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浙江、上海新高考方案对非试点地区高中教育教学的启示

时间:2022-03-19 14:10:26  浏览次数:

摘 要:2014年9月浙江、上海新高考改革方案的正式实施,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非试点地区应及早研究、及时调整。本文着力阐述了新高考方案的创新之处以及带给非试点地区教育的几点重要启示。

关键词:新高考方案 高中教育教学 启示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确定浙江、上海先行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两省市于9月18日同时公布了深化高考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一时间,公众、媒体和专家纷纷就新高考方案的出台背景、变革理念、目标走向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与解读。自去年9月以来,笔者已三次赴浙江、上海与当地中学校长及教育考试院负责人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交流。本文试图根据两省市的高考改革方案和随后制定的配套文件,结合自已的实地探访体会,就新高考方案的创新之处以及对非试点地区高中教育教学的启示,略陈浅见。

一、浙江、上海新高考方案的创新之处

高考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它的变革与整个社会系统紧密相连,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推行新课改高考方案应积极稳妥地进行,而且稳定性也是我国高考制度改革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此次浙江、上海两省市新高考方案,虽然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不尽相同,但总体上体现出相同的改革理念,即“稳中求变,变中有新”的原则。

1.文理不再分科

我国高校招生考试从1957年开始实行文理分科制度以来,这项前后沿袭40多年的考试制度,在本轮高考改革中被终结。此次浙江、上海高考新方案,其考试科目采取“3+3”制,即考生考试总成绩由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选考科目成绩组成。在浙江,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是在历史、地理、思想政治、物理、化学、生物、技术等7门科目中选3门;在上海,则在历史、地理、思想政治、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6个科目中选3门。这意味着,在浙江和上海,考生将分别有35种和20种考试科目组合的选择。根据浙江省考试院的初步摸底调查,拟选择“理化生”和“政史地”之外其它科目组合的学生比例达到60%左右,可见选考科目制是对传统文理分科制的一次纠偏和校正,它满足了大多数学生对考试科目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考试科目的选择不仅事关考生的能力和兴趣发展,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考生的高考专业选择乃至高考成绩的排名。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文理不再分科,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变革。

2.不再“一考定终身”

两省市均实行必考和选考科目的结合,语、数作为高考统考科目,一年均安排一次考试,于每年6月进行。外语每年安排2次考试,1次在6月与语、数同期举行,另一次浙江为每年10月举行,上海则为元月举行。浙江高中学考和高考选考一考两用的考试时间为每年的4月、10月,上海高中学考合格性考试的时间为每年的6月,等级性考试时间为每年的5月。

3.以专业为导向

两省市都允许高校以专业或专大类提出不超过3门的选考科目范围,学生满足任何一门就能报考,高校设有确定选考科目范围的,考生报考无科目限制。这有利于扩大考生专业选择覆盖面,有利于保障考生选择选考科目的自由度。

以专业为导向,还体现在录取环节上,浙江方案明确“录取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平行投档”,上海方案表述的是“分学校实行平行投档和录取”,但在具体实施方法上可能会向专业平行投档倾斜。这种“专业+学校”的志愿填报模式,优先考虑和保证考生的专业志愿,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有利于促进高校专业教育质量的提升和重点专业建设。

二、浙江、上海新高考方案对非试点地区教育教学的启示

启示之一:高考最不坏的一个制度。

作为两年后也将加入新高考试点的省份,我们对于浙江、上海当下推行的新高考方案的审视,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既要看见变化,更要看见不变。新方案要改变的不是考试,而是考试的导向。在中国的现实语境里,高考从来就不是一个纯粹的教育问题,因此必须站在政治与社会的高度加以审视。这次国务院出台的新高考实施意见最出人意表的地方,就是并没有把注意力全部集中于考试招生本身,而是进一步加强了招生考试制度作为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所内生的在实现代际转换、社会阶层流动、改变个人和家庭命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是重建社会正义、公平与公正的稳定器。正如一位考试专家所说:“我不敢说当前的高考制度是最好的制度,但可以说,它是最不坏的一个制度”。这既是对这种制度的肯定,同时也表明它是一个有缺陷的制度,必须不断加以改革。但这种改革不是全盘否定,不是彻底颠覆旧有的经验和成果,也不是进行爆风骤雨的“革命式”变革,而是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稳中求变。

人们对高考改革的最大担心,就是怕改革导致中国基础教育的质量下降,这种担心的关键是考试这个“指挥棒”还在不在?新高考方案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仍然保留“考试”这个重要环节,同时也保留考试成绩仍然是高校录取“两依据,一参考”中最重要的指标,所不同的是考试的性质和目的发生了重大变化。也就是说,这根指挥棒还是要的,但它是指挥基础教育体系往素质教育的轨道前行,是指挥中小学走追求基础教育应有的本原性价值。

