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析金城江区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时间:2022-05-09 09:30:05  浏览次数:

摘 要:“穿袄提领子,牵牛牵鼻子。”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主题,牵住资金投入、壮大产业、夯实基础等新农村建设的“牛鼻子”,突破制约发展“瓶颈”,全区新农村建设风生水起。作为一个后进县,该区新农村建设质量与成效,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次大胆探索和有效实践,直接关系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大局,尤其为欠发达地区探索与寻找新农村建设的可行性路子,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金城江区 新农村建设 思路 对策

“穿袄提领子,牵牛牵鼻子。”2006年以来,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坚持科学发展观,紧扣“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主题,牵住资金投入、壮大产业、夯实基础等新农村建设的“牛鼻子”,突破制约发展“瓶颈”,全区新农村建设风生水起。

一、方法与对策

1.创新投入机制,增强发展后劲

资金投入不足,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突出“瓶颈”。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是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对地方财政困难的后进县来说,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尤为重要[1]。因此,金城江区立足农村实际,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支持、社会参与” 的方针,共筹措和投入新农村建设试点达3321.2万元,其中政府财政补助178.5万元、部门专项资金467万元、群众自筹2579万元及其他渠道帮扶96.7万元。

2.推进农业产业,拓宽增收渠道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后进县农民增收缓慢、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尤为突出[2]。金城江区紧抓发展机遇,以发展工业经济为引擎,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把促进生产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攻方向。

2.1壮大加工型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

实践证明,推进集产加销、贸工农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村生产发展、提升农业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该区围绕农业资源和产业基础,发挥政策导向作用,着重实施农业产业化“十百千万”工程,从政策、资金上扶大、扶优、扶强一批农副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目前,全区创建规模加工企业达40多家。作为金城江区首家被认定为“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河池市双狮粮油有限公司年加工稻谷等农产品2万多吨,推出“瑶山牌”大米、“双狮牌”面条等拳头产品,成为河池市乃至广西知名品牌。“后起之秀”广西博东金城江糖厂,可日榨8000吨原料蔗,发展为引领糖蔗产业发展强力“航母”。

2.2壮大优势产业,强化产业支撑

2.2.1紧抓“一颗米”,充实“米袋子”

该区坚持“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主;粮为百价基,粮丰促稳定”理念,采取有效保粮举措。

2.2.1.1落实惠农政策,稳定播种面积

推动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等政策宣传进村入户,不折不扣兑现和落实,发挥政策效应,让耕地不闲置不撂荒。近几年来,全区连年保持粮食播种面积29万多亩,总产量达7.9万吨以上。

2.2.1.2推广良种良法,推行科技兴粮

引进和推广高产优质良种,全面优化粮食品种品质结构。普及“旱育保姆+编织袋”隔层抗旱育秧、测土配方施肥等集成技术,强化粮产科技支撑,以科技促增产、增效益。2010年,该区实施测土配方施肥50.4万亩,沃土工程15万亩。拓宽粮产渠道,推行“玉米+红薯”、“甘蔗+黄豆”等间套种植模式,总面积达8万多亩。

2.2.1.3高产创建示范,带活粮产全局

2005年,六圩、六甲、东江等6个乡镇4.2039万亩水稻获得自治区农业厅“无公害水稻基地”认证,2006年金城江区被认定为“创建无公害粮食生产示范基地县”。该区以无公害水稻基地为高产创建活动基地,并以“超级稻”品种为示范重点,推行标准化生产,扩大超级稻覆盖面,带动带活全区粮产“一盘棋”。2011年,全区推广超级稻面积7.8万亩,其中早、中、晚造分别2万亩、3.5万亩和2.3万亩。

2.2.2种好“一根蔗”,做强“甜蜜事业”

以制糖企业为依托,采取“专业生产”和“散户经营”两条腿走路,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方式,联合农户搞合作化生产。出台蔗种补贴、免费发放农膜和蔗种消毒药剂等优惠、扶持政策,建立种植奖、产量奖等激励机制,鼓励经济能人、种植能手承包、入股、租赁等,进行连片开发,规模经营,推动糖蔗产业跨越式发展,2010年糖蔗种植面积13.3万亩,产值2.6亿元,实现税收3000多万元。2011年,糖蔗面积突破15万亩。

2.2.3抓好“一把菜”,打响“无公害”牌子

该区按照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要求,采用频振式杀虫灯、黄板等物理防治技术,推广低毒、低残留、高效农药,强化农产品药残监测,确保蔬菜药残合格率达98%以上。2005年,自治区农业厅确认金城江区拔贡镇坡降村、侧岭乡九良村为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达2350亩。通过无公害蔬菜基地为辐射带动,每年稳定蔬菜种植13万亩以上。

