3%、热量的18.6%、食物总量的11.1%,是人类主要食粮之一。小麦不像稻谷加工食用方式相对简单,由于含有独特的麦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面筋),能制出多种多样的食品,其制品数量之大,花样之多均居各类作物之首。此外,小麦具有较好的耐贮藏性,正常情况下贮藏4-5年或更长一些时间品质基本不变。因此,小麦常被看作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

我国是小麦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商品粮品种和人类的主要口粮。在新形势下,我国小麦业如何适应新形势需要,提高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已成为重要问题。

种杂交小麦种子生产方法

项目简介:该发明公开了一种杂交小麦种子生产方法。生产杂交小麦杂交一代种子时,将同期播种花期良好相遇、恢复系比不育系株高高10cm~20cm、F1代与恢复系株高差异不超10cm的组合,不育系和恢复系种子按8.5∶1.5粒数比例混合,种植形成混合群体,其中恢复系在花期给不育系授粉产生杂交一代种子,恢复系自交产生恢复系种子。收获可采用两种方法:混合收获成含80%~90%的F1代种子和10%~20%恢复系自交种子的生产用种。因恢复系与常规品种产量水平相当,一代杂种优势降低轻微,可降低生产成本;花后15天~20天人工剪除混合群体中的恢复系穗,生产纯杂交一代种子。

适应中国黄淮麦区的小麦温敏不育系方法

项目简介:该发明涉及一种选育适应中国黄淮麦区生态条件的小麦温度敏感雄性不育系的方法,利用何蓓如的另一发明专利(ZL94116537.X)选育的小麦非1B/1R类型K型不育系,其中一些个体的1B染色体短臂带有对黄淮麦区温度异常敏感的育性调控基因,以在黄淮麦区秋播完全不育、春播有40%以上自交可育为选择标准,选育成适应黄淮麦区生态条件的基础温敏不育材料ETS。以ETS为母本与任意小麦品种杂交和回交,选留性状与轮回亲本相似、秋播完全不育、春播有40%以上自交可育、且能恢复T型小麦不育系育性的株系,即为适应黄淮麦区的小麦温敏不育系。

该发明的方法简化了杂交小麦种子生产程序,解决了三系杂交小麦种子生产中不育系繁种成本高、保纯难的问题。

小麦冷源鉴定方法

项目简介:该项目研究小麦冷源的鉴定方法属于一种小麦育种中的鉴定选择方法,特别是一种小麦冷源的鉴定方法。该方法是将被鉴定的小麦材料作为父本与作为母本的暖型小麦材料单交后,再测定所得的子一代(F1)、母本材料和对照材料的冠层温度,最后,对测得的温度进行比较、分析,即可得到被鉴定材料是否为小麦冷源的鉴定结论。

该发明的鉴定方法结论准确,实际操作简单、方便。通过对小麦冷源的确认,可以充分发挥其在小麦品种选育中的作用,为更多地选育出冷型小麦创造优越条件,以利于小麦高产、稳产。

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14亚基基因的核酸序列及其应用

项目简介: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储藏蛋白HMW-GS 14基因的核酸序列和对应的蛋白序列,以及基于该序列通过生物技术方法改良小麦加工品质的应用。

该发明涉及的HMW-GS 14基因是出现在中国优质面包小麦种子的一种储藏蛋白基因,该基因产可显著提高小麦的面筋弹性。根据该基因序列可以通过基于PCR分子标记方法进行定向育种,培育出新的优质小麦。根据该基因序列可以克隆该基因,构建该基因的各种表达载体,并通过基因枪,农杆菌介导、花粉管通道等转化方法将该基因导入小麦,以培育出加工品质优良的小麦品种及种质。