启示之二:学生自主选择是改革的突破口

新高考方案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是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增加学生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兴趣、特长和个性的发展,为此,新高考方案在考试类型、考试科目和考试组织上进行了重大变革,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大大提高。

首先是考试类别选择。浙江、上海两省市均实行分类考试,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采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为职业技能型人才提供不同招录渠道和发展路径。实行新高考后,高中学生必须在职业教育还是普通高等教育两条不同发展轨迹之间提前抉择。相对容易选择的是中职生,因为他们在中考之后就已经进行了一次选择,这部分学生主要依据全省统一组织的职业技能考试成绩进行选拔;比较难于抉择是普高生,他们必须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特长选择坚持还是放弃普通高等教育这条路径,他们若选择职高,则主要依据高中学考成绩进行评价选拔即可。

其次是考试科目选择。新高考打破传统的“文理分科”制度,考试科目采用“必考+选考”模式。此次改革,两省市进一步加大了选择力度,浙江从仅报考第一类的学生在自选模块上“18选6”,扩大到所有学生都要选考3门选考科目,上海选考科目仍然限于本科考生选考,从原来的选考一门扩大到选考3门。

第三是考试时间和效率的选择。两省市均把高中学考纳入统一高考评价体系,改高考一次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使统一高考与高中学生的关联度更强。两省市的外语科目,浙江的选考科目,一年提供两次机会,全科开考。这就意味着考试院将在两年中为每一科目提供四次学业水平考试机会,学生可以选择报考两次,选用其中一次成绩。学生何时参加第一次考试?是否要参加第二次老式?这都是摆在每位考生面前必须回答的问题。

启示之三:选修制将引领高中教育全面改革

选修制给高中带来的最深远变化是学生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从某种意义上讲,选考科目制的推行,将倒逼学校实施选课走班制,学校必须通过开展分类、分层、个性化教学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我国中小学长期普遍实行的是行政班级制,这种旧的教学组织形式将难以适应选修制度下课程的多样化实施和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实行选修选考制后,对高中学校最直接的改变将是教学组织形式改变,选课走班制的普及化,即中学将普遍呈现没有固定行政班级、没有固定教室,学生一人一张课表的情况。这一改变产生的冲击将是巨大的,用较早实行走班制改革的北京十一学校校李希贵的话说:“这场教育改革表面看悄无声息,实际上却惊心动魄”。这意味着整个学校、课程、老师都要转起来,选课走班制,不仅是教学组织形式的改变,它将进一步推动学分制、分层教学、跨年级选课制等变革的主动实现。许多科目将出现“学一科清一科”的情况,也会出现科目相同难度不同,科目相同教材不同,一个教室里的学生来自不同年级等新的状况,这对教师备课、授课,以及学校排课、教室安排、师资调配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湖北的高中学校要充分利用好改革前的缓冲期,大胆尝试“走班制”教学,可以预言,谁先驾驭了“选课走班制”这个利器,谁就拥有了未来高考的主动权,谁就把握住了学校转型升级的良好契机。

启示之四:教育理念将在冲突中走向新生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在阐述本轮高考改革目标、原则和理念时指出:“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改革的实质是以一种更加全面的评价观、多元的人才观和更深刻的公平观实现对‘唯分数论’的超越”。但是教育理念的变革是一个比制度和政策变革更漫长、更艰巨的过程,这就注定了高考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新旧理念的冲突将更为激烈。高考改革面对的思想观念的挑战,首要的是“唯分数论”,这是我国三十多年来的高考一直采用总分录取制导致的结果,要扭转学校、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分分必争的思想观念,唯一可行的办法是改革人才评价模式。新高考招生体制试图通过“分类考式、自选科目、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等措施,淡化分数的作用,打破“唯分数论”的桎梏。随着高校多元招生体制的推进,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完善,考生们会逐步发现,花费时间精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能力特长不仅可以在高考中得到认可,也会使自已终身受益。

教育观念领域的另一大挑战,是自古以来“重学轻术”的文化传统。中国人历来就有轻视技术的观念,认为那是“雕虫小技”,演变至今是职业教育不受重视,职来技能人才不被重用。随着“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等重要指导思想在新高考方案中落地生根,那种只有上名校、上研究型大学,才算成功、才算成才的观念将逐渐得到扭转。新旧教育理念的矛盾冲突可能增加改革的困难,延缓改革的进程,但是,高考改革毕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彰显了社会的主流价值,代表教育的正确方向,我们有理由相信,教育理念将在冲突中走向新生。

新高考方案有如一根全新的指挥棒,各级各类教育都将因之而或早或迟、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发生改变。及早关注、及早预见、及时调整,应该成为我省基础教育研究者、决策者、执行者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衷心期待在新的高考改革面前,湖北教育能审时度势,顺势而为,早日实现从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的历史性性跨越。

作者简介

杨朵西 湖北省武汉市关山高级中学教师。

推荐访问: 高考 浙江 教育教学 上海 试点
[浙江、上海新高考方案对非试点地区高中教育教学的启示]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