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互联网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与“学”互动

时间:2022-04-04 08:35:11  浏览次数:

摘 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对外汉语输出的需要,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应该转变单一的面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利于互联网的发展进行远程的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网络互动教学。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也有利于语言环境的构造。在吸取了一般的网络课程优势的基础上,网络教学更重视课程设置的多样化,以及“教”与“学”的互动化。既能弥补学生们缺乏语言环境,文化环境的缺点,又能增加他们自我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对外汉语输出 互联网教学 “教”与“学”互动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从教学方法来看,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欧美学生对汉语的音调和图花般的汉字都会产生畏难情绪。但是目前语言的教学方法仍然比较传统,以黑板,粉笔为工具,教师口头讲解。传统的教学方法将语言与文化分开,导致教学重语言形式,忽略了语言的内容和意义,脱离了日常的交际情景。传统授课,一个教师,几十个学生,确实没有办法兼顾到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这些弊端就需要我们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和变革。[1]

二、互联网对外汉语教学的优势

互联网教育泛指把教学内容传递到相隔一定距离的个人或分散到不同地域的群体。这里所说的互联网双语教学指的是利用网络,计算机设备,多媒体和软件技术开发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汉语视频教学。这种教育模式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传统教学中所面临的困境。

首先:可以解决双方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汉语是对方的小语种,师资力量并不会很强。利用网络,国内的教师不用走出国门,只需要制作好各门课程的课件,包括相应的练习和课后作业。国外的学生就可以通过点播的形式在进行自主的学习。由于学与教的分离,减少了教师大量的重复性劳动,也会促进课程质量的提升。其次,网络教学是开放式的,不受课堂教学定时定点的限制,学生可以灵活的安排自己的听课时间,让语言的学习可以每天都渗透在生活之中而不影响自己其他专业的学习。网络上的虚拟课堂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它非常适合当今社会这种快节奏的,手机化的年轻人。[2]

第三,网络课程的安排可以打破常规课程的45分钟教学,适当的缩短到15-20分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单纯的一种形式很难使学生长时间高度集中,特别是枯燥的语言类的学习。碎片化的学习时间又不会使他们感到厌烦,可以促使他们一天内多次点击,达到重复学习的优势。[3]

三、互联网下对外汉语教学的改革

1.课程设计的多样化

传统语言教学,包括“语音汇、语法”等方面的语言理论,“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技能。这些课程很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但是太单一,不是每一个学习者都想“从语音到拼写”式的学习,他们可能只对外语的某一个部分感兴趣。例如:我校与德国的联合办学,双方都会派遣师生到对方的学校交流学习,那么短期的基础情景口语的学习就是必要的。有的学生因为专业需要,只想学习跟专业有关的用语,那么我们可以开设简单的专业词汇翻译课程。这种多层次、多角度的课程设置,才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也使我们的外语课程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摆脱广而泛,没有特色的弊端。[4]

2.“教”与“学”的互动化

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化,需要有技术上的支持,即需要一种互动性的视频网络平台。视频互动网络平台具有视频、语音、文字、数据、图片等系统,可以支持几百到几十万学生同时在线的音频和视频互动。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在虚拟课堂上及时交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互动教学。跟一般的教学网站相比,这个平台还有大量的学生和老师在线,可以任意的点击在线者进行视频交流。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主要有三种互动形式,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与学习媒体之间的互动。

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影响教学质量、制约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由于学生对网络的喜欢、爱好与亲和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正确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向学生提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资源,强调学生的自主思考、调研、和协作,然后有针对性地在讨论课中集中讨论。 除了师生互动,更能吸引学生们兴趣的是与他们同龄,有着共同语言的国外学生的互动。学生互动的優势可以体现在:双方年龄相仿,没有面对老师时的压力和拘束,从而保障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可以不断地从老师到学生,学生到老师的角色切换,既有上课的收益又得到了教授的乐趣。[5]

结语

利用网络实现互动教学模式,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又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即促进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其他的教学媒体或学习环境无法比拟的。可见,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环境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条件。

参考文献

[1]方浩,进化—中国互联网生存法则[M].中信出版集团,2019.3:181.

[2]黄扬.因特网辅助德语教学初探[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6,8:172-176.

[3]刘灵姗,都云.慕课对基础德语教学的启示[J].西部素质教育,2016,2:66-67.

[4]崔婕.论高校商务德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J].经济管理 2016.8:65.

[5]王伟夫.浅论积极运用网络开展网络互动式教学之必要性[J]. 科学视界2014年06期 P18-P19.

作者简介

朱陶(1979-12—),女,汉族,浙江省海宁县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对外汉语,英美文学。

推荐访问: 互联网 互动 对外 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