2.2.4抓住“一条虫”,可持续发展桑蚕

以茧丝加工企业为龙头,延长产业链,提升蚕茧附加值,创建蚕茧名优品牌。提升小蚕共育率,新增共育室5个,总数达48个,使全区共育率达80%以上,大为减少蚕虫发病率,确保农民养蚕成功率。实施高产、高质、高效等“三高”蚕业示范,因地制宜种桑养蚕。引导农民科学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实现“变废为宝”,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2011年,全区扩种桑园4400多亩,总面积逾4.61万亩。鲜茧总产量5430.3吨,产值达1.88亿元。

2.2.5抓好特色养殖,稳定水产畜牧

2.2.5.1栏里“生金”,抓好特色养殖

该区以落实能繁母猪及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等补贴政策为抓手,稳定生猪生产。“十一五”期间,全区财政补贴能繁母猪1万多头,累计发放补贴资金143万多元。投资生猪标准化规模场建设项目逾1010万元,改扩建规模养猪场、小区15个,年提供生猪1.7万头,创产值2300万元。狠抓特种养殖,建立六画山鸡、黑豚、野猪驯化等专业养殖场21个。下力巩固“猛牛工程”,突出牛、羊、鸡等畜禽品改。

2.2.5.2 水中“捞财”,发展特色渔业

该区积极培育、引进名特优品种,优化与改良水产养殖。2011年以来,引进鳜鱼、大口鲶、吉富罗非鱼等新品种鱼类130万尾,繁育倒刺鲃苗种15万尾,建立特色水产养殖示范点7个。六甲镇旦洞村返乡青年莫炳荣,依靠一手过硬的养鳖技术,从“三亩鱼塘”起家,扩建纯生态养殖基地达40亩,养殖中华鳖、黄沙鳖、东南亚鳖等名贵甲鱼,年纯收入200万元以上。

3.培育新型农民,提供智力支撑

农村人才短缺、农民技能差等,成为制约农村发展又一大“瓶颈”[3]。

3.1强化农技培训,造就新型农民

该区围绕“培育新农民,服务新农村”思路,以“农家课堂”、“中心农户”为学习培训主阵地,进行农民点菜式科技培训,建立“农家课堂”180个、“中心农户”360户,举办农技培训3600多期,培训人员达14.78万人次,实现一户带多户的“连锁效应”,农村涌现一批“双带”能力突出的新农村建设生力军、排头兵。

3.2强化技能培训,发展劳务经济

坚持就地转移和域外转移并重的方针,以“阳光工程”为主要载体,统筹抓好宣传引导、岗位培训、信息和维权服务,培育知识型、智力型、技能型的“新型农民工”,打造高产值、高价值的“劳务经济”。2010年,全区共培训再转移就业近8000人,输出农村富余劳力4万多人,实现“劳务经济”至少1亿多元。

4.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条件较差,这是困扰和制约后进县发展的重要因素[4]。该区坚持把改善农业和农村发展环境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把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生产生活质量。

4.1整合强农惠农资金, 促进农业农村发展

落实各级支农惠农政策, 推动“三农”快速发展。2007至2009年,金城江区投入强农惠农资金约 2.8亿元,其中扶持产业、科技培训、抗灾救灾等1619.14万元,退耕还林、农业综合直补、水稻良种补贴和新农合等支援生产17695.03万元,民政救济、低保、农业综合开发等扶贫开发近10200万元,农机购置补贴500万元。

4.2改善农业设施条件,提升综合生产能力

从防洪、抗旱、排涝、灌溉等水利工程建设着手,改造中低产田,打造一批渠相通、路成网、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稳产标准粮田,增强抗灾减灾,全方位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6年至今,全区水利建设总投资1.204亿元,修建防渗渠道1559条1899.45公里,恢复灌溉2.3万亩,改善灌溉1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11.88万亩。

4.3完善公路网络,解决行路难题

“十一五”期间,金城江区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71亿元,完善“高速公路为骨架,二、三级公路为骨干,县、乡、村公路为辐射”公路网络,公路通车总里程达857.901公里,12个乡镇全部通油路,实现100%乡镇通油路;111个行政村“村村通”公路,其中通等级公路91个,通等外公路20个。

