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4-09 09:31:30  浏览次数:

摘 要: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文学科以其综合性、实践性及其人文内涵,为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供了极其广阔的空间,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拟从把语文形象思维作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切入点,利用直观材料,强化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语文学科以其综合性、实践性及其人文内涵,为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供了极其广阔的空间,对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笔者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把语文形象思维作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切入点

语文教学中的形象思维是通过典型的意象,来把握事物本质的思维活动。语文教学中形象思维不仅是大脑思维过程中的一个闪念、一颗火花,而且可以经常地存在于教与学的过程中。在教学中,进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对全面开发学生的智商、培养学生学习知识并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教给学生知识主要是通过教师生动丰富的语言,描绘出具体情境;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生动的画面以及适当的文字来加以表达。它们都为教学中构成语文形象思维的丰富材料

二、利用直观材料,强化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感性认识是思维的起点,思维就是对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上升到对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理性思考……例如:在《春》的教学中,幻灯片上首先出现一幅春景图,然后在讲解课文时把春风、春雨形象化,同时在播放冬天的画面加以比较冬天的风和雨,这种一反常态的现象可以作为让学生从直观的视觉中进一步训练其抽象思维能力的一种素材。我们都知道春天的风是柔和的,而冬天的风是刺骨的,原因是这两种风来源不同。春风来自太平洋,温暖湿润,冬季风来自西伯利亚,寒冷干燥。这一点学生在学习地理时就已经掌握,但这一点仅从画面上是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的,学生必须通过抽象思维才能得出结论。而在讲解春水时,教师事实上已把原因告知了学生,因而,这一要求对初中生而言并不太难。

三、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春》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死记硬背去掌握春风、春雨、春花就会出现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的现象。但教学中如能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结合,则效果就大不相同。例如:讲春雨时,“密密地斜织着”,让学生凭自己的生活经历讲出见过的斜风细雨,再把这个“斜”字品味一下,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如,把春花分类,与实际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许多学生原本对春花本身并不了解,但因为这节课的学习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利用这种潜意识去识记课文景物的特征,同时也勾起对其他写景课文的美好回忆,效果自然也不同凡响。人类学、心理学、生理学、逻辑学的新发现证实:人类具有巨大的潜能。人类储存在大脑中的潜能惊人,平常只运用到潜能资源的10%。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乔瑟夫·摩苏博士说:“人的潜意识好比一座‘冰山’,浮出水面一小部分是意识,而潜意识隐藏在水下大部分。……人只要适当地加以运用,记忆就变得十分轻松。”

实践证明,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越贴近,其学习的兴趣和识记的效果就越好,其间的思维活动也越活跃。

四、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诚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引发学习热情,可以从歌曲、谜语、名人故事等多种角度进行切入,以充分激发、活跃学生的思维,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体。但一切形式总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语文教学本身旨在通过情景、语言让学生学会思考,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将看似繁杂、互不相关的事物与现象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揭示出来,这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春花时“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刚开花怎么就结果了呢?你怎样理解?其中包含哪些思维过程?讲春草图时“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又怎样理解呢?粗略一看,春草和眼睛、星星能有什么关系,眼睛和星星都是圆的,草能是圆的吗?如果没有仔细思考,花和果实这一结论很迎合常人心理,而春草、星星和眼睛就不能迎合人的心理。但事实上,众所周知,开花过后就是结果。这中间有一个过程,这是作者的想象。可是春草和星星及眼睛就不同了,那么作者为什么这样比喻呢?这就可以联系到,草上如有露珠就行了,再加上风就好理解了。通过“露珠”这一普通现象,引发学生进行生活方面的逻辑思考,从而达到深化教学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要真正培养起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得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新沂市港头中学)

推荐访问: 思维能力 初中语文 培养 学生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