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论来安县民间艺术的分布与特色

时间:2022-05-17 17:40:06  浏览次数:

来安县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耐人寻味,艺术价值较高。来安县的劳动人民,既是民间艺术的创造者,又是民间艺术活动的参与者,同时又是民间艺术的传承者和欣赏者。以下就对来安县的民间艺术略述一二。

洪山戏,是来安县的稀有剧种。清朝末年,施官地区的彭岗埠,曾有胡锦先的洪山戏班社活动。他们编演了揭露清王朝草营人命的《蒲色记》,后被迫散。抗日战争时期,施官镇本地,以王永泉为首的热血青年,组建了青年先锋剧团,为抗日战争宣传、演出、服务。并首先在皖东地区编演了革命现代戏《两兄弟》、《从军记》、《河南灾荒》等。1958年组建了专业的洪山戏曲剧团,演职人员坚持上山下乡,自己背行李,穿草鞋,拉板车,自己挑土搭台,月光下排戏,演员为学员背行李;80年代中国戏曲志和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为洪山戏发表了两篇文章;2008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授牌批准洪山戏为重点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洪山戏,是一个富有革命传统的洪山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内容的“洪山戏”是傩戏的一种,它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傩”,从“傩” 发展到香火戏。清代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称“傩在平时,称为香火”。到了清代中叶,在香火戏的基础上形成了洪山戏。清朝光绪年间,施官区彭岗埠胡锦先的洪山戏班因编演了揭露清王朝草营人命的《蒲包记》,被官府禁演,勒令解散班社。抗日战争时期,来安县先后成立了半塔集业余剧团、施官青峰剧团、半塔干部职工子弟学校业余剧团,为抗日战争宣传、演出、服务。并首先在皖东地区编演了革命现代戏《保家乡》、《从军记》、《河南灾荒》等。1958年组建了专业的洪山戏剧团,整理改编了《赶山塞海》、《金镯玉环记》、《六部大审》等一批传统剧目。2008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洪山戏为重点保护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洪山戏历史悠久,韵味独特,乡土气息浓厚,是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地方戏。

三城乡的民间舞蹈秧歌灯。它是以南方圩区的主要劳动生产插秧为主题,汇入民歌为衬垫,以丰收玩灯为结局的民俗舞蹈,是来安县主要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贴近生活,影响深远。据老人们传说,清朝某年,从安徽的州徽迁来一批移民,至广大、三城一带圈圩造田。当地老百姓在圩长的领导下,穿着士兵的服饰,跳起自编的秧歌灯,以示慰劳。当地三城寺的道士,也参与跳了起来,有戏文、圩歌、民舞、大场子、小场子等等。但多已失传,现在的样式则可能是第二手,第三手的资料了。那时,是集戏剧、歌唱、舞蹈于一身的大作品。于今,更没有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中华舞蹈志》、《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安徽卷)中对秧歌灯有论述,2008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秧歌灯为重点保护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城乡的双喜灯。双喜灯产生于三城乡的广大地区,是农村的婚礼习俗,是对婚礼的祝贺与恭愿。双喜灯是一个抒情女子群舞,它的特点是在变化图形时运用灯来造型,每名唱词,甚至在音乐过门中也有各种图形变化,其调度频繁,表演者不断地来往穿梭,表现婚礼中“闹喜”中的热闹场景和“门前舞弄宾客笑”的欢庆气氛。1958年,县文化馆专业干部对双喜灯进行挖掘、整理,当时也没能找到该舞的原老艺人和演员,只有多次访问见过该舞表演的一些老观众和其他行当的老艺人,经过多次访问和座谈,逐渐地积累起资料,才得以成形。于同一时间与秧歌灯同时被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安徽卷)和《中华舞蹈志》之中。

文山和大英镇的白曲。它是来安群众“人见人爱”的稀有曲种,是富有革命传统的曲种,在地方抗日战争中做过贡献。例如创作和演出的曲目中就有《延安出发》、《火烧五层楼》、《抗日英雄严独手》、《王文尧参军》、《打雷官》、《十唱责任制》、《来安好风光》等20多个曲目,优秀传统白曲唱段近60段。有关白曲的文章和作品分别发表在《中国曲艺志》和《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白曲的特点是集戏剧、舞蹈、演奏、歌唱于一身,敲打碟子,乐队帮腔,语言一音到底是它的独特风格。曲目尽为中篇,插科打趣,颇多笑料,群众称之为“开心团子,欢喜丸子”。老艺人的绝活是“见风挂牌”即兴创作,信手拈来。

