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基于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时间:2022-03-09 10:23:25  浏览次数:

摘 要:独立学院普遍存在校园文化底蕴不足,优质教学资源缺乏、分散等问题。近年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以促进学院内涵式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独具特色的“中大新华讲坛”为平台,打造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品牌,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育人环境,并通过整合平台资源,把社会各类优秀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资源,搭建起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新机制,为独立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5-0004-03

獨立学院是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建校时间不长,校园文化底蕴不足,优质教学资源缺乏、分散等是独立学院存在的共性问题。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独立本科院校。近年来,在协同创新、资源整合、合作共赢的教育形势下,学院提出“开天窗、接地气”的办学思路,坚持走内涵发展、质量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的道路,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其中一项重要的创新性经验就是以“中大新华讲坛”为平台,打造独立学院特色文化品牌,并搭建起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新机制。

一、以“中大新华讲坛”为平台,打造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品牌

杨叔子先生指出:“一所现代化的大学,必须具有一个很高的文化品位,构筑一个富有活力的高尚文化生态环境,形成一个朝气蓬勃的浓厚的学术氛围,充满着求真的科学精神和求善的人文精神,教育人、启迪人、感染人、引导人,充满着对人的终极关怀,充分调动人的主体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滋养着优秀人才的成长。”校园文化是大学的隐性课程,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是润育优秀人才的“沃土”。校园文化的建设除了校园景观、校舍等,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学术讲座、文化节、艺术节、科技月、教学月、读书节等,其中学术讲座是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和打造校园文化品牌的最有效途径。自大学建立以来,学术讲座一直是大学文化、学术交流的重要手段,随着现在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的发展,高校对学术讲座的建设更是日益重视[1]。对学生而言,学术讲座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学生了解专业前沿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对高校而言,高层次的学术讲座能有效丰富校园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浓厚学术氛围,在实现文化育人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对社会而言,学术讲座是社会各界各行各业学者参与学术交流、参与高校教育和教学的重要平台。因此,学院以建设特色学术讲座为抓手,打造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品牌。

1.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具有学院特色的“中大新华讲坛”

学院自2013年起,在整合校内已有的学术讲座、学术论坛等学术交流平台的基础上,策划由名人学者、成功企业家、教师、家长、校友、学生共同参与教育的校园文化大讲坛— “中大新华讲坛”。学校对“中大新华讲坛”做统筹规划,设定开设标准,坚持开放性、高雅性、互动性与群众性的原则,结合学院“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开设“新华学者讲坛”“新华家长讲坛”“新华企业家讲坛”“新华青年教师讲坛”“新华学子讲坛”等五大讲坛。“新华学者讲坛”让学生有机会与国内外名家学者面对面交流,学生可以了解到专业前沿的、深入的知识,使学生具有开放融通的思维和国际视野。 “新华家长讲坛”是整合学生家长这一遍布各行各业优秀的人才群体作为讲坛的主讲人或嘉宾,学生从父母身上了解社会,直观感受到各行各业的性质和特色。同时,家长以职业人的身份参与到学院育人工作之中,了解学院的育人工作,为家校合作、共同育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新华企业家讲坛”是以企业家、优秀创业者面对面与学生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以最直接的方式了解创业知识和经验,企业家、优秀创业者与学校协同育人,传递艰苦奋斗精神,传授失败和成功的经验。“新华青年教师讲坛”为青年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或科研项目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或心得,或分享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和事业追求等搭建了平台。青年教师年龄、思想比较接近年轻学生,容易引导和帮助学生。“新华学子讲坛”邀请优秀校友进入课堂,分享学习方法、谈学习经验和社会经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爱校情怀。

2.以“中大新华讲坛”为平台打造校园文化品牌的主要经验

(1) 制定保障“中大新华讲坛”组织工作有序开展的管理制度。为保障讲座组织工作落实的时效性和实效,学院制定了《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学术讲座管理办法》《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网站管理办法(试行)》《关于调整“新华讲坛”主办单位的通知》等管理制度,从制度上明确组织分工、责任到人,让讲座的组织开展做到有条不紊,各单位协同完成。

