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管理科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变化及课程体系设计

时间:2022-03-05 08:18:21  浏览次数:

【摘 要】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对“管理科学”专业重新进行了定位,与1998年版的培养目标相比较,其发展方向更加明确,为此应当设计更加符合的课程体系。本文先介绍管理科学专业的发展,接着分析其培养目标的变化,最后提出了该专业的课程体系新设计。

【关键词】管理科学;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从1977年复旦大学开设了我国第一个管理科学专业后,全国各大高校积极开办管理科学专业,截止2013年,全国共有55所高校开设了管理科学专业。由此可见,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管理科学专业在快速发展,它在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领域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得到重视。

1 管理科学专业的发展

管理科学专业是在国外产生的,其最早出现的专业名称是运筹学和系统工程学,它属于应用型的技术科学专业领域,是运用已有的系统工程方法、数学模型等定量方法来解决管理领域的问题。

管理科学专业引起国内学者的注意是从20世纪50年代钱学森回到中国时开始的。钱学森从美国带回空气动力学和他的著作《工程控制论》,在它的影响下,我国开始了对系统工程和运筹学的研究[1]。

管理科学的基本思想在我国早已存在,但并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管理科学专业才得到较全面的发展,其发展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学科萌芽阶段,以运筹学的研究与应用为主;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1978年,学科停滞阶段,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学科研究和教育受到严重破坏;第三阶段是1978年到20世纪80年代末,学科重建阶段,应用系统工程和一些系统工程方法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第四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到现在,学科发展调整阶段,系统工程和管理科学的研究和应用进一步扩大至科技、经济及社会等领域[1]。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可以看到管理科学专业在我国取得的成就:从无到有、从鲜为人知到全面发展应用、从仅研究单一学科到研究相互关联的多门学科。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管理科学专业在不断地进行调整以适应社会的需要。由于高新技术在社会各方面的应用,迫切需要一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来进行实际操作,因此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 管理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学科目录和专业设置调整工作,修订目录分别为1987年版、1993年版、1998年版、2012年版。

表1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管理科学”的培养目标

将最近的1998年版和2012年版的专业目录中有关“管理科学”的内容摘录出来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管理科学”专业依旧属于管理学门类下设的二级类中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不同的是其专业代码由110101调整为120101。

重点分析两个版本中“管理科学”培养目标的变化,将其列成如下表格进行对比。

仔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1998年版要求学生掌握广泛的学科基础知识,涉及的学科知识跨度较大,主要有数学、经济学、计算机、管理学等。该专业要求全面涉猎相关的各门知识,缺乏明确的主攻课程和主要研究方向,呈现出学科边界不清晰,学科发展方向不明确、专业优势不明显的趋势。

第二,与1998年版的培养目标相比较,2012年版则更加注重学生对管理决策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不再局限于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专业学科边界更加清晰,学科发展方向集中于管理决策,主要培养可以在国家、企事业等部门进行宏观决策、战略规划、企业诊断和管理研究等管理决策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第三,分析两个版本的培养目标,可以发现专业课程设置的转变。1998年版要求学生掌握广泛的学科基础知识,但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学校在设置课程时只能是“平地”式(或“拼盘”式)全面教授相关课程,缺乏系统性。2012年版则侧重于管理决策知识的掌握,有比较明确的方向,学校可以循序渐进地设置专业课程,即“阶梯”式课程,可系统地安排教学计划。

第四,对两个版本的培养目标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发现其就业方向的转变。根据1998年版的培养目标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掌握多门学科知识,但都没有深入研究,即“全而不精”,在与其它专业学生进行就业竞争时没有明显的专业优势,体现不出该专业的独特性与对某个岗位的必要性。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2012年版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对管理决策知识的掌握,在解决管理决策和技术管理等方面问题时凸显出专业的优势,体现出学科的专业性和特色性。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与管理决策联系较紧密的岗位与其它专业学生竞争时有一定的优势。

3 管理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新设计

3.1 管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变化的原因

由于专业目录中“管理科学”培养目标发生的变化——专业发展方向为管理决策,因此学校的课程体系也随之转变,学校在设计课程时不再是无重点的“平地”式安排,而是有侧重点的“阶梯”式安排。

另一个原因是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技术产品的应用,使得许多高职高专培养的一线人员无法满足现代化生产的新要求,迫切需要更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层次人才来填补岗位空缺,这使得“管理科学”专业在培养人才时更加注重实用性、应用性。这一要求也间接地体现在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上。

3.2 管理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

根据管理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社会的实际需要,以及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教学的基本模式,可以将管理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两大部分:理论教学部分和实践教学部分。理论教学部分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完成,一般安排在第1—7学期;实践教学部分除了军训在第1学期完成外,其余均在第8学期完成。(下转第123页)

第一阶段:基础知识模块。主要由数理基础课,如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外语基础课如大学英语等;计算机基础课如计算机应用技术、程序设计基础等;人文基础课如各类文化艺术课;思想政治素质修养课等构成。在这一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与技能,是学生的基础学习阶段。

第二阶段:管理类基础课。主要有三大模块:管理类模块、经济类模块和财务类模块。管理类课程主要有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运筹学、管理决策等;经济类课程主要有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和宏观两部分;财务类课程主要有财务管理、会计学等。它主要培养学生的理论功底,使学生熟悉管理、经济、财务等方面知识,以此培养学生从事有关管理事务工作的能力。

第三阶段:管理科学专业核心课程。培养目标中的核心课程有数学分析、离散数学基础、运筹学、数据结构、运营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电子商务、ERP软件应用、商业预测、市场研究、CRM数据挖掘、公司理财、资产评估、项目管理等。这是体现管理科学专业特色、培养专业素质所必须的课程,是开展专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课程及相关课程承担着管理科学专业的特点,它们与学科联系紧密,专业知识含量大,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4]。

第四阶段:专业方向课程。为了发挥学生的个人潜能,同时考虑社会对管理科学人才的需求,可以设置几个不同的专业方向,如信用分析与管理、资产评估与决策和管理咨询与服务等。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可以设置不同的课程。

实践教学部分包括军训、专业实训、课外科研创新实践活动、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3.3 课程体系设计预期达到的目标

通过学习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可以使学生构建相关的知识框架,培养一定的能力,提升自身的素质。构建的知识框架应包括人文基础、计算机基础、外语、财务、管理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培养的能力主要是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沟通与合作能力等。素质的提高则是指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心理与身体素质的提高[5]。

通过本科阶段系统性地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达到培养目标,成为具有较高管理素质、扎实系统的管理理论基础、合理的管理科学和信息技术知识结构,能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解决管理决策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相关问题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媛.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专业本科教育教学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4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22.

[4]王周火,李坚,黎昀.地方高校管理科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设计探讨[J].科技和产业,2008(6):52-54.

[5]林孝贵.管理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J].高教论坛,2002(5):68-70.

[责任编辑:杨玉洁]

推荐访问: 管理科学 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 变化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