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CAE分析解决后桥系统模态耦合共振问题

时间:2022-04-03 09:34:17  浏览次数:

zoޛ)j馐i?8~gnA)׮<M}εY۲G5QT}iv vviyMJ_餳K1%|ם4m4|qiם4m4|q}i*^Ǭ�@AD|�F材料定义各零件的力学性能指标和质量,最终通过ABAQUS模态计算模块计算后桥壳约束模态。

2.2 CAE模型的建立

首先使用HyperMesh软件对后悬总成(后桥壳包含其中)、传动轴总成零部件进行单元格划分:壳单元基本尺寸为8×8mm,其中减速器壳、差速器壳等铸件采用四面体网格;单元格划分后将分析模型导入ABAQUS软件并进行零件间约束定义。模型初步搭建后,增加后悬架总成、传动轴总成与车身、地面及其他底盘件的连接约束。然后输入零件材料参数,参数入表1所示,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如图3所示。

2.3 后桥模态振型及优化对比

通过CAE分析模型分析发现:共振桥壳(图2 )的“轴肩到下摆臂支架”之间的刚度不足,是桥壳Z向模态偏低的主要原因,如图4所示。故需增加桥壳 “轴肩到下摆臂支架”之间的刚度。同时发现:后桥后盖部位的X方向弯曲刚度偏低也需加强。故模态提升方案为:增加4块加强板(图5),提高桥壳刚度低部位的抗弯截面系数,使桥壳X方向模态提高到70.8Hz,Z方向模态提高到74.3Hz。

桥壳增加4块加强板后装车测试发现:后桥X方向模态由70Hz提升到71.5Hz,Z方向模态由65Hz提升到74.5Hz,与计算基本吻合,模态提升明显。并进行NVH评估发现:车内轰鸣声大幅降低,且剩余的轰鸣声在很窄的发动机转速范围内,改进措施有效。

改进前后,驾驶员耳旁噪声对比详见图6。

3 结论

本文在对有限元法和模态理论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建立了后桥模态分析模型,以匹配后桥模态频率与传动系激振频率,避免后桥零部件固频与能量大的激励频率发生耦合产生共振。并通过试验验证使某车型驾驶员耳边处噪声峰值下降

约6dB,车内噪声品质明显改善。从而在新产品开发中避免同类共振问题发生,减少车型设计返工,缩短开发周期。更好更快地设计出高质量、客户喜爱的好车。

参考文献

[1] 林逸,马天飞,姚为民,张建伟.汽车NVH特性研究综述.[M]汽车工程,2002,24 (3):177-186.

[2] 毕金亮,李静波,李宏成,田雄.动力传动系统扭转模态及灵敏度分析.振动工程学报,2010, 23(6): 676-680.

[3] 刘春敏,李洪亮,顾灿松,何森东.某微车低速轰鸣声的降噪设计.[M]汽车工程师,2010(4): 53-55.

[4] 陈剑,穆国宝,张丰利.汽车NVH正向设计中的系统模态匹配策略研究[J].汽车工程,2010,32(5):369-372.

[5] 蒋孝煜.有限元法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67-69.

推荐访问: 后桥 耦合 共振 解决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