(2)将“中大新华讲坛”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规范管理。独立学院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的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更具有功利性倾向,学生往往对那些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或对就业帮助不大的学术讲座兴趣不大。在信息化时代,知识和信息获取方式的便捷和多样化,更是让不少学生觉得没必要到现场聆听讲座,从而忽略了讲座的现场体验、互动和思想的交流、碰撞。为此,学院将学术讲座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并制定了《关于学生参加学术型讲座纳入公共选修课系列进行学分认定管理的通知》,从制度上提升了“中大新华讲坛”的地位,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参与学术讲座的积极性[2]。学院通过信息化手段完成讲座的出席登记,在各学术报告厅安装与校园卡挂钩的考勤机,按校园卡打卡次数统计学生参与学术讲座的场次,并予以相应学分币的奖励。自实施以来,据学院一卡通中心的数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30日已有69 809人次参与了学术讲座的聆听并获得了对应学分币的奖励。

(3)建立专题网站,让品牌的力量发挥最大效用。每一场讲座的场地容量有限,学生接触面有限,学院通过建立专题网站,给更广大的学生提供一个全面了解讲座内容的平台,让单一的学术讲座以立体化的形式呈现。网站设有讲坛动态、往期回顾、下期预告、精彩视频、在线交流等栏目。每期发布的讲坛内容包含主讲人简介、现场视频、内容简介、相关知识点视频推荐链接、推荐书籍等。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还把录制的讲座视频编辑制作成微课,按知识点分类逐步形成系列微课资源,并放置于校内自主学习网络平台供广大师生学习,让品牌的力量发挥最大效用。

(4)储备一支演讲队伍。“中大新华讲坛”除邀请国内外知名人士、校友、学生家长演讲外,还与省文联、省社科院、省科协、各类企业行业及母体学校中山大学等取得联系,不断丰富补充演讲专家的资源,建立了全方位、开放式的演讲人才库,保证了中大新华讲坛长效机制的建立。

3.以“中大新华讲坛”为平台,打造校园文化品牌的成效

近年来,学院从精心策划、制定和完善各种保障制度、搭建专题网站、储备全方位和开放式人才库等方面整体、有效地推进“中大新华讲坛”的建设。目前学院的“中大新华讲坛”已具有一定体系,能满足不同受眾的需求。在近三年的时间里,邀请社会各行各界的精英人士250余人,举办专题讲座、人物访谈、报告会共236场,讲座报告厅座无虚席,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校园人文风景线。近年来,学院浓郁的学术氛围吸引了国内外大量不同层次的学术会议和大型学科竞赛等活动在学院举办,如学院近期承办的“国际护理教育论坛”“海外两岸内分泌及代谢学术研讨会”“中国大学生公共管理案例决赛”“首届中澳临床药学论坛暨中澳临床药学实践培训班”“中国社会语言学会首届高峰论坛”等。“中大新华讲坛” 活跃、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创新氛围,大力促进了国际、国内、省内和社区文化在学院的交流融汇,使之成为区域文化发展的中心。“中大新华讲坛”已经成为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首席校园文化品牌,是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切实有效载体。

二、探索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新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中大新华讲坛”是连接各方资源的纽带,学院以“中大新华讲坛”为平台,整合社会各类资源参与教育,探索建立与社会、家庭等资源深度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和育人模式。

1.第一、第二课堂协同育人

学院以“中大新华讲坛”为抓手,开展“两大课堂”共同育人。“中大新华讲坛”是第一课堂的课外形式,又是第二课堂的课上形式,兼具两个课堂的优势与特点,是贯通两个课堂的重要阵地和桥梁。同时,因为讲演者的名人效应和内容的宽广性、深厚性、前沿性等,使讲坛带有高端性特点,这使得讲坛本身不仅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而且对两个课堂和整个素质教育工作具有导向性、引领性的功能作用。

