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云阳县生态渔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时间:2022-05-18 11:00:07  浏览次数:

摘   要   重庆市云阳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长江及其支流分布在县境内,具有水域资源较丰富、水资源充沛等优势,对发展生态渔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分析了云阳县生态渔业资源情况及发展现状、蓄水后库区生态环境变化及对渔业的影响、发展生态渔业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发展三峡库区的方向与重点,措施与对策,以促进云阳县生态渔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增加渔民收入。

关键词   生态渔业;三峡库区;现状;对策;重庆市云阳县

中图分类号:S931.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31-033-04

知网出版网址:http:///kcms/detail/50.1186.S.20141201.1723.014.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4/12/1 17:23:38

重庆市云阳县境内“一江四河”,淹没区溪河纵横,长江在境内流程68.1 km,流域面积100 km2以上的河流13条,其中一级支流有彭溪河、汤溪河、长滩河和磨刀溪,水域资源比较丰富,水资源充沛。全县有水面2.034万hm2。其中水库150座,面积786.67 hm2,是较好的渔业发展基地;山平塘、池塘8658口,面积3400 hm2,主要分布在海拔600 m以下低山区,以水产养殖专业户、重点户所建鱼池较为集中连片,是水产养殖的主体水面;可养鱼稻田面积3900 hm2。

库区形成后,在175 m水位时,有水域面积1.24万hm2,库区库湾、库汊众多,其中66.67 hm2以上的开阔内河水面5处,成片开阔库湾面积3.33万hm2,区域内绝大部分水域为流速小于1 m/s的缓流区和静水区,特别是较为开阔的内河库湾,常年为静水区,大量的落叶、秸秆等物质涌入其中腐烂、沉积,成为鱼的天然饵料,丰富的水资源是发展水产养殖的理想场所。三峡水库具有独特的调运方式,在鱼类主要生长期一般控制在145 m水位运行,其相应的库区可养鱼面积将相对稳定。此外,库区山高坡陡,溪流多,雨量充沛,有着丰富的山溪流水养鱼环境条件。库区多样性的生态环境条件,适应于多样性的渔业利用模式,养殖多样性的水产新品种,渔业发展的水域资源极其丰富。

1 云阳县生态渔业现状与问题

云阳县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已查明有鱼类180多种,其中上游特有鱼类112种,包括国家一、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中华鲟、白鲟、达氏鲟、胭脂鱼等;三峡地区有鱼类127种,常见的经济鱼类有20多种,具有多样性丰富的鱼类种质资源,主要有鲤、鲫、草鱼、鲢、鳙、青鱼、南方大口鲶、圆口铜鱼、铜鱼、黄颡鱼、鳜、泥鳅、岩原鲤、裂腹鱼等。还有较为丰富的鳖、龟、大鲵等重要经济动物。库区丰富的水生动物资源为渔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种质保障。同时,加上境内众多水质优良的塘、库水面和丰富地下冷热水资源,发展渔业条件十分优越,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云阳县有从事鱼类人工繁殖的单位有3家,年生产鱼苗8000万尾,品种主要是鲢、鳙、鲤、鲫和草鱼,基本满足云阳县现有养殖水面的需要。2013年,云阳县成鱼产量5680 t,其中江河捕捞268 t,养殖5412 t,渔业产值5540万元。水产养殖品种以常规鱼类为主,占97.3%,其中草鱼占30.5%,鲢鳙41.3%,鲤19%,鲫8.5%,名特优水产品仅占2.7%,主要品种有黄鳝、湘云鲫、黄颡鱼、鲶鱼等。近10年来,由于投入少、基础薄弱,水产品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目前,云阳县渔业养殖业还相对滞后。(1)资源利用率低。境内水资源丰富,河流、水库和溪沟众多,地下水资源相当丰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对水资源特别是大水面资源的开发利用还相当不够。(2)养殖单产低。主要原因是先进的养殖技术和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较差。(3)养殖品种质量不高和结构单一。仍以“四大家鱼”为主,没有主打品种和优势品种,且品种质量不高,良种化率低,结构不合理,直接导致养殖效益低,发展缓慢。(4)资金短缺。由于云阳县是山区大县,经济贫困,加上移民搬迁,出现产业空虚等问题,政府对渔业的扶持相当有限,因而减缓了渔业的发展速度。

2 三峡库区蓄水后对渔业的影响

由于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上涨,土地淹没,水面变宽,水流减缓等综合作用,致使库区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也直接对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2.1 水体变化

