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也谈新课程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时间:2022-05-08 10:15:03  浏览次数:

摘 要: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文章指出,激发认知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创造性思维的先决条件,教师应引导学生广泛涉猎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勤于思维的习惯与想象力。

关键词:新课程 创新教育 实践能力 主体性 想象力

现阶段,我国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很差。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有能力创新的人,化学学科有很多内容适合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造力是能够创造出社会价值的新理论或新事物的各种心理特点的综合。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的创造型人才的多少,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与速度,而创造力的核心,又是创造性思维力,因此培养未来建设者的创造性思维势在必行。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激发认知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创造性思维的先决条件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去探索。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倾向。它是积极学习中最现实和最活跃的成份。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

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培养强烈的创造欲望呢?认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认知本身就是一个激发兴趣的过程,能否发挥认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兴趣作向导。首要的问题是,教师要把学生当成认知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认知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之增强自信心,鼓励他们特别是困难学生,积极进取,追求成功。

其次,为了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教师必须酷爱化学学科,并努力从事研究、探索,使之成为自己的兴趣中心,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而教师心灵中的兴趣也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促使学生认知兴趣的高涨。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掌握自主权,精神生活才会丰富,思维才会活跃,这就为创造思维的培养敞开了大门,为建立融洽、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创设了问题情景。

二、引导学生广泛涉猎化学知识

1.除了课堂数学外,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学到《硫酸》一章的计算题时,不妨让学生算一算所居住的城市一年由于烧含硫的煤向空气中排放多少SO2及能形成酸雨的量,顺势讲解酸雨对大自然有什么危害,如何治理等问题,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对农村学生可提出如何科学使用化肥,各种不同的化肥对土壤酸碱性有何影响,并用盐类水解知识解释,使学生了解科学种田的重要意义。诸如此类问题,不胜枚举。

2.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如对学生讲解有启发、引导作用的化学知识,趣味化学知识,生活中的化学常识等。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了解化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了解化学在现代科学技术、生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从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空间技术、海洋工程等领域,撷取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材料,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他们应用化学知识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自觉性。

3.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组织化学课外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应有计划地给学生安排一些探索性的实验题目,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制定实验方案,选定、安装仪器,配制药品,进行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还可通过如用柠檬酸和小苏打为原料制甜汽水,用有机溶剂溶解化纤废品制取简单粘合剂,配制农药防治病虫害等简单实用的技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勤于动手,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经常指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思维。对课堂上学会的知识,要经常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地思维,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从多个方面利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各种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勤于思考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使学生的思维尽快地上升为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提问,勤于提问,提倡问答式教学。教学中,要注意将所要讲述的内容尽量用提问的方式和设疑的方式给出,然后围绕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积极思考。同时在讲解过程中要善于发问,时时设疑,使学生的思维保持兴奋状态,使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记忆、理解、运用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课堂上善于寻求及创造发现问题的情境和气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不妨将论题引申开来,创造一个能激发想象、引起思维的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进行自我体验,然后教师归纳出不同想象的结果,引导出事实上的结论。学生的想法有时是正确的,教师应及时加以肯定,予以表扬。因为这些想法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创造力,尽管这些想法对社会对他人来说并不是新的,而对自我来讲却是新的,是初次进行的,前所未有的,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能使学生产生兴奋感和树立信心。

在教学中,直接描述某个概念、某个公式,学生往往难于理解,这时不妨运用一个生动、确切的比喻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架设一个从已有知识到新知识的“桥梁”,学生的思维、想象就能借助这座“桥梁”得以训练,并能以此分析方法再去接受其它新知识。课堂内外要注意捕捉学生想象的思维火花,加以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在学生的回答、练习、言行中往往能闪现出一些想象的火花,教师要善于从中发现。这些“火花”学生以前是不具有的,这说明学生的想象力开始丰富起来,应注意加以培养、训练,使之转化为一种自觉的创新意识。这类学生的特点就在于好问,对于一个具体的问题,能由此联想到许多其它与此有关联的东西,这正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

总之,以上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不同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课堂内外会逐渐形成一种多思、多问、多练、多看的学习风气,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推荐访问: 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 新课程 也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