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电力检修技术培训教材编辑设计与呈现方式探索

时间:2022-03-23 09:10:19  浏览次数:

摘要:培训教材的编辑,作为企业特殊的文化产物,其核心的价值取向是“从企业可持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出发,满足培训者知识、技能掌握与个性发展的需要”。这一理念驱动教材设计的思路从“传授为本”走向“学习为本”,其结构呈现方式从“教程式”向“学程式”转变。以贵溪检修培训系列教材编辑为案例,探索培训教材的呈现方式与编辑设计。

关键词:电力检修;培训教材;编辑设计;呈现方式

作者简介:徐征宇(1982-),男,江西上饶人,江西中电电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贵溪分公司,技师;徐卫星(1954-),男,江西玉山人,江西中电电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贵溪分公司,高级工程师,高级企业培训师。(江西 贵溪 335400)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1-0014-01

贵溪一期4×125MW机组作为江西20世纪80年代最大容量的火力发电厂,经过二十几年的运行,已全面完成了历史使命。随着电力行业“上大压小”扩建项目的推进,随之替代的是贵溪三期2×600MW发电机组。为适应“上大压小”形势发展的需要,使广大从事125MW机组检修人员尽快转型升级,更新知识,提升技能,全面掌握600MW等级发电机组的技术性能和特点,管理维修好大型机组,已成为公司发展的重要任务。

作为电力检修企业,员工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只有培训自身实施可持续发展,企业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活力。针对贵溪三期“上大压小”600MW发电机组的技术性能和特点,为检修员工编辑一套相符对应的培训系列教材列入了可持续的培训战略中,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以中电贵溪分公司(以下简称“贵溪检修”)培训教材编制为案例,探索培训教材编制的“呈现方式与编辑设计”。

一、检修培训系列教材开发的思路与框架

1.以“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个性发展的需要”为价值取向

培训系列教材的编辑,作为企业特殊的文化产物,核心的价值取向是“从企业可持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出发,满足培训者知识、技能掌握与个性发展的需要”。作为电力检修行业,设备检修、机组维护是电力检修在不同时空下的作业组合,依据火力发电企业的专业分类,同时突出设备检修及其机组维护二条主线,本套教材以专业为单元,共分六个分册,即第一分册《汽轮机设备检修及其系统维护》,第二分册《锅炉设备检修及其系统维护》,第三分册《电气设备检修及其系统维护》,第四分册《热工设备检修及其系统维护》,第五分册《化学设备检修及其系统维护》,第六分册《燃料设备检修及其系统维护》,全套教材共约200万字。

2.打破传统教科书体系,呈现“学程式”教材的功能定位

教材性质功能的定位,决定了教材的编写思路和基本面貌,在使用教材进行教学时,“教”与“学”是一对最基本的关系,两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掣肘,在教学实践的动态进程中达到矛盾的统一。根据对“教”与“学”中任一方面的侧重和强调,就出现了“教程式”和“学程式”两大类教材,本教材呈现方式采用“学程式”教材编辑设计。一是在结构布局上以专业为册,以设备为章,以系统原理、设备结构、参数性能、拆装程序、检修工艺、质量标准、故障诊断各模块为节,教材的章节组织和结构特征,有机地将作业流程转换成学习流程,较为集中地体现了从“传授为本”走向“学习为本”的设计思路。二是教材编排新颖,各章节的划分、衔接、排序符合设备检修及其系统维护的作业规律,能清晰反映出设备及系统的地位、作用、内容、要求与特性,其逻辑结构与人的学习心理相符合,体现了“学程式”教材以人为本,重视员工这个学习主体的功能定位。三是以内容通俗、实用、便于自学为基本原则,在运用语言方面则力求文字精炼、插图简明、通俗易懂,更具有激发员工的学习愿望和兴趣。

二、基于可持续发展思路的检修培训系列教材建设

1.在内容上,以现场设备及系统为依据,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唯一性

本套教材在内容上与贵溪三期600MW火力发电机组的设备及其系统的结构、原理功能及性能相符对应。一是全部素材取决于设计院图纸、设备出厂资料及现场系统设备安装跟踪记录。教材中提供的内容、数据和图表经过严格的三级审核,并经收集现场信息对照核实,审定其准确性,以提高教材的整体质量为宗旨。二是教材的选材突出精炼求新的原则,以贵溪600MW机组的技术独特性为导向,对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高技术含量的设备作重点介绍,能有效满足机组检修新生产人员上岗资格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和继续工程教育的需求;可作为从事600MW火力发电机的安装、运行和调试人员的培训教材。

2.在知识点上,把握技能与知识点的比重,体现知识的核心为技能部分

培训教材的编辑,特别是专业技能培训教材,我们以“突出技能为主、知识是技能补充”为编写原则。在编辑中,一是把各知识和技能点的安排是否合适,简述是否准确清晰,理论补充是否到位,其编写原则是否得以体现作为审核标准。二是在阐述深度方面则以高技能人才培养定位的“必需”和“够用”为原则,力求从基本概念上阐明问题,同时将必备知识融入到技能要求的描述中,对一些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不做推导和认证,只作定性介绍,突出“知识”为“技能”服务的理念。

3.在思考练习布局上,从封闭、定向,走向开放、多元

思考练习题的定位与排序,以打破传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进行机械的、烦琐的、孤立的训练模式,从按对系统的整体感受理解,过渡到对局部设备结构原理的细细品味,再延伸到教材之外检修工艺标准的掌握及现场故障诊断拓展的逻辑排列,这样的思考练习系统设计,一是以转变员工学习方式为突破口,鼓励求异思维,提倡多角度思考、多样化方法,有利于促进个性化学习和培养创新能力。二是符合在岗员工阅读心理和认知规律,加强了学习的整体性和有效性。三是意味着编者鼓励学者对教材的解读需摆脱琐碎分解的思路,走向整体和综合意义上的体验和感悟。

三、教材网络课程的开发利用,拓展了培训资源的双重价值

培训教材的建设,丰实了培训体系课程资源的积累,其传授功能正由以知识传授为主向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多功能方向发展;同时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条件下,推动我们在企业网站上建立起“教材网络课程”。网络资源的开发,一是为员工提供在线学习的平台;二是教材文本中大量表格、数据、图文的直接复制与拷贝为检修管理人员制作检修计划、检修工艺卡和检修文件包提供了可靠、便捷的资源,实现了培训资源的共享,进而实现“战略、培训、绩效”的目标。

四、思考与启示

第一,贵溪《600MW火力发电机组检修技术培训系列教材》的编辑,无论是编者、审核还是编委会,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全新的尝试能否得到读者的认可,还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改进与完善;更需要依据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改造、设备变更,及时准确更新培训教材的内容,使其更好地为生产服务,还需要体系的支撑。

第二,纸质教材的出版,实现了员工人手一册,但教材中的知识是静态的,只要善于学习、理解、记忆、掌握,发扬在探究中求学的精神,就能转化成动态的能力。我们期望本套教材能成为检修人员日常管理工作中随查随用的实用工具,我们更期望本套教材能够成为检修人自我发展的成功指南,但需要政策的导向。

第三,培训教材的编辑,作为企业特殊的文化产物,保存并激活了工程设计和机组安装中大量珍贵的原始图纸资料,使原本躺在资料室中的隐性资源,成为广大员工手中的显性资源,使其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价值,更需要文化的渗透。

(责任编辑:刘丽娜)

推荐访问: 培训教材 检修 呈现 探索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