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高职院校体育课成绩评定内容与方法研究

时间:2022-05-14 17:20:04  浏览次数:

摘要:调查发现,虽然高职院校对体育课程评定办法的制定相对完善,评价内容也比较全面,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有很大难度,存在随意性和绝对量化成绩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合理性的成绩评定量化标准。为此,就目前体育课成绩考核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和改革措施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成绩评定;动态评价;量化标准

一、研究方法

一是文献资料法。检索、浏览、阅读部分有关教育评价的理论书籍,杂志出版物等。二是问卷法与统计法。本文的调查对象是湖南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采用随机抽样法对体育课成绩评价方法等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82份,对问卷调查进行了数理统计、归纳、分析,并寻访了部分学生对体育课成绩评定的看法。

二、结果分析

1.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成绩考核现状

学习成绩是教育当中用来反映学生学习水平高低的重要参数,对于体育课程而言,学生的体育考试成绩是用来衡量学生掌握体育技术动作和身体素质训练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也是目前体育教学当中评定学生学习态度的主要手段。然而调查发现,目前的体育成绩考核和评定方式存在一些很实际的问题,这些问题从某些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

在对湖南省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课成绩评定调查中发现,百分之百的高职学院都有较完整、系统的学生体育课成绩评定办法,体育课成绩评价主要有以下两种:

(1)体育课成绩=平时成绩30%+科目成绩70%;

(2)体育课成绩=科目成绩50%+考勤10%+体育与健康理论10%+《学生体质健康标准》(30%)+(加分-扣分);或者是:体育课成绩=科目成绩50%+体育与健康理论10%+身体素质20%+学习态度和出勤情况10%+课外锻炼10%+加减分。

不难发现,第一种成绩评定方法相对较容易实施,然而在调查中发现有75.6%老师在如何给出平时成绩一栏中选择了“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大概给出一个术科以外的成绩”。这样就出现了术科成绩绝对量化体育课成绩的现象,这样势必会挫伤那些身体素质原本不太好,而学习态度非常认真的学生的积极性。

调查中运用第二种评分方式的学校约占69.2%,他们对体育课成绩的评定细分到每一次课外活动,课间操出勤态度,还有上课纪律等。这种评定细则虽避免了第一种的问题,但如果按这种评分办法实施也存在问题,因为体育教师给学生评分将成为一个非常庞大的工作任务,在这69.2%的学校中,在“教师是否严格按照学校体育课成绩评定办法评分”一栏显示,有87.4%的教师没有严格按照学校的评分要求进行评分。在这两种评分方式中,有75.6%老师在给成绩时没有经过细算平时成绩,只是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大概给出一个术科以外的成绩。一系列的数据显示:无论是哪种评定方式都会因为方法不当或老师的工作量问题而失去公平性,对学生的体育课成绩评定都存在随意性。

2.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的内容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高校体育课要完成五大目标: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根据《纲要》精神,高职院校体育课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其终生体育的观念,使其掌握一到两项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增强他们走进社会的适应能力。《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成绩评定是对学生的学习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进行的判断与等级评定,其评定标准应该结合每一位学生的基础及提高的幅度进行评定。围绕这个目的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素质还是观念,学生成绩的评定应该包含素质和意识的提高幅度,如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观念,我们都清楚,而怎样反映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所提高,提高了多少,从现有的学生体育成绩评定中很难体现出来。调查显示65.4%教师希望有一个合理的、能够绝对量化学生平时成绩的标准来给学生评分。因此,在术科以外的体育成绩评定中需要有一个合理的量化标准。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成绩评价体系分为平时表现占20%分值、理论知识20%分值、运动技能60%分值;授课内容多为篮球、排球、足球、田径、武术等项目,重点在术科上,现在为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应该把重点放在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思想,落实体育课程目标的激励机制上来,加大理论教育在体育课成绩评定中的比重。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内容应该有:理论教学、基本素质教学、专项技术教学;而成绩评价的内容应该包括体育意识、体育理论、运动技能三个方面。

(1)体育意识

主要包括学生的课内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课外运动参与和体育锻炼情况,以及学习态度、课堂常规表现和出勤率。

