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新疆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对策探析

时间:2022-03-31 10:24:53  浏览次数:

摘要 分析了干旱、低温冻害、暴雨、干热风、冰雹、沙尘暴等新疆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和危害,并针对气象防灾减灾现状提出了防御对策,以实现当地农业生产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新疆;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对策

中图分类号:S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18)05-109-02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8.05.046

新疆地域广阔,气候复杂多样,属于气象灾害频发的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受气象条件影响,农业生产特征明显,干旱、低温冻害、暴雨、干热风、高温、冰雹、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比较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新疆气象灾害趋于严重,农业生产正常发展面临着严峻威胁。每年由于气象灾害带来的农业经济损失都非常巨大。因此了解气象灾害特点及其危害,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是实现农业生产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1 新疆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特点及危害

1.1 干旱

新疆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高山阻隔,海洋气流很难到达,形成干燥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年平均降水量150 mm左右,其中北疆降水量多于南疆。新疆每年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干旱,1950—2000年共出现47次干旱,平均每1.06年出现1次,其中特大干旱占干旱总数的19%,重大干旱占21%,中度和轻度干旱分别占30%。近些年,气候趋于变暖,新疆干旱灾害发生变化,特别是重大、特大干旱发生次数增多,干旱总体呈现增多趋势,旱情趋于加剧(图1)。干旱对农业危害最大,长时间无降水天气,河水径流量变小,地下水位下降,灌溉用水紧张,导致农作物受灾减产。春旱延迟作物播种,缩短农作物生长期,夏旱会造成当年农作物大幅减产。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前10年期间,新疆每年因干旱造成农作物受灾达13.3万hm2以上,粮食减产超过12万t,经济作物损失达1亿元以上。

1.2 干热风

新疆是我国干热风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干热风多发生在春、夏季之交的5—6月,对农作物如小麦、玉米、棉花及各类瓜果等生长危害严重,尤其对正值抽穗灌浆成熟期的小麦后期产量影响很大。新疆干热风天气可分为高温低湿型、大风低湿型、高湿窝风型,呈现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速。干热风以南疆发生最频繁,年平均5~10 d,东疆和吐鲁番盆地年平均干热风日数在10 d以上,近年来北疆也多见干热风,年平均不足5 d,新疆东部干热风天气多于西部。其中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腹部偏东及准噶尔盆地腹部偏南是新疆3个多干热风日中心。据托克逊相关统计,该地区年平均干热风日数超过30 d,重度干热风日数达19 d以上,每年干热风可致小麦产量损失10%以上。

1.3 暴雨

新疆5—9月为相对多雨季,并集中发生在6—8月。其中暴雨北疆多于南疆,山区多于盆地,前山带和中山带暴雨较多、雨量大,年降雨量≥40 mm、夏季降雨量≥25 mm区域主要位于天山山区,东天山迎风坡次数最多,准噶尔西部山地迎风坡次之,阿尔泰山南坡相对较少。强降水天气易造成洪涝灾害,农田积水不能及时排出,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严重影响。另外,由于强降水而导致山洪暴发,会毁坏河堤,淹没大片农田,冲毁道路、房屋和桥梁等设施。

1.4 大风、沙尘天气

新疆大风天气多发于春季,正是农作物播种期及林果萌芽期。大风常伴随扬沙和沙尘暴,不利于春耕播种和果树萌芽。大风刮走种子,使幼苗枯竭,造成农作物产量大幅降低。夏季大风会使小麦大面积倒伏,出现折断茎秆,叶片堆积不利于光合作用正常进行,倒伏后植株体内水分和养分运输受阻,易感染病虫害,后期影响小麦灌浆和产量。

新疆大风沙尘天气发生范围广,危害程度大,南疆发生最多,以3—9月多发,约是北疆7倍,以塔克拉玛干沙漠一带为高发区,和田最多;北疆多发生在4—9月,以精河为年沙尘日数最多区。近些年加强生态保护,新疆大风沙尘日数趋于明显减少,以沙尘暴危害最重,主要出现在每年4—6月(图2)。

1.5 低温冻害

低温冷害是指温度>0℃,某一时期低温低于作物发育要求,引起农作物生育期延迟或使生殖器官生理机能受损,造成农业减产。低温冷害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包括寒潮、冷害、冻害和雪害等,主要是强冷空气活动产生。低温冻害对新疆棉花影响最大。

1.6 冰雹灾害

冰雹出现时常伴有雷雨、大风等天气现象。新疆冰雹发生在4—10月,以6—7月最多。冰雹对于农作物危害取决于雹块大小、密度和持续时间。大风会造成作物植株倒伏,直接砸伤植株,砸断茎秆,使叶片破碎,影响光合作用能力,还会使土壤表层板结;受损的农作物可能会感染病虫害,遇正灌浆果穗,可使穗与籽粒破损而产生霉变,严重时部分植株受损致死,大面积绝收。农作物乳熟期或成熟期遇到冰雹,会断穗落粒,造成大面积减产。

2 新疆气象防灾减灾现状

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暖,极端灾害性天气越来越多,对农业生产危害越来越大,造成经济损失逐年增加。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是一项社会性系统工程,需在政府主导作用下,各相关部门联动合作,科学合理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将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新疆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种类繁多,发生范围广泛,造成经济损失较大。新疆农业气象灾害多发于每年4—10月,此时是农作物生育期,气象灾害会造成农作物品质和产量都降低。当前人们生产生活越来越依赖于气象服务。新疆气象部门气象灾害预警预报服务可以降低或避免各种损失,确保人民生产生活正常有序发展。

3 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对策

3.1 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水平

根据新疆气候特点,合理调整农业防灾减灾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策略,预防为主,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利用气象卫星、天气雷达及自动气象站强化监测和预报,增强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提高低温寒潮、沙尘暴、暴雨、冰雹、干旱等天气预报精准度,加大对重大灾害性天气的监测。

3.2 增强农业对气象灾害的适应能力

根据防灾减灾需求,注重对生态环境、农田草原基本设施的建设,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要注意有效利用资源,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多部门共同努力,有效配合,综合协调管理,发挥整体效能。加大生态建设力度,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合理放牧等,形成水土保护,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化土地结构,加强水利工程和节水工程建设,增加农业防灾减灾投入,兴修水利等,加强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减少或避免不合理农业经济活动,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业综合防御能力。

3.3 增强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及能力

要提高对氣象灾害的认识,气象部门发布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尽快传递到灾情发生的地方。向全社会普及防御气象灾害知识,增强全民自觉行动意识。培养气象信息员,及时有效传递气象预警信息,同时收集气象灾害信息,反馈气象服务需求。传播气象防灾知识,提高农民对气象灾害的认知。

3.4 合理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优化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布局,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科技水平、作业能力和服务效益。建设时空密度适宜、布局合理、专业化程度高的人工影响天气综合监测网,提高动态监测能力。加快地面作业点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改进地面作业网络,提高高炮、火箭等地面作业装备性能和自动化程度,打造素质精良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

参考文献

[1] 唐湘玲,吕新,欧阳异能,等.1978-2014年新疆农作物受极端气候事件影响的灾情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7,33(3):8.

[2] 吴美华,王怀军,孙桂丽,等.新疆农业气象灾害成因及其风险分析[J].干旱区地理,2016,39(6):1212-1220.

责任编辑:郑丹丹

推荐访问: 探析 新疆 灾害 防御 对策
[新疆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对策探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