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论提高学业生涯规划执行力与执行效能的有效途径

时间:2022-03-23 11:09:31  浏览次数:

[摘要]部分高职学生存在底子薄,基础差,自主学习意识不强,自律精神、自我控制能力差等问题。因此,要提高学业规划执行力与执行效能,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规划意识和规划能力,建立健全学业生涯规划执行全程跟踪指导与监控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营造“人人注重学业生涯规划、人人践行学业生涯规划”和全体教职员工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高职 学业生涯规划 执行效能途径

[文献编码]dor:10.3969/j issn 0450-9889(C)2011-01-057

学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在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的基础上,在老师、辅导员的指导和帮助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潜能、成长环境等优势、劣势,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对职业生涯的预期,为自己大学三年确立学业发展方向、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拟定行动方案,进而付诸行动的过程。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它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能力和程度。效能主要指办事的效率和工作的能力。因此,学业生涯规划执行力与执行效能就是学生将学业生涯规划付诸行动、将目标变成结果的能力、完成程度和效率。影响学业生涯规划执行力与执行效能的因素有三:一是规划是否科学合理;二是执行者的素质和能力,包括执行者自身具备的能力和发挥该能力的主观能动性;三是执行的环境因素,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学业生涯规划在执行时受到的外部制约因素的综合,主要包括执行的监控机制和执行氛围。

部分高职学生存在底子薄,基础差,自主学习意识不强,自律精神、自我控制能力差等问题。为此,要在高职学生中有效开展学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学业生涯规划执行力与执行效能,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规划意识和规划能力,建立健全学业生涯规划执行的全程跟踪指导与监控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营造“人人注重学业生涯规划、人人践行学业生涯规划”和全体教职员工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文化(执行)氛围。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规划意识和规划能力,调动和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一)规划意识的培养

规划意识是一种“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思想、理念或观念。学业生涯规划意识是指学生具有对某一学习阶段进行比较全面的系统的思考与计划的思想和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所思才能有所行。只有让学生明确学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可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主动去规划。学生认识越到位,主动性越强,制定出来的规划会越适宜。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是:

1 在新生入学之际,开展“做高职生活的主人”生涯规划意识启蒙讲座,旨在唤醒学生规划意识,增强规划主动性。让学生明确,进行学业生涯规划不是为了完成任务,为老师、为别人做规划,而是为自己能在有限的高职三年更多、更高效地获取今后生存所需要的素质与能力,确立清晰的、切实可行的行动目标和方案,尽快完成从高中生到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转变,成为高职生活的主人,有目标、自主、高效地学习生活。

2 邀请相关专业校友回校作“成功人生始于校园”校友报告会,让校友现身说法,介绍自己大学三年的成长过程及其对现在工作和人生发展的影响,让学生体悟规划和不规划的结果会不一样的道理,萌发和增强规划意识。

3 开展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专业、准确定位、科学规划的“我的梦,我的中国梦”系列主题班会,让学生畅谈人生理想与追求,通过相互启迪和老师引导,学会将个人发展与社会现实、国家发展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地追寻自己人生发展梦想。

(二)规划能力的培养

规划能力是指对未来的某一阶段整体、全面、长远的思考与筹划的能力与水平。学业生涯规划能力是指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了解专业、把握环境以及在此基础上对自己长远发展的思考、设计的能力和水平。它包括科学的认识、评价自己,对自己性格、气质、职业倾向、兴趣爱好等深度的自我认知和准确的自我定位能力;对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了解、把握的掌控能力;将自身实际与社会要求结合寻找最佳结合点、切入点的思考与设计能力。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规划能力。

1 精心组织专业介绍和实验实训基地参观;按专业召开专业老师与新生座谈会,回答学生关心的专业课程、教学安排、就业方向、技能培养等问题;解答学生“我选择了这个专业,我将要怎样学习,我将来要干什么?”等疑惑,从而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和兴趣。

2 编制《专业学习生涯指导手册》,在新生人学之际下发给学生,引导他们更深地了解所学专业。《专业学习生涯指导手册》详细介绍本专业整体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和专业岗位的特殊要求及所在行业现状、发展前景;详细告诉学生要达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完成的理论学习模块和实践学习模块,三年应注重培养的能力、素质和应完成的考证,以及获取毕业资格必须达到的条件;“专升本”应达到的条件等等。通过《专业学习生涯指导手册》的详细解读和学习,让学生在第一时间更深入了解所学专业、认识所学专业,从而确认自己是否适合这专业,作出抉择,进而结合实际思考、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