蓄水前,库区的长江干流和许多支流大都河面狭窄,“比降”和落差较大,流速较快,特别是长江三峡,更是水急浪高,漩涡纵深。蓄水后,以上情况已完全消失,随之出现的是一种新的水体状态。(1)水流变缓。由原来的急速流水水体变成现在的微流水水体,有的支流形成的库湾几乎接近静止状态。因此,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直接导致水体自净能力下降,水环境容量降低,加上大量物质的沉积转化,致使库区水环境质量压力增大,部分支流水环境质量有下降的危险。(2)水体加深。由于目前的水深已达几十米,最深处达百多米。因此,水体过深必将形成自然分层,自上而下水温变化幅度加大,虽然透明度会因物质的沉降而有所提高,但深达几十米的水下仍然难以受到阳光的照射,其理化因子会与表层水相差很大,这就为各种物理和化学变化创造了条件。(3)水面加宽。由于水位上涨,库区水面加宽,仅核心库区水面就扩大近1倍。这既有利于渔业开发,又由于增加了水体的蒸发量,对库区气候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2 水质变化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监测资料,三峡库区蓄水期间,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水质以Ⅱ~Ⅲ类水为主,总体上与蓄水前无明显变化,蓄水后呈轻微好转趋势。但是,由于淹没了大量土地、城镇和植被,其土壤中的有毒有害和有机物将逐步被溶解,加上上游城镇不断的排放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以及农业面源污染,随江水带入的泥沙、有机物碎屑的沉降和聚积等,在库区水体自净能力下降的情况下,将对库区水体水质带来巨大的潜在威胁。因此,要保持库区水质良好,关键在于提高污水处理率,改善农村环境,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同时,大量的库湾、库汊由于水流接近于静止,更容易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污染,并在底层水和底泥中慢慢富集与释放,从而影响整个库区水质。

2.3 对渔业资源的影响

鱼类是水域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库区蓄水,改变了原有水域的理化结构和环境条件,对鱼类的影响是巨大的,不可逆转的,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

2.3.1 对鱼类种群结构和数量的影响

由于蓄水后环境的改变,对各种鱼类的影响因其生活习性不同而各异。根据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对适宜缓流的鱼类是有利的,对适宜急流的鱼类是不利的;对适宜浅水的鱼类是不利的,对适宜深水的鱼类是有利的。因此,库区基本形成后,鱼类的种群结构将重新分布。大库内将以适宜缓流和深水的鱼类为主,而适宜急流和浅水的鱼类将迁移至大库的边缘及其上游河段。同时,由于水位的上涨,并相对固定在某个高程上,导致能够保持急流水和浅水的区域减少甚至消失,加上一定河段内鱼类容纳量是相对稳定和有限的,因此,适宜急流和浅水的鱼类在库区形成后,因其栖息空间急剧缩小,种群数量会大大减少。相反,由于库区面大水深,适宜缓流和深水的鱼类的栖息空间扩大,其种群数量将会逐步增加。

2.3.2 对鱼类繁衍的影响

蓄水前,原长江及其支流有很多各种鱼类的自然产卵场,这些不同类型的产卵场对长江鱼类的自然繁衍和维持生态平衡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是,由于蓄水后水文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水体流速不够,浅滩、深浩、沱湾被淹没,产卵场的必要条件已不再具备,因而原有绝大多数产卵场已不复存在,致使许多长江鱼类的自然繁殖无法在库区内完成,即使能够顺利产卵,也难以孵化和成活,对库区鱼类的自然繁衍和维持种群数量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由于鱼类种群结构的变化,原有的捕捞方法和工具已难以在新环境条件下发挥作用,因此,捕捞渔民必须更换渔具,必须从新适应环境和学习捕捞方法,在一定程度增加了渔民的负担,减少了收入,造成了部分渔民生活困难。

3 云阳县发展生态渔业的制约因素

3.1 渔业基础较薄弱

(1)云阳县规模化和标准化养鱼水面较少,不足200 hm2。由于山多地少,养殖水域扩展空间小,产业较难做大。(2)经济欠发达,经济总量小,综合实力弱。地方财政用于渔业的投入跟不上生态渔业发展的要求,工商企业、养殖业主用于渔业生产的资金亦较为短缺,目前渔业生产仍以传统的常规鱼类养殖为主,大多为1家1户分散经营,规模小、效益低。(3)鱼苗种不足。目前云阳县鱼苗种生产还停留在低水平状态,仅能生产常规养殖鱼类的苗种。发展生态渔业所需的名特优新苗种仅有少量生产,绝大多数靠外地购买,苗种的不足制约着生态渔业的发展。

3.2 渔业科技滞后

云阳县水产专业技术人员较少,乡镇无一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和人员。科技对渔业的支撑力量不强,渔农运用科技成果的能力较弱,渔业科技滞后,创新能力不强,标准化生产程度较低,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亟待提高,生态渔业的规模化、产业化进程缓慢。

