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植物保护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时间:2022-03-30 09:41:38  浏览次数:

摘要 根据植物保护专业的特点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植物保护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中需完善课程设置、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改变教学模式、增加实习和实践学习等改革措施,以期培养实践型学生,满足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 植物保护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实践型学生;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292-01

植物保护专业是一个面向基层的实践应用型农学类专业,该专业涉及植物保护科学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与技能,涵盖技术设计、推广研发、经营管理,以及教学科研多个方面,主要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同时,植物保护专业还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全国上下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也随之提升,对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对农业从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可以说,农业科技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当掌握熟练的实践技能,此外,创新精神也越发显得重要[1-4]。然而,在植物保护专业传统教学过程中,不管是理论课程还是实践课程中均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的学生已远远不能满足新的形势和发展要求,因此探讨和建立新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迫在眉睫[1]。

1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规范教学内容

植物保护学科是大农学分支学科之一,与农学、种子、植物科学等均有所交叉。因此,在课程体系的建设方面,除了需要拓宽基础知识面,充分发挥学科交叉的优势,还应当着重突出植保学科的特点。植物保护专业主要讲授内容包括植物各种病虫害发生后症状特点、病原特征、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等内容。从传统观念角度来看,应当对所有的病虫害进行防控,然而,实际生产过程中,很多疑难杂症是可以通过生物多样性、植物营养以及其他角度多维解决的。因此,应当将《植物保护学》《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以及《农业病理学》作为植物保护学科的核心课程,同时将农学、植物学、栽培学、植物营养学、植物免疫学,以及植物医学导论等作为辅修课程,摒弃“学科本位”的传统思想,充分发挥学科交叉对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重要性[5]。此外,为了更加多元、有效地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可以增设专业选修课,例如,可增设新农药研究与开发、分子植物病理学、分子昆虫学等体现学科研究前沿的课程[2]。

2 提升教师队伍的层次水平

高校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执行者,在高校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肩负着教学、科研,以及服务社会的重担。高校教师的处事行为、教学风格、学术特点,以及人格魅力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生。教育部曾在2012年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指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完善教学团队等组织,实施教师教育平台项目。其中,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团队被视为确保高等教学的重要保障,也是推进高等教育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6]。就目前我国高校现状而言,绝大多数新入职教师的学历层次及理论水平均达到较高水平,通常均拥有博士学位,且在学术科研方面具备较强能力,然而,由于其缺乏教育实践经验,还很难在短时间内独立承担主干课程教学,也很难走向田间地头进行生产实习指导工作。针对上述情况,应当大胆尝试学科建设及师资队伍结构化调整方面的优化[3],推行老、中、青教师相结合机制,在理论课程教学方面,实行“以老带新,以老为主”,充分发挥老一辈教师扎实理论基础、丰富教学经验的优势,而在实践与实习教学过程中,则可以大胆尝试“以老带新,以新为主”,充分调动新教师队伍积极创新的能动性。“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队伍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建立高水平、高素质的教育平台。

3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引入多元化教学手段

改革教学方式也很重要。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仅学生觉得乏味,就连教师也觉得好像在唱“独角戏”。而充分结合互动式、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辩论式等教学方式,并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可以将教学内容生动的展现出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学课件中的内容丰富多样化,除了包括基本的知识点、教学重点、难点,以及学科的发展前沿之外,还可以包括视频、动画、图片等多媒体素材,生动形象的将知识展现给学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升学习的乐趣,使得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4 注重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力度

优秀的植物保护专业人才不仅在理论基础方面具备扎实的功底,在动手实践方面也应当有过硬的技能。想要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就需要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实习、顶岗支农实习的机会,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准毕业生提供毕业实习机会。比如,对于普通植物病理学和普通昆虫学来说,可以增设室内教学实习课程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对于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则可以通过田间集中实习来锻炼实践能力,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实习和实践,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由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增加实习和实验教学的学时,完善实验室条件。在实验课,学生可通过观察标本等多种途径获取具体形体感知,对菌丝形态特征、病害症状、昆虫的特征等有直观的认识和体会。同时,增加校外教学实习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采集标本,辨认病虫害。实习和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

5 开设网络课程,灵活考核模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对于高校教学来说,一些经典教学课程的课时有限,无法满足众多学生课堂上学习的需求。因此,可以通过开设网络课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国家级、省市级、校级等精品网上课程,让更多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价值。有些高校开设微课、慕课等,充分利用学生的零碎时间,将理论知识能够及时学习和掌握[5-6]。在植保专业教学中也可以开设微课、慕课、微视频等,将每个知识点通过网络传递给每个学生。在考核方面,改革传统的期末考试一锤定音式衡量标准,建立多维度综合考核体系,可由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课程论文等多项指标加权组成,更加合理、更加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7-8]。

6 参考文献

[1] 鄢洪海,李宝笃.植物保护专业培养模式改革与特色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09(9):44-48.

[2] 任良玉.植物保护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7(1):39-43.

[3] 廖胜刚.创新实践教学:对接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就业市场需求[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与研究,2005(1):94-96.

[4] 龚国淑,黄云,张敏,等.新时期植保高素质人才培养浅析[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4,22(1):29-31.

[5] 刘长仲,王国利.植物保护专业本科专业课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教育教学论坛,2014(9):187-189.

[6] 罗金香,张永强,杨振国.植物保护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9(1):172-176.

[7] 耿俊.浅论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的特点及在本科院校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50):231-232.

[8] 李娜,韩清恩,王日升.微课与慕课在高等教育中的结合应用探究[J].山东工会论坛,2015,3(21):117-121.

推荐访问: 植物保护 教学改革 探讨 实践 理论和
[植物保护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探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