出勤率与学生上课是否违规可按照课程规定,对学生进行上课考勤,并将情况记入考勤簿;如:迟到一次扣1分,旷课一次扣3分,缺课达1/3者不于参加考核,不遵守课堂纪律可视情节严重情况予以扣分。而学生课内外运动参与和体育锻炼的情况好与不好,对体育的认识和自我锻炼的意识有没有提高,没有一个明显的界定,需要有一个能够绝对量化的标准来合理地反映。笔者认为,课内外的表现和参与意识的提高都可通过学生身体基本素质的提高来量化,基本素质包括速度、耐力、弹跳、爆发、灵活性等。如:百米成绩每提高0.2秒,总评成绩就加1分,立定跳远成绩每提高0.05米,总评成绩加1分等。也可以用《国家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的提高量化。有的人可能会质疑,这个怎么能反映出学生有没有经常参加锻炼呢?试问,如果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他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成绩又怎么能够提高?并且学生身体素质和技能的提高是和付出的努力是成正比的。

要想知道学生素质提高了多少,期初就应该对学生建立身体素质动态评价系统。内容包括期末要测试的全部身体素质(如健康测试标准内容)和部分术科成绩。

教师都知道,一旦是体育成绩测试,同学们都会加倍认真对待,它所起到的锻炼效果也可想而知。因此如果采取这种评分方式,上课时可以以测代练。

(2)体育理论

主要包括体育人文精神,自我锻炼意识的提高,终生体育意识的灌输,体育与健康的内在联系,体育专项理论知识和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掌握了这些体育理论知识就能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和健身运动处方,懂得用科学安全的方法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提高学生体育鉴赏能力,对建立终身体育意识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这里重点是体育人文教育,人文教育能对学生的人格产生许多积极的影响,许多人类优秀的品质如独立、坚强、忍受挫折、挑战自我、勇于创新等都能得到提高;其次是体育锻炼与自身健康的必然联系,学生一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转变对体育的认识,形成自我锻炼的意识,就会自发的进行锻炼,从而完成让我练到我要练的转变。

(3)运动技能

运动技能是体育技术与战术的运用能力,其成绩的考核可将男女生分开各自制定统一的评分标准进行评价

3.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的指标

高职院校体育课成绩评定如只注重终结性学习评价,而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这会导致体育教学评价失实、失真,健康目标难于达成,严重挫伤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特别是先天身体素质比较差的学生。因此,要给每个学生建立动态评价系统,按照《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素质和体育意识的提高,从而使体育成绩的评定更加科学准确。因此,体育课成绩的评定中必须有一项是反映学生素质和意识的提高的指标,建议体育成绩的考核评价指标可用以下两种方式:

(1)体育课成绩=体育与健康理论×30%+科目成绩×70%+体育意识分。体育意识分包括:出勤情况,课堂纪律情况,身体素质的提高等。例如:百米成绩每提高0.2秒,总成绩上就加1分,每旷课一次就在总成绩上减3分等。

(2)体育课成绩=考勤×15%+体育与健康理论×15%+科目成绩×50%+素质提高分×20%。即身体素质没有提高,那么该生的体育成绩最多只能打80分。其中素质提高如:百米成绩每提高0.2秒,该项成绩就加1分,提高幅度在2秒以上,该项记满分。素质提高评定标准还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完善,更有待于教学实践的检验及其理论方面的深入研究。

三、结论与建议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因此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建议从下面几点思考:

1.认真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评估的要求,不断完善高职院校的体育工作,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合格的职业人才。

2.注重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和身体基本素质的提高,加大理论课教学的比例,将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和行为意识等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3.制定合理的体育成绩量化标准,建立动态评价系统,能够随时查取学生从进校起任何时间的体育成绩与素质好坏。

高职院校体育成绩考核评价方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考核的目的在于改善教学质量,以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利于学生锻炼身体习惯的养成。考核评价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奠定学生的终身体育基础为主,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加测试,让每位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轻松地通过考试。

参考文献:

[1] 贺俊业.普通高校体育课成绩考核的改革[J].体育学刊,2001,(5).

[2] 张怀梅.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之考试成绩评定思考[J].科教文汇,2010,(8).

[3] 施小丽,刘琪,毛燕平.试探高职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J].高教前沿,2010,(2).

[4] 贺毅.自选型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成绩评价体系的构建[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10).

推荐访问: 体育课 评定 成绩 高职院校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