3.3 江河渔业资源衰退严重

江河鱼曾是群众食用的主要鱼类,捕捞业曾是渔业的主要产业。三峡水库蓄水后,水面变宽,水流减缓等综合作用,致使库区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也直接对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带来相当大的影响。表现在:(1)对鱼类种群结构和数量的影响,大库内将以适宜缓流和深水的鱼类为主,其种群数量将会逐步增加。(2)对鱼类繁衍的影响,由于蓄水后水文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水体流速不够,浅滩、深浩、沱湾被淹没,产卵场的必要条件已不再具备,因而原有绝大多数产卵场已不复存在,致使许多长江鱼类的自然繁殖无法在库区内完成,即使能够顺利产卵,也难以孵化和成活,对库区鱼类的自然繁衍和维持种群数量带来了巨大的威胁。(3)由于过度捕捞和电、毒、炸等破坏渔业资源的不法行为,也使江河渔业资源逐年衰退,捕捞产量下降较大。虽然采取了加大渔业执法力度、江河人工增殖放流等保护渔业资源的措施,但由于库区成库时间较短,库区天然水域水生生物生态体系的恢复和重建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4 云阳县生态渔业发展方向与重点

4.1 发展方向

以确保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和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通过应用现代科技、设施装备和合理的生产模式,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水体单位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具体突出“三个实现”,即实现渔业和环境的和谐,实现生态和高效的协调,实现渔业空间的拓展。

4.2 发展重点

依据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在全县构建山区生态流水渔业建设区、大水面水域天然渔场开发等,基本形成自然环境和谐、基础设施优良、渔业结构合理、区域特色鲜明、科学技术先进、运营机制新颖的现代生态渔业发展格局,促进渔民收入稳定增长和渔区社会繁荣进步。重点推行下列4种模式。(1)池塘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重点是减少药物使用,降低对水体的氮、磷排放。(2)大水面天然渔场开发模式。通过开展鱼类人工增殖放流建设天然渔场,既可积极主动地恢复已经衰退的水生生物资源,改善鱼类的群落结构,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为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也可直接为捕捞渔民增加收益,为百姓提供优质水产品,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如育苗、水产品加工和休闲观光渔业等)的发展,从而达到改善水体环境,修复渔业资源,实现水生生物多样性的目的。(3)山溪生态流水养殖开发模式。利用丰富的山涧溪流水资源发展生态流水养殖。(4)休闲生态渔业模式。利用渔业生产设备和空间、渔具渔法、渔业产品、生产活动及渔村人文资源等,充分发挥渔业休闲旅游功能,使渔业一、三产业协调发展。

5 云阳县发展生态渔业的对策与措施

5.1 切实加强生态渔业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通过市县乡三级联动,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重点,落实具体措施,抓好实施工作。要强化制度管理。通过划定重要渔业水域,建立重要种质资源保护区,完善水产养殖和水域规划布局,促进云阳渔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5.2 着力完善渔业经营体制机制

进一步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推进水域、滩涂承包经营权合法合理流转,加强规范管理和服务,努力构建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渔业经营体制。通过发展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渔业龙头企业,培育现代渔业经营主体。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在项目立项上予以优先,资金上给予补助,让投资云阳生态渔业的企业和业主尽可能地得到较大的实惠。

5.3 大力推进渔业科技创新推广

加强县、乡两级水产推广体系建设,健全机构,充实人员,配备乡镇渔技员;同时增加渔技推广经费,使之有能力承担起特色生态渔业的科技研发与推广工作。深入实施以首席专家、渔技指导员、责任渔技员为主要形式的新型渔技推广责任制度,加快建设新型渔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渔业科研自主创新能力,创新生态渔业发展模式和技术,强化科技对生态渔业发展的推动和支撑作用。加强渔民技术培训,实施“渔业科技入户”工程,提高广大渔农民从业技能和素质。

5.4 加大生态渔业建设的投入

各级政府要对生态渔业给予重点引导和扶持,加大对天然水域主要经济鱼类的人工增殖放流力度。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水生动物防疫体系等产业辅助系统建设。加强统筹谋划,整合资源,制定积极的产业引导政策,创新投入机制,建立“业主主导、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营造良好的生态渔业发展环境。

5.5 加强渔业行政执法能力建设

(1)加强渔政队伍的建设,适当增加渔政监管人员的编制,增强渔政执法力量,改善渔政执法的条件。(2)加强渔业法律法规教育,依法行政,增强渔业从业人员的守法意识。(3)渔政、公安、环保等执法部门要加强协调与配合,加大执法力度,及时处理违规违法案件。对导致渔业生态环境重大污染等破坏生态渔业建设的行为要依法查处,保护云阳生态渔业的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敬廷桃)

推荐访问: 云阳县 渔业 对策 现状及 生态
[云阳县生态渔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