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过程评价的多层次分析

时间:2022-05-14 09:25:03  浏览次数:

摘要: 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在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改革。教育评价是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个体和谐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其核心是关注过程性评价。

关键词: 教学评价过程评价多元化

教学改革倡导的教育评价是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个体和谐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其核心是关注过程性评价。众所周知,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已成为课程改革的瓶颈。目前教育评价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了评价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评价过分关注活动结果,忽视了被评价者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忽视对过程的评价;

3.评价主体单一,忽视评价主体的多源、多向的价值,尤其是忽视自我评价的价值;

4.评价标准机械、单一,过于强调共性和一般,忽视个性的发展和差异性;

5.评价内容片面,多侧重于书面考试,忽视了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方面的内容;

6.评价方法单调,过于注重量化评价,对质性评价方法不够重视;

7.忽视评价结果的反馈与认同,使评价的反思、调控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8.评价对象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

所以深化教学改革就必须切实做好教学评价,特别是过程评价工作。

一、教育评价基本理念

(一)教育评价的概念

教育评价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

价值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的现实关系的反映,价值在本质上表现为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并由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而决定。

价值判断所反映的是主体与客体需要之间的一种价值关系,主要回答“有什么意义”的问题。价值判断包含着人的需要,具有事实判断所不具有的主体间的差异。

教育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教学过程中师生通过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发展变化及构成变化的诸种因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现代教育评价主张,教育价值应包括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教育评价应以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为价值判断的准则,教育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育价值的增值。

(二)现代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

教育评价科学的发展基本是沿着“从关注评价者的主观需要出发”向“关注被评价者的素质发展”的方向前进的。

1.目标取向。

(1)以预定的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目标作为唯一的参照标准;

(2)追求对被评价者的有效控制和改进,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常处于对立;

(3)方法论特征是“量化”,追求评价的客观性、准确化和科学化。

2.过程取向。

(1)把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凡是具有教育价值的活动都纳入评价范围;

(2)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流,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3)方法论特征是量化与质性相结合,本质上受实践理性支配。

3.主体取向。

(1)评价目的是要让被评价者认同,评价者与评价对象共同建构评价的意义;

(2)以人的发展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平等交往;

(3)反对量的评价,主张质的评价;

(4)强调被评价者的自我评价。

可见,在后两种价值取向中,被评价对象的能动地位得以确认,在实施发展性评价时,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应该是以上的“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

二、发展性评价的关键是落实过程评价

发展性评价是一个理念,包含着许多做法,具体到学校教育中,原则上要做到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方式上要综合利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互评等多种方式;操作上可采取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等。而过程性评价是相对终结性评价提出的,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各种评价方式的综合。

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形成了多元的评价方式体系,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激励其健康地发展。多关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可以有利于教师全面地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保持学习运动技能的兴趣,有利于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过程评价一直以来都比较薄弱。传统课程评价虽然也提“过程评价”,但大多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听课纪律、答问、作业及平时测验成绩等所作出的一种模糊评价。这是因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教师普遍兼任班级多,学生数量“庞大”,仅通过以上手段很难全面真实地了解学生,因而这种过程评价往往是很模糊的,一般都以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学习的最终评价。因此,严格来说,过去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几乎没有,主要还是注重学习结果、以分数论成败的终结性评价机制,忽视了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削弱了评价的激励和发展的功能。

根据所倡导的“结果与过程并重”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质量,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学习态度、目的、情感、意志、方法、效率和学习的自主创新等,引导学生正确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激励和自我评价,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并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不断提高。现在很多老师尝试通过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让学生进行学习记录、自我检查、自主评价,再结合教师评价等方式,较有效客观地反映出学生学习过程的情感、态度及行为等的变化,为真正实现学习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评价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三、评价主体多元化,促进评价功能的充分发挥

现行评价体系中评价主体多为教学主管方,而忽视了评价主体多源、多向的价值,评价没有很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发展。教师一方评价学生往往具有独断性、片面性,从而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片面发展,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所以要努力改变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参评、社会评价,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亲友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1.学生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大致由四个方面组成:一是观察自己的行为表现;二是自我反省,通过自我观察或参照他人的评价结论,确定自我评价的标准,检查自己的表现是否满意;三是进行自我评判;四是确定自己未来的学习目标。自我评价的内容一般涉及以下三方面:学习内容、思考过程及学习态度。对思考过程自我评价时,要描述思维处于怎样的探索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是如何逐步克服达到目标的障碍,怎样获得成功、部分成功或失败。还要对自己的思维过程作出评价。对学习态度及情绪情感也要作出评价,自己的努力程度究竟怎样?在一再失败的情况下,能否从失败中找出原因和克服困难的办法,明确今后前进的方向?不断在学习过程中反复总结和提高。

2.同学评价。同学间的合作评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与他人合作,互相交流,积极沟通,促进自身发展。可开展一些小组合作的活动,使学生将个人表现与小组成就相联系。学生通过参与小组评价,不仅学习了学科知识,培养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创新能力,更培养了团结合作、互相交流能力。

3.家长参与评价。以往家长往往被隔离于教学评价之外,其实如果家长能积极参与到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能让家长及时了解自己子女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点滴,密切子女与父母之间的联系,家长的评价往往能给学生意想不到的鼓励。

4.教师激励评价。教师评价针对性要强,语言力求简明扼要、具体,要避免一般化,尽可能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尽可能多表扬学生,尽量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客观、全面地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同时指出学生在哪些方面具有潜能,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使评价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

四、过程评价中需要认真关注的问题

进行评价时一定要体现自主和平等意识,让学生主动积极体验,学生就会在议论中交换彼此的见解,获得对方的评价、赏识。诚如萧伯纳所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那么,每个人则都有两种思想。

在评议中还应关注个体差异。个体的差异不仅指考试成绩的差异,还包括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的不同特点,我们应正确地判断每个被评价者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为被评价者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

评价是一个实用且具综合性的课题,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在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全面成长的前提下更好地优化评价体系。过程评价是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有利于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符合新一轮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宗旨,对创新教育的实施提供一种导向,能起到很重要的质量监控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我们更应努力使过程评价越来越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L.克罗克,J.阿尔吉纳.经典和现代测验理论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高凌飚.基础教育教材评价:理论与工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李雁冰.课程评价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刘蕾.基础教育研究.2005.10.

[5]刘知新,王建成.化学教育测量和评价.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推荐访问: 多层次 评价 过程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