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论远古乐舞《弹歌》与民歌《斫竹歌》的联系

时间:2022-05-10 15:50:07  浏览次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本文以远古乐舞《弹歌》与江苏民歌《斫竹歌》为对象,从两首音乐作品的产生,发现、以及它们两者之间的地域关系和歌词的联系等。以史书的记载和民俗学家的民间考察等方面的考证为基础,从而对两首音乐作品之间的联系进行了一个对比和分析。得出,从音乐角度来看,《斫竹歌》很可能就是《弹歌》的遗存的结论。

【关键词】: 《弹歌》;《斫竹歌》;联系;传承

一、《弹歌》的产生

在《中国音乐史稿》、《中国古代音乐简史》、《中国音乐史》在第一章第一节介绍原始社会乐舞的时候,都写到了一首反映劳动起源的歌:相传为黄帝时代所作的《弹歌》,中国文学史也把《弹歌》作为原始时期劳动起源的主要乐舞加以举例。

原始乐舞《弹歌》记载于东汉时期赵晔《吴越春秋》之《勾践阴谋外传》中,原文记载:

“范蠡复进善射者陈音。音,楚人也。越王请音而问曰:‘孤闻子善射,道何所生?"音曰:‘臣楚之鄙人,尝步放射术未能悉知其道。"越王曰:‘然。愿子一二其辞。"音曰:‘臣闻弩生於弓,弓生於弹,弹起古之孝子。"越王曰:‘孝子弹者奈何?"音曰:‘古者人民朴质,饥食鸟兽,渴饮雾露,死则裹以白茅投於中野,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绝鸟兽之害,故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之谓也。”[1]

其大意为楚地陈音向越王介绍弓箭技术的由来,陈音说道:“臣知道弩的产生源自与弓箭,弓箭的产生源于弹完的出现,弹完是由远古时期的孝子发明的,远古时期人民生活生产力低下。所以父母死后只能把尸体抛弃在荒野之中,孝子不忍心看见父母的尸体被禽兽所食,所以以竹子制弓箭,以泥土制弹丸,以用来驱赶野兽的骚扰。黄帝时期将竹制弓箭代替弹丸,威震八方。

《弹歌》的歌词为二言四句体的结构,《吴越春秋》中只记载了它的歌词,是不是与其他劳作时的号子一样一唱众和的演唱形式,我们也并不得知。

《弹歌》在书中记载歌词是:“断竹,续竹;飞土,逐宍。”用白话文翻译过来就是:砍伐野竹,连接野竹;打出泥弹,追捕猎物。这段歌词是“斫竹,削竹,弹石,飞土,逐肉!”这里的“弹石”是说弓,射出去的不是“箭”,而是“石”,这也许就是古代“弹”与“弓”的主要区别。“弹石”以后产生了“飞土”,即是尘土飞扬的场面。这样既形象生动,又符合涉猎特点。全诗仅8个字,写出了从制作工具到进行狩猎的全过程。

根据社会发展史和古人类学的研究,人类学会制作弓箭之類狩猎工具,已是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那时的人类究竟怎样进行生产劳动和生活的,只能向残存的原始洞岩壁画和上古歌谣以及考古发现中去探寻。在这一点上,这首古老的《弹歌》起到了活化石的作用。因为有了它,后人才得以窥见洪荒时代先民们生产与生活的部分生动图景。先是“断竹”,即砍伐竹子。这两个字指引,可以见到一群围裹着树叶、兽皮的原始先民在茂密的原始竹林旁手拿骨刀、石斧在砍伐根根竹子。“续竹”是制作过程的第二步。歌中没有交代“断竹”后怎样削枝、去叶、破竹成片,从画面的组接上来讲,从“断竹”到“续竹”,中间已有所省略、承转。所谓“续竹”,是指用野藤之类韧性植物连接竹片两端,制成弹弓。至此,狩猎工具已经制成。以下便接着写打猎。打猎也分两步。先是“飞土”,把泥丸装到弹弓上打出去。至于泥丸的制作过程,诗中也未作交代,但从“续竹”到“飞土”,可以想见还有一个制作泥丸的环节。“飞土”的目标,或是飞禽,或是走兽,一旦打中,便向猎获物奔去。“逐宍”便是指追捕受伤的鸟兽。

