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跨越文化鸿沟梅兰芳赴美演出成功原因探析

时间:2022-05-11 12:55:03  浏览次数:

【摘要】我国京剧大师梅兰芳在1930年曾经赴美演出,在与中国文化迥异的美国地盘上演出成功,而且激起了那个时代美国的一股“梅兰芳热”。本文从跨文化传播角度思考并试图解答梅兰芳的美国演出何以成功这一问题。

【关键词】梅兰芳 京剧艺术 文化距离 跨文化传播

京剧大师梅兰芳曾经多次奔赴日、美、苏等国进行京剧演出,这种国际交流使古老的京剧艺术走向了世界。尤其是在与中国文化迥异的美国地盘上演出成功,更让我们惊讶这一跨文化传播的巨大魅力。那么,我们所要探讨的问题就是,梅兰芳的美国演出为什么能够成功,是怎样获得成功的。下面笔者就从跨文化传播角度思考并试图解答这一问题。

一、中美文化差异:美国人不解京剧

梅兰芳在赴美演出之前曾去过日本演出,日本与中国同属亚洲,文化背景相仿,演出是非常成功的。但是相比去日本,梅兰芳对去美国演出顾虑极大,这将是面对东西文化差异的问题,堪称一场跨文化的演出。有学者甚至指出,中国对于美国人来说完全是陌生的,在他们的印象里,中国人只会做杂碎和杂碎面。有位名叫伦伯的美国人认为中国人完全缺乏艺术美感,原因是所有演员的吐字都是单音节的,没有一个音不是从肺部挣扎吐出的,听起来就像是遭到惨杀时所发出的痛苦尖叫,更有人说那唱腔高到刺耳以致无法忍受,尖锐的声音如同一只坏了喉咙的猫叫声。①

当时,纽约时报以半瞧不起的口吻告诉纽约市民说,要看东方的戏剧,就要不怕烦躁,看躁了,就最好是出去呼吸几口新鲜空气……,又说梅氏扮成女人,但是全身只有脸和两只手露在外面。②

正是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尤其是戏剧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两者文化间的巨大鸿沟。这种情况下,梅兰芳去美国演出,能就此改变美国人对中国戏剧的印象,还是给美国人进一步讽刺挖苦的机会?当时谁也不敢肯定。

二、为演出“有的放矢”准备:充分了解美国文化

赴美演出,首先要跨越两种相异文化之间的鸿沟。而要跨越这个文化鸿沟,最先需要做的是了解美国文化和美国的戏剧艺术,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实现理解和沟通目的。因此,为了解美国文化,梅兰芳等人付出了很大心血。

梅兰芳剧团赴美演出的主要组织者齐如山,他向凡是他所认识的美国人以及由美国回来的留学生,全面探询美国方面的情形、美国人的心理以及他们对中国戏的意见。齐如山说:“美国旅游团或单人来中国,差不多都要来拜访梅君,并且特别演戏,请他们听,请他们批评。演出之后,总要设法问他们对于中国戏的真意见”。③剧团在出国之前,只要遇到欧美人士便问他们梅兰芳演戏哪些地方最好,这就侦察了外国人的心理,好做出国演戏的准备。差不多有六七年的时间,问过的外宾就有一千多人。

当时,梅兰芳也非常注意了解美国文化。梅兰芳遍访在华美国人和曾留学美国的中国学者以做可行性研究,频频与熟知美国文化的知识分子接触,一方面了解美国文化以做到知己知彼,一方面也在寻求他们的帮助,其中出力最大的有胡适和张彭春。

剧团赴美到了纽约以后,大家与在美国的诸位人士商议演出的方法,了解到美国人的时间观念很强,而且没有听中国戏剧的习惯,不容易感兴趣和不习惯长久坐观。针对于此,梅兰芳等人决定适应美国人的观看戏剧的心理和习惯,改变了在中国长时间连续演戏的状况,而采用了缩短演戏时长的做法,每晚只演一场共四段,连说明、音乐、叫帘、休息等共用两个小时。而且演四段也是按照美国人的观戏心理设置的,因为如果只演一段,戏剧的情节就不大容易明白,而且这样的话台上一切动作全戏没大变换,可能会使美国观众不耐烦。情节、动作、服装等都要时常更换,以适宜美国人的观剧心理。

