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集“道德、智慧、技术”于一身的大成者

时间:2022-05-02 19:35:02  浏览次数:

记者是在天坛医院见到吴中学教授的。这位中国介入神经外科创始人,两鬓斑白,精神矍铄,谈吐幽默,平易近人的神态中透出只有医学科学家才具备的独特气质。在接触中,记者体会了这位集“道德、智慧、技术”于一身的大成者的风采。

技术之先驱

1975年,风华正茂的吴中学大学毕业,在白求恩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从事神经外科工作。经过十年如一日的潜心学习,刻苦努力,吴教授于1985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我国神经外科鼻祖王忠诚院士的第一名博士研究生。当时王忠诚院士看到血管内神经介入治疗作为国际上的微创新疗法,具有创伤小、疗效佳、恢复快等优点,使许多患者免受开颅之苦,并且在国内还无人问津,于是决定让吴中学来开创这项事业。吴中学毅然放弃了已经磨练多年的开颅手术刀,走上了开辟介入神经外科的道路。

吴中学在实验室和医院里不分酷暑寒天,没有节假休息地苦心钻研颅内血管的介入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进口栓塞材料来源困难,且费用昂贵,绝大多数患者根本无法承受高得惊人的治疗费用。所以,要想使这项国际领先的微创新疗法在国内开展,须大力降低高昂的介入医疗费用。国产化栓塞材料是解决依赖进口和降低介入医疗费的关键。吴中学教授依托国家“七五”、“八五”医学科技攻关等项目,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反复摸索及大量的动物与临床试验,先后研制出了乳胶球囊、电解脱微弹簧圈、NBCA液体栓塞胶等7种材料,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在新栓塞材料的研发方面以第一负责人身份获得1991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8年,吴中学教授在国内首先应用可脱性球囊导管治疗导致人类猝死原因之一的基底动脉巨大动脉瘤取得成功。

1992年,从加拿大著名的蒙特利尔神经外科研究所研修回来的吴中学教授组建了我国第一个具有独立病房的“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中心”,并担任国家“九五”攻关《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课题组组长。

1993年,吴中学教授率先成功应用微弹簧圈栓塞治疗动脉瘤。1997年和1999年,他又分别采用球囊再塑形和支架辅助弹簧圈技术治疗宽颈及梭形动脉瘤,取得奇佳效果。

20多年来,吴中学教授带领他的团队治疗颅内血管病近万例余,其中颅内动脉瘤和颈动脉海绵窦瘘的治疗,居世界先进水平。攻破了宽颈动脉瘤的治疗禁区,介入治疗400余例,无一人死亡。吴中学教授开创我国介入神经外科技术,可谓是“技术之先驱”。

智慧之典范

吴中学教授30多年的神经外科学领域探索中,在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均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开创神经介入领域,是我国介入神经外科学的创始人。

另外,吴中学教授在临床诊疗技术和手术技巧等方面不断地进取,探求更高层次的领域,但他始终认为这只达到了一个合格医生的三分之一。他着重强调的是在医学领域攀登更博大的境界——“智慧的境界”。吴中学教授是个独具匠心的医生,这“匠心”就是医生的智慧,浓缩在临床工作中的体现就是“临床决策”。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医生的智慧关系到每一个病人的生命安危,可见是多么的重要。医生的技术好比是对死神作战的战术问题,医生的智慧就是这场战争的战略问题。医生的临床决策的目的和思想,反映着一个医生的做人和行医的水平。吴中学教授迄今共采用栓塞治疗各种颅内动脉瘤病人几千例,每一个临床决策都是以患者的各方面最大利益为标准的,即诊疗的最优原则“疗效最好,安全系数最大,痛苦最少,经济投入最少”。对每一个病人的诊疗方法和术式的选择都深思熟虑,全面彻底地估评预后和并发症的可能。吴中学教授所具备医生的大智慧是和他的心态和胆识分不开的。这也是他成为优秀的医学科学家所具备的基本素质。

正是这些智慧、胆识、心态促使吴中学教授勇闯医学禁区。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动脉瘤治疗难度非常大,开颅手术的死亡率仍在10%~20%,且有些动脉瘤是外科手术根本无法治疗的。吴中学教授采用各种介入技术治疗几百例,使我国颅内复杂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跻身世界先进水平。颈动脉海绵窦瘘是传统神经外科的盲区,复杂的海绵窦瘘让医生望而却步。吴中学教授采用“两结合法”治疗复杂颈动脉海绵窦瘘,集多种材料、多种治疗途径相结合的栓塞治疗上千例,死亡率不足0.1%。1991年,吴中学在国内率先报告了双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栓塞治疗,提出了单侧颈动脉同时有两个漏口征象的观点即“双漏口征”。2001年,国外著名专业杂志InterventionalNeuroradiology用第一版面、1万字的篇幅发表了吴中学教授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成果,采用图片达40余张,而且该论文已经被国外很多机构选为培训教材。

吴中学教授创立了中国的介入神经外科学,可谓是做医生的“智慧之典范”。

道德之楷模

在现代医疗环境中,吴中学教授除了对诊疗技术和医学发展上精进不坠,还十分注重医患关系的处理和交流。正像他所说的,道德修养占一个好医生的三分之一强。

吴中学教授对病人事必躬亲,充分地体现了他心怀济世救人的高尚道德情操。在神经介入治疗过程中,要求医生在放射线辐射下和计算机屏幕的监视下进行手术操作,吴中学教授在长期的X线辐射下进行介入栓塞手术近万余例,难以想象长期的放射线累计效应究竟对吴中学教授造成了多么大的损伤,他以自己生命健康的代价换取了患者的健康。

病房一批批的危重病人康复出院,一例例的高难新手术在国内率先开展,而吴中学教授付出了常人想象不到的代价。他经常不顾病痛仍坚持在临床和科研的第一线,通常在X射线下持续几个甚至十几小时的工作。吴中学教授总是说:“无私奉献是一名医生的道德本质。”并身体力行了王忠诚院士的五种精神:开拓创新的探索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病人第一的敬业精神。

吴中学教授极高的道德修养除了体现在对事业的热爱,对病人的尽责方面,也体现在对医生同道的海纳百川、虚怀若谷的胸怀上,以及他在为国家培养后备人才的育人之心上。为了迅速普及和提高全国神经血管内的治疗技术,吴中学教授每年都举办1~2期血管内介入学习班,他亲自授课指导,使来自全国各地的几百名医生步入了神经介入这个新兴的领域,推动了介入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作为博士生导师的吴中学教授,先后为国家培养了14名博士、6名硕士。在吴中学教授带领下,一批年轻的医学家已脱颖而出,成为神经介入领域里的脊梁。

吴中学教授一直把道德修养作为自己人生的重中之重,可谓是“道德之楷模”。

吴中学简历

吴中学(1950-),籍贯为辽宁省绥中县。现任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天坛医院介入神经放射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75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1982年获得神经外科硕士学位。1985年考入首都医科大学,读博士研究生,从师于王忠诚院士,专门从事介入神经外科研究。1991-1992年曾到加拿大进修一年。1992年,组建了我国第一个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中心。2002年出任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副主席。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培训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副主席,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副所长,北京神经外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副主任及神经介入科主任,是我国介入神经外科学创始人之一。

推荐访问: 大成 道德 智慧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