3 提供科学测评平台,用科学测量等手段和方法为学生开展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和职业倾向测评与分析。通过校园网让学生在线进行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和职业倾向测评,并由学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中心对学生的测评结果进行分析、反馈,指导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和把握自己,为科学合理地制定学业生涯规划奠定基础。

4 开展“正确认识自我,做好科学规划”的规划知识普及与具体指导,不仅向学生讲清学业生涯规划对高职三年及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而且让学生明确科学认识自己,准确定位对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教授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我的基本方法;介绍学业生涯规划的程序、方法、应遵循的原则和从哪些方面进行规划,对如何做好规划加以具体指导。引导学生从先天条件和后天特质两个方面来剖析自己;从兴趣爱好、能力、智慧、特长,潜能、性格气质、价值观等方面来分析、评估的优势、劣势;从家庭背景、朋友圈、社会环境等方面来厘清自己是否有可利用资源(机会)或所面临的阻碍(威胁);指导学生遵循个人实际与社会需要结合、强项立足的原则,从知识、能力、素质(品质)和专业核心技能(自身强项)来规划高职三年的自我发展。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虽然自己底子薄,基础差,不喜欢甚至害怕不少学科的学习,但总有自己感兴趣的能干的或活跃的方面或兴奋点,如不少学生对人际关系有浓厚的兴趣,擅长与人交往;也有不少学生喜欢摆弄身边各种物品,拆装身边各种工具,动手实践能

力强;还有不少学生对电脑情有独钟,不论对硬件还是软件都特别玩得转。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兴奋点和能干的方面出发,找到与所学专业契合点与切入点,以此来确立自己的专业发展角度和发展方向,并有计划地努力地使其发展成为自己的强项,成为或在动手实践方面比别人行的技能型人才,或是在人际交往方面比别人精通的管理型人才,或走在高职院校来说难得的乐于学习、勤于钻研的继续深造“升本”道路。总之,应扬长避短,选择最适合发挥自身优势的专业发展角度来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5 设计《学业生涯规划登记表》,用于指导和规范学生学业生涯规划具体操作,提高学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学业生涯规划登记表》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自我剖析、专业社会实际分析、自我发展规划、指导意见、规划执行情况反馈及修正、规划执行情况自我总结、组织鉴定等八个一级指标。而“自我剖析”又分为兴趣爱好、潜能/强项、优势劣势、可利用的资源或阻碍四个二级指标;“专业社会实际分析”则包含专业所在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和专业岗位的特殊要求三个二级指标;“自我发展规划”则有三年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及主要措施两个二级指标,而“总体目标”又有知识、能力、素质(品质)、专业核心技能(自身强项)四个三级指标,“阶段性目标及主要措施”则分学年、学期两个三级指标;“规划执行情况反馈及修正”也要分学期和学年填写“执行情况分析”、“指导老师意见”、“目标修订及相应措施”三个二级指标。《学业生涯规划登记表》是对学生大学三年发展目标及实现情况的动态记录。表中“个人基本信息”、“自我剖析”、“专业社会实际分析”、“自我发展规划”等内容要求在新生入学当年的11月底之前填好;表中其他栏目则要求在本学期结束后新的学期开始的前两周之内填好。除“指导意见”和“组织鉴定”由指导老师填写外,其他由学生填写。学生填写部分要求先拟草稿,并将草稿交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对学生的自我剖析、目标制定情况和目标实现途径等内容要在与学生针对性谈话、详细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给出具体指导意见;学生在指导老师指导下修正自我发展规划,然后再正式填入《学业生涯规划登记表》。指导老师在每次填写“指导意见”或“组织鉴定”前,都要有针对性地与学生谈话一次,提出指导建议;正式填表后还要将填写的指导意见反馈给学生,切实履行指导职责,发挥指导作用。

二、建立健全学业生涯规划执行的全程跟踪指导与监控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强对规划执行的有效管理和监控

学生制定学业生涯规划后,在规划意识和规划能力一定的前提下,学业生涯规划执行力与执行效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规划执行的有效管理和监控。因此,建立健全学业生涯规划执行的全程跟踪指导与监控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完善相关制度,是提高学业生涯规划执行力与执行效能的根本所在。

