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专题式情景教学在国际贸易理论课程中的设计与应用

时间:2022-03-02 08:02:19  浏览次数:

【摘 要】 针对目前《国际贸易原理》的教学情况,提出以专题为主线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化。通过案例或新闻的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进行体验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分析和讨论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

【关键词】 国际贸易原理;专题式教学;情景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3-00-02

一、专题教学应用的意义

《国际贸易原理》课程是国际贸易与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主要讲授国际贸易领域的基本知识和经典理论,该课程十分强调其理论性、系统性和专业性。传统的基础教学偏重于对20世纪前的贸易理论的表象解释,对理论间的逻辑关系并未进行深入的讲解,对理论的产生背景、理论的经济学分析、理论的发展进程缺乏系统的表述。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偏重理论教学但又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更没有把理论与现实经济生活结合起来,尤其是缺乏对现代贸易理论的教授和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感到,学生常常对这样的经济学理论课程感到晦涩难懂、复杂深奥,因而产生畏难情绪;同时,感觉国际贸易的理论学习和现实生活有脱节,不知道学习这些理论知识有什么实际的用处,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由于传统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当代贸易现象,学生容易对所学知识产生混乱和疑惑。事实上,该课程的部分知识更新速度较快,仅仅靠课本和课堂教学是不能囊括的,传统教材中的知识相对陈旧,更新较慢,远远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如果课堂教学只局限于教材知识,当然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这门课程的课时相对有限,而内容又十分丰富,范围很广,如果逐章、逐节讲授,教授速度太快,如果省掉一些内容,会导致学生理解起来不系统、不连贯。因此,有必要对该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设计进行创新。

我们希望,通过改革,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育学生对该课程乃至该专业的兴趣和信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自学能力,较好地体现教学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国际贸易原理》课程更受学生普遍的欢迎和喜爱。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组织能力能够在改革中得到充分发挥,教学水平得到提高,为整个人才培养计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专题式情景教学的基本思路

首先,我们要对《国际贸易原理》课程进行专题划分。《国际贸易原理》课程的内容涵盖范围较广,章节较多,根据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相对独立性,我们把教学内容划分为国际贸易基础理论、世界市场、国际分工、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国际服务贸易、经济一体化与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等8项专题,这些专题涵盖了该课程的所有重点内容。其中国际贸易基础理论和国际分工这两个专题的理论性、知识性较强,内容相对较为枯燥,如果直接按照书本讲授,学生可能难以理解。针对这个问题,可以事先布置学生阅读一些经典文献和书籍,如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等,使他们通过阅读,对某一贸易理论的来龙去脉有个预先的了解,并通过课堂教学加深理解。通过阅读经典文献,有助于学生感受到大师的思想魅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

在學生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导入案例或新闻。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展示与专题相关的新闻案例或播放新闻视频,引导学生用事先预习时了解到的知识,对新闻事件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这一环节的准备工作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在这种切身的体验过程中,会主动探求必要的理论知识,并自觉加以运用。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重点讲解,会使授课内容变得生动、丰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的教学效果反馈模块,向学生提供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辨析题、案例分析、论述题等不同类型的习题,体现了识记、理解和运用等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答题情况了解教学效果,学生也可以通过答题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以专题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基于新闻或案例的情景教学设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进行体验式学习,这样做的首要目标是调动学生分析和讨论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对课程中不同层次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达到识记、理解和运用的不同标准。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

三、专题式情景教学的主要内容

(一)把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划分为国际贸易基础理论、世界市场、国际分工、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国际服务贸易、经济一体化与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等8项专题,这些专题涵盖了该课程的所有重点内容。其中,国际贸易基础理论和国际分工这两个专题的理论性、知识性较强,相对较为枯燥,如果直接按照教材讲授,学生难以理解。所以这两个专题可以事先布置学生阅读一些文献、书籍,如约翰·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赫克歇尔和俄林的《区域与国际贸易》等,使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某一贸易理论的来龙去脉,并在课堂讲解中加深理解。通过阅读经典文献,还可以感受到大师的思想魅力,有利于培养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与学生讨论阅读内容,并对难点部分进行重点讲解。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授课内容变得生动、丰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世界市场与国际直接投资这两个专题与实践结合较紧密,在讲授基本理论的同时,要求学生利用网络等资源搜集世界市场和国际直接投资的最新资讯,并进行讨论。例如:结合双汇收购美国最大猪肉供应商的新闻案例,让学生就跨国并购的优点和风险展开讨论。对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专题的学习,由于国际贸易形势变化很快,新的政策不断出现,单靠教材无法更上更新的步伐。因此,教师在教授这一部分内容时必须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如各国海关对于进口贸易管制的最新规定、两国经贸合作的最新进展、电子商务的最新运用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加强学生对这些新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拟国际贸易行为,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学会分析、判断和决策。经过这样的实践教学,学生不仅印象深刻,而且能够学以致用。对于经济一体化与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这两个专题,可根据内容细分为若干个子专题,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等,由于这一部分内容的时事变化也很快,如TPP的成立、亚投行、“一带一路”等,所以教学时也应不断进行添减和改进。

