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促进草原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时间:2022-05-12 12:30:04  浏览次数:

摘要:随着草原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文化旅游、旅游文化、旅游与文化相得益彰的势头日趋显著,重视开发当地文化溯源和旅游景点的挖掘与研究成为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新亮点。本文以内蒙古为例,分析了草原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业发展中如何开发文化资源进行了分析,提出促进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草原旅游业;文化旅游;文化旅游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6-0061-04

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不仅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也使世界文化发展开创了新的格局,推动着文化业态和传播方式的创新。内蒙古旅游业发展最大的优势是蒙古族悠久的游牧文化与经久不衰的民族精神。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内蒙古草原旅游业离不开蒙古族传统文化和其历史渊源。发展草原文化旅游业已成为内蒙古草原各地弘扬本民族文化,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和探讨草原文化旅游业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业发展现状

当前,内蒙古旅游特别是草原旅游迎来了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按照国家部署,2012年初,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制定具体实施意见,提出把内蒙古建设成为“中国草原文化旅游大区和国家级文化体验、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潜力和活力正在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

(一)文化旅游产品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人文底蕴独占鳌头

随着内蒙古草原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形成了文化旅游、旅游文化、旅游与文化互得益彰的趋势,开发内蒙古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性日渐凸显。为什么内蒙古旅游业要重点强调文化旅游呢?当旅游向多元化转化时,人们的精神追求越来越高,游览区历史的来历、姓氏的来源、民俗的特征、婚丧的习俗等都成为该品位旅游群体所涵盖和猎取的内容。对当代的旅游群体进行分析可知,构成这一旅游市场主体群的多数是受过良好的教育、接受力强的中青年,而且受当今文化大潮的影响,其社会行为观念开始自觉地关注文化。

近几年,内蒙古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吸引着国内外游客,表现出了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旺盛的生命力。很多区域在历史文化遗迹的开发上,利用现有的资源已形成规模,在饮食文化、蒙古服饰文化、蒙古礼仪文化、民俗文化等方面都已具备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目前,内蒙古旅游景区中具备4A级旅游景区资格的已增至48家,正在开发中的以文化为主体的旅游景区有32处。各地政府有意识地加强了蒙古族风情旅游、历史文化遗址的开发,以及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主题文化活动等。在大力发展草原文化旅游事业上投入了大量的人财力,收效显著,草原文化旅游的火爆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独特的区域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广大民众收入水平的上升,文化素养的提高,以及对文化旅游的认同感的提升等,都为大力发展草原文化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有限的自然资源转换成鲜活无限的文化产业动能

内蒙古草原文化和旅游资源支撑了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现已形成了内蒙古重点开发旅游线路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网络基本构架。以呼和浩特经包头至成吉思汗陵旅游线为轴,建成在世界上有较高知名度的草原民族沙漠风情名胜古迹综合旅游区及锡林郭勒草原风情旅游区。海拉尔旅游区包括陈巴尔虎旗草原风情点;牙克石原始森林狩猎景点和滑雪景点;阿尔山矿泉浴;满洲里边境旅游景点;通辽草原民族风情旅游区;赤峰草沙民族风情旅游区;巴彦淖尔乌梁素海,大桦背;阿拉善盟巴音浩特和额济纳旗沙漠风情旅游等,为内蒙古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1年上半年,内蒙古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45.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37%。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1581万人次,同比增长42.82%;国内旅游收入231.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53%。目前,内蒙古依托草原风光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相继推出草原、沙漠、森林、边境、民族风情、文化遗迹等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重点打造出多条精品旅游路线。旅游业已成为内蒙古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自治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二、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旅游资源、人力资源、交通设施等整合度有待提高

目前,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业发展中旅游资源、人力资源、交通设施等整合度过低,不同产品指向的市场整合更是薄弱环节,这样的状况削弱了内蒙古旅游专业的市场竞争力。如,阿拉善盟的额济纳旗拥有高知名度的沙漠、胡杨、戈壁、民俗、口岸等特色旅游产品,但额济纳旗对外宣传促销的旅游景点更多的是集中在胡杨林、黑城、怪树林等部分重点景点上,宣传上缺乏体系,宣传手法单一,只停留在口号、图像、色彩形式上,无法让人更深刻地联想和记住额济纳旗。而对于已初具规模的旅游文化的宣传工作明显滞后,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宣传,像历史人物、传说故事等文化层面的宣传缺失,如历史人物张骞是怎样从额济纳旗出使西域并带回西域的文化、物质信息?土尔扈特蒙古族的东归故事证明了怎样的一个历史背景?东风航天城的建成经历了几辈人的艰辛和努力?有多少为航天事业献身的烈士们把生命埋在这块土地上?这方面的资料和宣传甚少。