4.4实施农村饮水工程,保障农民饮水安全

该区利用农村国债饮水工程惠农政策,对农村饮水设施进行大面积新建、改建和扩建,近年累计投入逾3000万元,共建集中供水工程35处、家庭水柜4612座和地头水柜5328座,11.76万农民喝上清洁、安全而便捷自来水,占农村总人口60.78%。

4.5构建广播电视网络,提升文化生活质量

该区以“村村通”为基本点,以“户户通”为标准,深入推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十一五”期间,全区11个乡镇全部开通“村村通”有线电视网,安装闭路电视达150个村屯,发放卫星直播电视设备2.54万台,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0%以上,破解19.2万人“看电视难”。

5.抓好试点村屯建设,示范引领促进发展

金城江区选择金-宜公路、水南二级路等交通沿线创办5个市、区联建点,在产业基础好乡镇建立5个区级示范点。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的原则,引导各试点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一乡一品”、“一村(屯)一业”格局。

5.1建立 “甘蔗屯”

东江镇东江街一新村、河池镇大卢村长好屯、河池镇枫木新村和五圩镇朝觉村外鸾屯等4个试点,利用国道便利的交通优势,发展以糖料蔗为主“通道经济”,种蔗总面积达1360亩,2009/2010年榨季产原料蔗4000吨,创产值150万元,农民人均纯增收440多元。

5.2发展“桑蚕屯”

长老乡板庆社区板庆屯、五圩镇平桥村百崖屯等试点,以缫丝企业为产业“龙头”,把种桑养蚕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共发展桑园780亩,让农民大发“蚕财”而奔上康庄大道。

5.3打造“蔬菜屯”

拔贡镇坡降社区小坡屯,发展“无公害”蔬菜130多亩,注册商标“小坡蔬菜”,提高无公害蔬菜知名度和畅销度,年外销蔬菜收入40多万元。同时辐射带动坡降蔬菜基地,规模扩至1200多亩,年外销茄果类产品2751.5吨,总收入586.07万元。

5.4打响“水果屯”

侧岭乡侧岭社区山脚屯、洞情屯2个试点,规模化种植黄花梨、三华李、水蜜桃等优质水果。洞情屯种植果树1125亩,年产值40多万元。引进旅游公司加盟,举办“桃花节”,增加斗牛、歌舞等娱乐表演,丰富“农家乐”生态旅游内涵,提升文化品味,每年吸引游客6万人次,旅游收入90万元。2007年,侧岭洞情桃花园被列入“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

5.5抓好“渔业村”

六甲镇旦内新村,遵循“以旅游为龙头,以水产养殖为支柱”的发展思路,把低产农田改建鱼塘,用好沼气液及诱虫灯进行生态养鱼,使“观光垂钓”为主的休闲农业日益红火。2010年,全村建起鱼塘近100亩,出售商品鱼60多吨,创产值近70万元。该村还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兴建篮球场、戏台、文化读书室等文娱场所,家家用上沼气池,户户安装闭路电视,25户农户全部住上“别墅”。 2008年,六甲旦内新村荣获“广西十大魅力乡村”称号。

二、结果与分析

1.多元化筹资,解决资金匮乏

实践表明,金城江区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支持、社会参与” 筹资方式,是后进县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匮乏的破题之举。

2.坚持农村实际,不求短期效应

新农村建设中,该区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因地制宜,不强求一律;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循序渐进,不求一蹴而就;尊重和考虑农民意愿及承受能力,不脱离实际地改建村容村貌,一味盲目追求短期行为和轰动效应。

3.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

惟有培植和壮大优势主导产业,方可不断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增强农村发展后劲。

4.坚持农民主体地位,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

该区充分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让农民把参与新村建设变成自觉行动,并取得期待成效。

5.提升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

只有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

6.找准切入点,普惠老百姓

作为一个后进县,金城江区着力找准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从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抓起,集中力量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整治,产业发展不搞“一刀切”、“齐步走”,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7.农村经济明显加快,新农村建设成效凸显

2010年,金城江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1.37亿元,比2005年增长38.9%。农民人均纯收入4117元,比2005年翻了一番,年均递增14.9%。与此同时,贫困总人口从“十五”末4.86万人下降至4万人以下,绝对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比例从24.3 %降低到19%。

参考文献:

[1]鲁志民.贫困县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山东农业信息网, 2007-08-10.

[2]邹庆福.浅析遂川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和着力点[J]. 遂川县统计信息网,

2007-11-15.

[3]王伟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4]吴时茂.贫困山区县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方略[J].领导科学, 2006,(15).

推荐访问: 金城 新农村 浅析 对策 思路
[浅析金城江区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