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问题探究

时间:2022-05-01 19:25:03  浏览次数:

摘 要: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的关键在教师,其队伍构成应普遍化,专业化;专业辅导教师除具备较深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相应的政治素质、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和丰富的生活阅历;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对心理辅导教师最起码的要求。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师资构成;教师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9-0022-03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已被提到重要位置。“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的能力”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对学校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贯彻落实“决定”的精神,切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关键在教师。笔者仅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具备的条件,以及如何建立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的问题做了一些探讨。

—、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队伍的构成

1.普遍化。

每位教师都有实施心理教育的责任,因为心理素质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素质形成的基础和载体。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就要以全面发展人的才能为目标,要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的良好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其德、智、体,美、劳等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学生的心理活动,体现在教育教学的每一环节之中,体现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全面发掘学生的潜能,就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教师不仅是“授业”的能手,也应熟谙心理学知识,应随时捕捉学生的心理波动,适时化解学生成长中的心理困惑与烦恼。要充分掌握和运用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使教育教学工作既适合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又在可能范围内提出较高而又力所能及的要求,并通过适时而得当的措施,积极地促进学生心理进一步发展。

为鼓励、强化全体教师自觉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参与意识,营造浓厚的、健康向上的、有利于学生心理发展的氛围,还需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首先,对新参加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要积极推行预备制度,坚持实行“先培训(指《教师心理素质讲座》等心理学内容培训),后上岗,择优上岗”的就业制度。

其次,要求现职教师必须参加教育教学心理综合培训,将是否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能否较好的运用心理学知识实施教育教学,作为衡量一个教师是否合格的尺度,作为教师资格认证、职称评定、职务聘任的一个条件,从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化、常规化。

再次,鼓励教师进行心理学课题研究,撰写论文、论著,并给予一定的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力求通过教科研,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高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觉性。

2.专业化。

要建立一支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心理辅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触及学生的内心隐私,涉及学生精神生活的极为细腻、敏感的方面。不得体的辅导工作,在有些时候不仅是低效的,而且有可能适得其反,给受辅导者带来伤害。为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完善,逐步使其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关键是要建立起一支理论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生活底蕴较丰富、自身心理素质好的高素质、高效能的专业教师队伍。这支队伍,要具备较扎实、较系统的心理教育知识,对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有示范性和指导作用;有培训、辅导非专业教师的能力,从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与提高。

3.信息化。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具有应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的能力,以便实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学生资料的储存、管理、运用全部用微机处理;职业信息由微机向学生发布;学生的心理问题可以通过网上咨询解决;辅导人员的训练也可以在信息网上进行;在网上与其它地区进行心理教育交流;依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及时学习高质量、新内容的心理教育网络课程,实现跨越时空的教育资源共享。以信息化带动心理健康教育现代化,创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心理教育校园网,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心理教育的整合。

4.建立组织机构,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

从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到市级、区级以及各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形成网络,层层深入,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的职责是: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师资队伍的组建、管理和培养;研究制定适合各校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实施细则与发展规划;能选择与确定心理辅导内容,制定心理辅导方案,指引心理辅导方向,调控心理辅导过程;能承担相应的心理教育研究课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培训计划;能不断探索、研究、创设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体制、新方法、新途径,保证与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向前迈进。

5 .师资来源。

一是选聘高等院校心理系或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不断给师资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增强时代信息,保证这支队伍的朝气与活力;二是对在职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抓紧进行培训,制定培训计划与培训内容,督促考核,使其不断提高心理教育理论水平,成为合格的心理辅导教师。在这方面,可以说班主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与学生接触密切,时刻关注着学生的一举一动,能体察出学生微妙的心理变化,便于及时给以引导。对班主任这支特殊的队伍加以强化训练,将促使他们很快成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理辅导的骨干力量。

二、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应具备的知识

l.基础知识。

心理健康教育有它独特的任务、内容、规律、方法。教师要搞好这项工作,必须以一定的知识积淀为背景。要构建起心理学基础课程知识体系,以人体生理学、社会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心理与教育测验等科目为内容,努力钻研,学通、学懂,奠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基础。可以说,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前提条件,只有做到这一点,才可避免“盲人摸象”。

2.专业知识。

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注重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及个性的全面发展,即按照人的发展需要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去塑造人、培养人。心理辅导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心理辅导专业性很强,这一领域已初步形成带有规律性的网络化了的知识结构体系,主要专业课程有辅导原理、辅导行政与组织、辅导活动设计、学习辅导、生活辅导、职业辅导、心理咨询学、个案研究、心理卫生、心理测量、青少年问题研究、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等。专业心理辅导教师只有具备系统、科学的专业知识,才能高水平、高效率地开展这一工作,最大限度地促进目标的实现。

3.相关知识。

为丰富知识,发展自我,促进工作,专职心理辅导教师还应了解一些卫生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精神心理学、治疗心理学、缺陷心理学、诊断心理学等有关知识和技能,应具备一定的心理测量技术和综合分析评价的能力。

三、专业心理辅导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1.政治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不仅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导师,还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使命。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的崇高理想、精神境界、品德情操、人格魅力、治学态度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这就要求教师的政治素质必须过硬,教师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自强不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江泽民提出的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的要求去做,使学校真正成为培养和造就四有新人的摇篮。

2.要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或有关生活阅历。

专业心理辅导教师的职业就是要研究学生,长期不断地深入学生复杂的心理世界,并对其实施影响、辅导和教育。因而具备一定的学校德育、学校管理、学科教学等方面的学识和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将心理辅导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教育对学生“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对象总是鲜活的,经常在变化,永远是新的,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的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等。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等去施加影响,也就是有赖于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相互沟通,以提供给学生各种体验或经验。在心理辅导活动中,现身说法的直接经验和感受有时比理论知识更重要、更丰富、更直接、更能打动学生的心灵世界。

3.身体条件。

健康的体魄对心理教师尤为重要。因为健康的身体与良好的情绪、充实的精神生活、创造性的劳动是紧密联系、互相制约的。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占首位的因素是身体健康和精神力量的和谐。为了工作,为了创造,教师就要保持和拥有自己的健康。在这里,乐观是健康永不枯竭的源泉。

4.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完成教书育人任务的基本条件,更是对心理辅导教师首要的起码要求。很难设想,一个教师自身心理素质不高,没有一定的自尊、自信、自我调控能力,却能作好心理辅导工作。

四、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的培养与培训

要立足长远培养,抓紧短期培训。

1.师范院校设立或改建心理教育专业院系,培养心理教育所需教师。

2.师范院校普遍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加大课时比例,使所有师范毕业生都具有进行心理教育的能力。

3.建立专业基地。

依托有条件的高等学校,有计划地进行专题培训,以尽快解决心理教育教师不足的问题。

4.短期培训的内容:

①专家定期开展针对性强的系列讲座辅导,强化现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提高其理论水平。

②设立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实验校,该校要承担教师研训工作,接受外校教师观摩研修等任务。

③让骨干教师巡回讲学,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④各学校校内教师之间,可采取集体备课、集体听课、上心理活动研讨课、心理活动汇报课、心理活动示范课等形式促进交流,共同提高。

⑤制定研究课题,开展论文评选活动,形成学术交流的浓厚氛围。

⑥培训、考核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教师,经考试合格后颁发“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证书”。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年轻而全新的事业,它的实施最终还是要靠教师的合力去完成。所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已刻不容缓!

【责任编辑:韩四清】

推荐访问: 中小学 探究 师资 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