小麦新品种-普冰143

项目简介:该项目研制的小麦新品种-普冰143属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吸取了冰草抗旱、抗病、分蘖力强,结实性好的优点,幼苗匍匐,叶绿色中等,略带蜡质,长势一般,起身拔节后两极分化快,中后期发育快,灌浆陕,结实性好。穗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或半角质,饱满度好,黑胚率1.8%,落黄较好,株型中等,株高95~105厘米。穗长7.5厘米,有效小穗数15.4个,穗粒数33.7粒,千粒重37~41克,亩穗数35万以内,株型紧凑,穗下节长,茎秆弹性好,蜡质;旗叶上举、较宽长,全生育期240天。

该品种适合陕西渭北旱塬麦区及同类生态区。

小麦新品种-陕512

项目简介:该项目研制的小麦新品种-陕512是以陕麦150太谷核不育系为母本,陕354为父本,1997年田间杂交,轮回选择结合系谱法育成。该品种弱冬性,苗期叶宽挺,叶色深绿,生长稳健,抗寒耐旱,分蘖力中上,成穗率高;长芒,小穗排列匀称,茎秆中粗,株高80cm,抗倒性好;中熟,极抗干热风,熟相黄亮。大粒,白粒,角质,千粒重50~54g,籽粒饱满,色泽透亮。

该品种适合陕西关中麦区及黄淮麦区南片。

抗黄花叶、抗蚜虫转基因小麦新品种(系)选育

项目简介:该课题组获得T5代转72kDa非结构蛋白基因遗传稳定、高抗WYMV的小麦新品系3个,T3代新材料6个,T5代转cp基因小麦品系1个,其中G7和H55已获国家生物安全审定批准在江苏省进行“生产性试验”。获得的转基因小麦新品系保持了原有受体品系的优良综合农艺性状,抗病毒能力达到极显著水平,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并建立了以基因共转化转基因小麦后代标记基因剔除技术体系,开展了抗病毒转基因小麦与原有受体品种或其它品种进行回交和杂交转育。

小麦新品种-陕715

项目简介:该项目研制的小麦新品种-陕715优质、丰产、综合抗性强、落黄好。幼苗半匍匐,半冬性,叶色绿,株高80cm左右,茎秆弹性较好,叶上挺,生长清秀,株型紧凑。抗寒耐旱性较好,较抗倒伏。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多花多穗,结实性好,中熟,耐高温,抗干热风,成熟黄亮,穗粒数35~40粒,籽粒椭圆型,白粒、角质,千粒重常年38克左右。该品种适合陕西关中川道、平原灌区及黄淮麦区南部中上等地理水平区域。

小麦新品种-西农928

项目简介:该项目研制的小麦新品种-西农928属冬性,中熟,耐寒性好,抗旱、耐瘠,耐水肥。分蘖力强,成穗率中等,株高80~90厘米,株型松紧适度,穗下节间稍长,抗倒伏。叶功能期长,光效高,熟相好,群体自身调节能力强。叶色较深,茎秆弹性好,根系发达,活力强,不早衰。

该项目适合陕西渭北旱地及黄淮旱地中等以上地理水平地区。

小麦新品种-西农979

项目简介:该项目研制的小麦新品种-西农979幼苗微匍匐;叶色深绿,旗叶窄长上举,株高75~78公分左右,茎秆坚硬,弹性好;株型紧凑,穗层较齐;穗近长方形,中大、大小较均匀;长芒、白壳、光颖;每穗小穗数20个左右,小穗排列适中,中部小穗结实4粒左右,穗粒数35~40粒:籽粒色白皮薄、卵圆形、千粒重45克左右。属半冬性(或弱冬性),抗寒耐冻性好,抽穗较早,灌桨速度快,生育期238天左右,较小偃22成熟早2~3天,早熟性突出。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抗寒性好,抗倒伏能力强,抗穗发芽能力较强。

