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池塘一龄草鱼种培育技术

时间:2022-05-18 08:15:03  浏览次数:

鱼种培育是鱼类养殖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鱼种培育成活率的高低、规格的大小和品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成鱼养殖效益的好坏。因此,养殖者应予以高度重视。草鱼因生长快、规格大、产量高、成本低和销量大而深受广大养殖者的钟爱,是我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草鱼一龄鱼种培育是指将3厘米左右的夏花(也称火片和寸片)经过5个月左右培育,长成体长达20厘米左右的过程。将草鱼夏花培育至秋季出池称之为秋片,冬季出池称之为冬片,第二年春季出池称之为春片。笔者根据当地鱼种培育的生产实践,现将一龄草鱼种培育的主要技术简介如下,以供参考。

一、培育池条件

1.位置选择

选择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排灌方便,电力配套,交通便利,环境安静,无污染源的地方修建培育池。

2. 修建要求

培育池应呈东西向的长方形,面积以5亩左右为宜,水深为1.5~2.0米,池埂宽为2.5~3.0米,池坡比为1∶2.0~2.5,池底基本平坦,土质以壤土为佳。对于使用过的池塘必须进行修整,为苗种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首先排干池水,挖出池底过多淤泥,保留厚度10~15厘米,铲除池边杂草,修补池埂及进排水渠,堵塞漏洞;然后让池底经过冬季和早春的长时间冰冻暴晒,使之干涸龟裂,以增加透气性,加速有机质的风化分解,达到改善底质生态环境之目的。池中应安装与培育池面积相匹配的增氧、抽水、投饲等机电设备。

二、培育前准备

1. 注水消毒

苗种放养前15~20天,向池内注水50~60厘米深(进水口需用60目以上的密网过滤,以防有害生物进入池内),每亩150千克的生石灰进行第一次消毒;待生石灰药力消失后(7~8天),每亩再用100克溴氯海因进行第二次消毒,以迅速、彻底杀灭和清除野杂鱼、寄生虫(卵)及病原菌等。

2.施肥培饵

夏花入池前7~10天,向池内投施发酵腐熟好的畜禽粪肥 (最好是鸡粪), 亩用量为300~500千克;2~3天后再向池内投施氨基酸肥水膏(主要成分:海洋生物提取液、活性氨基酸、硅藻素、微量元素、生物素、多肽、生长激素、活菌等),亩用量为1千克,用以培育浮游生物,为即将入池的苗种提供生物饵料。生物饵料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是增强苗种体质、提高成活率和加快生长速度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另外,浮游生物还可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三、苗种放养

1. 草鱼苗种放养

草鱼为主培鱼种,鱼苗放养规格为3厘米左右,每亩放密度为25 000~30 000尾,放养时间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

2. 搭配苗种放养

鳊、鲫、鲢、鳙鱼为配培苗种,鱼苗放养规格为2厘米左右的乌仔或2.5~3.0厘米的夏花,每亩放养密度分别为1500尾、1000尾、1500尾、1000尾,放养时间在草鱼入池15~30天后。

3. 苗种消毒

苗种入池前需用3%左右食盐溶液或10~15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药浴10分钟左右,以杀灭苗种体表病菌和寄生虫。

四、培育管理

1.投喂管理

培育期间以投喂草鱼颗粒料为主,适量投喂部分青饲料。草鱼苗种入池前两天,主要摄食池中预先培育好的浮游生物,无需人工投喂其他饵料。从入池第三天起,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进行驯化,前两天在池边浅水处设多点投喂颗粒料,训练池鱼上浮摄食,后五天逐天减少距食场较远的投喂点,引诱池鱼向食场方向聚集,最终达到按照“四定”(定点、定时、定量、定质)原则集群至食场内“就餐”之驯化效果。若投放的是已驯化过的苗种,入池3天即可使用自动投饲机正常投喂颗粒料。6 月下旬至7月底,水温逐渐升高,草鱼苗种食欲旺盛,生长迅速,病害又少,此时段应多投喂精料,适量投喂青料。投喂颗粒料的蛋白含量为35%左右,粒径为0.5~1.0毫米,日投喂4次,上、下午各投喂2次,投饲率为6%~8%。投喂的青料为无根萍(薸沙)、小浮萍等。青料于上午投喂,量以投喂后2~3小时吃完为宜。8~9月份,天气闷热,水温较高,属草鱼疾病高发期。此时段应减少精料投喂量,适当增加青料投喂量,以减少草鱼体内的脂肪积累,避免其因暴食暴长而引发疾病。投喂颗粒料的蛋白含量为30%,粒径为1~2毫米,日投喂3次,上午、中午、傍晚各投喂1次,投饲率为4%左右。投喂的青料为紫背浮萍、苦草等,青料于上午投喂,量以投喂后3~4小时吃完为宜。10月份以后,水温降低,草鱼发病期已过,为提高鱼种规格,增强越冬体质,此时段应强化投喂,一直坚持到停食为止。投喂颗粒料的蛋白含量为32%,粒径为2~3毫米,日投喂2~3次,投饲率为4%~5%。可于上午投喂部分苦草、轮叶黑藻和切碎的陆生嫩草等青料,量以投喂后2小时左右吃完为宜。