在引出专题的时候,某个新闻事件或案例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例如:在第一章开篇介绍这门课程时,就以一段与国际贸易相联系的新闻事件来进行导入。如:2015年国庆及双十一期间,大量中国游客到海外购物,海外支出约为1940亿美元。中国消费者购买的奢侈品中,超过三分之二是在海外购买的,购买地主要为巴黎、米兰、伦敦、纽约及东京等热门购物地。由于汇率、退税及其它折扣等因素,这些地方的奢侈品价格相比中国市场的售价便宜了50%左右。这样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所谓“海外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给他们留下国际贸易就在自己身边,与自己的生活紧密联系这样一个印象。“那么为什么奢侈品的境外与境内价格相差这么大呢?”这又为以后学习关税等贸易措施打下了基础,留下了悬念。再比如:在关税措施这一节内容当中,对于关税的性质就可以给出一段海关在一年当中的统计数字作为案例材料。从海关的职责当中体现出关税与其他国内税收一致的性质。“海关总署统计,前三季度全国海关查获各类走私案件7919起,案值48.8亿元,涉嫌偷逃税款13.9亿元,对2016名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强制措施……”,在这里用数字说话,强有力地说明关税是否征收、征收多少,都是受到海关监管的,从而让学生总结出“强制性、预定性和无偿性”三个性质,加深他们的印象,甚至是他們把知识点与具体的案例联系在一起,看到问题就会想起学习的过程和课堂上的思路,从而更牢地掌握知识。

(二)根据专题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预先收集和专题相关的新闻事件,内容包括新闻背景、新闻素材、关键词、新闻解读和评价5个子模块。要求新闻素材要能够尽可能多地涉及到课程教学内容。将新闻素材中的关键词应该是本课程中出现的重要概念,这有助于学生识记这些专业术语。新闻解读与评价帮助学生真正读懂新闻,不仅看到事件的表象,还能理解表象背后的更深层次的含义。例如:我们可以运用一个“随我国降低汽车关税日期临近,日本汽车厂商只能干着急。”这样一则新闻报道作为案例。设置几个有针对性的问题。问题一:我国降低汽车关税,对于外国汽车厂商是不是一件好事?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按照自己以前学习过的关税的知识来分析这件事情的利弊。学生会得出“是一件好事。”这样的答案。那么紧接着给出问题二:那为什么日本汽车厂商还要干着急?这个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进一步关注案例当中的陈述的事情经过。当学生在案例中发现症结在于中国对日本征收“特别关税”时,就展开讨论,分析问题三:这个案例当中体现出来的有关关税的知识点有哪些?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讨论的过程当中,把本章当中学习到的关税知识运用到对现实的分析中来,并可以将关税的概念、性质、特点和作用等在案例中的体现加以归纳。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给学生情景和角色设置问题四:如果你是日本汽车厂商,觉得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实现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环节。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的任务就是设置和提出问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和启发,而发挥主体作用的则是学生。生涩难懂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在课堂学习之后,在学生的头脑当中只是抽象的概念,而通过类似这样的案例的分析,可以使学生将理论运用到日常经济现象的分析当中去。

(三)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增加以学生学习为主的教学活动:“小组讨论与辅导”和“课堂讨论与演示”。“小组讨论与辅导”是用来配合授课,是一种“双向交流”的教学活动,强调分享思想、讨论问题和促进相互理解。根据授课的进度与内容,每周都布置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活动,学生必须提前完成所有的问题,并提交答案给教师,而后,这些问题将在“小组讨论与辅导”进行讨论。讨论时学生除了要发言外,还要相互提问。教师也参与讨论,并解释和更正错误观点。这样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帮助和辅导。“课堂讨论演示”是用来训练学生实际技能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该环节训练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等,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效果反馈模块,包括选择题、名词解释、判断题、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等多个子模块,表现为不同类型的习题及参考答案,体现了识记、理解和运用等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答题情况了解教学效果,学生也可以通过答题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五)教学考核方法上,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由学生自行分工,分别负责新闻采集、新闻制作、新闻演示等环节。可以自行推选组长,组长可以分配任务,并根据个人完成的情况分配小组得分,该分数可以计入学生的平时或期中的考核成绩中。

四、情景教学应用的效果

首先,对于国际贸易原理课的教师来讲,无论采用专题式教学、情景式教学、讨论式教学都不能仅仅从课本知识出发,在布置任务时,只有与现实经济生活联系在一起,才能提出既新颖又符合学生兴趣、贴近他们日常见闻的问题;进而设计一个可供学生讨论的有关国际贸易的中心话题,设置类似的情景,给学生分配角色,令学生利用各自不同思路分析问题,得到不同结论的讨论空间。其次,对于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来讲,每个人都有思考的余地,有发表见解的空间,也就有了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避免了他们在学习专业基础课时学不深、学不透的情况,也就避免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动性无法发挥的状态出现。在国际贸易原理课上运用专题式教学,是值得大家不断尝试和摸索的,它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更可以促使学生有兴趣学习,有能力学习,有方法学习,而这样的教学效果正是符合高等教育的要求和特点的。

参考文献:

[1]熊淡宁,等.推广行为导向教学法,创建现代教学新模式[J].职业研究,2008(5)

[2]高瑞利.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PBL)的教学设计方法的试验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6)

[3]吴惠青.基于问题学习中的师生角色及师生关系,教育发展研究,2003.4.

[4]李萍,严蓉.合作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0.57.

[5]卜伟等.本科生“国际贸易”课程建设的探索[J].教育与现代化,2009.4.

推荐访问: 情景 国际贸易 理论 课程 专题
[专题式情景教学在国际贸易理论课程中的设计与应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