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文献综述研究

时间:2022-04-14 08:41:29  浏览次数:

摘 要: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一直以来是锻炼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对近10年来核心期刊中关于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和综述。本文的主体内容大致可分为身体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身体锻炼对不同人群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总结。通过研究发现,身体锻炼有提高人的自信、自尊的作用,同时还能减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关键词:身体锻炼;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01-151-01

1国内研究现状

1.1身体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褚跃德、王英春对体育院校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与人格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文章表明,体育类的大学生经常参加竞技体育的训练和比赛。在平时,他们就在困难情境及重大压力下,接受努力、拼搏、奋斗等教育,养成了倾向于选择挑战压力和困难的习惯。同时,由于参与体育类活动的大学生有着较多的接触与合作,形成了彼此信任、遇到问题互相寻求帮助的习惯。

杨平川对体育锻炼对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许多大学生会选择通过体育锻炼来使自己得到放松,释放压力。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充分发挥体育在健身、健心、娱乐和文化传递等方面的作用,组织体育活动充实大学生的业余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张立敏、张力为、杨宁、李志荣就长期健身活动对大学生印象管理及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身体锻炼对大学生印象管理与心理健康有影响,与自尊、生活满意感这样影响因素较多且结构相对稳定的概念相比,持续性身体锻炼更容易显著促进与身体直接相关的维度,并且长期身体锻炼对大学生印象管理及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存在性别差异。

蔡文菊、褚跃德、王英春通过对大学生运动员压力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的研究得出:(1)大学生运动员的压力水平属于中等偏下水平;(2)大学生运动员采取的主要应对方式为解决问题和幻想;(3)大学生运动员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属于中等偏上;(4)压力水平、应对方式可以有效预测心理健康水平。

1.2身体锻炼对不同人群心理健康的影响

郭敏刚、吴雪、陈静在残疾人心理健康及其与体育锻炼关系研究中提出体育运动显示出其独有的魅力,它能增强残疾人的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而残疾人把这种高自我效能感转移到生活中,那么他们就会对生活充满信心。并且体育锻炼能培养残疾人的进取精神,提高其意志力,也可以发展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等良好意志品质。

蒋惠珍在《体育锻炼对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一文中提到,运动量和锻炼持续周期在正性情感和負性情感上交互效应显著,锻炼持续周期在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上有显著的主效应,说明长期持续的体育锻炼对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其中教师的运动量和运动持续的周期焦虑因子上交互效应显著。

张梅通过体育锻炼对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及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中提出,青少年对体育运动中的对抗、相互竞争的环境比较偏爱,在体育锻炼能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即使带有负面情绪开展体育锻炼,在身体活动中通过宣泄、释放、坚持、对抗,从而消化和抵消负面情绪;再有,体育锻炼促进自我效能感,通过在体育活动中完成动作或赢得胜利,获得成功的经验,提升自我效能感,通过训练、竞赛、失败、反省、成功,不断磨炼和反思,培养坚定的意志和强大的心理承受力。

2总结

2.1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身体锻炼是能促进人体质健康发展的良药,它能促进肌体的新陈代谢,延缓肌体衰老,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它们是相互作用的。

2.2身体锻炼不仅给身形带来变化,而且促进心理健康

身体肥胖带来的各种疾病给人们增添不少烦恼,单纯的节食或者靠药物治疗效果不好,还需通过一定的身体锻炼来使其得到改善。研究发现,经常参加身体锻炼对于心境的改善有很大帮助;心境效益也因不同项目、不同强度的身体锻炼而不同。关于对锻炼者意志的影响经常参加身体锻炼的人,更倾向于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健康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等均可以在体育锻炼中增强。

参考文献:

[1]褚跃德,王英春.体育院校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与人格的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12).28(6).

[2]杨平川.试论体育锻炼对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体育世界(学术).2015(5).5.

[3]张立敏,张力为,杨宁,李志荣.长期健身活动对大学生印象管理及心理健康的影响[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9).36(9).

[4]蔡文菊,褚跃德,王英春.大学生运动员压力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1).33(11).

[5]郭敏刚,吴雪,陈静.残疾人心理健康及其与体育锻炼关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2),30(2).

[6]蒋惠珍.体育锻炼对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10).32(10).

[7]张梅.体育锻炼对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及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6(10).30(5).

推荐访问: 心理健康 综述 文献 锻炼 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