了解到美国的戏剧的“象真”(即写实)特点,一般需较大的活动舞台,因此戏台普遍宽大。④针对这一特点,为保证赴美演出的良好效果,剧团特别制作了演戏用的桌椅,它们都是可以任意放大缩小的,而且尺寸普遍比中国戏台用的加大一些。

由于美国人听不懂中国话,所以在剧目选择的过程中,梅兰芳特别请精通中西戏剧差异、又熟知西方观众心理的张彭春帮助准确选择剧目。张彭春凭借所具有的丰富现代戏剧西方戏剧知识的表演程式以及多年导演戏剧的经验,建议选择一些做、打多于唱、念的戏,如《刺虎》《汾河湾》《贵妃醉酒》《打渔杀家》等,以及《霸王别姬》里的剑舞。果然《刺虎》最受美国人欢迎。而且考虑到两国语言差异,张彭春在开演之前就用英文做总说明,说明中国剧的组织、特点、风格以及一切动作所代表的意义,然后由剧团邀请来的华侨翻译杨秀女士用英文做剧情介绍、说明。

三、大力策划宣传:使美国人了解中国戏剧

梅兰芳在决定赴美后一直到动身前,和他的“智囊团”成员做了大量的几乎是面面俱到的准备宣传工作。

首先,就是利用招待外宾的机会进行宣传。每逢有外宾来到国内访问旅游,总有机会与梅兰芳剧团约见。就利用约见的时候,把关于戏剧的图画书籍陈列出来请他们看,给他们详细解说,使他们逐渐产生兴趣。对于这种方法的效果,齐如山说:“他们(外宾)都静静的听着,有时候眼里充满了好奇之光,有时候脸上露出些惊讶的神气,有时候恍然大悟,有时候惊喜非常。总之,他们对于中国剧的神情无论真懂与否,总似感到很大的兴趣。在我们的本意,也正希望他们能发生兴趣,留有深刻印象,等他们回国去,在茶余饭后,说给他们的亲戚朋友们听,作为谈话的资料,这样就间接的替我们宣传了。”⑤

其次,与美国的新闻界、各大戏院剧场联系,寄去照片、剧照并配以文字说明。也时常给驻在各国的中国大使官员通信,同时经常给热心此事的留学生们寄去相关中国戏剧和梅兰芳等的资料,以供他们给报馆通信宣传。而且还专门聘请了两位美国人,每月付给一定报酬,让他们定期与美国各报馆通信,每封信都附上梅兰芳的一两张照片,这样的宣传也非常有效,剧团在以后就常常接到美国通信员的来函索要中国戏剧以及梅兰芳的材料和图片,并述说他们的媒体诚意,乐意代为宣传。这样材料和图片就时常直接寄给美国的一些新闻媒体。齐如山对此感慨道:“美国来信索要梅君相片的越发多了,每年只算相片费大约在四五千元以上。据朋友调查美国登过梅君消息的媒体,他见过的就有几十种。但至少寄到梅君家里的有三十余种。美国以个人名义要相片的信就有几百封。”⑥

在准备赴美的最后阶段,梅兰芳剧团还特意写了一百多篇临时送各报馆宣传的文章,专门针对不同的报纸而写成不同的样式,此外,又专门把预备梅兰芳沿途接待新闻记者时应该发表的谈话,也写了几十篇,然后都译成英文,以备临时在美国分送。