(二)产品开发盲目与发展观念滞后并存

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资源相当丰富,近几年的旅游业发展成绩显著。但在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上,效益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主要原因:一是创新观念滞后,旅游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闲置和遗忘。二是旅游产品开发区域间相似程度大,区域文化差异特征不明显,特色不突出。三是只注重表面形式的开发,开发缺乏深度,而且只注重开发,不重视保护。四是旅游形象宣传体系不完善,人才紧缺导致文化旅游业的资源开发质量较低,影响了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开发中,旅游开发规划多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的需求来提供旅游产品。这是一种只追求经济效益的开发模式,并且只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当地居民的价值观越来越受到外来的商业文化和金钱利润的洗染,许多地方出现假民俗、假传统等浓重的商业形式,在形式上表现为一种愉悦型的失去文化内涵的作秀,原本古朴、独特、纯净、美丽的民族文化变得不伦不类。还有一些景区,创新不足,影响了景区的长远发展。如,内蒙古呼和浩特周边的几处草原旅游景点、景区,包括出入交通、餐饮住宿、娱乐购物、游览线路等基本建设条件很不健全,一些大的3A类以上的景区,也一直未能很好地解决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有的产品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现在基本没有大的改进,创新更谈不上。葛根塔拉草原是内蒙古旅游发展最早的景区之一,在1977年底建成,但旅游项目无非是骑马、喝酒、吃手把肉、敬酒歌等一些小型活动。景点经营各自为政,设施建设比较分散,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造成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而且管理困难,游客怨声载道。其主要原因是没有一条完整的旅游产业链,缺乏客源市场的细分,只能解决吃、住问题,在游、购、娱等方面发展滞后。

(三)教育机制薄弱,旅游人才匮乏

内蒙古支撑旅游专业发展的人才奇缺,严重影响内蒙古草原旅游业的发展。十几年来,内蒙古旅游专业的教育事业获得较快发展,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赤峰学院等相继成立了旅游专业,已培养出了几批旅游专业的人才。但是,能够具备旅游文化资源开发能力的人才仍然奇缺,现有的旅游管理人员、导游等旅游从业人员大多文化素质低,基本层次是高中生和中专以下的人员,而且专业不对口,所学专业较杂乱,真正从事旅游专业的很少。政府各部门包括旅游管理部门,不重视旅游人才的多方面培养,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重视不够,尤其是对当地的历史、人物、传说、故事等的教育不足,更谈不上深入的传播和利用草原文化的内涵,长久以往就很难胜任快速发展的旅游事业。当然,这与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环境较差,旅游专业院校毕业生不足,旅游人才流失等有很大关系。人才不足已严重制约了内蒙古旅游的跨越式发展。

三、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业深度开发的对策

(一)更新开发理念,拓展媒介宣传思路

有了整体而鲜明的形象,开发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就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宣传自己。各地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要把文化旅游的开发宣传列入议事日程,利用内蒙古草原具有鲜明特色的景区或历史名胜地,作为宣传的支点,带着自己的旅游产品参加一些国际国内的博览会、信息交流会等。如,在2009年上海世博会上,内蒙古通辽奈曼旗带着沙砖、麦饭石、蒙古婚礼展示了自己,让世人了解了奈曼旗的文化,见证了奈曼旗的发展。

利用信息手段传播和提升文化旅游产品的内涵。近几年,不管是文学还是图片、广告、歌曲等广泛宣传着阿拉善的沙漠、额济纳旗的胡杨,在北京地铁里铺天盖地是胡杨的广告,也吸引了大批游客蜂拥而至,欣赏胡杨的美景,但是人们的理念只停留在浩瀚的沙海和金色的胡杨的视觉感官上。内蒙古草原文化保护基金会在北京保利剧院,以音乐剧的形式给北京观众展示了额济纳土尔扈特蒙古族东归的苍凉历史。又连续三年把音乐剧搬到额济纳旗胡杨林里,以蓝天、白云、沙漠、胡杨为演出背景,与胡杨亲密接触,给游客以精神和感官上的震撼。这就是文化旅游的魅力所在。