二、《斫竹歌》的发现

这首二言五句的河阳山歌叫《斫竹歌》,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张家港民俗学家虞永良从学校回家乡河阳山务农,恰巧他看到二三十个农民分列两旁,把一只水泥船从一条河拖到另一条河。他们在拖船时合力唱着:“杭唷,斫竹,嗬哟嗨!杭唷,削竹,嗬哟嗨!杭唷,弹石,飞土,嗬哟嗨!杭唷,逐肉,嗬哟嗨!”几十人齐声唱着,排山倒海,他十分感动;这首歌就是《斫竹歌》。但当时他并没有意识到这首齐唱的号子跟《弹歌》有紧密的联系。

1998年7月1日,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与14位专家学者来张家港考察河阳山歌,听了“山歌王”张元元唱的《斫竹歌》后,大家非常激动,《斫竹歌》在狩猎、挑担、搬重物等劳作时都可以唱,这种演唱形式恰好与原始劳动的群体性相吻合;他们集体认为这是中国民间歌谣中珍稀的活化石。[2]

《斫竹歌》与相传黄帝时期的《弹歌》非常相似,而一般认为皇帝时期的《弹歌》是中国最古老的歌谣,它出自趙晔所著的《吴越春秋》,但是《斫竹歌》是口头如一的传唱下来的吗?北京大学教授,民俗文学家段宝林从古歌谣表现的流变中,认为两首歌为同一首母歌,只是在传承过程中虚词和衬词变化而略有不同,他认为民歌和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密切相关,只要这种生产生活方式需要,那么反映他的民歌就能传承下来。中国几千年的农作生产发展很缓慢,很多地区依旧还停留在原始的劳作状态,原始工具甚至在百年前还在使用,这正是《斫竹歌》能够保存原貌并流传至今的社会历史原因。

三、《弹歌》与《斫竹歌》的联系

(一)、《弹歌》与《斫竹歌》地域分析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民协秘书长陈建勤则进一步认定:张家港发现的这首《斫竹歌》,很可能是《弹歌》的原型,《弹歌》可能是从《斫竹歌》演化而来,从历史上看,河阳地区属于东夷活动范畴,从东夷人生活形态来看,他们和弓箭有关,“夷”是根据一个人背着“弓”演变而来的,在河阳地区的远古东夷人用箭作为一种狩猎武器,“斫”字在东夷地区方言中至今还保存着,如“斫草”,“斫稻”等,“斫”字正是一种古老语言的传承,所以,“断竹”带有一种文化修饰,“斫竹”可能比“断竹”更为古老,因此以语言上看,《斫竹歌》可能早于《弹歌》。

(二)《弹歌》与《斫竹歌》音乐歌词的联系

从歌词来看二言五句的河阳山歌《斫竹歌》和黄帝时期流传的二言四句的《弹歌》非常的相似,歌词翻译过来为:古人砍伐树木,制造成弓。再到运用土石射击猎物的原始劳作过程。

《斫竹歌》除了中间第三句多了“弹石”两字,其他几乎与《弹歌》一样。有学者完整还原《弹歌》歌词为:斫竹、削竹、绝竹、续竹、弹石、飞土、逐宍。

结语

这首河阳山歌的发现被音乐界人士视为“活化石”,它不仅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还为后人去探索古老的原始留下了“珍宝”级的线索。

从地理因素来看,《斫竹歌》早于《弹歌》,从音乐角度来看,《斫竹歌》很可能就是《弹歌》的遗存。

因典籍记载的不完整,为我们后世留下了很大的探索挑战,而作为中华民族传人的我们,更应该以不懈探索的精神去迎接遇到的每一个难题!

注释:

[1] 《吴越春秋》 赵晔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9-8 卷第九构件阴谋外传

[2] 摘自《河阳山歌宣传片》和车君成微博“关于《弹歌》和《斫竹歌》”

参考文献:

[1]《吴越春秋》 赵晔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9-8 卷第九构件阴谋外传

[2]《中国音乐史》 刘忠 薛松梅 兰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10

[3]《中国音乐史稿(上)》 杨荫浏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0

[4]《中国古代音乐简史》 刘再生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9

[5]《国学新闻》 http://.cn/html/wenxue/8992399.html

推荐访问: 乐舞 民歌 远古 弹歌 斫竹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