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自然灾害”考点与高考扫描

时间:2022-04-01 10:04:10  浏览次数: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纯自然的原因而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或严重人员伤亡的一类自然现象。它直接威胁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有关自然灾害的知识分散在自然地理各章节中,是近几年高考试题考查的重点内容和高考关注的热点之一。

一、高考命题趋势

1.以统计图、区域图等图表或热点材料为素材,考查空间分布、各自然灾害基础知识及读图分析、知识运用、综合分析能力。

2.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危害、分布规律及如何防灾减灾是高考的重点内容,既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又可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

3、自然灾害与热点

从近几年高考的命题趋势来看,对自然灾害的考查将以某一热点地区、事件作为背景材料,如太阳活动、三峡水库、我国与印度每年的旱涝等。

二、备考策略

1.知识整合,构建体系

在复习过程中,首先要总结归纳并理顺知识体系,找出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通过归纳整理有助于简化知识、查漏补缺(如图所示)。其次,复习时要将与自然灾害有关知识通过整合,构建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专题知识体系。

2.要关注社会热点

平时要关注与之相关的社会热点,利用地理知识、地理原理分析这些问题。

3.联系区域地理

自然灾害的考查常以区域地理为素材,所以要把这些基本原理和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结合起来。

三、考点与高考试题扫描

(一)天文灾害

太阳活动的表现、标志、周期及对地球的影响是高考试题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太阳活动的表现分别是黑子和耀斑的增多,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其活动周期约为11年。太阳活动极大年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灾害:影响电离层,给通信、导航、定位带来影响;影响气候;影响磁场等。

【例1】 (2007年上海地理高考卷1题)近年来,人类探索太空热情空前高涨,研究的新成果与新进展令人振奋。2007年4月,美国宇航局发表了太空探测器拍摄到的太阳三维图像。这是人类首次从三维视角观测太阳活动。目前,人们对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之一是()

A.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也频繁爆发

B.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流星雨、磁暴

C.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D.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太阳风、耀斑

【答案与解析】 A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耀斑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

(二)气象气候灾害

1.我国气象灾害归纳如下:

我国的水旱灾害十分频繁与季风气候密切相关。从我国历年旱涝情况看,大致是东北涝多于旱;华北盛夏多洪涝,春旱十分严重;长江中下游地区大体上夏多洪涝,盛夏多伏旱。

2.水旱灾害的防治

淮河的治理:淮河中上游修建了许多水库和蓄水工程,以拦蓄洪水;在淮河中游利用湖泊洼地蓄洪, 修建并加固全流域干流的堤防;在淮河下游开辟新沂河、新沭河、苏北灌溉总渠,整治入江水道,分排泄洪水。

黄河的治理:兴建了三门峡、刘家峡、龙羊峡等大型水利枢纽和许多中小型水库、水电站,排蓄中上游洪水;加高加固了黄河大堤;在黄河中游进行植树造林的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泥沙冲刷。海河的治理:修建了官厅、密云等大、中、小型水库数百座;新辟了人海河道,如潮白新河、子牙新河等,使上游洪水分别排流入海;修固各支流的堤防,进行绿化工程,减少泥沙来源。

长江的治理:加固江防大堤;兴建裁弯取直工程,如荆江河段;在干支流上修建水利枢纽和水电站,如二滩水电站、丹江口水电站、葛洲坝水利枢纽等。

【例2】(2007年江苏地理高考卷23-25题)图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域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读图回答23—25题。

23.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有( )

A.峰值均出现在4-6月

B.峰值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C.峰值出现的时间由北向南逐渐推迟

D.珠江流域的受灾比最小

24.当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出现峰值时 ( )

A.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到华北平原

B.巴西高原草木生长旺盛

C.美国南部飓风活动频繁

D.阿尔卑斯山雪线处于一年中最低位置

25.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有( )