(二)依托文化内涵,创新旅游产品

内蒙古草原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泉是蒙古族丰富的文化底蕴。草原文化及其文化遗产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的第一品牌是草原文化,是宝贵的旅游资源。应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其特有的文化优势,将草原文化与旅游发展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同步发展。应当把内蒙古的旅游产品站在草原文化的大背景下来审视,对其文化旅游资源给予不同的定位,互为依托,以文化为主题,避免文化背景的杂乱。有必要把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习俗和文化特点资源整合起来,开发出有吸引力的文化旅游产品,提升文化旅游的层次,实现游客选择的多样化。游客在观光的同时,一定会接触到当地的文化,只有兼顾物质和文化两种因素,创造出的旅游产品才能被接受。

2007年7月,电视剧《胡杨女人》播出,紧接着音乐剧《金色胡杨》公演和额济纳金秋十月的“胡杨节”等,使额济纳旗成了旅游大卖点,旅游者在额济纳旗,不仅仅是欣赏胡杨的美景和浩瀚沙漠的壮观,而且更深层次地接触当地历史。将演出的舞台安置于胡杨林的自然景观之中,以额济纳旗为地理坐标,以胡杨树为时间轴向,从“汉代、清代到新千年,又以国防基地建设为重要线条,讲述了英雄的土尔扈特蒙古族牺牲肥美牧场,迁徙他乡,成就航天事业的故事。”这就是把景区注入文化内涵后增加了品牌卖点的很好范例。

在内蒙古既有三大文化之一的草原文化,又有影响世界的蒙元文化,还有专家研究已成体系的红山文化等。因此,旅游企业要充分利用民族文化遗产、历史文化遗产和现代科学信息资源,提升旅游资源的品质,提高旅游文化的品位,形成文化性鲜明的旅游品牌。

(三)加强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旅游相关研究体系

目前,内蒙古涌现出了一批研究草原文化、旅游文化的专家和学者,他们对内蒙古自治区的社会特点、人文、自然等经过了多年的研究,对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生态保护、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经济理论等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考证,形成了一批研究经验丰富、特色鲜明的科研队伍,如内蒙古社科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等,就蒙元文化、红山文化、草原文化方面的研究在世界上也颇有影响。因此,应调动自治区各领域的专家关注旅游,积极地认识和研究旅游。在战略和行动上鼓励那些热爱旅游事业、研究旅游文化的学者,参与到课题立项中,把文化旅游项目做深做好。

政府应在各大中专院校推进旅游人才教育培训,专门培养服务能力强、相对稳定的高素质旅游人才,尤其是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高校应适应市场的需求来重点举荐人才,积极动员那些旅游专业人才投入到民族旅游文化项目策划与开发中。旅游接待人员也应当规划在旅游人才的范畴之内,他们是文化旅游的推广者,也是参与者。旅游接待人员本身就是对本地旅游文化和旅游形象的展示和宣传。要想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把独特的区域特色内涵与异域文化和景象通过旅游接待传达给旅客,并带动旅客心底的神秘感和对原生态民族文化的获取欲望,这就要求旅游接待有相当高的文化素养和品质。

(四)打造“个性”线路,提升旅游品位

在文化旅游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以贯穿草原文化主体,组合开发特色草原文化旅游线路,是提升旅游竞争力,发展旅游业的重要依托。如何让旅游者在文化旅游过程中得到丰富的精神文化享受,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当代人的旅游观念已不再停留在单一的走马观花、饮食温饱和“下车拍照、上车睡觉、中途逛庙”等旅游形式上,已经逐渐上升到文化理念和精神享受的层面上。因此,应在原有的旅游线路中增加文化因素,使旅游的过程更富吸引力。如,从西安到额济纳旗这条线路,张骞出使西域返回额济纳旗并带着西域的文化和礼物骑着汗血宝马赶赴长安(今西安)的故事等既具有历史意义,又有文化内涵,使游人在一条或几条历史文化的旅游线路上,感悟着草原文化的博大精深。再如“丝绸之路”这条黄金线路,既是连接了西安、敦煌、额济纳旗、吐鲁番乃至与东欧有关联的古丝绸贸易旅游线路,途中又有敦煌歌舞,民族风情等,如果在这条线路上再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加上历史故事和传说的话,这条线路的魅力就更吸引游客了。文化差异越大,对游客的吸引力就越大。因此,在内蒙古旅游线路中,应连接各盟市的旅游区,在每条旅游线路途中,从出发直到旅游目的地,都要充分运用好每一段历史事件和民间故事,沿途中利用蒙古族文化中的人物、传说、宗教、图标、服饰等引领旅游线路的延伸,吸引旅客的感官,洗礼游客的心灵,提升旅游的品位,达到文化旅游的真正目的。

(责任编辑:闫春英)

推荐访问: 对策 草原 旅游业发展 建议 文化
[促进草原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