2.双师同堂协同育人

学院以“中大新华讲坛”之“新华企业家讲坛”丰富的企业、行业优秀人物资源为依托,在为我院师生做专题讲座的优秀人员中,遴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具有一定的理论造诣的优秀企业家、行业专家进入课堂,参与到教学当中,实现双师同堂。这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它在学院已蔚然成风。如学院法律系2013级法学专业同广州越秀区人民法院共同开展“双师同堂”实验课。实验课由李岚教授主持引入课程主题,请黄莹法官讲授刑事证据制度的应用,请程健秀法官分析司法实践案例,课程中学生可以与两位法官进行面对面的互动。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为了让学子们对新闻行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邀请资深媒体人张翼鹏老师(曾任人民日报编辑、记者,环球人物杂志社编辑部主任,现任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主编)为中文系2014级学生讲授新闻写作课,以“全媒体时代的变与不变”为题讲授今天媒体的现状与特点。双师同堂教学的开展,非常适合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优秀的行业人士、企业家直接参与课堂教学,能切实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深受学生喜爱和支持[3]。

3.家校协同育人

学院以“中大新华讲坛”之“新华家长讲坛”为平台,整合学生家长这一遍布各行各业优秀的人才群体和资源,让学生家长通过讲坛展示自己在做学问、创业、工作等过程中的经历和体会,家长以职业人的身份参与到学院育人工作之中,让学生从父母身上了解社会,直观感受到各行各业的性质和特色,分享父母的成功经验和应吸取的教训,并生动具体地了解行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为进入社会、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打好基础,从而培养学生树立一种跨界创新、跨界发展的自觉性,这也是学院践行“三早”(即早期接触工作实践、早期认识社会、早期实现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教学原则的重要体现。同时,家长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学院的育人工作,为家校合作、共同育人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学院将课堂教学向学生家长开放,引入社会监督机制,让家长参与学院的教学工作、教学监督和教学改革,把学生家长作为学院课程教学质量监控的一股新力量。

4.校际协同育人

学院以“中大新华讲坛”为平台,整合各方资源,请在聘的海外高校首席教授、学科带头人、高级校外导师等专家学者,来学院讲课、开设学术讲座,指导青年教师教学方法和开展科研活动,传授海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及技巧,指导他们申请课题开展科研工作,撰写论文协助发表等,这切实效地提升了青年教师课堂授课的质量。近年来,学院与美国、英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等多所院校或学术机构签订合作交流项目协议,开展的交流项目共十余个。

5.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学院在充分调研,听取家长、校友、优秀企业家们在参与学院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所提出的意见,在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的基础上,各教学单位调整和完善各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修订了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近年来,学院以“中大新华讲坛”为资源的连接纽带,整合各方资源,与企业共建专业实验室、共建实践基地,共同拟定相关课程教学、实训教学等校企共同育人的合作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家长参与学院课堂教学并提供意见反馈。在协同育人的机制中,学院切实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企业事业单位也获得人才收益,开创了学生、学校、家庭、企业共赢的局面。2016年,学院近100个竞赛团队在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中获得各种奖项。其中,在首届中国大学生公共管理案例决赛中,学院学子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的优秀学子同台竞技,学院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等得到评委的认可并获得铜奖。2016年,学院在各行各业的毕业生开展调研活动30余场,调研范围涉及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50余家,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的质量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学院培育的毕业生品质给予高度评价。学院近三年的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稳居全国独立学院前茅。

参考文献:

[1]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8(4):3—7.

[2]杨叔子.人文教育现代大学之基——关于大学人文教育之我感与陋见[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3]鲍育育,沈诗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育人机制探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8(7):11—12+17.

(责任编辑:朱 岚)

推荐访问: 育人 协同 校园文化 品牌建设 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