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从经济性角度探讨建筑设计的理念及原则

时间:2022-05-16 08:10:05  浏览次数:

摘要:人类的建筑活动是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工业社会以来,建筑发展构成了社会经济进步的重要动因,但在发展过程中对社会资源的消耗,又使之成为当代能源危机的重要根源之一。因此,建筑发展的可持续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经济性;设计理念;可持续发展

1 对当前建筑设计中经济性问题的分析

(1)不重视建筑方案的经济性研究。设计构思中,人们习惯于仅对一般的建筑功能、形式表现等进行思考;对设计方案的评价,也常常只关注其形式表现力、空间舒适度、技术先进性等方面,缺少对建筑经济性问题的研究以及对经济条件的客观分析,使得实际工程中超出经济条件而违反概、预、结算梯级制约关系的实例屡见不鲜。(2)忽视建筑使用中的消费成本。对建筑经济性的认识局限于建设成本的最小化,而忽视使用过程中能源、资源的消耗成本,缺少对社会资源综合高效利用的研究,常常造成建设低投入和使用高能耗、低效率的非良性循环。(3)缺乏综合效益观念。孤立地理解经济效益,将高经济回报作为建筑发展的首要目标,忽视环境质量、社会效益,最终使经济效益也很难得到保证。

2 建筑设计经济性理念的建立

英国建筑经济学家P•A•斯通在其《建筑经济学》一书的序言中曾开宗明义地指出,经济的建筑并不一定是最廉价的建筑,而是一种美观的而且在建造费用、运营管理费用、人工费用上都便宜合算的建筑。

2.1强调建筑“全寿命过程”的经济性

建筑的“全寿命过程”是一个建筑系统由计划、设计到建造、使用前后相继、彼此关联的运作过程。在建筑设计之初,不仅要研究建筑物生产投资的经济合理性,还要重视建筑物使用消费的经济合理性。据研究,一栋典型的高层商业楼在其50年的使用过程中,最初的建造及设备投资占总消费值的13.7%,而使用能耗占34.0%。可见,只注重前期成本而忽视后期使用功效的经济观是不全面的。实践中,应将建筑的经济性与建设、使用相关的土地、能源、材料、设备等方面的消耗相结合,建立“全寿命过程”经济性理念。这在客观上要求设计者要全面掌握建筑结构、材料、设施、设备的性质、性能、各项技术指标,以及它们在建筑使用中的重要性、所占投资的比例,结合不同的经济条件和使用目的加以分析、综合,以提高建筑建造、运营过程的整体的经济性。

2.2倡导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可行性的有机结合

国际建协《北京宣言》指出,21世纪是多种技术并存的时代。建筑实践中对技术体系的恰当选择,首先要与现实的经济条件相结合。我们当前的建设实践中存在有盲目追求“豪华型”、追随国际最新潮流的做法,更有许多出于权贵意志的“标新立异”。对于它们是否与现实条件相适宜、是否经济有效,缺乏深入的研究。这不是一种客观的设计思路。应当看到,高技术表现类建筑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兴起,是与其深厚的经济基础分不开的。我们现有经济状况与这些国家、地区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无视这一差距的建筑创作只能给开发者、使用者带来过重的经济负担,而且会助长社会趋向非正常的超前消费。在当代建筑创作中,我们既要消除低造价、低效益的传统发展思路的影响,也要杜绝不顾经济条件片面追求高技术设置的做法,将技术的先进性与经济的可行性相结合,积极探索一条适宜性技术的发展道路。

2.3协调“适用”、“经济”、“美观”三者的关系

“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是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建筑方针,它较为准确地反映了当时经济条件下建筑创作的规律和标准。即使在今天,方针所倡导的从现实经济条件出发,有效地利用财力、物力的内涵仍然应该是我们从事建筑创作的一条重要经济理念。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处理“适用”、“经济”、“美观”三者之间的关系也要以发展的眼光加以权衡。“适用”、“经济”是相对具体经济条件而言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会改变“适用”、“经济”的内涵,不同的服务对象也有不同的“适用”要求。而审美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迁。

2.4认识经济效益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

对建筑经济效益的含义应从两方面加以理解。其一,指建设资金投入的经济回报;其二,指在建筑全寿命过程中对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良好的经济回报是建筑发展得以不断延续的必要条件;而社会资源的优化和高效利用则是建筑发展由粗放型转入集约化、真正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两方面内涵是相辅相成的。

3 建筑设计经济性原则的构成

3.1“少费多用”原则

“少费多用(more with less)”是由美国建筑师、工程师R•B•富勒提出的。意在借助有效的手段,用尽可能少的材料、资源消耗来取得尽可能大的发展效益。在人类发展与资源危机的矛盾日渐突出的今天,它不失为一条重要的经济性设计原则。

3.2集约化原则

(1) 土地利用的集约化。城市、建筑发展与土地资源总体供求矛盾是当今环境危机的突出问题之一。在建设实践中应注意立体地开发用地空间,发掘城市地上及地下空间的利用效益;结合旧城改造,拆旧建新,提高城市容量。(2)水资源利用的集约化。水是人类十分有限的资源,建筑设计中应注意结合废水净化、雨水收集,设置循环用水和分质用水系统,并积极采用各类节水设施、设备,有效地控制用水量。(3)能源利用的集约化。在全球推进可持续性能源开发、利用的战略进程中,建筑节能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设计中应结合相关技术的进步,提高能源的集约化利用程度;另外,要积极结合自然气候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资源,以减少空调、照明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

3.3适宜性原则

(1) 与经济条件相适宜。当前多种技术体系并存的现实首先是与地域经济差异相对应的。技术设置要做到切实可行、经济有效,就必须从地域经济的客观条件出发,与人们的实际消费需求相适宜。许多发展中国家成功的设计实践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启示。如土耳其博德鲁姆的迪莫(Demir)度假村首先立足于本地区现实状况,在经济许可的范围内运用传统技术或中间技术所构筑的建筑实例。这些与当今高新技术设置并行的适宜性技术的设计思路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2) 与自然条件相适宜。建筑设计中与自然气候、地形、地貌、地质等因素相结合,常常会使方案的建构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使用中的能耗、物耗。如今,“设计结合自然”、“设计结合气候”已成为建筑设计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与自然环境条件相统一的设计思路,是技术设置达到高效节能、经济适宜目的的重要保障。

(3) 与社会人文因素相适宜。社会习俗、信仰、审美、价值观等因素对建筑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一个单纯从技术合理化角度出发,而忽视社会人文要素的建筑方案是很难得到使用者认可的,甚至与其经济实用性的基本前提都是相背离的。由此,我们应意识到,与各类人文环境要素相适宜,是建筑实现其社会价值及经济性的必要前提。

3.4循环利用原则

从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着眼,将建筑的循环再利用与添建、新建相结合,形成建筑发展的动态循环机制,这不仅有利于环境的维护,对于提高建筑的经济性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建筑经济》1981年02期.

推荐访问: 建筑设计 角度 探讨 理念 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