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以科学发展思想建设现代循环农业

时间:2022-05-06 12:00:04  浏览次数:

北碚区农委生态能源办公室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循环农业,使农业突破资源约束瓶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农业发展观念、发展模式上的一场革命,而且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途径。解决好三农问题,如何发展现代农业,走农业低污染、低能耗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建设循环农业。所谓循环农业,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良性循环的经济模式。加快发展循环农业。有利于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以科学规划引导循环农业发展

发展循环农业,科工上,大力培育优质口粮的农产品品牌,同时大力发展食草型畜牧业和畜产品精深加工业,推动规模化养殖场建立有机肥加工基地、采用生物治理技术。不仅有效控制了畜牧养殖污染,而且提高了经济效益。

(一)以科学规划引导循环农业发展

发展循环农业,科学规划是前提。在规划中,应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再利用的原则,充分体现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明确发展的方向、目标、重点和措施,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在这方面,各地已经探索出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作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河南省鹤壁市结合自身实际,把着力点放在小麦、玉米、花生等优势产品的加工上,大力培育优质口粮的农产品品牌,同时大力发展食草型畜牧业和畜产品精深加工业,推动规模化养殖场建立有机肥加工基地、采用生物治理技术,不仅有效控制了畜牧养殖污染,而且提高了经济效益。

近年来,广西容县把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纳入政府行为,统一领导。农业部门的技术干部走家串户,为农民传授先进技术,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并通过推广“猪一沼一果一灯一鱼”、“猪一沼一花一灯一鱼”、“猪一沼一淮山一灯一鱼”等模式,着力培育沙田柚、荔枝、兰花、养殖四大绿色农业主导产业。同时,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此外,该县还分别在容州镇千秋村和红光村、容西乡祖立村、杨梅镇红石村、石头镇务底村等进行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示范,有效促进了养殖业和种植业的良性循环,带动了沙田柚、荔枝、龙眼、八角、玉桂、蚕桑、兰花、养猪、养鸡、养鱼等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成功培育了一批生态富民示范镇、示范村、示范户

(二)推进农业生产的清洁化、资源化和循环化

实现农业生产的清洁化、资源化和循环化,是发展循环农业的基本要求。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粗放,未能有效利用土地、化肥、农药和水等生产要素,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应树立生态、清洁和可循环的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的清洁化、资源化和循环化。首先,通过培育和完善农业产业链,逐步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清洁化、资源化和产品的无害化。各地区应根据实际构建农业产业链,如“粮食种植一畜禽养殖一畜产品精深加工一废弃物处理再利用”生态循环链、 “农作物秸秆一综合利用”生态循环链等。其次,选好循环农业项目。项目是实现农业循环的载体。培育和完善农业循环产业链需要项目来带动。再次,加大发展循环农业的宣传力度。目前,许多农民对循环农业这一理念还不了解,参与并支持发展循环农业的自觉性还有待增强。因此,应大力宣传发展循环农业的意义、途径,教育和引导农民节地、节水、节电、节肥,实施清洁农业生产,积极参与和支持循环农业发展。

(三)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发展循环农业、建设现代农业,涉及方方面面,政府应在其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主要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农业、环保、畜牧、科技、国土资源、水利、财政、税务、质检等相关部门参与的协调机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统计、考核、激励、监督等制度,促进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清洁生产;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引导企业节能降耗、保护环境i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循环农业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推进循环农业发展的制度建设;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元投资机制、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宣传教育机制等,保证循环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相关部门推进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部门和广大农业农村工作者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节能减排的决策和部署上来,不断提高落实节能减排的自觉性和紧迫感;真正把节能减排摆到重要位置,建立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把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层级、各单位,强化监督、管理和服务,严格绩效考核,确保任务完成、目标实现。

(二)制定工作规划,完善相关政策。实施好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意见。进一步完善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农业各产业节能规范,建立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认证制度,强化执法监督。制定和完善农业节能减排标准体系,严格控制对各种农业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加快研究制定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农业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鼓励发展循环农业和生物质经济。

(三)加大支持力度,推进重点项目。加大对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的支持力度,特别是继续实施好农村沼气、秸秆气化、节水农业、保护性耕作、沃土工程、生物质能源开发等重点项目。

(四)鼓励科研开发,推广先进技术。强化农业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开发与转化,引导和鼓励各方面科技力量努力攻克节能减排的关键性技术,重点在农业资源节约和清洁生产技术、农业废弃物及相关产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等方面进行突破,打破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的技术瓶颈。