该品种为高水肥适应性品种,在中等以上特别是高水肥条件下能发挥品种产量潜力。

小麦新品种-西农889

项目简介:该项目研制的小麦新品种-西农889是半冬性,苗相半匍匐,抗寒抗旱性好,叶色深绿上挺,株高70~75cm,穗长方形,多花、多粒结实性味好,长芒、白壳、角质率高,千粒重39.8~42.3克,根系发达,成熟期叶杆黄亮无病斑,抗干热风和高温逼熟,田间综合性状好,全生育期240~241天。分蘖成熟率高,一般亩平均成穗为41~41万/亩,籽粒饱满度好,种皮簿亮商品性好。

该品种适合陕西省关中新老灌区和同类生态区。

转基因小麦种子的产生-卡那霉素和Basta选择体系

项目简介:该项目研制了转基因小麦种子的产生-卡那霉素和Basta选择体系。从转化的单个细胞有效地再生出正常和可育的植株是现代植物生物技术的一个基本问题,但这一点对小麦等禾谷类作物却相当困难。

该项目以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ptⅡ)和瞵丝菌素乙酰转移酶基因(bar)为筛选标记,采用基因枪技术将多个有经济价值的目的基因导入小麦基因组,经卡那霉素和Basta选择获得一系列转基因小麦株系和种子,建立起成熟的小麦遗传转化体系。

小麦新品种-西农9718

项目简介:该项目研制的小麦新品种-西农9718为半冬性早熟品种类型,幼苗半匍匐,抗寒耐冻性好:株高77公分左右,茎秆坚韧,抗倒伏能力强:前期生长发育稳健,抽穗期适中偏早,耐后期高温,灌浆速度快,成熟期比小偃22早3天,早熟性突出;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有较好的耐旱性;中抗条锈病,中感纹枯病,慢叶锈、秆锈病,感白粉、赤霉病,田间综合抗病性好,成熟落黄好;白粒,长卵圆形,粒大饱满,皮薄色壳,黑胚率低,外观品质优,商品性好,面粉白度高,食用适性好。

该品种适合黄淮南片麦区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省关中地区和山东省西南部高中产水肥地。

小麦新品种-陕麦139

项目简介:该项目研制的小麦新品种-陕麦139是半冬性,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株型紧凑,株高75~80cm,成株期叶片短窄挺,茎秆坚韧高抗倒伏:穗长方形,穗长12cm,小穗排列适中,单穗小穗数21个,小穗最大结实粒数6个,穗粒数40个:长芒、白壳、半闭颖授粉、白粒,千粒重43g左右,角质,籽粒短圆饱满:中早熟,熟相好,蛋白亚基组成为1,7,2+12。该品种适合关中灌区。

小麦新品种-陕627

项目简介:该项目研制的小麦新品种-陕627是半冬偏春性,半矮杆,叶片干净,落黄好,早熟,株高适中,优质,高产、多抗、综合性状好。经抗病性鉴定:该品种中慢条锈病,中感白粉病,中感赤霉病。陕西省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分析,容重811(g/L),蛋白质含量(干基)16.1%,湿面筋含量(14%水分基)38.6%,沉淀值53mL,稳定时间8.6min。两年区试平均亩产467.7公斤,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6.5公斤。

该品种适合关中灌区及中等肥力地区。

小麦新品种-西农9872

项目简介:该项目研制的小麦新品种-西农9872幼苗微匍匐,属弱冬性,叶色深绿,旗叶上挺;株高78cm,茎秆粗壮坚韧,抗倒伏能力强;株型紧凑,穗层厚齐,穗大穗方、多花多粒,小穗排列紧密,结实性好,短芒、白壳、光颖:白粒角质,粒饱质好;穗粒数45粒左右,千粒重41克左右。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生育期239天左右,成熟期与小偃22相当,熟期适中。

