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游走在崩溃边缘的抗生素

时间:2022-05-07 19:05:03  浏览次数:

抗生素(又称抗菌药)是人类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自1940年代抗生素应用于临床以来,霍乱、肺结核、梅毒、鼠疫等绝大多数曾被认为是不治之症的感染性疾病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类的平均寿命也由40岁提高到了65岁,可以说,1950年后出生的人,有30%是依靠抗生素而生存下来的。

但是抗生素也是一把双刃剑,长期、大量、过度滥用抗生素不但会引起诸多过敏反应和毒、副作用,而且更为严重的是,会产生大量的耐药菌株,耐药菌株的产生意味着抗生素对于病源微生物的作用减弱甚至失效,而这种耐药菌株也将会通过一种叫做质粒的遗传物质传递给下一代。

抗生素的滥用问题已逐渐成为全球公认的世纪难题,在我国尤其如此,其最严重的后果是不光我们这一代,甚至于我们的子孙后代,面对感染性疾病又将可能回到无可救药的黑暗时代,一如我们面对非典、面对禽流感一样束手无策。现实情况是非常不容乐观的,因为国民对于抗生素的认知缺乏,因为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因为某些制度的不够完善,我们正在抗生素滥用这条道路上渐行渐远。正如2008年《中国医院院长》杂志某期封面文章的开篇话写到“这是一场用国民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对抗抗生素巨大经济利益的战争,我们输不起,然而我们正节节败退。”

1 抗生素曾经拯救了亿万生命

抗生素的发现和使用,在二十世纪曾经创造了一个不朽的神话。抗生素发现之前,人类面对感染性疾病就如同现在面对SARS、H1N1等变异病毒一样,只能靠自身的免疫力去战胜他们,除此之外毫无能力。而外科手术中,因为病源微生物感染而死亡的概率竟然高达30%。

有一个小故事可能更能说明刚发现抗生素时它的神奇性。1943年的一天,两岁的小女孩帕特丽夏因患坏血病而在纽约的医院里生命垂危,医生说她只有7个小时的生命,而青霉素可能是唯一的希望,小女孩病危的消息从美国公共卫生局转到战时委员会,因为当时青霉素作为新产品数量有限,只特供战场,4个小时后,士兵护送着救命的青霉素来到了医院,小女孩顺利度过了危险期。

肺结核(又称肺痨)曾经是一个不治之症。鲁迅先生的名著《药》中曾专门讲到当年的人们面对肺痨时的无能为力,只能寄希望于一些耸人听闻的偏方,最后的结局当然是可以预见的。而自抗生素发现以来,经过多年的努力,肺痨这一危害人类数千年的顽疾已经完全被克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肺结核病的治愈率高达95%以上。

2 抗生素如何起作用

抗生素、病源微生物、人体这三者之间是互相作用、互相紧密联系的。抗生素可以抑制病源微生物的繁殖并杀灭病源微生物,但同时病源微生物对抗生素又会产生耐药性,长此以往,抗生素将对病源微生物作用减弱或无效。抗生素除能抑菌、杀菌外,还有其它作用影响人体,也就是常说的不良反应,而因为抗生素对人体来说是异物,所以人体对抗生素又有代谢、排泄能力(消除过程)。病源微生物对人体能产生致病性,但同时人体对病源微生物又能产生免疫力,在一定情况下不使用药物,人体也能通过自身免疫系统的调节来杀灭病源微生物。这三者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图1简单表示。

图1

3 抗生素滥用现状

抗生素的滥用人群主要是临床医师、患者、养殖户。

3.1 临床医师

很多临床医师都是凭经验开药,为了保险起见,随意扩大用药范围,为了经济利益,常常为患者开贵药、新药。常说的“三菜一汤”(抗生素、激素、维生素和输液)是他们的最爱,尤其对抗生素“情有独钟”。

3.2 患者

在某些患者,尤其在中老年患者中,常常会盲目崇拜抗生素,以为抗生素是万能药、是灵丹妙药。感冒了要用抗生素,疼痛了要用抗生素,发炎了还是要用抗生素。而且能用广谱(对多种菌群起作用)就不用窄谱(对几种或单种菌群起作用);能用贵的就不用便宜的;能打点滴就不用肌注;能用肌注就不要口服;能够口服就不要外用。

事实上,抗生素既非抗感冒药,也不是抗炎、止痛药,如果说它有这些方面的作用,那也只是因为它抗菌时的间接表现而已,用药关键还在于对症下药。

3.3 养殖户

可能有些读者会觉得奇怪,抗生素的滥用似乎与养殖户风马牛不相及,两者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其实一个惊人的数据可能会让您恍然大悟,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抗生素的年产量约为21万吨,而其中有将近一半用于养殖业,四环素、土霉素等对人类副作用较大的抗生素甚至100%用于养殖业。

