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实践与发现

时间:2022-03-12 08:18:26  浏览次数:

摘 要:环境污染是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为环境治理领域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是“环境微生物学”教学的目标和出发点。但是,目前,“环境微生物”教学仍然有很大改进的空间。建立在近几年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笔者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阐述新形势下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存在的缺陷,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看法,希望能对同行有一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环境微生物 教学实践 环境污染治理

中图分类号:Q9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4(c)-0141-02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微生物学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科教兴国是我国的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手段,因此,“环境微生物学”课程也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环境科学和生命科学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作为一个交叉学科,环境微生物学包含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1],而且,“环境微生物学”领域新的理论观点、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技术方法还在不断地涌现。这些为高校环境微生物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鉴于此,笔者在自身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校环境微生物学课程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同行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和借鉴,促进高校环境微生物学教学的发展。

1 增强教科书的针对性和前沿性

环境微生物教学要具有实用性和前沿性,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环境微生物学是环境科学和微生物学的交叉学科,教科书的内容包括了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环境领域的应用。以笔者所在师范院校使用的环境微生物学教科书为例,全书共分为十二章,其中前七章详细介绍了微生物的分类、生理特性、生境、遗传和变异,后五章阐述了微生物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在选择教科书的过程中,人们发现,目前国内大多环境微生物学教科书的很多章节与普通微生物学教科书存在较高的知识重复性,造成了教科书资源的浪费。因此,笔者认为,在高校环境微生物学教科书的章节设置上,同一类型的院校应该联合起来,编著适合自身的教科书。比如:对师范类院校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基础微生物学是一门必修课,因此,在编排环境微生物学教科书时,可以减少微生物基础理论部分的内容,将更多的重点集中在微生物在环境方面的应用理论与技术方面,从而提高教科书的实用性。另外,环境微生物教科书的编写要具有前沿意识,及时更新,使其具备知识的时代性、价值性、紧迫性、过渡性和发展性[2]。只有这样,在环境微生物学的教学中,才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学科的最新知识和发展进程,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环境微生物学领域的优秀人才。

2 提倡教学过程中的小班教育

我国在21世纪之前普遍实行大班教学,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和教育理念的发展,大班教学暴露出诸多弊端,如:大班教学在高校进行理论知识学习期间,见习机会少、知识掌握程度无法保障、考核方式单一[3]。小班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以促进青少年既全面又个性发展的缩小班级规模的教育模式,它具有以下特点:班级规模较小,一般是25~30人;教室的空间格局别具一格,抛弃了原来的矩形,设计了马鞍形、品字形等各种形状,更加具有趣味性;此外,小班教育以学生为主题,更加注重学生的需要,采用对话式教学[4]。我国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小班教育,首先在上海、深圳等一些发达地区展开,进入21世纪后,小班教育在我国已经进行推广。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是环境科学与微生物学的交叉,同时,又与社会实践联系密切,因此,采取小班教学,让所有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将对知识的传授和理解都起到极大地推进作用。比如,在小班教学中,可以更好地推行探讨式教学,让学生针对突发性的环境问题,分小组讨论其根源以及环境微生物学在解决问题中可能的应用。在讨论过程中,老师可以间接的指导学生抓住问题关键,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对学生不理解的问题进行总结[5],最后有针对性的讲解重难点。显然,小班教学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思维和社交能力。但是,到目前为止,有条件进行环境微生物学小班教学的国内高校并不多见,在这一方面,国内高校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3 结合实际问题,开展实验教学

实验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纽带,如果只有理论教学而缺乏实验教学,很难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6]。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应该体现出其环境科学和微生物学的学科交叉性。尤其是对于已经完成基础微生物学理论课和实验课学习的学生来说,没有必要进行重复性的实验训练。相反,应该加强与环境问题密切相关的大型综合性实验的设置,让学生把理论课中所学到的交叉知识,综合运用到实验中去。这种综合性实验的设置,一方面能够真正实现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针对环境问题开展实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这种大型综合性实验教学更能培养学生整体把握实验设计,综合分析问题,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处理问题的综合素质,为其日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实验教学中,针对农业生产中的连作障碍问题,设置了综合性的实验,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从连作和非连作小麦的根际土壤中,分离既能固氮、解磷解钾又能耐酚酸类的微生物,并通过生理生化和测序对这些微生物的种属进行鉴定。整个实验分四次完成,对学生思考和动手能力实现了系统的训练,也帮助其更深层次地理解了环境微生物学与农业生产的密切相关性。

4 结语

环境微生物学是环境科学和微生物学的交叉,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目前,环境微生物学的知识与研究方法仍然处于快速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这就需要从事课程教学的教师随时追踪学科前沿动态,关注环境微生物学教材的改革和创新,不断改进环境微生物学的教学方法,完善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小凡,周伟丽,袁海平,等.环境微生物学教学与实践[J].探索与实践,2013(41):233-234.

[2]满忠坤.前沿问题与教育研究的前沿问题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4):8-11.

[3]秦旭芳,刘慧娟.大班额问题下学前教育实习的困境与出路[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6,1(11):4.

[4]宋增福,殷玉新.小班化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启示反思[J].教育教学论坛,2015(17):135-137.

[5]郑喜清,邸娜,王靖,等.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5(6):149-151.

[6]周俊,刘明,曹海平.浅谈开放式实验教学的优点[J].职业教育,2010(1):107-108.

推荐访问: 微生物学 教学实践 发现 环境
[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实践与发现]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