(五)加强科普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在农村广泛开展节能减排的科普宣传,加强对农民的节能减排技术培训,把节能减排作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农民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内容,营造“人人讲节约、事事讲节约、时时讲节约”的良好氛围,逐步使节能减排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

三、切实把农村环保放到更重要的战略位置

农村环境保护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全国人民的福祉和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要切实把农村环保放到重要的战略位置,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加大农村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力度,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农村环保工作仍然十分薄弱,农村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农村和农业是连接人与自然的主要纽带,农村地区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必须站在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高度,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民群

众对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也有了更高的期盼,必须切实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为广大农村实现全面小康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威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影响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坚持依靠科技、创新机制,着力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

新形势下,做好农村环保工作,要处理好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经济发展中促进保护,在保护环境中求得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处理好城市环保与农村环保的关系,逐步改变农村与城市环境保护不平衡的状况,从总体上全面改善环境质量;处理好主动预防与被动治理的关系,预防和治理并重,多还旧账不欠新账。

四、结合我区实际,建设可持续发展循环农业七点建议:

(一)稳步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要加强耕地质量管理。大力推广绿肥种植、秸秆覆盖、过腹还田等耕地培肥和保护性耕作技术,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完善田间水利、机耕道路等基础设施。继续推进传统耕作制度改革。

(二)积极发展节水农业。要结合不同旱作地区的现实条件和技术应用基础,有针对性地推广深耕深松、集雨蓄水节灌等早作节水农业技术,筛选和推广一批耐旱性强、产量高、质量好的农作物品种,因地制宜地确定种植结构。加快坡耕地治理,提升自然降水利用率和旱地综合生产能力。

(三)不断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要全面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行动。要积极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强选择性的农药和新型施药器械,改进施药方法,加强技术培训,减少农药使用量。

(四)切实抓好农业装备节能工作。要千方百计降低以农业机械为重点的农业装备能耗。加强农业装备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加快高耗能老式落后农业机械和渔船设备的更新换代;积极开发和推广磁化节油、燃油添加剂等节油产品和复式联合作业机具等节能农业机械,减少作业环节和作业次数,降低单位农产品生产能源消耗水平。

(五)大力发展集约生态养殖业。大力发展集约生态养殖业,就要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绿色高效生态畜禽养殖技术,稳步推进绿色高效生态养殖小区建设,降低饲料和能源消耗;在草原禁牧、休牧和轮牧区,大力推广舍饲、半舍饲圈养技术模式;合理开发利用渔业资源,推广高效、优质、集约化的生态水产养殖技术,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六)巩固提高农村可再生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水平。从近期看,要大力普及农村沼气,加强农村户用沼气和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

(七)加强乡镇企业节约生产工作。要深化结构调整,加大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重点抓好轻工、化工、冶金、建材、煤炭、电力以及农产品加工等行业的节能降耗与清洁生产。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意义重大。

五、节能减排,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认真落实中央关于节能减排的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是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对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推广节能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缓解国家能源压力。随着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推进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业和农村的能源消费迅速增长。由于技术和设备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农业和农村的能源利用效率还很低,节能潜力巨大。同时,我国农村地区能源资源十分丰富,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和农产品加工业副产品等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为主,通过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养殖场沼气工程、实行秸秆气化固化,推进废弃物循环利用,可以满足农村生产生活能源的部分需求,有效替代高污染、高排放的传统能源。在不适宜种粮的地方,利用荒山、荒坡、盐碱地等,适度发展甜高梁、木薯和甘蔗等能源作物,前景广阔。

提高投入品使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有利于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减轻环境压力。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已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部分农村地区既是工业“三废”消纳地,农业面源污染也比较严重,成为影响水环境特别是湖泊富营养化的原因之一。目前,全国每年化肥使用量达4700万吨,利用率仅为35%左右;农药使用量140多万吨,利用率仅为30%左右;灌溉用水效率仅为45%;大量畜禽粪便没有得到资源化利用。加强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切实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和节约生产,将有效促进农业投入品的高效利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推进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有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总体上看,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存在着资源消耗大、浪费严重、污染加剧等突出问题。抓好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发展循环农业,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利用效率,走投入少、效益高、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

推荐访问: 思想建设 循环 科学 农业 发展
[以科学发展思想建设现代循环农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