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中药学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时间:2022-03-14 08:32:59  浏览次数:

【摘要】基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中药学带来的影响,本文率先提出中藥学培养应加强思政和专业自信教育、加开职业针对性课程的改革措施。优化课程结构,深化教学体系改革,为今后的中医药类专业的良好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中药学 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大众化 思政教育

【基金项目】本论文获湖南省高层次卫生人才“225”工程骨干人才项目,湖南中医药大学青年骨干教师项目,湖南省教育厅“十二五”药学重点学科项目资助。

【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3-0235-01

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划分标准,目前大学本科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到“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量与质统一的概念,应以“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的两个重要转变为办学根本。而目前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是高校降低分数,降低要求和标准所实现的,使得扩招的一般高校的平均生源质量降低,高校人均资源减少,导致教学质量和人才输出质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斯坦福大学某校长曾说“如果大学的招生规模扩大一倍,则需要20年的时间才能恢复到原来的教学质量。”目前的中国高等教育正面临这个严峻的问题。如何在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基础上保证人才输出的质量,对于关乎人类健康的中医药类院校尤为重要。为解决这一难题,保证医药类高校人才输出的质量[1],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本文结合目前医药类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率先提出加强思政和专业自信教育、加开职业针对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的探索性改革措施,为今后的医药类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支撑。

1.加强思政和专业自信教育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品德好、专业优的可靠人才[2]。因此,不仅要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3],更要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高校时曾说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尤其是现代社会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巨大影响,社会新道德的冲击,各种思想群起涌向青年大学生,以及大学生的个性鲜明但自身价值观尚未确立等因素,要求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专业自信和责任心教育要放在高等教育的基础环节。尤其是关乎人们生活健康的医药行业,医学生药学生的品德素质直接决定着医药行业的未来。因此,将加强思政和专业自信教育放在中药学基础性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加开职业针对性课程

当前医药行业竞争激烈,目前的中药学批量无差别的教育模式很难给初入职场的应届毕业生带来优势[4],为此我们提出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根据准毕业生的职业方向进行短期针对性的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发予证书,培养出来准毕业生的就业率高、稳定性好、职业适应能力强。学生既学到了技能,又获得了证书,既强化了知识与实践能力,又可增加就业筹码。部分培训课程列于表1。

3.展望

中药学人才的培养是中药现代化和全球化发展的未来,中医药现代化步伐带来的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对中医药学的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审视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中药学带来的影响,要求我们要加强中药学大学生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紧密度,提高学生对中药学专业学习的能动性,保证医药类高校人才输出的质量。因此,本文率先提出加强思政和专业自信教育、加开职业针对性课程有机结合的探索性改革措施,促进医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培养出适应新时代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建设的中药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匡海学.厚基础 重传承 提高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J].中医教育,2014,(03):1-3.

[2]Ji Chena, Bertrand Loyeungb, Chris Zaslawskib, et al. Comparis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ducation between mainland China and Australia-a case study[J]. J Integr Med. 2016. 14(4): 291-296.

[3]袁志鹰,夏新华,杨岩涛,等.专业认证下的中药学专业教育改革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13):8-9,24.

[4]谢和平.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6, (1):4-7.

作者简介:

朱俊平(1995.02-),女,新疆昌吉人。

刘文龙(1977.06-),男,湖南邵阳人,副教授,实验中心副主任,博士,主要从事实验教学改革与管理、中药质量、中药新剂型、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

推荐访问: 中药学 导向 培养模式 需求 改革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中药学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