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基于任务驱动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时间:2022-03-24 09:19:15  浏览次数:

摘 要:为了能够解决传统教学模式给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带来的困扰,在中职院校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经由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极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该文将结合具体实施任务,分析任务驱动教学的实际应用,并对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任务驱动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 教学模式 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2(b)-0170-02

中职院校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模拟电子技术是高职院校机电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等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包含了各类模拟电路、半导体器件以及其他应用知识等,该课程的实践性、技术性非常强。该课程对于后续学习中的电力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等课程起着有效的基础支撑作用。

过去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如同其他课程教学一样,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展开,配上一些形式化的实验教学。此外,在模拟电子技术学习的入门中,学生需要对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等一些非线性的电子器件进行学习,学习的过程是线性到非线性的转变认知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都会感受到学习的压力,也会由此降低对于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种种因素给该课程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1 任务驱动的模拟电子课程教学模式实例分析

1.1 提出任务

笔者认为,学习与“情境”是有着一定的关联性的,情景交融下,知识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模拟电子技术的实践性、技术性极强,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地结合这些特征,根据教学目标,设置与之相应的情境,引导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进入情境中学习,使得学习的过程更加形象化、直观化。

1.2 设计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教学任务的设计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在情境的设置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教学目标,将情境设置成任务,设计任务必须要全面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且要告知学生今天学习的新知识与已掌握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任务的解决能够让学生更广泛、更主动地去思考已经学习的知识点和累积的学习经验,来理解当前学习的内容、分析当前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由此解决问题成为了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同时为知识拓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1]。

1.3 分析任务

分析任务的过程中,要保证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处于指导地位,使用分组讨论、自主学习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思考能力。教师在分析任务的过程中只能引导学生主动分析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能告诉直接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够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保证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效果。针对分组讨论来说,要合理进行分组,这是完成任务的关键因素;教师必须要以能力强、弱的学生结合的原则,综合考虑实验设备、器材等实际因素,小组人数不宜超过4人1组,每组选取一名核心成员担任组长,组长负责本组的任务安排工作,组长要将组员的分工任务安排落到实处。组长分工之后,组员可以根据课本知识,或者查阅参考书、网络资源等,来分析子任务的解决方法。例如:在分析“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任务时,可以将总任务分成几个子任务:其一,二极管的识别与极性的判断;其二,二极管应用电路测试分析,整流电路、限幅电路的测试与参数选择。通过完成子任务,学生巩固了二极管的基础知识,并且能够通过任务的解决掌握新知识,比如说整流电路的分类、电路组成及其原理等。

1.4 完成任务

学生通过分析任务制定出各自的解决方案,利用实验器材设计出各式各样的电路。每一组选一名组员代表,阐述电路的设计原理及依据,然后教师总结,并介绍最佳的设计方案给学生提供参考,最后让学生在各自的小组内讨论小组制作的方案的可行性,修改参数,最终确定方案。在实施任务之前,为了减短设计的调试期,降低成本,减少器件的浪费,必须要采用如下方法,利用仿真器件进行测试,如果电路中遇到参数不当可以及时更改,一直调试到成功为止,这给后续工作带来了较大的便利[2]。在最后实施阶段,学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购买元器件,高效地完成任务。

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由于设计的方案中需要检测元器件、焊接电路板、测试技术指标等,在这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短路、虚焊等。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要急于帮助学生,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其中的问题,教会学生处理突发状况的方法,电路问题可以顺藤摸瓜排除故障。这样问题的解决会给学生带来自豪感和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1.5 总结与评价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完成任务之后必须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与评价,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组员相互评价、教师点评。教师在最后总结评价时,可以着重讲解几个小组的任务成果,介绍其中的亮点,并提供学习经验,进而提出需要完善的地方。评价是对学生成绩的肯定,提出需要完善的地方,是对学生继续进步的鼓励,这也是评价的意义所在。这样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融会贯通能力。

2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1 教学进度难以掌握

当下,中职院校的教学场地日趋完善,使得课程逐步变成开放式的。由于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导致小组设计的探究程度和进度也大不相同,使得教师难以掌控教学进度,有的小组能够提前完成任务,而有的小组无法完成任务。因此,在任务的进行中,对于每一个子任务都需要设置一个节点时间,保证任务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2 提高教師的知识水平

任务驱动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结构,使得在课堂上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处于指导地位,促使对教师的要求变得更高,对于学生各种各样的设计电路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现场的指导,需要教师不断地提升自我的专业能力,保证自身的知识水平能够与时代的发展接轨,保证能够完整地回答学生的每一个问题[3]。

3 结语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通过教师任务的设置,将零散的知识有效地整合,让学生能够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实践技能技巧,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并且达到了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效果。虽然该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笔者相信在今后教学的不断研究和实践中,必然能够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黄京.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探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88-89,92.

[2]李益民,仲照东.《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63-66.

[3]罗俊杰.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4(26):130-131.

推荐访问: 教学模式 电子技术 探索 模拟 驱动
[基于任务驱动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探索]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