A.长江和黄河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B.黄河在初春和初秋易发生凌汛

C.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不断加固下游两岸大堤

D.三峡工程的建设提高了长江的航运能力

【答案与解析】23.B D 24.A C 25.A D本题考查三条河流的水灾状况。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出现峰值在7月份,此时雨带位置已推移到华北平原,而此时也是美国南部沿海地区飓风活动频繁时期。此时为南半球冬季,巴西高原草木枯黄,而阿尔卑斯山脉此时由于气温较高,冰川继续融化,雪线未处于一年中最低位置。长江和黄河均发源于青藏高原(第一级阶梯),最终流入海洋(第三级阶梯);黄河发生凌汛的时间是秋末春初(结冰和融冰季节),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中游的水土保持,三峡工程的修建使长江航运能力得到提高,三峡工程的三大效益是防洪、发电、航运。

【例3】(2007年广东地理高考卷26题)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4年8月12日20时,台风“云娜”在B地(属浙江省)登陆。13日,该台风减弱并向江西省移去。我国气象部门利用气象卫星、多普勒雷达站与自动气象站网组成气象综合探测系统,跟踪“云娜”自生成至消亡的全过程,并做出了及时、准确的预报。政府部门根据台风预报,对受“云娜”影响的危险地区,实施人员撤离等应急措施。“云娜”是此前半个世纪在浙江登陆的最强台风,造成的人员伤亡远少于以往各次强台风所造成的人员伤亡。

(1)说明该台风造成人员伤亡较少的主要原因。

(2)2004年8月12日下午,A、B两地的风向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该台风对涉及区域造成的重要影响。

【答案与解析】(1)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准确预报;(2分)政府组织得利,采取了防范、避险措施,效果显著。(2)西南(偏南、偏西)东北(偏北、偏东)不利影响:强风暴雨、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造成严重损失。有利影响:丰沛降雨量,可大大缓解此时南方地区伏旱造成的旱情。

本题考查自然灾害与防治。

【例4】(2007年山东文综高考卷31题)31.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

(2)分析②、②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

(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

【答案与解析】31.(1)②区。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 B)

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C)

均最高。(2)②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③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于燥少雨(3)森林火灾;遥感技术。

本题考查获取信息与探讨问题的能力。图中信息很丰富,只要仔细分析图,进行综合与归纳,就可做出正确答案。

(三)地质地貌灾害

1.地质灾害分类

复习地质地貌灾害时要结合地壳运动、内外力作用等进行分析,特别是要结合并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解释世界上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地质地貌灾害

地震:理解地震的震级、烈度、影响烈度的因素和分布规律。特别是要明确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等震线是指烈度相同各点的连线。构造地震破坏性一般大于火山地震。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地带,但不是周期性出现的(如位于太平洋地震带上的台湾近些年地震较频繁,一是因为其处于亚欧板块碰撞地带,二是近些年此地处于地震活跃期)。准确预报地震仍是全人类努力的方向。

火山:火山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人类提供了十分肥沃的土壤、丰富的地热。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是世界上拥有火山最多的国家,被称为“火山国”。

泥石流:我国泥石流多发生在西部青藏高原边缘山区,如云南、四川两省的西部。主要由于:地形以山地为主;地震频发导致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人类对植被的破坏。

滑坡:大规模的工程兴建起了诱发作用。

2.地质灾害的防御

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实施-些预防措施,如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植树造林等综合治理措施;加强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减灾意识

【例5】(2007年海南地理高考卷1题)1、长江三峡两岸自古以来多崩塌、滑坡,且越接近水面线,崩塌、滑坡数量越多,其主要原因是越接近水面线( )

A.暴雨越多

B.植被越稀疏

C.谷越深坡越陡

D.土质越疏松

【答案与解析】C 本题考查滑坡等的成因。越接近水面线,谷越深,岩石受到的重力越大,更容易滑坡。

【例6】(2007年全国高考文综卷Ⅱ3-5题)(全国)图所示区域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回答3-5题。

3.R、Q 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800 米 B.900 米 C.1000 米

D.1100 米

4.M、N、P、Q 四地中,海拔可能相等的两地是 ( )

A.M、N B.M、P C.M、Q D.P、Q

5.若在 Q 地建一小型度假村,应特别注意防治的自然灾害是 ()

A.风沙 B.洪涝 C.滑坡 D.寒冻

【答案与解析】本组题是围绕等高线图为切入点进行命题的,要充分利用等高线的特征、原理和应用等知识来解题。由图中信息可判断:1200米< R <1300米, 200米< Q<300米,所以R、Q两点的相对高度大于900米,小于1100米;第4题,依据图中四点的位置和数值关系,可以判断M点的海拔数值有两种可能:介于500-600之间或300-400之间;图中Q点所在地为山谷一侧的陡坡地区,需要防治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滑坡和泥石流。

