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领导力建设

时间:2022-05-05 19:00:03  浏览次数: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的“大领导观”。科学发展观对新时期领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党政各级领导干部在创新中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领导力;建设

[中图分类号]C9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7)11-0009-02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在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对新时期领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党政各级领导干部在创新中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一、把握规律的能力

按规律办事一直是我们党坚持的优良传统。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反对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新中国成立后,他发表了众多重要论述,科学地分析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处理好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和问题,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强调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正确认识和尊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他指出:“我们要按价值规律办事,按经济规律办事。搞得好,有可能为今后五十年以至七十年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打下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继往开来,牢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深入思考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谋求新发展,开创新局面,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强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又好又快发展,为我们更好地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提供了科学的指导。这说明,规律与能力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遵循规律,就能提升能力,就成功、进步;违背规律,就削弱能力,就失败、倒退。因此,只有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才能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走向,提高领导能力,实现领导目标,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

历史证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取得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认识科学规律,处处尊重科学规律,坚持按科学规律办事。曾经有一段时期,我们对经济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估计不足,脱离实际,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结果走了弯路,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事实告诉我们,什么时候遵循科学规律,按科学规律办事,什么时候经济建设就能有长足发展;什么时候违背科学规律,凭想当然办事,什么时候经济建设就会停滞不前。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入。但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也依然存在,特别是一些影响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一些长期积累的体制机制性矛盾以及一些在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对症下药,找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经济建设任务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更应压力在肩、动力在心,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科学发展的规律办事。唯有如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二、科学预见的能力

科学预见是对常人往往固守的思维定势、思维模式、思维习惯的突破。对新生事物的预见,对形势的重大转折的预见,尤其如此。因此,才能预人之未预,见人之不见。

科学预见是一种超前思维。在常人尚未察觉、事物刚出现苗头时就作出了正确判断。要尊重历史发展的固有规律,依照事物各自特有的发展规律,在事物尚未成大势之前,形势刚露出端倪之时,预见其发展趋向。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清主流与支流,从多种可能性中断定现实可能性。

可持续发展对预见提出新要求,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领导者不仅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更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要预见到子孙后代的利益,而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这就要求领导者必须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更长远的预见意识和预见能力。

1972年召开的人类环境大会通过《人类环境宣言》,标志人类开始正视环境问题。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 这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上述指导思想是一致的。

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我国政府率先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开始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进程。2003年,我国又制定了《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统筹兼顾的能力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都强调统筹兼顾。邓小平更把统筹兼顾建立在适应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对辩证法深刻认识和自觉运用的基础上,从而达到新的科学境界。他强调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经济与教育、科学,经济与政治,法律等等,都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东部沿海开放到西部开发等等,都是统筹兼顾实践的范例。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统筹兼顾思想,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思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这是系统性的新的运用,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统筹兼顾必须注重结构优化,系统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结构不同可以使系统具有不同的功能。求得整体最佳效益关键是建立优化的系统结构。结构不是实物,而是实物之间的联系或关系,是系统内各要素的联系和排列。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逐步消除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对生产力的羁绊。完善分配结构,还有优化进出口结构等等。现阶段,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和长期任务。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活动各个类别的比例组合,包括产业组织结构、产业配置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市场结构、供求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等等。对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质是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的调整,使之协调和优化。这是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充分考虑世界科学技术加快发展和国际经济结构加速重组的趋势,着眼于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作出的重大决策。

四、人本领导的能力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要影响。因此,领导者在作出事关全局、事关整体的战略时应树立“人本领导”意识。科学发展观开宗明义地提出以人为本,强调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并把它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从根本上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发展的目的的问题。这里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而不是少数人。科学发展观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满足人的需求,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人的潜能,促使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实施领导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评价领导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

领导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不同的领导理念作出的回答往往也是不同的。人本领导坚持把以人为本贯穿于领导活动的全过程,认为领导活动既是人的活动,更是为了人的活动,领导活动也只有依托人的主体性,才能富有成效。领导方式作为人的行为方式,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目的就是要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从低级向高级演变的过程,提高人的素质,升华人际关系,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演变的本质应该是人的进化。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经济的增长、成长、发展以人为本,由人的发展来体现;社会的进化、变革、发展以人为本,由人来体现。经济和社会的统一性、一体化都是由人来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性、与环境的共生性,也是由人来体现的。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领导观,经济与社会、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发展才不会两张皮。人本领导是以人为本原、本位、本体实施领导活动的总称,它既是一种领导理念,又是一种领导艺术,更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人本领导包括价值观、权力观和服务观的高度统一,是三位一体的,缺一不可。

五、领导创新的能力

领导创新要富有时代精神,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是对规律的探索,三者相统一。从高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讲,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没有这样一大批闯将,我们就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就无法赶上更谈不上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因此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在领导实践中,谋求发展,少不了创造性;推进改革开放,少不了创造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少不了创造性;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少不了创造性;维护社会稳定,建构和谐社会,少不了创造性。总之,探索解决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基本问题,无不要求创造性、原则性、系统性和预见性,归根到底要落实于创造性。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领导创新要以理论创新为先导,着重思路创新,价值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政策创新。现在,创造性已经越来越成为领导干部和社会舆论的共识。我国已出现一个由学术界独立评估的“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并已举办几届,参奖的政府项目达600多个。此举受到世界舆论的重视。世界银行行长称赞说:它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激动人心的画面,致力于地方政府开放度和责任心,未来的中国注定要在全球发挥领导作用。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革命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领导者的创新,从来不是领导者个人凭脑子就能想出来的。只有人民群众的实践才是创造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改革开放中许多东西,都是群众和基层在实践中发明创造的。领导的创造,是对实践中新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是对实践中创造的目标、方向的确立;是对实践的新领域的开拓,是对实践的新鲜经验的概括和升华。

任何创新,都不能只停留于想象,不能只满足于设计。没有实践基础的空想,违背规律的胡思乱想不是创新,只有经过实践检验其成功,才真正称得上创新。

责任编辑侯琦

推荐访问: 科学发展观 领导力 建设 视阈下