2. 水质管理

6月下旬至7月底,每5~7天加水 1 次,每次加水10~20厘米深,将水位逐渐提升至1.5米左右。8~9月份,每4~5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30%左右,将水位提升至2米左右。10月份以后,每15~2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20%,保持2米水位。从7月份起,采取机械增氧措施,保持池水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一般晴朗天气于中午和次日凌晨5:00分别开机2小时左右;闷热和低气压天气于凌晨3:00开机至日出;连绵阴雨天气半夜开机至黎明。每10~15天追施1次康通快久肥(主要成分:有机、无机活性物质、多种微量元素及增效剂等),每亩用量为0.5千克左右,以增加池水肥度,促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苗种快速生长提供充足的生物饵料。每15天左右全池泼洒1次生石灰,每亩用量为10~15千克,调节pH值在7.5~8.5之间,保持池水呈弱碱性。每7~10天全池泼洒1次EM调水王(主要成分: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光合菌,酿酒酵母菌,胨、糖类,促生长因子,小分子肽等),亩用量为1500~2000毫升,以抑制水体中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加速营养物质的转化和吸收,保持池水的“肥、活、嫩、爽”。每20~30天全池泼洒1次生物菌改底剂(主要成分: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硝化菌、腐殖酸钠等),亩用量为1千克,以加速底泥中残饵、粪便等有害物质的分解转化,修复底质生态环境。

3. 防病管理

每10~15天对食场消毒1次,将500克含氯30%的漂白粉或165克含氯90%的强氯精溶入20~30千克水中,均匀泼洒在食场及其附近水域,预防细菌大量滋生。每10~15天全池泼洒1次菌毒消(主要成分:二氧化氯;规格:6.2%),亩用量为50~100克,以杀灭细菌、真菌、病毒等。每月投喂1次用大蒜汁和食盐配制药饵(每千克饲料中添加25克捣碎的大蒜汁和300克食盐),每次连喂3~5天,预防肠炎病。8月中旬和9月中旬全池泼洒1次鱼虫净(主要成分:硫酸铜、硫酸亚铁粉;规格:五水硫酸铜25%、七水硫酸亚铁10%),亩用量为500~600克,预防寄生虫病。一旦苗种发病,应及时诊断,快速治疗,将病害消灭在萌芽状态,将损失降至最低。

4. 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早、中、晚各巡塘1次,早晨注意观察池鱼有无出现浮头现象,中午和傍晚观察池鱼活动、摄食和生长情况,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如增氧、调整投喂量等。定期检测水温、透明度、溶解氧、酸碱度及氨氮等水质情况,若发现水质变坏,应及时改良调优。雨季时检查培育池水位上涨情况和进排水口拦鱼设施的完好情况,严防池鱼“潜逃”出池。经常检查增氧机、投饲机、抽水机的运行情况,若发现故障,应及时抢修或更换,确保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建立塘口记录制度,详细记录天气、水质、放苗、施肥、投饵、用药、捕捞、销售等情况,以便认真总结和再提高。

5. 越冬管理

经过近5个月的精心培育,大部分草鱼种体长可达20厘米左右,基本达到一龄鱼种的培育要求。当培育池水温降至10℃左右时,应将池内鱼种捕出,并入蓄水较深的池塘内越冬。并塘越冬前五天左右停止喂食,选择风和日丽的晴朗天气将鱼种起捕出池,经同品种、同规格过数后并塘集体越冬。冬季池内应适当施肥,晴暖天气应适量少量投喂精料,以增强鱼种抗寒力,确保其安全越冬。

(作者联系地址:江苏省金湖县健康路7号水产技术推广站 邮编:211600)

推荐访问: 草鱼 池塘 培育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