第一,成立“学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中心”,构建学业生涯规划教育组织体系,建立学业生涯规划执行的检测、评估、反馈、指导修正的工作机制,为学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执行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成立由主管领导、教务负责人、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学工(团学组织)成员组成的“学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中心”,建设一支学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业团队,明确指导中心的工作职责、工作范畴、指导方法、实施细则和专职教师的任职资格、任职条件、工作职责、聘任与管理考核细则等,使学业生涯规划教育在组织上有专人负责,在制度上有“法”可依,规范化、制度化开展。“学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中心”负责学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宏观策划与指导,负责制定学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施方案。指导中心下设教学、学工、团学组织三个指导小组,负责学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具体策划、组织实施与协调管理。它们的职责是,教学系列指导小组主要负责专业调研、专业与课程改革教学研究,负责《专业学习生涯指导手册》的编写和学生学习引导及专业技能的培养、指导;学工系列指导小组主要负责对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实施、反馈、评估、修正等全过程的监控、指导,负责学生品行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引导,负责具体考核评估,资料的收集、统计汇总;团学组织系列指导小组主要负责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及相关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具体实施。

第二,通过开展“学业生涯规划执行情况回头看”活动,对学业生涯规划执行实行有效管理与监控指导。在每学期的期中和期末开展“学业生涯规划执行情况回头看”活动,“回头看”活动的主要内容,一是学生对照学业生涯规划,检查阶段性目标的落实情况,填写《学业生涯规划登记表》中“执行情况反馈与修正”表,包括规划目标完成度和实际发挥的效果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目标进行微调与修正,并列出具体措施,整个过程在指导老师指导下进行;二是指导老师检查指导,与学生有针对性的谈话,一起总结经验、分析原因、找出障碍,提出修正的指导性意见,然后在《学业生涯规划登记表》中签署“指导意见”;三是每学期末辅导员收齐《学业生涯规划登记表》,并对所填内容进行检查、归纳、总结汇总后,将有关情况向“学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中心”作专题汇报;四是每学期初“学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中心”根据学业生涯规划执行情况对教育方案作出相应的调整,并将调整方案反馈给每个指导老师和学生,进行宏观指导。这样从制度上保证了对学业生涯规划执行过程的全程跟踪指导与监控,并将学生的自我管理、监控与老师的外在管理、监控结合起来,督促学生管好自己的时间、精力、情绪和人际关系,把有限的时间、精力、资源集中于选定的专业发展方向上,从而有效解决因高职学生自控能力差导致学业生涯规划执行不到位、执行效能低问题。

三、营造“人人注重学业生涯规划、人人践行学业生涯规划”和全体教职员工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文化(执行)氛围

文化(执行)氛围是一种管理,是一种相对于经验管理、制度管理来说更高阶段的无形的和有效的管理力量。因此,我们一方面通过各种各样的讲座、班会、校友报告会和开展学业生涯规划设计比赛、专业技能比武、专业核心技能(强项)评选等多种多样的竞赛活动,以及通过网站、板报、宣传橱窗等有形无形、有声无声的宣传媒介来营造“人人注重学业生涯规划、人人践行学业生涯规划”的文化(执行)氛围,使学生置身其中受到感染、催化,乃至推动;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机制将学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全体教职员工本职工作范畴,要求结合本职做好指导,共同营造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文化(执行)氛围,形成密切配合、相互衔接的齐抓共管合力。

第一,专项负责的“学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中心”教师是学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策划者和指导者,人人肩负着全程跟踪指导学生学业生涯规划设计、实施与监控管理的重任。其主要职责是指导、帮助学生深入剖析自己和正确认识、评价自己,准确定位;指导、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和行业动态及就业前景,把握社会需要和专业岗位要求;指导、帮助学生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三年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指导、帮助学生做好学业生涯规划实施的有效管理与全程自我监控。

第二,学生工作队伍尤其是辅导员队伍因与学生联系最密切,接触最多,而且其职责、使命是学生成长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决定了他们是学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最关键人员。他们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学业生涯规划意识与规划能力,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意识与规划能力。学工人员在学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最重要的职责,一是指导、帮助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业生涯规划;二是督促、指导学生对学业生涯规划执行进行全程自我监控,定期检测、评估、反馈和微调修正;三是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重品行修炼和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第三,任课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自身对学科的兴趣、敬业态度、严谨治学的精神都会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因此,专业教师在学业生涯规划教育中一方面要加强学生专业学习的学法指导,另一方面要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术水平提升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第四,学校其他部门的教职工也在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对学生良好品德与素养的形成起着或促进或阻碍作用。因此,同样需要加强自身职业修养,用自己良好职业行为影响学生,担负起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职责。

责编:黎原

推荐访问: 效能 执行力 学业 有效途径 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