【例7】(2007年上海地理高考卷60-62题)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人类也可以利用地震技术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分异、勘探石油。填图并回答问题。

60.2007 年4月2日,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附近发生8级强烈地震。该群岛发生的地震与其所处的板块位置有关,该群岛位于_______板块与_________板块交界处。该地震发生后,澳大利亚当局立即关闭东部海岸的海滩旅景点,以防_________(灾害)侵袭。

61.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状况可以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在“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中的方框内,填写地球内部各圈层和分界面的名称。

62.最近,我国在渤海湾发现储量逾10亿吨的大油田。该油田储量的探明是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结果。地震波分为纵波与横波,根据地震波传播原理,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是_________波。

【答案与解析】60.印度洋 太平洋 海啸61.详见下图62.横

本题考查地震的形成、引发的自然灾害及关联性等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地震在海洋中往往会引发地震。纵波能穿过固、液、气态,而横波只能穿过固态。

【例8】(2007年江苏地理高考卷2--4题)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米)”,途中虚线表示山脊线或溪流。读图回答3-4题。

3.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描述景观相符的是( )

A.a

B.b

C.c

D.d

4.d图中甲处最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

A.滑坡 B.地震 C.泥石流 D.火山

【答案与解析】3.C 4. A本题以等高线图为载体考查地质灾害等,解题关键是理解图意,获取有效信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形容瀑布的壮观。从题目提供的信息分析:a处悬崖,海拔较高,河流不流经;b处悬崖海拔低,相对高度低;c处悬崖海拔高,流域面积大;d处位于山脊线处,形不成河流。第4题,d图中甲处位于山脊线上,坡度大,又由于处于南方,降水多且集中,极易出现滑坡现象。

【例9】(2007年广东地理高考卷11-12题)读图及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1-12题。

11.河流R的流向为( )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12.若此图表示某类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形状况,此灾害最可能为( )

A.火山喷发

B.滑坡

C.地震

D.泥石流

【答案与解析】11.B12. B本题考查等高线、自然灾害等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第11题,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河流R的流向基本上是东西走向。由图上等高线数值可知该地区地势西高东低,所以河流流向为自西向东。第12题,从图中看,该地区坡度大,结合四种自然灾害特点分析,最有可能的是滑坡。

(四)其它灾害

【例10】(2007年广东地理高考卷1-2题)

1.在森林中一旦遭遇火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使用沾湿的毛巾遮住口鼻,顺风逃离

B.如果火势突然减弱,则可以放心休息

C.选择低洼地或坑洞躲避

D.伺机逆风突破林火包围

2.图1表示某时期内我国北方某地上空不同高度SO2浓度的变化。可能出现冷空气入侵的两个阶段是( )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②和③

D.③和④

3.如果H1、H2分别表示在拉萨和上海地区空中打开降落伞的最低安全高度,可以判断()

A.H1>H2

B.H1<H2

C.H=H2

D.H1、H2之间关系无法确定

【答案与解析】1. D 2.B 3.A本题考查森林火灾的自救措施等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森林火灾会顺风燃烧,顺风迅离是错误的。应观察火势,伺机逆风逃离林火包围圈。若火势突然减弱,更应趁机逃离火场,否则一旦风大,会造成危险。冷空气入侵时风力大,SO2浓度含量低。拉萨和上海地区海拔差异大。拉萨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阻力小,所以打开降落伞的最低安全高度大,上海则相反。

(五)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从成因上,自然灾害具有很大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灾害的群发性和严重性。如:

天文灾害→太阳黑子增多

气候灾害→暴雨洪涝的发生 →泥石流、滑坡

地质灾害→地震频发 断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

(六)我国自然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原因

我国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交汇处,地壳活动剧烈;我国季风气候类型、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使不同地区以及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交替出现水旱灾害;由于滥砍滥伐,过度放牧,导致水土流失、荒漠化加重;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分布很不平衡,一旦发生灾害,给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往往比人少地多的国家严重;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对防灾、减灾的投入相对不足。

(审稿:张兵编校:何新)

推荐访问: 高考 自然灾害 考点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