或许您在医疗活动中已经非常注意防止抗生素的滥用了,但是,当您食用鸡鸭牛猪等禽肉时,当您食用鱼虾蟹贝等水产品时,当您食用蜂蜜、鸡蛋、牛奶等动物源性食物时,您或许已经被动地食用了大量二手未知抗生素。

4 滥用抗生素对人类的危害

4.1 滥用抗生素增加了病源微生物的耐药性

如前文中所述,长此以往,这对人类来说可能将是一场灾难,甚至于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虽然“抗生素诞生→细菌被杀灭→细菌产生耐药性→更强的抗生素被发现”这是抗生素使用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周期,但是这个周期的年限却正被不断的缩短,抗生素刚发现时是20年,上世纪80年代是10年,而如今却只有短短的两年。同时,新型细菌不断出现,而抗生素发展的空间却又被不断地挤压,近年发现的无药可救的超级细菌正在为人类敲响警钟。

4.2 滥用抗生素使人体内菌群失调

人体内的菌群环境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有一定的有益菌和有害菌,在宿主(人体)身上和谐共存,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平衡的人体微环境。当有大量有害菌入侵的时候,有益菌会群起而攻之,将其铲灭。但是当滥用抗生素时,因为大多数抗生素是无法区分有益菌和有害菌的,他们就如同在轰炸“敌军”的时候把“友军”也一同消灭。结果使人体内的菌群失调,更多的有害菌乘机繁殖,从而形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二次感染”。

4.3 滥用抗生素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

抗生素均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如四环素类能对儿童骨、牙发育造成巨大影响,氯霉素容易产生“灰婴综合症”,青霉素类对某些人群会产生过敏性休克,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巨大的耳毒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残疾人共有8000万,其中三分之一为听力残疾,而致聋原因中有70%是因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使用不当所致。

另外随着病源微生物耐药性的增加,很多抗生素需要加大剂量才能起效,这样也同时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如头孢拉定胶囊的使用剂量已高达0.5g/次。

4.4 滥用抗生素间接增加了环境污染

抗生素的生产是个生物合成或半合成的过程,需要通过生物发酵来实现,在其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化学污染物,一旦处理不当或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抗生素巨大的市场需求,吸引了大量企业生产抗生素,目前我国5000多个药品生产企业中,有1000多家生产抗生素,竞争可谓异常激烈,而其中很多都是生产条件落后、资金薄弱的小型企业,很多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发酵废水经过简单处理或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今年哈药总厂的“污染门”事件可能还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

5 对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几点建议

5.1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临床医师的处方行为

虽然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针对公立医院临床医师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发布了多项部门规章来规范。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只是属于部门规章的层级,对相关人员的约束力有限,也无法引起有关主管部门的足够重视。所以笔者建议,全国人大应加强相关立法,国务院应专门就抗生素制定前瞻性、科学性的发展规划,各主管部门各司其职,制定本部门规章,引导和规范临床医师的处方行为。

5.2 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

应该充分发挥药师在治疗服务中的作用,主动从药房走向临床,对医师不合理处方果断使用否决权,加强抗生素的血药浓度检测,不良反应报告,药学信息服务,协助医师对患者致病菌进行细菌培养,有的放矢,对菌下药。

5.3 大力开展科普教育工作,使群众正确认识抗生素

目前,在许多患者中存在着抗生素是“万应良药”的错误认识,常常主动要求医师为其多开,加开抗生素,甚至一有头疼脑热就拿出自家多余的抗生素服用。所以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抗生素方面的科普教育工作刻不容缓,应该在报刊、电视等大众传媒上多做宣传,医院应定期开展抗生素合理用药讲座,患者自身也应主动学习,多听多问。

5.4 对特殊生理、病理状态下病人的特别关注

对于婴幼儿、儿童、老年人、孕妇、手术患者、肝肾功能障碍者等特殊病人,更应该慎用、少用抗生素,应根据其特殊生理、病理特征调节抗生素的用量和剂型,必要时还要对其使用情况做血药浓度监测。

5.5 使用微生态制剂、中药来代替抗生素

微生态制剂因其具有无残留、细菌对其无耐药性、无毒副作用、对环境污染少等优点,被认为是将来抗生素较好的一种替代品。如高博特盐水瓶用于调整肠内菌群失调就具有很好的功效。另外,中药是我们民族的宝藏,有许多传统中药不但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而且细菌对其无耐药性,同时还能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如金银花、板蓝根、穿心莲等。

虽然目前我们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和矛盾,但是抗生素并非毒蛇猛兽,一味地排斥、拒绝抗生素也是坚决不可取的。相信只要我们对菌下药,合理、准确地使用抗生素,我们就一定能将抗生素从崩溃的边缘拉回来,让它继续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责任编辑:周娜]

推荐访问: 抗生素 游走 崩溃 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