来安民歌。来安县民歌分为:革命历史歌曲、民歌类、小调类、山歌、秧歌、号子类、宗教唱念类。《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刊载来安的民歌23首。来安的民歌,地方特色浓郁,优美而柔和、高亢而激情、叙事与悠长、悲伤与神往,与地理环境、思想感情、经历心得等诸多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它的内容丰富,曲调多姿多彩,极易传播流行。民歌能反映民间情民意,准确而真实,通俗易学。民歌是一些民间艺术的母体,例如洪山戏,它的部分唱腔来自民歌,白曲的唱腔全部出自民歌,有些民间舞蹈也选自民歌。大量的民歌源自农村,农民是民歌的主体。哪里有生活,哪里有劳动,哪里就会产生民歌。

武集地区的铛舞。铛,属于杂技类,是武集地区孙庄村的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一个杂技团有铛的表演,属正统,而一个生产队出现铛舞则是较罕见的,何况在这里传了三代人达一百多年。铛舞的表演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其招式有白鹤亮翅、苏秦背剑、白蟒出洞、游龙戏凤等近二十个招式。第一代人到来城去赶庙会的那一年,有一位老艺人显露了一手绝活:他从城门外,将铛扔出去,铛越过城门楼飞向城内。这位老艺人身手敏捷,穿过城门来到城内站定,那铛正好落下被他接住。此事震动来城,真是难以见到的盛景。现在当地尚有两名传人,年龄已近50岁。此舞特征力度大,技艺强,

汊河镇的祭祀舞蹈拜香凳。它是汊河镇的特产,该舞的主题是唱颂母亲十月怀胎的辛劳与伟大,从而警示为人子者,应体贴母亲,力尽孝道。其两段唱词是“亲娘十月怀胎,拜香凳里告众生”、“为人在世不报娘的恩,枉在世上走一程”。 这个舞蹈的特色是道具拜香凳。本来这张板凳供香客远途进香中歇脚用的,后来为了报娘恩而后改成拜香凳。在小板凳上放着香炉,烧上香,人们觉得别致。随之,又有人在香炉后面装上“井”字形架,架上点缀各色彩球,并在“井”字架中嵌上一块镜子,上写“报娘恩”三字。至此一件极其重要的道具便逐步地固定下来了。这个舞蹈,意义不一般,道具很别致,动作形象,值得研究,是我民间舞蹈中很有特色的舞蹈。《中华舞蹈志》亦有对拜香凳的论述。

水口镇的民间锣鼓。来安县一带的锣鼓,有“节日锣鼓”、“生产锣鼓”和“自娱锣鼓”,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演奏不同的锣鼓。如每逢喜庆节日,即演奏“节日锣鼓”和“自娱锣鼓”。“节日锣鼓”的曲牌有“十番锣鼓”、“两头尖”、“撞八”、“龙门”等。“自娱锣鼓”的曲牌有“七字锣”、“一字锣”等。“生产锣鼓”是人们在长期劳动中创作的,主要用于生产劳动。如“车水锣”、“开船锣”。它的所有资料,均刊于《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安徽卷?滁县地区分卷》。

半塔镇杨郢看门楼的子母灯。子母灯原来是一条船,后来在新四军二师师长罗炳辉的指导下,增加了两支小船。大船是母船,代表人民,小船是子船,代表新四军,故称子母灯。子母灯的特点是侧重于构图的变化,二师文工团派来的同志传授了“十样景”。它表现了船在水中与风浪搏斗情景以及军民团结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和取得胜利后的欢乐。该作品刊载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安徽卷》中。

来安县独山乡的狮子灯,灯型雄伟壮观,给人以力量的感觉。舞起来更是气魄宏大,每支狮子灯重约五十斤,由三个演员交替表演,每个舞蹈动作都可无限反复地表演,不受锣鼓的限制。其中有一些独到的传统技法如“狮子坐肩”、“睡狮”、“五狮推磨”、“狮子盘球”等,有的动作吸收了民间杂技,技巧上有一定难度。玩狮有必须共同遵守的规矩,不论在何处休息,都必须将狮子灯靠在墙边,而且必须领头的狮子灯排在第一位,其它狮子灯不可逾越。《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安徽卷》中亦刊登了狮子灯的相关资料。

来安县民间文学,包括民间故事、民间谚语集成、民间歌谣集成,其它如民间俗语、歇后语也都包括在民间文学之类。民间文学是民间艺术宝库中的地支奇葩,因为它蕴藏量大,普及范围广,适用性强,是生活交往中不可交往的工具。三秦出版社已出版来安民间故事一册,收录民间故事129篇。此外,有私人出资编印民间故事精选一册,故事132篇,私人出资编印谚语、俗语、歇后语、来安方言一册,约6000条左右。

以上各类民间艺术,传承2000多年。代表着来安各地区的艺术风格、特色,是来安县艺术花园中的百花,代表着来安人民传承不息的精神。

作者简介:

李虎,男,(1987-),安徽砀山人,安徽大学中文系2009级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

推荐访问: 来安县 民间艺术 分布 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