该品种适合陕西关中灌区。

小麦新品种-西农2000

项目简介:该项目研制的小麦新品种-西农2000幼苗半匍匐,半冬性,叶色翠绿,旗叶斜上举;株高76公分左右,茎秆坚韧,弹性好,株型中紧,穗层较厚,穗近长方型,中大,空间分布均匀;长芒、白壳、光颖;每穗小穗数20个左右,小穗排列密度适中,中部小穗结实4粒左右,穗粒数35~40粒:籽粒卵圆、角质白粒、粒饱皮薄、千粒重45克左右。抽穗早,灌浆速度快,较小偃22早熟2~3天,早熟性突出。

该品种适合陕西关中灌区。

小麦新品种-小偃166

项目简介:该项目研制的小麦新品种-小偃166幼苗半匍匐,属半春性;叶色深绿,叶片上挺,株型紧凑:株高80cm左右,茎秆粗壮、坚韧,抗倒性能好。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穗长11cm左右,多花多粒,结实性好,小穗排列适中,中部小穗结实3~5粒,每穗结实45粒左右。白粒、千粒重43克左右,角质。分蘖力和成穗数中等,抗倒性强,抗干热风。中早熟、生育期230天左右,比对照小偃22早1天左右,成熟时落黄好。经鉴定:高抗免疫条锈病、中感赤霉病和白粉病。

抗小麦(大麦)穗发芽增产剂

项目简介:该项目研制的抗小麦(大麦)穗发芽增产剂为淡绿色水溶性液体,PH值6.0~7.0;无毒、无害、无残留,是当今中国粮食绿色食品开发和优质栽培的首创产品;效果显著,对麦穗籽粒发芽抑制率达87~100%,抑制效果可延迟到小麦完熟期后25天左右,有效抑制期为小麦完熟后15天内;可增加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改善其品质;对翌年的小麦生活力没有影响;对邻近作物安全,使用特别方便;成本低廉。该增产剂使用方法为每瓶为一亩用量,于旗叶展平或初花期叶面喷施。

优质抗病高产小麦新品种“川育19”

项目简介:该课题组培育的“川育19”播种期弹性较大,川西北适宜播种期在10月25日~11月初,川东南在10月底至立冬播种为宜。每亩以15~18万/亩基本苗计算用种量。采用10×20cm2的窝行距点播或20cm行距条播。重施底肥,早施追肥(三叶期),底追肥比例3:1,亦可底追肥一道清,亩施纯氮(N2)12kg,磷(P2O5)6kg,钾(K2O)7kg。防除田间杂草,若遇冬旱,春前灌水一次,抽穗后注意防治蚜虫。

国内首家设施农业装备企业“新三板”挂牌

日前,我国设施农业装备领域领军企业——北京京鹏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京鹏科技)在深圳交易所成功实现“新三板”的挂牌。此举标志着进入“新三板”的企业可率先进入抢滩主板市场的“绿色通道”,也标志着我国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交易的数量已达28家。

多年来,京鹏科技以立足三农科技为先导,全面推动创新,致力于自主知识产权的温室和技术,创造温室制造业的民族品牌,其自主研发的“屋顶全开启式连栋温室”、“屋顶平拉膜温室”、“植物检疫隔离负压温室”、“植物生理生态监测系统”等技术处于领先地位。

在技术创新的同时,京鹏科技产业化经营取得了累累硕果。依托京鹏科技领先技术孵化的“京鹏温室”改变了国内大型智能温室只能依赖进口的历史局面。在立足国内市场同时,海外市场也连连告捷。2001年“京鹏温室”成功出口到朝鲜,首次实现了中国温室落户国外的梦想。到目前为止,印有“中国京鹏”商标的温室已先后在美国、韩国、俄罗斯、卡塔尔等数十个国家扎根落户,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出口正逐步成为京鹏科技新的经济增长点。

京鹏科技董事长杨仁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面推进设施农业发展,不仅可以改变我国农业现代化程度低、产业结构不理想、土地利用率低、生产效率差、效益低和能源浪费等现象,而且可以显著提高农民收入,让农民真正从农业科技的成果中获益。”(本刊通讯员张扬)

推荐访问: 小麦 人类 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