第三,梅兰芳赴美演出的主要组织者齐如山,为了进一步扩大宣传力度和影响,还专门组织力量临时撰写了几本宣传书籍,译成英文。在这些宣传品中,有详细介绍中国京剧知识的《中国剧之组织》,共分八章:唱白、动作、切末、衣服、盔帽、胡须、脸谱、音乐,除文字叙述,还专门搜罗摹画种种关于戏剧的图画十六幅;有专门介绍有关梅兰芳的历史的《梅兰芳》,因为《中国剧之组织》完全是宣传中国剧的,既是梅兰芳去出演,关于他个人也应该有专门宣传,《梅兰芳》主要介绍了梅兰芳家族和历史、旦角的由来和地位、梅兰芳的创作品、梅剧在中国剧的地位,国内对梅兰芳的欢迎和评价、外国人眼中的梅兰芳等内容;有《梅兰芳歌曲谱》,因为美国人习惯把歌曲谱成五线谱,为宣传中国戏,有了这种谱,美国人便可有路可循,从而很快习惯我们的戏剧;有对梅兰芳准备演出的戏加以逐一说明的《说明书》,它不仅是简单写出戏的内容情节,还把一切动作、作工、唱工、应该注意什么地方等等都清楚的写出来,以使美国人能够提前尽可能的理解和领会戏剧。

齐如山等人还精心画了两百幅图,涵盖了剧场、行头、古装衣、冠巾、胡须、扮相、脸谱、舞谱、乐器、钟、宫谱、角色等15类,都配以中英文的双语说明。

对于剧场和舞台的布置,也考虑到美国受众心理。考虑只须采取足够吸引他们的模式,完全中国式的特色就能够切中他们的心理,令美国观众大开眼界从而一炮打响。最终剧团决定设置成完全是中国特色的中国故宫戏台模式。舞台布置如下:第一层是剧场的旧幕,第二层是中国红缎幕,第三层是中国戏台式的外帘,第四层是天花板式的垂檐,第五层是旧式宫灯四对,第六层是旧式戏台隔扇。剧场的门口满挂中国式宫灯、梅剧团特有的旗帜;剧场内也挂着许多中国式纱灯,上面绣有人物故事、花卉、翎毛;壁上挂介绍中国戏剧的图画;所有剧场人员包括检场、乐队、服务人员都着统一的中国式服装。这样观众从靠近剧场开始就将被中国文化所包围,也有助于他们对中国戏的理解。⑦

四、实现文化沟通:中国京剧风行美国

梅兰芳和他的剧团,在热心的文化界人士协助下,利用各种能够促进文化沟通的手段,加强对中国戏剧和梅兰芳的宣传力度,通过积极主动了解美国人和美国文化、以及让美国人充分了解中国戏剧和文化这两种互动的方式,拉近了中美两国的文化距离,促进了中国京剧艺术与美国艺术文化的有效沟通,尤其是改变了中国京剧在美国人心中的“刻板印象”,让他们充分体验到了中国的国粹——京剧的无限魅力。毫无疑问,梅兰芳赴美演出之成功,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和宣传功不可没。■

注释

①许姬传、朱家潜:《梅兰芳的舞台艺术》,中国戏剧出版社,1960年版,第106页

②梅兰芳、马连良、程砚秋:《中国戏剧大师的命运》,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第286页。

③齐如山:《梅兰芳游美记》,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3页。

④梅兰芳:《梅兰芳回忆录:舞台生活四十年》,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第214页。

⑤齐如山:《梅兰芳游美记》,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12页。

⑥齐如山:《梅兰芳游美记》,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13页。

⑦李伶伶:《梅兰芳的艺术与情感》,团结出版社,2008年版,第108页。

参考文献

1、齐如山:《梅兰芳游美记》,岳麓书社,1985年版。

2、周姬昌:《梅兰芳与中国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梅兰芳、马连良、程砚秋:《中国戏剧大师的命运》,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

4、刘彦君:《梅兰芳传》,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5、许姬传、朱家潜:《梅兰芳的舞台艺术》,中国戏剧出版社,1960年版。

6、李伶伶:《梅兰芳的艺术与情感》,团结出版社,2008年版。

7、梅兰芳:《梅兰芳回忆录:舞台生活四十年》,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

8、梅兰芳:《梅兰芳戏剧散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9、武俊达:《京剧唱腔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版。

10、钱宝森:《京剧表演艺术杂谈》,北京出版社,1959年版。

11、单波、石义彬主编《跨文化传播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5页。

(作者单位:沈静,武汉大学08级新闻学研究生;景义新,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新闻系讲师)

推荐访问: 梅兰芳 探析 鸿沟 赴美 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