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大脑中动脉M1段及其穿通支的显微解剖研究

时间:2022-05-01 18:55:02  浏览次数:

摘 要 目的:通过显微解剖观察大脑中动脉(MCA)M1段及其穿通动脉的形态、数量与行程,为临床前脑底部的显微外科手术提供依据。方法:在显微镜下对12具(24侧)经红色乳胶颈总动脉灌注染色的头颈部标本进行解剖,对大脑中动脉的M1段及其穿通支的位置、走行、分支类型、口径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结果:MCA起自颈内动脉(ICA)两终支中的较大一支。在起点处MCA的管径约2倍于大脑前动脉。水平(M1)段自ICA分叉部起点延伸至侧裂。MCA的中央支动脉(豆纹动脉)多起自M1段,分为内侧、外侧豆纹动脉两群。内侧豆纹动脉起自ICA分叉处附近的MCA近侧;另一较大的外侧组,起自M1段远侧。这些血管向上行通过前穿质供给基底节及其他脑深部结构。结论:M1段是颈内动脉的直接延续,豆纹动脉起自内侧壁多呈直角状容易引起栓塞,并且由于大脑中动脉段血流量高、压力大、易产生动脉瘤,其中MCA动脉瘤又多位于M1段。故熟悉大脑中动脉M1段的显微解剖结构,对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将大有裨益。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M1段 穿通支 显微解剖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0.004

临床资料

12具24侧40g/L多聚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颈部标本,红色乳胶双侧颈内动脉及椎动脉灌注;SEX-1手术显微镜;测微器;常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器械;游标卡尺;OLYMPUS X-775数码照相机;量角器等。

暴露脑的凸面,仔细移去蛛网膜,小心切除颞叶前部1/3或2/3,以充分显露大脑中动脉M1段及其发出的豆纹动脉,借助手术显微镜用游标卡尺测量大脑中动脉M1段的长度、管径以及它们发出的豆纹动脉的长度、管径等,并记录它们的毗邻关系和供血范围。对其走行以照片和绘图的方式做出记录。所得数据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X±S表示。

结 果

大脑中动脉水平(M1)段主干:起自颈内动脉的分叉部,靠近侧裂内端,然后经颞叶与脑底面的深裂隙进入大脑外侧购,沿此沟向后外行。它包含两部分,分叉前段及分叉后段。分叉大多数情况下成单一主干从MCA起点向外延伸至其分叉部,此段在前穿质(APS)下方走行。M1段在视交叉外侧,嗅三角之后,主干呈“S”型或“弓”型,其中“S”型占7826%,“弓”型占2174%。在岛阈处,分叉后的主干转向后形成一柔和的曲线,形成膝部而终结。本组所见M1段其外径和长度分别为:左侧:外径364±042(20~43)mm,长度1474±526(483~281)mm;右侧:外径320±045(20~415)mm,长度1450±451(35~245)mm。由此可以看出本组中左侧M1段较右侧M1段发育占有侧别优势。本组解剖时发现其中1侧MCA有重复症变异发生,在ICA终末分支以前另有一支大的MCA分出。重复的MCA与M1段主干平行,而行与其下。未见有M1段缺如标本。

大脑中动脉水平(M1)段皮质支:起源于M1段主干及其分出的各动脉干,颞前动脉是大小不一的分支,本组颞前动脉管径为左侧(156±006)mm;右侧(155±005)mm。通常起自M1段主干分叉以前约与豆纹动脉在同一水平,发出后直接向前下绕过颞叶尖端,不进入侧裂,斜向后外越过颞上回前部,到颞下回上缘,分布到颞叶前部。见有5侧(21%)的标本可见中央支自颞前动脉起始处发出。

大脑中动脉水平(M1)段上的穿通支:大脑中动脉的穿通支又叫做豆纹动脉,分为内、外两侧群。①发出部位:内侧群穿通支大多起源于MCA近ICA分叉处的主干后壁或上壁。绝大多数M1段分叉前发出,占8214%;外侧群主要起源于M1段主干上壁或后上壁,大多也从主干分叉前发出,但较内侧群少见。也有的发自皮质支。②穿通支数目:观测24侧大脑半球,未见中央支缺如标本,共有中央支164支,平均每侧670±048(2~17)支。内侧群共计71支,每侧平均321±018(1~8)支;外侧群共计93支,每侧平均429±037(1~12)支。③长度和外径及其走行:内侧群穿通支其中70%呈直角由大脑中动脉近侧部10mm范围内发出,先向内上,再行向外上至前穿质;23%与主干垂直,呈直角发起,向上行至前穿质;7%与主干平行,再向内至前穿质。其外径012±006(009~020)mm,较短而细,从主干发出后呈梳齿状排列进入前穿质内侧份。外侧群由MCA起始处10mm以外发出,较多呈锐角由大脑中动脉的上壁或内测壁发出,它们多行向内上,再向外上整齐的沿着内侧嗅裂外侧排列,呈扇形经豆状核浅层或表面弧形上行穿内囊达尾状核[1]。外径016±013(011~030)mm,较长而粗。

讨 论

大脑中动脉M1段与脑血管病:我国是脑血管病的高发区,据资料统计,大脑中动脉是脑血管意外最常发生的部位,其供血区壳核出血占60%,纹状体是重要的运动整合中枢,出血或梗死后可引起严重的功能障碍。幕上2/3的血供来自MCA,其血流量大、速度快、压力高、管径粗,故其分支容易破裂出血,颅外栓子最容易进入M1段及其分支,而导致该区域的脑梗死或脑栓塞。M1段穿通支血管是纹状体的主要供血血管,同时也供血于内囊。供血纹状体的穿通支短,壁薄而脆,中层发育差,血流方向与大脑主要动脉垂直,同时距ICA近,血管压力大,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极易破裂出血,累及内囊,内囊是传入、传出大脑皮层的投射纤维最集中部位,供应纹状体与内囊的血管损伤后,导致内囊丘脑皮质束、锥体束、内囊视辐射受累,引起“三偏征”。

大脑中动脉M1段穿通支的术中保护: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进展,大脑中动脉M1段及其穿通支的重要性备受神经外科医生重视。保护MCA发出的穿通支,蝶段发出的穿支多向后上方进入前穿质。但也有些穿支形成襻状,越过MCA走向前,再折回进入前穿质,应熟悉这一解剖特点,不能损伤这类重要分支,老年人动脉硬化更应注意,有时一定的牵拉力也可能将血管断裂,此点务必警惕。

MCA管径粗、血流量大、压力高,由于血流冲击在M1末端动脉分叉处容易产生动脉瘤,动脉瘤方向往往与血流方向一致,且动脉瘤体积较大。而在此3mm范围内,MCA穿通支外侧群常在此发出,由于穿通支走行曲折,动脉瘤往往被中央支所包绕,有的中央支甚至可附着在动脉瘤囊壁上[2],这意味着手术钳夹切除动脉瘤时误伤中央支的可能性很大。

参考文献

1 莫万彬,杜贻庆,蒋文常,等.翼点入路对大脑中动脉主干分支及中央支的显微应用解剖.华夏医学,2007,20(4):649-651.

2 赵澎,郑永日,权柄桀.大脑中动脉瘤的外科治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3,15(2):392-395.

推荐访问: 显微 脑中 动脉 解剖 研究
[大脑中动脉M1段及其穿通支的显微解剖研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